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百家讲坛 蒙曼说唐之《武则天》(二十五)重立庐陵

上一集讲到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为了能够当上太子,连出狠招,可是每次当他快要成功的时候,总有高人出手接招,搭救李旦,使李旦化险为夷,保住皇嗣之位。几个回合下来,武则天渐入老境,解决继承人问题已经是迫在眉睫;而对武承嗣和李旦来讲,这也意味着夺嫡之争到了最后的关键时刻。那么武承嗣会想出怎样的办法,来打动武则天呢?李旦和心怀李唐王朝的大臣们又会有怎样的举措?按照父系社会的传统,中国古代的皇权都是在一家一姓中传递的。这种继承方式让女皇武则天大受困扰:如果让儿子继承帝位,那倒是一家了,但却跟自己不是一个姓;如果把皇位传给侄子,跟自己是一个姓,可又不是一家。武则天在立太子的问题上最终又是如何决定的呢?

    武承嗣通过向武则天大献殷勤,打动了年迈的姑姑,可是老臣狄仁杰一番语重心长的话,也引起了武则天深深的思索,心理天平又偏向了儿子。不久之后,武则天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她梦到了什么呢?这个梦难道与立太子有什么关联吗?

    虽然武则天明白,无论是朝中大臣还是平头百姓,支持李家子孙做皇位继承人的都占大多数,但是想到一旦传位给儿子,就意味着自己辛苦建立的大周王朝一代而亡,武则天还是难以接受。在民心与私心之间,武则天最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又是谁帮助她下定最后的决心呢?

    召回庐陵王,意味着武则天最终决定把政权归还给李唐王朝,这也同时宣告了武承嗣在夺嫡斗争中的最终失败。武则天放弃武家子侄做自己的继承人,除了亲情关系和民心所向外,武家子侄的确不能担当太子的重任,所以武则天最终决定传位给自己的儿子。然而武则天有两个儿子,她又该立哪个儿子做太子呢?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蒙曼副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武则天》系列之《重立庐陵》。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上一集讲到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为了能够当上太子,连出狠招,可是每次当他快要成功的时候,总有高人出手接招,搭救李旦,使李旦化险为夷,保住皇嗣之位。几个回合下来,武则天渐入老境,解决继承人问题已经是迫在眉睫;而对武承嗣和李旦来讲,这也意味着夺嫡之争到了最后的关键时刻。那么武承嗣会想出怎样的办法,来打动武则天呢?李旦和心怀李唐王朝的大臣们又会有怎样的举措?按照父系社会的传统,中国古代的皇权都是在一家一姓中传递的。这种继承方式让女皇武则天大受困扰:如果让儿子继承帝位,那倒是一家了,但却跟自己不是一个姓;如果把皇位传给侄子,跟自己是一个姓,可又不是一家。武则天在立太子的问题上最终又是如何决定的呢?

    武承嗣通过向武则天大献殷勤,打动了年迈的姑姑,可是老臣狄仁杰一番语重心长的话,也引起了武则天深深的思索,心理天平又偏向了儿子。不久之后,武则天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她梦到了什么呢?这个梦难道与立太子有什么关联吗?

    虽然武则天明白,无论是朝中大臣还是平头百姓,支持李家子孙做皇位继承人的都占大多数,但是想到一旦传位给儿子,就意味着自己辛苦建立的大周王朝一代而亡,武则天还是难以接受。在民心与私心之间,武则天最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又是谁帮助她下定最后的决心呢?

    召回庐陵王,意味着武则天最终决定把政权归还给李唐王朝,这也同时宣告了武承嗣在夺嫡斗争中的最终失败。武则天放弃武家子侄做自己的继承人,除了亲情关系和民心所向外,武家子侄的确不能担当太子的重任,所以武则天最终决定传位给自己的儿子。然而武则天有两个儿子,她又该立哪个儿子做太子呢?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蒙曼副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武则天》系列之《重立庐陵》。

    节目导视:为您精彩讲述武则天系列之重立庐陵。中国古代的皇权都是在一家一姓中的传递,这种继承方式让女皇武则天大受困扰,如果让儿子继承帝位,儿子跟自己不是一个姓,如果把皇位传给自己,跟自己倒是一个姓了,可又不是一家,那么进退维谷的武则天最终是如何破解这个难题的呢?上一集讲到,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为了能够当上太子,连出狠招,可是每一次当他快要成功的时候,总有高人出手接招搭救李旦,使李旦化险为夷保住皇嗣之位,几个回合下来,武则天陷入恼境,解决继承人问题已经是迫在眉睫了,而对武承嗣和李旦来讲,这也意味着躲嫡之争到了最后的关键时刻,那么武承嗣会想出怎样的办法来打动武则天呢?李旦和心怀李唐王朝的大臣们,又会有怎样的举措?武则天在立太子的问题上最终又是如何解决的呢?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蒙曼副教授做客百家讲坛。

    蒙曼:武承嗣非常的着急,他就开始的吹这个武则天了,经常在武则天身边吹风,说自古天子未有以异姓为嗣者。从古到今没有哪个天子人外姓人当继承们,这话说得有道理啊,咱们不是说啊,古代是家天下,皇帝姓武,他的继承人肯定也应该是武家人,所以呢,这个姓武,那就成了武承嗣最大的优势了,而且呢,是别人还都没有的优势,你李旦就没有这个优势,那为了增强这个优势,武承嗣也没少忙活,比方说长寿二年他就牵头搞了一个五千人的请愿,要求武则天加尊号,加成金轮圣神皇帝,武则天原来叫圣神皇帝,这时候成了金轮圣神皇帝了,那第二年他又牵头搞请愿,这一次是两万六前人,加成了越古金轮圣神皇帝,这尊号就一点一点往上涨,这是投武则天所好,让他看看到底是谁维护你的利益,还不是得是你娘家侄子,那他这么一番折腾,又有姓武的这个优势,武则天的心思就又开始活动了,那咱们根据上一集的经验就知道了,每一次武则天心里一活动,李旦这儿保证得倒霉,那这一次李旦是不是又该倒霉呢?这一次李旦没有倒霉,因为呢,这时候的宰相已经是足智多谋的狄仁杰了,狄仁杰就看出武则天的心思来了,他还没等武则天主动找他沟通他就先找武则天去沟通去了,他就跟武则天是,陛下你现在的江山那是高祖太宗皇帝打下来的,那高祖太宗皇帝为什么那么拼命去打江山呢,不就是想给子孙挣下一份家业吗,那高宗大帝去世的时候也是亲手把这个江山托付给了你,想让你传给儿子,可是现在你看看你,你怎么会想传给武承嗣呢,这你怎么对得起他们呢,再说呢,姑侄和母子相比,哪个更亲,陛下如果你立儿子当继承人的话,那么千秋万代之后呢,儿子会永远的祭祀你,如果你立侄子当继承人,那可从来没有哪一个侄子会会去姑姑,咱们一看这跟李钊德说的同一套话啊,还是这套话,就是三个角度,第一个就是继承关系问题,就是继承顺序问题,第二个,是这个身后祭祀问题,第三个呢,是亲情关系问题,还是这三个角度。

不过不一样的呢,是狄仁杰的身份和李钊德不太一样了,狄仁杰当时号称国老,是武则天最信任的大臣,而且呢,狄仁杰岁数比较大,和武则天的年龄差距不大,因此狄仁杰跟武则天说这套话,那就有点像一个老头跟一个老太太拉家常那样,显得比较亲切,容易让武则天接受,可是尽管狄仁杰他有这么一种特殊的身份,武则天还是把他给呛回来了,武则天就说这是我们的家的事,你多管什么呀,那狄仁杰多聪明啊,他马上又把武则天给顶回去了,他说亡者以四海为家,四海之内什么事不是陛下的家事啊,难道我就都不能管吗,再说了,这个君为元首,臣为古公,你呢,就好比一个人的头,我们大臣就好比一个人的四肢,咱们本是一体之人,何况我又是大臣里的头,我是宰相,那我更应该跟你上下一体了我怎么能不管你的事呢,那武则天也是没话可驳,心里挺烦的,就说行了行了,你下去吧,狄仁杰就走了,可是他走了之后,武则天不能停止思想活动啊,他想狄仁杰说的是有道理的,整天就为这事苦恼,一直在想,翻来覆去的相,立子,立侄,反过来调过去的想。

    节目导视:武承嗣通过向武则天的大献殷勤,打动了年迈的武则天,可是老陈狄仁杰一番语重心长的话也引起了武则天深深的思索,心里又变偏向了儿子,不久之后武则天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梦到了什么呢,这个梦难道与立太子有什么关联吗?

    蒙曼:那咱们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有一天晚上他做了一个怪梦,梦见一支大鹦鹉,色彩斑斓,长得是丰满秀丽,可惜节是两个翅膀都折了,想要飞,怎么也飞不起来,武则天一下子就吓醒了,吓醒了一看,也快到上朝的时间了,心里就想,这事就问问国老吧,国老就是狄仁杰,问问狄仁杰吧,他聪明,什么都能知道,解梦那肯定也是行家第二天上朝他就跟狄仁杰说了,他说国老你给我解一解这个梦吧,狄仁杰说,陛下您姓武所以呢这个鹦鹉那就是陛下您本人的化身啊,那两个翅膀折了,是怎么回事呢,说陛下您有两个爱子,但是这两个爱子都不得自由,不能发挥作用,所以这就是鹦鹉两个翅膀,折了,那么如果您一旦启用两爱子的话,这就好比鹦鹉的翅膀又长好的,您就又可以展翅高飞了,这个梦解释得合情合理,武则天也是比较迷信的一个人,一听见狄仁杰这么解梦,他的心就非常的活动,那咱们听到这儿,可能有些人就有这个疑问呢,说狄仁杰那不是武则天最宠爱的最信任的大臣吗,他应该忠实于武则天啊,忠实于武周王朝啊,他怎么一个劲的撺掇武则天去立儿子呢,那立儿子以后不就恢复李唐王朝了吗,他到底忠实于谁呢,这里头有没有矛盾呢?

其实这里头是不矛盾的,为什么呢,因为连武则天本人都承认这武周是从李唐那儿继承来的,是从唐高祖,太宗,高宗传到他武则天手里的,因此呢,从当时人的观点看来,武则天就好比一个男性家长死后代行家长职权的这么一个寡妇,虽然他改唐为周了,可是狄仁杰他们还这么看待他,因为把他看成了一个代行家长职权替儿子看守家业的这么一个寡妇了,所以他们忠心的拥戴他,帮着他,把这个家管好,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们忠实于武则天,也拥戴他当皇帝,之就是行使家长权力,但是呢,既然你是代行家长职权,是替儿子看守家业,那么这个家业是不是还应该回到儿子手里呢,还应该回到儿子手里那就是还要恢复李唐王朝,所以呢,忠实于武则天和恢复李唐王朝他本身是不矛盾的,当时不仅狄仁杰是这样想的,好多大臣他们都这样想,所以他们都在撺掇武则天立儿子,武则天的心也在活动之中,可是虽然武则天的心已经活动了,但是让她接受这武周政权就一代而亡,这个事实还是太残酷了,他感情上还是转不过弯来,打不开这个心结,那在这个情况下,狄仁杰他们的推动确实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还不足以让武则天下定决心,让儿子继承,那这时候呢,有一个意想不到的外力出来了,把这个事情呢,又往前推了一步,什么外力呢,当时在东北部地区,兴起了一个少数民族叫做契丹,契丹呢,本来是臣服于唐朝的,唐朝被武则天取代之后,他又臣服于武周,臣服了一阵子之后,他们逐渐强大的,逐渐强大就想摆脱中央王朝的影响,想要造反,那想要造反需要一个理由,他们就以这个李唐的两个皇帝,也就是李哲和李旦被废为借口攻打武周的幽州,就咱们今天这一片地方,打这儿来了,那打的时候还发布檄文,这个檄文就写,何不归我庐陵王,什么意思呢,庐陵王那就是被废掉的那个李哲,说怎么还不把他还给我们呢,这个口号他对于契丹来说,其实只不过是一个借口,因为当时的少数民族其实还顾不上中央哪个人当皇帝,这还不是他们要考虑的主要问题,但他们把这个事提出来了,武则天心里受到震撼了,他想我大周王朝取代李唐王朝已经这么久了,怎么老百姓还忘不了李唐王朝了,连边疆的老百姓都还忘不了李唐王朝,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民心所向啊,所以他的思想又活动了一步。

    节目导视:虽然武则天明白,无论是朝中大臣,还是平常百姓,支持李家子孙做皇位继承人的占大多数,但是想到一旦传位给儿子,就意味着自己辛苦建立的大周王朝一代而亡,武则天还是难以接受在民心与私心之间,武则天最终会作出怎样的选择,又是谁帮他下定最后的决心呢?

    蒙曼:在这种情况下,又有人最后使了一把劲,终于把这个问题彻底的解决了,谁使了最后这一把劲呢,就是武则天的两个男宠,两个面首,张易之和张昌宗兄弟,这张昌宗是弟弟,那本来是武则天小女儿太平公主孝敬给妈妈的一个小玩意,张昌宗长得很漂亮,到了武则天面前,他就跟武则天说了,我哥哥张易之比我还漂亮,那武则天就一块儿笑纳吧,都收进宫来了,这兄弟俩长得确实是花容月貌,当时人说就像两朵出水芙蓉一样,上他们的脸长得像荷花一样漂亮,那武则天当时也是70多岁了,看他们是什么心情呢,我觉得那既像是老奶奶哄孙子,又像是小女孩玩那洋娃娃,反正是一种很复杂很暧昧的一种心态,但是不管多复杂多暧昧,人他们整天陪伴在自己身边,给他们穿上熏香的衣服,涂脂抹粉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放在宫里头玩,这两个小男宠他们因为有武则天的宠爱,所以马上就身价百倍,当时好多大臣都巴结他们,比方说武承嗣,武三思这样的人,那是武则天的娘家侄子,那是大人物了,宰相,可是都给他们牵马,拉缰绳,做那种奴才才会做的事,那其他人就更不在话下了,可是呢,这张昌宗张易之兄弟他也不是傻子,他也明白人们为什么巴结他们,不过就是因为武则天的面子,可是武则天已经老了,风烛残年还能够罩着他们多久啊,等武则天一死那人们会怎么对待他们呢,他们想一想,觉得挺害怕的,就想找高人去指点指点今后的路怎么走,那就在这个时候两个小孩寻找高人的时候,高人主动来找他们来的,这高人是谁呢,就是咱们说过的吉顼,前面讲过最后板倒来俊臣的那个家伙,这个吉顼本来也是酷吏起家,但是他文化程度比较高,这个早早的看清了形势,早早的转行了,所以来俊臣死了之后,他没有受到什么牵连,反而成了武则天的一个心腹了,不仅跟武则天好,跟武则天这两个男宠关心也不错,吉顼是个明白人,他看轻形势了,觉得在当时李唐王朝复辟那已经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了,只不过武则天还打不开这个心结,那只有这个时候如果有谁在武则天这个心灵天平上再加一个砝码的话,那这个天平会立刻完全倾斜到李唐这一边来,那如果谁加了这个砝码,是不是谁就会立下大功,他想着立功,可是虽然这么想,他掂量掂量自己,又觉得自己还不够资格成为最后的那个砝码还说不上话去,那谁够资格呢,他想来想去就想到了这个二张兄弟,觉得他们是武则天面前最得宠的人,由他们给武则天吹吹风,那说话是非常起作用的,因此有一天吉顼就主动来找这个张易张昌宗兄弟了三个人一块吃饭,酒过三旬之后吉顼就说话了,说你们兄弟现在这么享受荣华富贵,这么得宠,可是你们现在所得到的这一切,并不是凭你们自己的功劳得来的,你们也没有什么过人的品德,那你们又没有什么品德,又没有什么功劳,又这么得宠,天下人肯定是嫉妒你们,按照吉顼的说法你叫做侧目切齿多矣,拿眼睛斜着看你们,咬牙切齿恨不得吃了你说如果你们这个时候不立下大功的话,以后怎么保全自己啊,吉顼跟他们俩说我每次一想到这件事就替你们哥俩发愁,那咱们刚才说了,张易之兄弟也正在琢磨这个事,等于说到心坎上去了,马上就跟吉顼说话了说吉大哥你说得真好,我们也想到了,那你给我们出出主意吧,我们怎么样才能保全自己呢,吉顼就说了,说天下的老百姓并没有忘记唐朝,都想恢复庐陵王的地位,说如果这个时候你们撺掇咱们的主上让他重立庐陵王的话,你们就等于说建下奇功了,那你们建下这样的大功就不仅能够免获,还能够永保富贵,那咱们想一想,吉顼他是什么意思呢,他这意思和狄仁杰可不完全一样,固然他也是让二张兄弟去劝说武则天,别立你的娘家侄子,立李家的这两个后裔,但是他直接说出来了,不应该立李旦,应该立这个庐陵王李哲,那他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是给二张出主意,让他们立下奇功,那如果说让武则天去立那个李旦做太子,叫不叫立下奇呢,他不叫,李旦本身就是皇嗣,皇嗣和太子之间的关系非常模糊往上走一步就是太子了,有一点顺理成章的意思,但是庐陵王自从被从皇位上赶下来之后,就被赶走了,赶出洛阳了,如果你让他一步登天,从一个贬到外地的蕃王直接成为太子的话,那才叫立下奇功,所以吉顼这里头充满了私心,但是充满了私心他也是个很有用的计策,二张马上就接受了,张易之兄弟听了之后是连连点头,当天就把这个枕头风给吹过去了,跟武则天说陛下以我们二人的愚见,你不如把庐陵王招回来,立他当太子,这话刚说完,武则天都吓一跳,说我养的洋娃娃都会说话了,而且说的还是这么大的事,这简直是四面楚歌,你看这个不仅大臣说了,连娃娃都说,可是转念一想呢,武则天觉得不对,他们哪有这脑子,有这脑子也不给人当玩具娃娃了,所以就问他,说张易之你老老实实告诉我,这主意谁给你出的,张易之就说了吉顼给我出的,那武则天就把这吉顼找来了,吉顼见到武则天还是帮他分析利弊得失,那其实当时武则天已经考虑很久了这个思路基本已经确定下来了,现在这么多他身边信任宠爱的人再这么一推动,武则天就决定顺水推舟了那顺水推舟第一件事不就是把贬到方州的庐陵王给招回来吗,所以就在胜利元年也就是698年的3月,武则天就假托说庐陵王得病了,就把一家人接回洛阳来,整个行程是高度的保密,连狄仁杰都没告诉,等庐陵王李哲一家回到洛阳以后,有一天武则天就召见狄仁杰,跟他主动说起了庐陵王这个事情,那狄仁杰又是一番慷慨陈词,说咱们一定得接回庐陵王,武则天就笑了,说你既然想念庐陵王,我就把他还给你吧,然后就指着一个帘子,说你看那是谁,这时候帘子拉开了,狄仁杰一看,一个小老头站在那儿,再仔细一看,这可不就是当年那个心浮气躁的年轻皇帝吗,经过这十多年的流放,已经变成那副样子了,狄仁杰就忍不住老泪纵横,跪倒在地上了,那这样一来也就等于天下人都知道庐陵王回到洛阳了,那这时候呢,武承嗣就明白了,自己是万万没有希望了,你想他折腾了那么多年,就想当太子,到这时候一下子化为泡影,谁能接受得了,武承嗣就一病不起,死了。

    节目导视:召回庐陵王,意味着武则天最后决定把政权归还给李唐王朝,这也同时宣告了在武承嗣在夺嫡斗争中的最终失败,武则天放弃武家子侄作自己的继承人,除了亲情关系和民心所向之外,还有什么其他的因素呢?武家子侄们是否具备了做太子应有的素质呢?

    蒙曼:你想咱们说的武则天在武家那边,第一继承人是武承嗣,第二继承人是武三思,这两个人根据史书的记载,基本上没多大的能耐,除了给武则天拍马屁之外,没见他干什么正经事,两个人都当过宰相,但是当不多久,都得被罢免,为什么呢?没有行政能力那这两个还算好的,武则天其他的侄子就更不行了,举一个例子,武则天有一个堂侄,名字叫做武懿宗,这武懿宗长得是身材矮小,面容猥琐,长得不好看的也就罢了,他最要命的是胆小如鼠,怎么个胆小如鼠法呢,咱们刚才不是讲过,契丹进犯,武则天就让他这个侄子武懿宗带领十万大军讨伐契丹,当时契丹那边只有几千人,那咱们一看军事力量对比,武周绝对强,那边绝对弱,按道理讲,他应该干得很不错,可是这个武懿宗还离前线还有七百里,还相当远的时候,听说契丹有好几千骑兵就要过来了,他吓得是丢盔弃甲,落荒而逃,就直接就往回跑,往洛阳这儿跑,那从唐朝建立包括武周建立以来,没打过这么丢脸的仗,所以当时的那些才子都嘲笑他,当着武则天的面嘲笑他,写诗,这诗是这么写的,长弓短度箭,蜀马临高蹁,去贼七百里,隅墙独自战,忽然逢着贼,骑猪向南窜。什么意思呢,长弓短度箭,说武大将军拉的是一把长弓,但是箭没有射出多远,就掉地上了,这时长弓短度箭,蜀马临高蹁,蜀马是蜀地的马,四川的马,四川的马有一个特征就是长得矮小,可是武大将军长得更矮,即使上这小蜀他都上不去,还得登着高才能上去,蜀马临高蹁,去贼七百里,隅墙独自战,什么意思呢,在离开敌人还有七百里的时候,武大将军就开始绕着墙自己跟自己打仗了,作出一副打仗的样子,最后呢,忽然逢着贼,骑猪向难窜,忽然就要跟敌人交战了,武大将军吓坏了,赶紧骑着猪往南逃,这诗是在武则天跟前念的,武则天也是一个聪明人,可是没听懂,就问这个诗人了,说我侄子是骑着马去的,你怎么说他骑着猪呢,这个诗人就给他解释了,他说陛你知道不知道猪还有一个名字叫做是豕呢,马牛羊鸡犬豕,这是六畜,所以那猪又叫豕,那诗人说了这个豕和那个屎尿的屎那是同音字,说武大将军一听说敌人来了,吓得屎尿都出来了,所以呢就是骑着屎往南走了,那不就是骑猪向南窜吗,武则天听了没面子啊,你说武家的人怎么个个不成器了,特别的没意思,这说明他胆小如鼠,胆小如鼠也罢了,这武懿宗还有一个毛病,心如蛇蝎,你让他去打契丹,他打不了,那打不了让他去安抚一下河北的老百姓,这个地方在契丹蹂躏之后残破不堪,派他去安抚百姓,武懿宗去了,到那儿当时有好多河北老百姓本来是被这个契丹裹挟走了,现在又逃回家园,武懿宗说这些人都是反贼,都跟着敌人一块儿造反来着,所以必须都把他杀死,那怎么杀法呢,他把这个人叫做生取其胆,活着的人就把这个胆给割下来,然后再砍头,那惨叫声是不绝于耳,血流成河,河北的老百姓都恨透了这个武懿宗了说他比那个契丹人也强不到哪儿去,都是强盗,那你想就是这样的武家子弟,就算武则天把江山传给他们,他们守得住吗?

    节目导视:通过蒙曼副教授的介绍可以看出,武家子侄的确不能担当太子的重任,所以武则天最终决定传位给自己的儿子,然而武则天有两个儿子,他又该立哪个儿子做太子呢?

    蒙曼:俩儿子,让哪个做继承人,这两个各有优势,你看李哲那是哥哥,大一点,那李旦呢,虽然是弟弟,可是他当皇帝和当皇嗣的时间都比较长他资格比较老,而且呢,现在处于皇嗣这个位置上,离太子一步之遥,这是他的优势,两难选择,手心手背怎么办呢,就在无论武则天为难的时候,这个李旦主动让贤了,皇嗣李旦反复给武则天上书而且绝食坚决要求母亲立哥哥当太子,那武则天经过反复权衡利弊,就作出了决定,重新立这个庐陵王李哲当太子,而且呢,还给他恢复了他出身时候的名字,他出身时候叫什么呢,叫李贤,让他重新叫李贤了,这时候是胜利元年九月,离他当以庐陵王的身份回到洛阳已经是半年之久了,那咱们说武则天放弃这李旦改立李贤,是不是就因为李贤是哥哥,李旦又在那儿拼命推让呢,其实没有这么简单,武则天首先是一个政治家考虑他的一言一行都要首先考虑其政治意义,那咱们说武则天他立李贤而不是李旦有什么政治意义呢,我觉得有三条意义,第一条李贤在朝廷之中势力小,你想李贤是从文明元年就被拉下皇位,然后就被贬往地方了,他已经差不多十五年没在洛阳呆过了,那大臣换了一批又一批,所以朝廷里头他基本上谁也不认识,当然呢,大臣们也都不认识他,所以让他当太子,那就整个一个光杆司令,那李旦呢,李旦可就不一样了,李旦这么多年一直追随武则天呆在政治中心洛阳,那是想要恢复李唐王朝的大臣心目中的一面旗帜,老有大臣拿这李旦说事,所以呢,李一旦有好大的隐性势力,你想武则天是一个一生追求权力的人,那是立一个没有势力的人当太子,对他更有利呢,还是立一个有势力的人当太子对他有利呢,他当然要选择没有势力的人,这是他立李贤的第一个原因,第二个是李贤和他们武家人没仇,李贤他被贬为庐陵王,那是武则天作出的决定跟武家子弟没有关系,贬为庐陵王贬往方州之后,他又一直呆在方州这个地方,跟洛阳缺乏联系,跟武家的人没有正面的冲突,那李旦就不一样了,李一旦的位置摇摇欲坠不是一直是武家的子弟特别是是武承嗣在害他吗,所以李旦在武承嗣的手下被折腾得九死一生啊,他能不恨武家人吗,所以他当皇帝那对武家子弟更不利,所以让李贤以后当皇帝,反而这个矛盾容易调和一些,那武则天虽然决定现在把这个皇帝的位置传给儿子了,但是并不意味着他不惦记娘家人,他还是希望武家在以后的时代里,也继续拥有自己的势力,所以这样以来还是立李贤好一点,第二个理由。那第三个理由呢,是立李贤,这个李贤更容易对武则天感恩戴德,你想李旦他本身是皇嗣,皇嗣距离太子一步之遥,那如果把他从皇嗣提升为太子那叫做顺理成章,那李贤就不一样了,李贤早就被贬到方州去了,在地方呆着,待遇一直很差,从来没有想到自己还有哪一天可以东山再起,所以这时候你直接把他从这个位置上提拔为皇太子,那对他叫做一步登天,那一步登天的人不是更容易感激提拔自己的人吗,所以在这一点上无罪天和这个吉顼和这张昌宗张易之兄弟一样是有私心的,因为有这么三个理由,所以武则天最终放弃了皇嗣李旦,改立李贤为皇太子,武则天在久视元年的十月就宣布恢复李唐王朝所使用的夏历,不再使用大周王朝使用了这么多年的周历了,那在中国古代改历法是一件大事,这一件是就标志着武则天确确实实从心里要放弃自己的大周王朝了,至于具体什么时候恢复李唐,那就看武则天能活到多大岁数了,所以这一件事一作出之后,天下人的心里都很肯定,板一样。说现在已经是局势确定下来了,哪一天女皇寿终正寝,哪一天李唐王朝就可以恢复了,这叫做和平接班,那么已经无事一身轻的女皇,又会怎样安排自己的晚年生活呢?请看下集,嵩呼万岁。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