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百家讲坛《蒙曼说唐》之《太平公主》(五)重俊政变

太平公主看出唐中宗李显想要打击神龙政变的功臣,重新掌控朝政的意向后,开始韬光养晦,寻求自保。但是,她虽然不想找事,可麻烦事还是找上了她。因为一场她没有参与的宫廷政变,差点把她牵连了进去。

    这场宫廷政变是太子李重俊组织发动的,但是这场宫廷政变既没有周密的计划,也没有后续的考虑。像一场闹剧一样仓促爆发,然后很快就失败了。而太平公主本人并没有参与这场政变。那么,太平公主本人没有参与政变,为什么还差点就被牵连进去呢?这场政变究竟是因什么而起?又为什么会失败呢?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蒙曼副教授为您精彩讲述太平公主系列节目第五集:重俊政变!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太平公主看出唐中宗李显想要打击神龙政变的功臣,重新掌控朝政的意向后,开始韬光养晦,寻求自保。但是,她虽然不想找事,可麻烦事还是找上了她。因为一场她没有参与的宫廷政变,差点把她牵连了进去。

    这场宫廷政变是太子李重俊组织发动的,但是这场宫廷政变既没有周密的计划,也没有后续的考虑。像一场闹剧一样仓促爆发,然后很快就失败了。而太平公主本人并没有参与这场政变。那么,太平公主本人没有参与政变,为什么还差点就被牵连进去呢?这场政变究竟是因什么而起?又为什么会失败呢?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蒙曼副教授为您精彩讲述太平公主系列节目第五集:重俊政变!

    (画外音:在上一集蒙曼老师讲到,太平公主看出唐中宗李显想要打击神龙政变的功臣,重新掌握朝政的意向之后,开始韬光养晦,想要自保。但她虽然不想找事,可麻烦事还是差点找上了她,这是怎么回事呢?要说清楚这件事,还要从一场宫廷政变说起。这场宫廷政变,太平公主并没有参与,而是太子李重俊组织发动的。那么太子李重俊为什么要发动这场政变,他想达到什么目的呢?太平公主本人没有参与政变,为什么还差点就被牵连进去呢?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蒙曼副教授为您精彩讲述太平公主系列节目第五集:重俊政变。)

  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公元706年的一天,唐中宗正在这低头看公文呢,正在这时候呢,从后边伸出来一双小手,悄悄地蒙住他的眼睛了,唐中宗他没有吃惊,他就笑了,因为这已经是玩惯了的把戏。他知道,这是他的爱女安乐公主又来跟他提要求来了。每次安乐公主想要任命一个什么人当官或者是想要哪一处产业都是这样,先把制书给写好了,然后呢,或者蒙住她爸爸的眼睛,或者是蒙到制书的文字上,反正就让唐中宗在这儿盲签。那么唐中宗一般也愿意满足一下爱女这种小小的无理要求。可是这一天呢,他在提起笔之前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说这次你又是想让我办什么事啊?安乐公主这时候就娇滴滴地说:我请父皇立我当皇太女,一听这话,李显可火了,马上把一双小手就给抻下来了。说你这孩子也太不像话了,自古只有皇太子,谁听说过还要皇太女啊?你闹得也太过分了吧!那么安乐公主一看父亲生气了,她这儿也不高兴了,她说我的祖母则天太后也不过就是一个木材商人的女儿,她都能当皇帝,我贵为陛下您的公主,怎么就当不得皇太女呢?那么中宗一听这个小女儿胡搅蛮缠,他也就懒得再说什么了。说好好好,就算是我想立你当皇太女,这也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的事情,我不是还得跟大臣商量商量,你先回去等着去吧!连哄带劝先把这个小女儿给打发走了。打发走了之后,中宗就接着在这儿看这个公文,没把它当一回事。可是他没想到,就是这么一件小事,就是他这么一句戏言,却酿成了一场大祸,差一点就要了他的性命。

  这是怎么回事啊?咱们前面不是讲过吗,唐中宗当了皇帝之后,为了巩固政权,就联合韦皇后,然后去拉拢以武三思为首的武家势力,想要打击功臣,同时呢遏制自己的弟弟相王李旦,还要妹妹太平公主。那么有了武三思帮忙呢,这个打击功臣做得是相当顺利,很快,以张柬之为首的五个大功臣就从宰相的位置上给拿下去了,然后一贬再贬,最后就流放岭南了。那流放岭南了,从中宗这个角度来讲其实也差不多了,可是武三思不干,武三思害怕还有一天这些人会东山再起,到时候找他的后账。那怎么办啊?武三思就跟中宗讲,说咱们既然斩草就得除根,否则这些人如果在地方再搞一场叛乱,或者再勾结朝里的人发动叛乱,咱们那时候更是措手不及。中宗说那怎么办呢?武三思说咱们派一个御史去,到他们的流放地点,直接就地把他们结果算了。唐中宗就听了他这个主意,派了一个侍御史到岭南去了,到功臣的流放地点,到那儿一看,五个大功臣已经有两个死了,那就拿剩下的这三个开刀吧。这三个人可就倒霉了,那是遭到了侍御史的虐杀。怎么叫虐杀呢?咱们举一个例子。功臣里头有一个人他叫桓彦范,这个人当时才50多岁,身体挺好的,没病没灾,一般说是死不了。御史到那儿就把这个竹子给劈开了,用竹子尖茬那头做成了一个竹搓板,然后把这个桓彦范绑在这个竹子上来回来去地拉这个人,最后呢,竹板把他的肉都给刮光了,就剩下一副骨头架子,可人的主要器官还在,他没有死啊,这个人还活着,再用这个大板把桓彦范给打死。就是用了种种酷刑把剩下这三个功臣也都结果了,那剩下这几个功臣都结果了,那敲山震虎,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兄妹也是噤若寒蝉,只能是在那儿韬光养晦,什么话也不敢说了。按道理讲,唐中宗肯定是松了一口气。

  可是他这口气没松多久,他家里又出事了。出什么事了呢?他的太子,名字叫做李重俊,不安其位啊,太子觉得自己的地位不稳当。那咱们说太子的地位怎么会不稳当呢?首先就是因为韦皇后左右看不上这个太子,这个太子李重俊他不是韦皇后亲生的儿子,韦皇后只有一个亲儿子,当年就是在武则天晚年的时候因为议论二张兄弟参政,不是被武则天给逼死了吗。所以呢,到中宗当了皇帝之后,这个李重俊就以庶子的身份当上了皇太子。他以庶子的身份当上了皇太子,这个韦皇后可是心里不舒服,每次她一看到重俊就想起自己可怜的儿子,要是自己的儿子不死,这些荣华富贵不都是他的吗?怎么现在就便宜了重俊这个小子。所以韦皇后每次看见重俊就不给他好脸色看,脸拉得老长。那韦皇后拉着脸,冷言冷语也罢了,更让李重俊不能忍受的是什么?是安乐公主也欺负他,一见他面,就管他叫奴才。那咱们说安乐公主又是何许人呢?她怎么有这么大的派呢?这个安乐公主就是咱们今天这集刚开头的时候讲的那个公主,她是唐中宗和韦皇后亲生的小女儿,在唐朝那可是一个大名鼎鼎的公主。怎么个大名鼎鼎法呢?首先这个安乐公主是唐朝最漂亮的公主。咱们都知道唐朝是个盛产美人的时代啊,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杨贵妃那就生在唐朝。可是安乐公主这个美呢,按照史书的记载,那比杨贵妃还要美,她的美是“光艳动天下”,就是风华绝代啊,让天下为之耸动,最漂亮的一个公主。那么她除了是最漂亮的一个公主呢,这个安乐公主还是出身最苦难的一个公主。这话怎么说呢?因为安乐公主出身的时候,正好赶上唐中宗李显最倒霉的时候,当时他因为说一句气话,要把天下让给他的岳父韦玄真,不是被武则天抓住了错处,就把他从皇帝的位置上拿下来了吗?拿下来之后呢,就贬往房陵了,那安乐公主就生在贬往房陵的路上。那咱们想,一个落难的皇帝,没被处死已经不错了,还有什么行李、随从?什么都没有。所以安乐公主一降生,唐中宗左看右看,连一块包裹她的布都找不到。眼看这个小女儿冻得是哇哇直哭,唐中宗也是含着眼泪,把自己身上穿的袍子给脱下来了,然后就裹住了这个小公主。所以安乐公主的小名就叫裹儿,是出身最苦难的公主。可是也正因为这种苦难的出身,安乐公主又成了唐朝最受宠爱的公主。这个咱们能够想象,父母看见女儿从小吃了那么多的苦,不免就有负疚之情,想着一旦翻过身来,绝不再让女儿吃苦。所以等到唐中宗李显第二次当了皇帝以后,对这个安乐公主那是百依百顺,绝对是要星星不敢给月亮。咱们开头讲的那个故事就是很好的例子。那么安乐公主除了是最漂亮的公主,出身最苦难的公主,最受宠爱的公主之外,她还是唐朝所有公主里头婆家最有势力的公主。那安乐公主的婆家是什么人家呢?这个安乐公主她嫁给了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她的公公是武三思,是唐中宗最重要的政治盟友。所以因为有武三思儿媳这么一重身份,安乐公主不仅得到父母的宠爱,而且还被父母高看了一眼。

  (画外音:上天把那么多优势集中到安乐公主一个人身上:最漂亮的公主;最受父皇的宠爱;婆家很有势力,安乐公主确实也有骄傲的资本。所以在这一集的开头,蒙曼老师讲到安乐公主想要唐中宗李显立她当皇太女,她甚至还直接称呼太子李重俊为奴才。那么我们换一个角度,站在太子李重俊的立场来看,堂堂太子的身份,一方面被称做奴才,另一方面,安乐公主想当皇太女,没准将来还真会威胁到自己皇太子的地位。既受气,地位还受到威胁,处在这种情况之下,太子李重俊会怎么想呢?他又会怎么做呢?)

  这个太子就在这儿想,安乐公主她怎么就那么嚣张,想来想去,他觉得安乐公主之所以那么嚣张,一方面当然有父母的感情因素,但是更重要呢,他觉得还是因为她是武三思的儿媳妇。因为武家父子在朝廷里头重要,所以父皇才不得不纵容她。换句话说,武三思父子那是安乐公主的后台。再想一想,这驸马武崇训都敢管自己叫奴才,这个李重俊特别地生气,对这对父子那是恨之入骨。可是恨上了这对父子之后呢,他还得再想,那武家本来不是已经被政变打倒了吗,连武则天都被打倒了,怎么武三思父子反倒又得了意呢?想来想去,重俊当时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他就想,这都是上官婉儿惹的祸啊。怎么又是上官婉儿惹的祸呢?当初不就因为上官婉儿和武三思私通吗,所以在中宗上台当了皇帝之后呢,婉儿才把武三思介绍给了中宗夫妇,然后武三思父子才东山再起,所以祸首是上官婉儿这个坏女人。再一想,上官婉儿自从中宗当了皇帝之后,就帮着中宗起草诏书,每一次经她起草的诏书都是推尊武氏,贬低李家,这也让太子李重俊非常非常地生气,那么生气来生气去呢,他就觉得这两拨人就是他最大的敌人。就是武三思父子还有上官婉儿让他这个太子当不安生。那可能有的观众就问了,这个李重俊难道他不恨这个中宗、韦后和安乐公主吗?理论上讲,这些人他也都不满意,特别是对安乐公主,他肯定也是非常非常地不满意。可是呢,这些人那是他的父亲、母亲和妹妹。从公家这个身份来说,这是皇帝、皇后和公主,他要碍于他们的身份,这是一层意思。另外李重俊他这个小孩子啊,他也在想,只要我把武三思父子和上官婉儿干掉了,父皇母后不再受他们的蛊惑,可能就会对我回心转意。安乐公主没有这些后台,可能也就不会怎么骄纵,所以还得是恨武三思父子和上官婉儿。

  那恨他们,怎么把他们解决掉呢?李重俊头脑一热,想,干脆我政变吧,政变把他们杀掉。当年父皇不就是搞了一场神龙政变,杀掉了张易之、张昌宗兄弟,然后自己才当了皇帝吗?我也搞场政变。那政变这个想法确定下来之后,就得找同盟军了。因为政变不是一个人的事啊,他找谁当同盟军呢?当时朝廷里头有两拨人,跟他也是同仇敌气,也恨武三思父子。哪两拨人呢?第一拨人就是原来神龙政变的功臣。咱们刚才说了,因为武三思在那儿挑动,所以神龙政变之后这些功臣都被唐中宗或者虐杀了,或者贬官了。五大臣都死了,剩下的那些人虽然没死,也受到了压抑,所以他们心里是愤愤不平。那功臣里头的代表人物就是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这李多祚当年在神龙政变之中是个重要人物。政变之后,他眼睁睁地看着他这些老伙计都死得这么惨,他心里很不平衡,想要替这些老伙计报仇,出一出自己胸中的那口恶气。所以这时候呢,他愿意帮太子再搞一场政变,把武三思干掉。这是一拨人。那还有一拨人也恨武三思,什么人呢?就是一部分李唐宗室。咱们知道李唐宗室在武则天掌权的时候那都是九死一生,好不容易盼到云开日出了,又是李家的江山了。可是在李家的江山还是武三思当大官,他们心里也很不平,怎么好好的李家江山又向武姓转了呢?那在宗室之中,代表人物是一个叫李千里的人,当时他被封为成王,而且当官当的是左金吾卫大将军。也是一个将军,手里也有兵,他也愿意帮着太子搞一场政变。

  (画外音:前面讲到,太子李重俊想发动政变主要是因为安乐公主太骄纵,使得太子李重俊感受到了威胁,于是他就想通过政变的手段来解决自己的麻烦。因为他是太子,他一牵头,受压制的神龙政变功臣,不得志的李唐宗室,就都聚集到了他的旗下。这样一来,政变参加的人员有了,兵力也有了,下一步就看怎么来操作了。那么这次政变具体的计划是什么呢?政变又是怎样实施的呢?)

  那么政变的参加人员都搞定了,兵力也有了,下一步就要具体看怎么操作了。怎么操作呢?这个李重俊决定兵分两路,第一路是主力部队,由他本人亲自带领,由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亲自指挥,他的目的就是去杀死李重俊心目中的敌人,这是主力部队。那么另外一支呢,就是辅助部队了。辅助部队由这个成王李千里率领,他的任务是把守住宫城的各个宫门,以便主力部队到时候能够顺利入宫。那这两拨人都安排好了,任务也都确定了,到此为止,这个政变前期准备还算是有条不紊,很像是模仿了神龙政变。

  那到了这一年的七月,也就是神龙三年公元707年的七月份,李重俊终于决定发难了。这一天李千里首先就率领他的这些金吾兵占据了各个宫的宫门,接着李多祚这边的兵也准备好了。可是就在这时候啊,出问题了。出什么问题呢?李重俊想不清楚应该先去打谁好。他的敌人比较多,而且呢还不住一块儿。武三思父子是住在城南的家里,上官婉儿是住在城北的宫里,两拨人一南一北,先去打哪个呢?想来想去,重俊决定武三思父子这是主要敌人,应该先去干掉他们。他这么一想,就跟李多祚一起率领着三百多个羽林兵是浩浩荡荡地杀向城南了。到了城南武三思的家里,已经是深夜了,武三思一家人都在熟睡之中,没有任何思想准备,所以这些羽林兵那是手起刀落,马上就让武三思父子在睡梦之中成了刀下之鬼。跟武三思父子一块被杀的呢,还有他们十几个亲戚朋友。那可能有人就要问了:安乐公主有没有被杀啊?我们说虽然重俊他没敢把安乐公主当成他的政变目标,不过羽林兵的刀可是不长眼睛的,如果那天安乐公主在家里的话,她也必然被杀。可是呢,上帝保佑李裹儿,那一天她去宫里头拜访她的父亲和母亲去了,晚上晚了就没回家,这样一来呢,她就躲国了这么一劫。

  那李重俊和李多祚把这个武三思父子干掉之后,由赶紧拨转马头往城北杀过来了。那么因为有李千里事先把宫门都给占据了,所以他们入宫是相当顺利。一进到宫里,这边羽林军就开始喊上了:抓住上官婉儿等等等等,喊了这些话。那他们这么一喊口号,这个中宗夫妇可就被喊醒了。醒了一看,远处已经是火光冲天了,这怎么办呢?正在这时候上官婉儿和安乐公主也都是衣衫不整地跑进来。唐中宗李显一看到上官婉儿那是眼睛一亮,心想,这怎么说曹操,曹操就到,婉儿啊婉儿,今天我只好对不起你,我把你交出去得了。上官婉儿是何等聪明的人,她一看到唐中宗这副表情她就知道了,这个糊涂皇帝他想把我给卖了,这还行吗?所以上官婉儿马上就说话了,说陛下啊,如果现在交出婉儿能够平息太子的叛乱的话,婉儿我是万死不辞。可是就怕您交出婉儿之后,他们再接着索要好好和皇帝您的性命。她这么一说,可把中宗李显给点醒了,李显想,是啊,我自己也搞过政变,开弓没有回头箭啊,现在我要是把婉儿交出去,他们肯定也会像我当年那样还会有进一步的要求啊。所以这时候如果妥协的话,那只能说是自毁长城,婉儿不能交,那不能交怎么办?眼看喊杀声越来越近。这时候上官婉儿又说话了,说,陛下,玄武门城楼非常非常地坚固,而且门外就有禁军将士,咱们不如到那儿去先避一避难。这么一说呢,唐中宗李显夫妇还有安乐公主、上官婉儿带着一帮宦官就直奔了玄武门城楼了。

  刚刚到玄武门城楼之上,城门外头还有另外一个羽林将军,就是李多祚的同事,他事先不知道政变,现在听说里面发生混乱了,也带着他手下的一小拨人马来给皇帝护驾来了,一共是100多人。这100多人,刚刚在玄武门下列好了队伍,这边太子重俊和李多祚已经带着大队人马赶到了,双方就在玄武门城楼下对峙。那咱们说,如果替太子李重俊考虑考虑的话,他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呢?他应该强攻啊,他手下有300多人,那个将军手下有100多人,其实是可以以多胜少的。可是这个时候李重俊他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什么错误呢?他犹豫了。因为在他的既定目标之中没有打皇帝这项,他是想要打上官婉儿。可是现在皇帝和上官婉儿站到一块儿了,是调整计划连皇帝一块儿打呢,还是跟皇帝寻求妥协,让他交出上官婉儿呢?这个李重俊自己迟疑了。可是咱们知道,兵贵神速啊,他这么一迟疑,玄武门城楼上有一个人看出门道了,谁呢?是一个宦官,名字叫做杨思勖,这个人看出门道儿了,他就跟中宗说,陛下,你等我一下,我去取他们首级来。说完提起大刀,就冲到玄武门楼下去了。要说这个杨思勖当宦官是有点屈才啊,他这个人长得是高大威武,而且精通武艺,冲到玄武门城楼下,还没等李重俊、李多祚这些人回过神来,也是手起刀落,马上把李重俊他们这边的一个前军总管的脑袋就给割下来了。那也算是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啊,跟当年关公温酒斩华雄有得一拼。那他取了前军总管的首级,这前军总管可是一员骁将啊,而且又是李多祚的女婿,他的首级掉了,那李多祚这边的军心可就乱了。李多祚这边军心乱了,玄武门城楼上唐中宗的底气也就足了,他就马上展开政治攻势了,就趴在玄武门城楼的栏杆上就冲下面喊话,说诸位将士听着,你们都是朕的宿卫之士,怎么今天会跟着李多祚谋反呢?如果你们现在醒悟过来反戈一击,阵前起义的话,朕不仅赦你们的罪,还保你们以后的荣华富贵。那他这么一喊,下边这个军心可是彻底地动摇了。因为这些羽林将士他们跟这李重俊也好,李多祚也好,起兵,一是慑于将军的威风,将军让他们干什么,他们得干什么,另外呢,也是想以后跟着太子混一点荣华富贵。可是现在无论是太子还是将军,他们不如皇帝官大啊,皇帝也许诺他们荣华富贵了,那当然得跟着皇帝走了,所以马上呢就有士兵倒戈了,而且一大半人都倒戈了,纷纷就回身开火,把李多祚等等几个重要将领的脑袋就都给砍下来了。

  那太子李重俊一看情况不好,赶紧带着几个亲密随从,就跑吧,从乱军之中就冲出去了,一路往南狂奔,奔到哪儿去了呢?就奔到终南山上去了。终南山在长安城的南边,当时也是山高林密,是个打游击的好地方。太子想在那儿暂时先躲一躲风头,然后看看能不能重振旗鼓,是这么想的。可是他好不容易逃到终南山上,刚刚下得马来,坐在一棵松树下面,想要喘口气的时候,他的一个随从过来了,一刀下去,就把这个李重俊给结果了。这个人很明显,他是看出形势不好,想要拿太子的头邀功请赏。那李重俊一死,整个这个重俊政变也就算彻底失败。

  那咱们现在分析一下重俊政变他为什么会失败啊?直接地讲,从军事上,他犯了两个错误,哪两个错误呢?第一,他没有去直扑玄武门,然后从玄武门直扑皇帝所在的那个皇宫。相反,他绕了一个大弯子先到城南去了,从城南再杀到城北,这就耽误了宝贵的时机了。这是第一个错误。那么第二个错误在哪儿呢?第二个错误是在他终于打到了玄武门下之后,他没有立刻地展开强攻,反而是犹豫不决,结果被中宗这边先下手为强了。那咱们说这两个错误是他失败的直接原因。可是他为什么又会犯这么两个愚蠢的错误呢?这里头,其实也是有三点理由的。哪三个理由呢?第一,太子李重俊太年轻了,缺乏政治斗争的经验。头脑也不够聪明,所以事先对这个政变没有做出周密地安排,也没有准备任何应急预案。第一个原因,他自己不够聪明。第二个原因在哪儿呢?他自己不够聪明也罢,他还没有一班得力的谋士。咱们想当年神龙政变为什么能够成功呢?那还不是因为有张柬之等等这些大臣发达的头脑在那儿做后盾吗?主君想不到的事情,他们可以帮着想到。可是现在太子李重俊,他没有这样一些好帮手。他那个太子府也是有几个官员的,不过都是那些斗鸡走狗的少年纨绔子弟,关键时刻一点帮不上他的忙,比他还笨,这是第二个原因。那么第三个原因在哪儿呢?第三个原因在于这场政变整个就缺乏后续考虑,固然现在我们可以相信,李重俊和他那两个将军李多祚以及李千里,他们直接目标都是针对武三思父子和上官婉儿,没有把皇帝当成政变目标。不过既然是想要打皇帝身边最亲密的战友,那就叫兴兵宫阙了,其实呢皇帝也应该成为这次政变的二级目标。换句话说,一旦皇帝这出现什么问题,那杀死皇帝也得是在所不惜。主观上,你不想杀皇帝可以,但是客观上,假如皇帝挡路,必须要有杀死皇帝的准备。可是呢,李重俊他们没有,他们还天真地想要跟皇帝形成妥协,这一妥协就注定了他们的失败。所以呢,这场政变说白了就是一个孩子简单的头脑指挥着武将发达四肢的产物。它是一场激变,不是一个蓄谋已久的夺权。所以一旦遇到问题就立刻全线崩溃了。

  (画外音:重俊政变失败,唐中宗李显逃过一劫,我们可以猜测,接下来唐中宗李显肯定最这件事情要追查到底,要把参与政变的人员来个一网打尽。那么一直做缩头乌龟的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他们虽然没有参与政变,但在这种形势下,他们那个置身事外吗?)

  那么重俊政变失败,眼看着一场危机过去了,唐中宗这儿抱着韦皇后那是泪如雨下。说皇后啊,想看我们就要在阴间相见了啊,我们可不能饶了这伙暴徒,我们必须严惩。怎么严惩呢?首先,太子重俊的这个首级就被拿下来放到祖庙里,先去昭告祖宗,然后又把这头再搬到武三思父子的灵前,去祭奠这一对冤魂,然后再把它悬挂在朝堂之上让大臣都看看,叛乱没有好下场。那你看,皇帝对亲生儿子都下此狠手,那些随从人员肯定是更不能饶过了。皇帝当时也是严令司法部门必须追查到底,那也叫宁可错杀三千,不可使一人漏网。那司法部门接到这样的命令他就得审啊,这些跟太子重俊政变有关系的人一个一个就审。那审的过程中,有一个犯人他受刑不过,他就交待了一件事,他交待什么呢?他说啊,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也跟这个太子同谋来着。这可不得了啊,咱们想,原来中宗和韦皇后已经在猜忌相王和太平公主兄妹了,现在再有犯人供认出来他们曾经连谋,那中宗肯定要把这当成一件大事来抓啊。马上亲自召见了当时的御史中丞,也就是相当于咱们现在最高法院的常务副院长,叫萧至忠,跟他说,你就亲自负责审这个案子,好好审一下,相王和太平公主兄妹。那咱们知道,一旦走上司法程序,这个事情可就危险了,因为很有可能就会屈打成招啊。所以呢,这时候无论是相王李旦还是太平公主又是遇到了空前的危机啊。有没有什么办法避免呢?还真有。咱们上一集讲过,太平公主自从她得了中宗给她那些赏赐之后,就拼命地招才养士,乐善好施,好多士人都得过她的钱,都成了她的“粉丝”了,这萧至忠也是其中之一。现在正好让萧至忠审她,那么萧至忠听到这个命令,马上眼泪都流下来了。他就跟皇帝讲,说皇帝啊,你富有四海,难道就容不下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吗?你想他们像是叛乱的人吗?当年,您刚刚从房陵回到洛阳的时候,那时候相王可还是皇嗣啊,是他苦苦哀求则天皇帝,让则天皇帝立您当太子,则天皇帝不允许,相王李旦他就几天不吃饭,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事实啊,您怎么就忘了呢?他当年都不想夺您的权力,如今怎么会愚蠢地参加什么反叛呢?您这样做不公平。那萧至忠这样说了之后呢,好多大臣纷纷上疏。那么唐中宗一看,大臣反应如此强烈,他心里也迟疑,想来想去,他觉得把这个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以谋反罪论处,证据不足。为什么证据不足,天下人都知道相王此刻已经是安国相王了,太平公主也是镇国太平公主了,两个人可以说都是位及人臣,就算是再参加一场政变,他们还能得到什么好处呢?那任何人要是得不到好处的话,怎么会冒生命的危险去白白给侄子打工呢?这条道理就说不通。再说了,这相王李旦也好,太平公主也好,这都是参加政变的老油条了,非常有经验,如果他们参加政变的话,这个政变怎么会组织得如此幼稚,如此乱七八糟呢?这样一想呢,唐中宗也觉得不能够给他们定罪,天下人也会不服气。既然如此呢,他就继续表现出一副友爱的样子,就把李旦和太平公主都给饶过了。那太平公主也好,李旦也好,又是逢凶化吉,化险为夷了。可是虽然化险为夷啊,他们心里其实也是“咯噔”一下。本来这对兄妹已经在那儿扮鸵鸟了,把头拼命地压得越低越好。可是没想到,自己的头压得再低,该找上门来的事情还会找上门来。那么太平公主还会遇到什么问题呢?请看下集《韦后崛起》。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