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百家讲坛 蒙曼说唐之《武则天》(三十)神龙政变

武则天晚年沉湎享乐,宠幸张昌宗、张易之兄弟,跟外界的联系减少,对朝政的控制力也有所下降。而二张兄弟却逐渐突破男宠的限制,向朝政插手。男宠的介入引起了武则天母子、君臣关系的紧张。

    所以在长安年间,大臣们最初想通过司法手段解决二张问题的,把他们给送进监狱,或者干脆把他们处死,可是呢,因为武则天在旁边百般的维护,最后证明这条路是走不通了。那用合法手段解决不了问题怎么办呢?这时候啊,就开始有人想到非法手段,有的大臣就想,干脆把二张给杀了吧。

    那么二张怎么杀呢?

    能不能搞一场暗杀呢,搞暗杀倒是容易,杀死这两个小伙子,那是几个大汉上去就可以,可是武则天怎么能饶得了凶手呢?所以暗杀也不好。

    那在这种情况下,有人就想,还不如干脆搞一场宫廷政变,把这二张处死,同时也让武则天提前退位。

    在这种情况下,宫廷政变一下子就提上议事日程,武周政局表面的平静下,开始暗流涌动。人心不稳最终导致了神龙年间的一场宫廷政变。

    这场政变不仅有大臣参与其中,也有李唐皇室成员参与其中,几方力量的联合,这场政变能够成功吗?

    它是怎样策划的?

    政变的结果又是什么呢?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蒙曼,为您精彩讲述武则天系列节目之《神龙政变》。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画外音】在上一集,蒙曼老师讲到,武则天晚年沉湎享乐,宠幸张昌宗,张易之兄弟,跟外界的联系减少,对朝政的控制力也有所下降。而二张兄弟却逐渐突破男宠的限制,抽朝政插手,男宠的介入引起了武则天母子、君臣关系的紧张,武周政权也因此陷入动荡,人心不稳,最终导致了神龙年间的一场宫廷政变。这场政变是怎么策划的,政变的结果又是什么呢?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蒙曼副教授为你讲述《武则天》系列节目之——神龙政变。

【蒙曼】咱们上集讲到,武则天晚年因为宠幸二张兄弟,引起了母子君臣关系的紧张。所以呢,在长安年间,大臣们本来是想通过司法手段解决二张问题的,把他们给送进监狱,或者干脆把他们处死。可是呢,因为武则天在旁边百般的维护,最后证明这条路是走不通了,那用合法手段解决不了问题怎么办呢?这时候啊,就开始有人想到非法手段。有的大臣就想,干脆把二张给杀了吧。那么二张怎么杀呢?能不能搞一场暗杀呢?搞暗杀倒是容易,杀死这两个小伙子,那是几个大汉上去就可以。可是武则天怎么能饶得了凶手呢?所以暗杀也不好。那在这种情况下有人就想,还不如干脆搞一场宫廷政变,把这二张处死,同时也让武则天提前退位。宫廷政变一下子就提上议事日程。那咱们说谁这个时候最想杀死二张,或者说谁这时候最想搞这宫廷政变?我觉得咱们要是看侦探小说的话,就会有这么一个经验,谁的利益受损,谁就有可能是凶手。这样的规律放到政治斗争里头其实也是一样成立的。

所以咱们这时候就得来分析分析了,如果二张得势的话,谁的利益会受损呢?我觉得有两类人,这利益受损最大。第一类人呢,是李唐皇室,主要成员就是太子李显,相王李旦,还有太平公主。因为如果说二张得势,最后引起武则天传位方针的改变,李显当不成皇帝的话,那么无论是哪一家,哪一姓当皇帝,这新皇帝都会把李唐皇室视为自己的最大威胁,一定会要斩草除根。另外呢,咱们上集也讲过,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因为逼死了李显一双儿女,女婿还有外孙子,把李显是得罪透了,又因为他们诬告人家太平公主的情夫,把人家情夫贬到岭南去了,把太平公主也给得罪透了。所以二张跟李唐皇室的关系可以说是国仇家恨,搅和到一块儿了,彼此是有不共戴天之感,这是第一类可能利益受损的。第二类利益受损的人是谁呢?那就是那此反对二张的大臣。武则天晚年因为生病的缘故,对于朝廷的控制力有所下降,朝廷中就开始分派系,有的巴结二张,咱们举了好多例子了,有的人就是二张的铁杆反对派。那咱们也说过了,二张兄弟他是两个任性的孩子,睚眦必报,快意恩仇,对于不喜欢他们的人,或者他们不喜欢的人,那报复起来是非常恶毒的。所以大臣中间的一部分,反对二张的大臣,也是希望看到二张兄弟赶快下台。那这样一来呢,这两类人物,就成了宫廷政变的核心力量了。那么这些核心力量究竟都做了些什么事呢?咱们先看大臣这边。大臣这边核心人物是张柬之。这个张柬之又是何许人啊?

张柬之可是个大器晚成的人啊,他是生于唐高祖武德年间。所以咱们可认想象他岁数有多大,是进士出身,但是在唐高宗一朝,一直是郁郁不得志。张柬之真正得志,那已经是在65岁之后了,就是在载初元年,也就是公元690年,武则天为了建立武周王朝,第一次开殿试,开制举。那么张柬之呢,他当时多少岁呢?咱们说已经过了65岁了,他66岁了,66岁的高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跟着那些后生晚辈就一块儿上了考场。一块儿上了考场之后还一举高中,从此就擢拜监察御史,以后的仕途就比较顺利了,十年之间呢,已经从八品的监察御史做到了四品的荆州长史,荆州的副市长,挺不错的了。当然你跟宰相比还小,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一个官。可是一般当时的人都认为,这恐怕是张柬之担任的最后一任公职了,为什么呢?因为当时他已经76岁了。那咱们说,张柬之他的上升之路遇到的第一个贵人就是武则天,武则天开制举给了他一个机会,可是武则天给他机会之后他已经76岁了,就在这个年纪,他又遇到了自己生命中的第二个贵人,谁呢?国老狄仁杰。那是在久视元年,也就是公元的700年,武则天就找狄仁杰,说国老你给我推荐一个人才吧。狄仁杰就问武则天,说陛下想要什么样的人才?如果想要文学侍从的话,我看咱们朝廷里多了去了,不用我推荐。那如果陛下想要的是经邦济世之才的话,我推荐荆州长史张柬之,此人虽然年老,但是有宰相之才。武则天一听狄仁杰推荐,马上把张柬之从荆州长史擢升为洛州司马,从地方进首都了,相当于当了北京市的副市长了。

那这也是一个提拔。过几天,武则天又找狄仁杰了,说国老啊,你再给我推荐一个人才吧。狄仁杰说我不是刚刚给你推荐了张柬之吗,你还没有用啊,怎么又来让我推荐人才了呢?武则天说我用了啊,我不是把他提拔为洛州司马了吗。狄仁杰说啊,我推荐的可是宰相,不是什么洛州司马。武则天一听,又把这个张柬之提拔为秋官侍郎了。所谓秋官侍郎,就是刑部侍郎,到中央机关工作去了。那可能有些人就问了,说你不是说武则天知人善任吗?现在狄仁杰反反复复给她推荐张柬之,她为什么不立刻提拔他当宰相啊?我觉得武则天这样做是完全符合用人原则的,为什么呢?这宰相是什么啊,那是百僚之首,是负责国家全局工作的。所以他必须经验丰富,既要有地方经验,又要有首都经验,还有中央经验,然后才能总揽全局。所以武则天是想一步一步地来,多考察几年。就这样,张柬之在80岁的年纪终于拜相了。可是虽然武则天对张柬之有知遇之恩,最后张柬之却站到了武则天的对立面上,因为张柬之拜相的时候已经是武周王朝的多事之秋。二张兄弟气焰熏天,国家前途未卜。对于张柬之这样一个正统的儒家知识分子而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除掉这两个小人,所谓的清君侧,确保太子李显能够顺利继位。那就这样这个政治立场特别坚定、沉厚有谋,而且又身居相位、手握大权的张柬之就一下子成子大臣之中反二张力量的核心了。

【画外音】大器晚成的张柬之,在八十岁的高龄当上宰相,他当然有着极高的政治智慧。那么,要发动逼武则天退位,杀死张昌宗、张易之兄弟的宫廷政变,老谋深算的张柬之又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呢?

【蒙曼】张柬之一共做了三方面的准备工作。第一方面呢,是策反官员。他策反的最重要的人物就是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为什么咱们说这个人物重要呢?因为这李多祚的职位太重要了,他是右羽林大将军。当时呢,这个武周中央军事力量一共是两支,一支叫做北衙禁军,另外一支叫做南衙卫兵。北衙禁军,它的主要职能就是保卫皇帝。南衙卫兵主要职责是保卫中央政府。那么这个北衙禁军的最高统帅就是左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是这两个最高统帅中的一员,如果做通了他的工作,政变就有希望了。那怎么样才能策反李多祚呢?李多祚他本来是个少数民族,是靺鞨人,唐高宗的时候投降唐朝,然后步步高升。张柬之就想利用他这个身世去打动他。有一天张柬之就来找李多祚,问他,说将军今天您是大富大贵啊,可您想过没有,您这荣华富贵是谁给您的呢?谁最初给了您当官的机会。李多祚想了想说,那是高宗天皇大帝啊。张柬之一听有门,就说高宗天皇大帝的儿子现在被张易之、张昌宗这两个跳小丑危害,您难道不想去解救他吗?您难道不想做一点什么事来报答高宗的恩德吗?这李多祚他虽然是一个粗人,但是他是一个聪明人,他一听,马上就明白了。于是,他就对张柬之说,说如果相公您所做的事是有利于国家的话,您尽管指挥我,我绝对不敢顾及身家性命。

这就等于答应张柬之了,我会给你提供必要的军方支持,策反李多祚成功了,这是在军方。在政界呢?这个张柬之他策反的两个最重要的人物,一个是司刑少卿桓彦范,另外一个是中台右丞敬晖,两个人。这两个人呢,他们都是张柬之过去的旧同僚,而且他们三个还都受过国老狄仁杰的推荐,等于说有一种类似于同门的关系,本来就意气相投。所以张柬之一找到他们两个,他们两个也是慨然允诺。这样一来呢,这个政变的核心集团就形成了。这三个人就是政变核心指挥部的最早的成员,张柬之,桓彦范和敬晖,这是张柬之做的第一件事。策反官员。张柬之做的第二件事是什么呢?第二件事,是加强军事力量。军方那仅仅有一个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继续充实基层,让李多祚下一级的官员们,下一级的军官们也同情政变。这时候张柬之就利用他当宰相,有用人权这个机会,把自己的一些亲信就都给安插到羽林将军这个岗位上去了。张柬之做的第三件大事,是联络李唐皇室。这个政变必须得到皇室的支持,诛杀二张必须打着皇室的旗号进行,否则就是犯上作乱。那怎么样才能跟皇室,特别跟太子李显取得沟通呢?当时太子李显每天从玄武门进宫,给武则天请安,桓彦范和敬晖两个人不是担任羽林将军每天在那儿守门吗,就由他们两个截住太子,跟他秘密进行沟通,把政变计划跟太子协商,这事关太子李显的利益,所以李显肯定是欣然允诺。那到这一步呢,张柬之他们这边的工作基本就绪了。

【画外音】看来,八十岁拜相的张柬之做起事来果然是沉稳有谋,他的政变准备工作进行得是有条不紊,各个环节都是层层推进,作为大臣中反对二张兄弟的核心力量,张柬之该做的事基本上都做到了,那么,武则天的几个子女,当时的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太平公主等人,这些皇室成员,他们采取了什么行动呢?再来看皇室成员这边,皇室成员这时候呢,武则天活着的子女一共就三个,太子李显,相王李旦,还有太平公主,三个人利益一致,所以肯定是精诚团结,那他们都干什么事呢?比方说太子李显。太子李显,他是政变的旗帜。政变必须打着他的旗号进行,而政变的最终结果,也肯定是让他当皇帝。李显自己首先他的存在,本身就是发挥作用。

另外呢,李显还给政变核心指挥小组派出了一个人,这个人是他的太子右庶子,太子手下的官,也是宰相,叫崔玄暐。崔玄暐也参加到核心领导小组之中了。那么相王李旦在做什么呢?相王李旦很早就开始掌握军权了。这时时候呢,李本人担任左卫大将军,这是南衙的最高领袖,南衙卫兵的头。所以到时候呢,可以由他带领南衙卫兵来控制政府,稳定首都。那咱们再看太平公主都干了一些什么。太平公主的所作所为,在史书之中没有任何记载,不过我个人认为太平公主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她的作用主要是策反大内里面的宫女,让这些宫女做内应。那咱们不要小瞧这些宫女,当年武则天建立的后宫情报网发挥了多大的作用,再说了,武则天现在是卧病在床,全靠宫女跟她反映一些外面的信息。如果宫女不配合的话,她就是孤家寡人啊,那这也正是太平公主想要看到的结局。所以呢,她就去策反宫女,让她们倒向政变这一边,从而呢,监视武则天和二张兄弟的一举一动。

【画外音】大臣们和皇室成员都做好了准备,现在,政变已经到了箭在弦上,一触即发的紧张时刻,武则天能察觉到这个政变阴谋吗?宰相张柬之和太子李显等人,他们的政治计划能够顺利实施吗?

【蒙曼】那就在这样的一连串的准备工作之中,这长安四年也就结束了。转过年来,正月初一,武则天改元神龙,就进入了神龙元年。咱们俗话说新年应该有新的气象,可是神龙元年武则天继续卧病长生殿,身边只有二张兄弟出入,一点都没有表现出还政太子的意思,那这时候人们就更加紧张了。一旦武则天突然死去,二张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就在这种紧张的心情之下,这个政变指挥部终于决定开始行动了。就在神龙元年正月二十二日,政变爆发。这个政变按照计划是兵分四路。第一路由张柬之和崔玄暐带领部分禁军将领和禁军的士兵去冲击玄武门,控制住入宫的必要通道,这是第一路。第二路,是由李多祚也带领部分禁军将士去到东宫迎接太子,把太子迎到玄武门,号令天下。

然后两路军队一块儿汇合,进入皇宫,杀死二张,再逼武则天退位。这两路,这是政变的主体部分。第三路是由太平公主策反好的这些宫女在宫里头给这些人做内应。第四路呢,就是由相王李旦和他的这个司马袁恕己,一块儿发兵,控制政府,进而稳定整个首都局面。听起来这个政变是天衣无缝吧。可是啊,事到临头,却出了两个岔子,差点让政变毁于一旦。怎么回事呢?这第一个岔子,是太子临阵掉链子(太子临阵退缩)。咱们刚才不是说,第二路是张柬之安排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带领部分将士去东宫迎接太子吗,没想到,这些士兵走到东宫门口,太子李显忽然害怕了,他一想起母亲的那个铁腕政策,不由得腿肚子发软,他想现在虽然是二张在侧,我的前途未卜,可是母亲毕竟还让我当太子,又没有把我废掉,我难道一定要造她的反吗,万一我失败了怎么办呢?这么一想,他就不出去了,就在门里不往外走。他这么一不往外走,这些外面的将士可就着了急了。你想如果太子不出面,他们不就成了造反了吗?这还了得,赶紧劝他吧。

这些将领里头有一个人叫王同皎,这是太子的女婿,跟太子关系比较轻,就由他来打头阵,劝说。他就跟李显说,说您看当年先帝把国家交付给您,可惜您是横遭幽废,被母亲废掉了,如今已经23年都过去了,好不容易,今天咱们宰相们和将士们同心协力,想要帮您恢复李唐社稷,您怎么这个时候退缩不前呢?请您赶快出来号令天下。他这么劝了一阵子,可是这个道理李显本身就明白啊,他不是不明白道理,他是害怕,他害怕他又不敢说害怕,怎么办呢?他就把孝道给搬出来,他说你们说得也没错,这小人是应该清除掉,可是现在圣上身体不好,万一咱们兴兵宫禁,吓着她老人家怎么办?咱们还是从长计议吧。还是不往外走,这时候将士就更着急了。你想政变最关键的是什么,最关键的莫过于时机了,失去了时间,就可能前功尽弃。

这时候呢,有一个将领叫李湛,他急着就叫起来,他说,太子,我们这些人不顾身家性命,豁出命来要保卫您,您现在难道是一定要把我们置于死地吗?你要不出来也可以,你要不政变也可以,请你亲自走出门来,跟我手下的士兵们说,我没有办法跟他们解释这件事。那咱们说李湛这句话什么意思啊?这是在威胁,等于威胁李显,现在你我还有这些士兵们,咱们都是一条线上拴着的蚂蚱,你要是敢出来跟士兵们说,我这政变不发动了,你们回家吧,你信不信士兵敢把你撕了吃了。李显他是一个窝囊人,但是他并不是一个傻子,他听明白了,这话里有火药味,怎么办呢?没办法,长叹一声,终于走出门去,骑上那匹早就准备好的高头大马。他刚一骑上去,那些将士们在后边一鞭子就抽上去,马往前就走,然后这个将士就呼拥着李显,一块儿往玄武门这儿走。

【画外音】已经计划好的宫廷政变,差一点就因为太子李显的胆怯而中途流产,这是一个意外,但最终这个意外算是解决了,政变终于得以顺利进行。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计划好的政变过程又出了岔子,这一回,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蒙曼】第二个岔子,就发生在玄武门这儿了。本来张柬之他们带领着部分羽林士兵到玄武门,按他们的想法,应该是如入无人之境,因为玄武门的守军,左右羽林军,都已经被他们控制了,可是没想到,到玄武门之前,一员大将拦住了去路,谁呢?殿中监田归道。他带领着千骑士兵拦在那儿了。那咱们说刚才不是讲过吗,这个玄武门的守军是左右羽林军,这怎么又冒出来一个千骑呢?其实是这样的,玄武门这儿主力部队确实是左右羽林军,但是还有一支非主力部队呢,那就是千骑。千骑也是北衙禁军的成员,名义上挂靠于左右羽林军,但是他的将领从来都是由皇帝亲自委任,皇帝这个意思很明显,就是让你禁军内部互相牵制。那么张柬之他们以为,现在左右羽林将军在这儿,你这个千骑既然挂靠羽林军,你就应该听将军的话。

可是没想到,这田归道他是个死心眼,他说没有人跟我说这个事情,我不能放行。张柬之他们就赶紧做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我们现在是奉太子之命,进宫清除小人,请你把你手下的军队一并交给我们指挥。田归道坚决不干,又僵持在这儿。这时候怎么办呢?如果真就这么僵持下去,还真是麻烦。可这时候太子赶到了,田归道一看见太子,他没主意了,因为他本来并不是二张的党羽,他没必要帮他们,他不让张柬之他们进去,不把自己的兵交给他们,只是职责所在,可是现在太子来了,太子是什么人,那就是未来的皇上,他得罪不起。思前想后,这田归道一咬牙,说这样吧,咱们妥协,我让你们进去,但是我的兵不能跟着你们走。彼此妥协了。田归道这一放行,事情就好办了。将士们就顺着玄武门冲进宫里头了。冲进武则天睡觉的寝宫,迎仙宫了。有些宫女一看有士兵来了,回身就跑,想要回去报信,太平公主早就策反了,一些宫女在那儿准备着,一刀就把这些准备报信的宫女给捅死了。

没有人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士兵们接着往里走。这时候呢,张易之、张昌宗兄弟还在睡觉呢,听到外面有动静,赶紧披衣起床,刚走出门,就被士兵杀死在外廊之下了。杀死了二张兄弟,这个张柬之他们就带兵进入了武则天的寝殿,长生殿。武则天是老年人,睡觉本来就轻,听见有动静了,就把头抬起来,抬起头一看,只见一片刀光剑影,她就问,是谁在兴兵作乱啊?一个苍老的声音就回答她,张易之、张昌宗兄弟谋反,臣等奉太子之令诛之,因为害怕泄漏消息,所以事先没有通报陛下,我们擅闯宫禁,真是罪该万死。谁在说话啊?张柬之。这话虽然说我们罪该万死,可是口气相当地强硬。武则天看了看这个跟自己同龄的老头子,没有说话,转过脸去,看着太子李显说话了,原来是你派兵杀人,那现在人已经杀了,你就回东宫歇着去吧。武则天是虎老余威在,太子李显一听,又是吓得腿肚子发软,还真拔腿就想走。他这么一想走,桓彦范在一边拦住了,桓彦范说,太子还怎么能再回去呢,当年天皇把太子托付给陛下,现在太子已经成年了,应该继承祖业,我们今天就是要奉太子当皇帝的,希望陛下您立刻传位太子。武则天一听,不是那么回事了,转眼又一看,又看到了将军李湛,她就问,说你也是诛杀易之兄弟的将军吗?我待你们父子不薄,你今天怎么会这样做呢?那咱们说李湛是谁?他就是当年武则天的第一个拥护者李义府的儿子,所以武则天这样问他。

那么李湛呢,红着脸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这个时候武则天又转向崔玄暐了,她说啊,别人当宰相,都是有人推荐,只有你崔公,那可是我亲手把你提拔到这个岗位上来了,怎么你也会在这里呢?崔玄暐是一个很有经验的人,他说,我这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报答陛下。他这么一说呢,武则天没有话说了,重新躺回了床上,闭上了眼睛。那到这一步,政变的前三路都已经顺利结束战斗了,第四路,相王和袁恕己那儿进行得也非常地顺利,很快就控制了中央机构,把这个二张兄弟在中央机构的党羽都给逮捕了。然后呢,这些禁军的将士们又来到了张易之兄弟的豪宅之中,把他们的三个弟弟也给逮起来了,把脑袋就给割下来了,然后这五个兄弟都枭首,悬挂在天津桥头示众。这张家兄弟平常也是作威作福啊,老百姓恨透了他们,所以在这儿挂了一夜,他们尸体上的肉都被老百姓给剐干净了。

那当年武则天任用酷吏来俊臣的时候其实也激起过民愤,只不过那次是武则天自己纠正了错误。可是这一次呢,历史没有给武则天机会,没有能让他再一次自我纠错。神龙政变就这样结束了。那咱们说今天我们应该怎么样来评价这个神龙政变呢?我个人认为,咱们至少能得出三个结论。第一个结论,神龙政变它直接针对的对象就是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对于大多数参与政变的人来说,政变的目的就是为了扫除二张兄弟对于政治可能发生的不利影响,至于说让武则天提前退位,那只是政变的一个副产品,主要针对的不是武则天。这是第一个结论。第二个结论,武则天当时既定的政治目标,就是回归李唐王朝,政变没有改变这个目标,相反,政变是让这个目标提前实现了。这是第二个结论。

第三个结论,政变其实是反对二张的大臣,还有受到威胁的李唐皇室合作的产物。在这场合作之中呢,其实大臣之中的核心力量是占据了主导地位。张柬之,桓彦范,敬晖,袁恕己,崔玄暐,这些人在政变之后都立了大功,封为王,成为一个异军突起的势力了。另外,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在政变之中也立了大功,势力也有很大的提升。还有呢,因为政变本来针对的不是武则天,所以武则天娘家的人,武家在政变之中并没有受到冲击。所以说政变之后,恰恰是一个群雄并起的时代。李显当了皇帝,他必须面对的是种种都在崛起的势力,换句话说,他这个皇帝不好当。但是无论如何呢,神龙政变它标志着武则天政治生涯的结束。那么政变之后的武则天又会面临怎样的处境呢?她多少年的铁血统治难道就要这样黯然收场吗?请看下集,白发余威。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