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百家讲坛 蒙曼说唐之《武则天》(二十二)请君入瓮

在武则天重用的酷吏中,有两个最为狠毒,在历史上知名度也最高,一个叫周兴,一个叫来俊臣,提到这两个人的名字,当时的人都会不寒而栗。那么这两个杀人魔王的结局如何呢?

周兴从一个吏起家,虽然他本身很能干,对于法律很熟悉,可是碍于出身,始终得不到提拔。等到武则天时代,献祥瑞可以当官,告密可以当官,当官的路很宽。周兴也是有野心的人啊,他一看也来了劲了,觉得天生我材必有用,自己的司法才能肯定会被武则天重用。他还真没有想错,武则天确实开始重用他。

有一句俗话说得好,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周兴别看得意洋洋,这好日子在武则天称帝的第二年就到头儿了。天寿二年,有人告周兴谋反,就把周兴交到了来俊臣手里。来俊臣也是当时酷吏之中的后起之秀,跟周兴原来关系也不错。那天吃饭的时候来俊臣就说话了。

问这周兴,说你看现在犯人越来越硬,怎么打都不交待,说您是老前辈,您教我几招?周兴一看心里很得意,马上就说,这还不好办?你看现在不是冬天吗?

你就就地取材,先放一口缸,把缸周围围一圈炭,把这个火生起来,然后让犯人坐进这缸里头,你看他能坐多一会儿。来俊臣一听,说太好了,马上让手下就地拢一堆火,拢起火来之后,把一口大缸放在那儿。这时候来俊臣站起来,跟周兴这儿深深作了一个揖。说老前辈啊,我奉圣旨查办你的谋反案,现在请你坐进那缸里去。

周兴一听傻了,汗珠像黄豆一样滚滚而下,噗通一声跪到地下了。说行了,我今天栽到你手里了,你让我说什么我说什么,这样这个谋反案就算制造成功了。这就是现在请君入瓮这个成语的来历。

而扳倒了老资格的周兴,来俊臣俨然已经成为天下第一号酷吏。他还不断地制造冤假错案,任意夺人家妻女。直到有一天,来俊臣终于栽倒在另外一个酷吏手里。这个酷吏不是来俊臣的仇人,是他的好朋友。这个人叫卫遂忠。可以说周兴和来俊臣这样的酷吏都死于酷吏之手,这是不是叫恶有恶报呢?其实关键问题不是恶有恶报,而是武则天想要消灭这批人,她想要结束酷吏政策。两《唐书》一共记载了27个酷吏,他们或者被武则天杀掉,或者自己受不了良心的压力自杀或者是发疯,最后没有一个得善终的,这就说明是武则天想要他们的命。那武则天她为什么想要这些功臣的命呢?为什么刚刚用完了就要把他们送上断头台呢?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蒙曼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武则天系列节目之《请君入瓮》。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画外音】上一集讲到,武则天为了稳定统治,鼓励告密,一批酷吏也就应运而生,周兴就是一个酷吏的典范,他诬陷证人,刑讯逼供,滥杀无辜,弄得朝堂上下人人自危,那么周兴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多行不义,又会面临怎样的结局呢?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蒙曼副教授为您讲述《武则天》系列节目之——请君入瓮。

【蒙曼】咱们上集说了,武则天靠酷吏打倒了反对派,坐上了女皇的宝座了,那他会不会因此把这些酷吏都当做佐命功臣重赏这些人呢?她还真没有这么做,她刚当上皇帝之后没多久,就开始抽大名鼎鼎的周兴开刀了。那周兴是何许人啊?周兴是长安人,从小学习法律,长大之后自然而然地当了一个司法小吏了,注意我说的可是小吏,而不是小官,那咱们说官吏官吏,官和吏有什么区别啊?那区别可就太大了,虽说都是吃皇粮的人,但是官和吏之间有一道深深的鸿沟呢。这个吏很难当上官,当也当不了多大的官,所以吏的地位很低。周兴从一个吏起家,虽然说他本身很能干对于法律很熟悉,可是碍于出身,始终得不到提拔。其实唐高宗还赏识过周兴呢,可是赏识来赏识去,一问,你干嘛的出身啊,周兴说,当小吏出身,这唐高宗的脸就拉下来了,没办法。那么周兴按道理讲,他也会慢慢安于现实,就当小吏度过一生。可是啊,他没有想到,这种等级森严的社会,在武则天手底下会翻了一个个儿,武则天那时候要改朝换代,所以啊,把这些昔日趾高气扬的王公贵族给打的打,杀的杀,与此同时,那些小人物上升的道路,就变得空前的宽广了。

那周兴也是有野心的人啊,他一看也就来了劲了,觉得天生我才必有用,自己的司法才能肯定会被武则天重用。他还真没有想错,武则天确实开始重用他,这周兴经手的第一件大案子,就是咱们以前说过的那个宗室谋反案,这场大案让好多宗室都人头落地,为武则天称帝就扫除的障碍,所以周兴也就成了武则天当皇帝的一大功臣。那他审这个案子的时候,人们都不满意,说这不是冤案吗,很多人议论他制造冤假错案,周兴听来听去听烦了,就在他的衙门口贴了一张纸,上面写着两行大字:被告之人,问皆称枉,斩决之后,咸悉无言。说拉进来审讯的时候,这些人都说自己是冤枉的,等斩首了之后呢,怎么没有一个人再喊冤,可见没办过冤案嘛。你说这是什么话,这就是流氓恶棍的语言,但是呢,当时正是这样人的用武之地。周兴不光替武则天办案子,还给武则天当皇帝吹喇叭,让武则天把李唐宗室的属籍都给销掉了,什么意思呢,就不再承认李唐宗室的皇室成员身份了。他的这个建议也算是投武则天所好,所以武则天就更赏识他了。那你看,周兴他又能够办案,又能够上体天心,所以提拔非常快,在武则天时代很快就上升到四品官了。

那不仅当了很大的官,武则天还给他赐姓为武,这在当时可是了不起的殊荣,所以周兴一下子就成了酷吏中的大哥大了,自己很得意。可是咱们有一句俗话说得好,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周兴别看得意洋洋,这好日子在武则天称帝的第二年就到头了。那是在天寿二年,有人告周兴谋反,武则天说那审吧,就把周兴交给了来俊臣审理,这来俊臣当时也是酷吏之中的后起之秀,跟周兴原来关系也不错,两个人一块儿办公,吃饭的时候,对坐吃饭。那天吃饭的时候来俊臣就说话了,问这周兴,说你看现在,犯人越来越硬,怎么打都不交待,说您是老前辈,您教我几招,周兴一看来俊臣这么恭维他,心里很得意,马上就说,这还不好办,你看现在不是冬天吗,你就就地取材,先放一口缸,然后把缸周围围一圈炭,把这个火生起来,然后让犯人坐进这缸里头,你看他能坐多一会儿,恐怕坐不了一会儿,你让他招什么他就招什么,来俊臣一听,说太好了,您这产意太高明了,马上让手下人就地拢一堆火,拢起火来之后,把一口大缸放在那儿,这时候来俊臣站起来,跟周兴这儿深深地做了一个揖说:老前辈,我奉圣旨查办你的谋反案,现在请你坐进那缸里去。

周兴一听傻了,汗珠像黄豆一样滚滚而下,噗通一声就跪到地上了,说行了,我今天算栽到你手里了,你让我说什么我就说什么。这样这个谋反案就算制造成功了,武则天就把周兴给流放了,他不是杀人也很多吗,好多人都恨他,没等他到流放的地方,在路上就被仇家给杀死了。这就是咱们现在“请君入瓮”这个成语的来历,为什么咱们编这么一个成语呢?我想,主体上它是反映老百姓的一种愿望,叫多行不义必自毙,恶人自有恶人磨。把周兴给干掉了。

【画外音】多行不义的周兴,最终把性命断送在了仇人们的手上,周兴死了,这对于另外一个酷吏来俊臣来说,应该是一个警告,不要滥杀无辜,那么来俊臣面对周兴的死会有什么反应呢,他还会继续为非作歹,胡作非为吗?

【蒙曼】那咱们说收拾了这个周兴之后,来俊臣他也是酷吏啊,他有没有一点兔死狐悲的感觉啊?他还真没有,他觉得啊,自己有两大优势,他觉得只要凭这两大优势,他会永远得宠,武则天绝对不会抛弃他。哪两大优势让他这么有信心呢?他觉得自己的第一大优势是忠君,他太忠诚了,忠诚到什么程度呢?他写那《罗织经》里第一条就讲忠君。怎么忠法,他说:“虽至亲亦忍绝,纵为恶亦不让”。只要是为了皇帝,即便是我的至亲好友,我也可以抛弃他,只要是皇帝说了,让我办坏事,我也会万死不辞。

第二大优势是什么呢?第二大优势是,他专业素质高。你看他都能把刑讯逼供上升到理论高度了,都能写出《罗织经》这样的经典来,那理论水平还不高吗。那来俊臣觉得凭这么两大优势,武则天怎么会轻易抛弃他呢。他觉得武则天用得着我,肯定得罩着我,武则天要是罩着我,我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啊。于是,就更加为非作歹了。那他都怎么为非作歹法呢?他主要办了两方面的事情,第一方面的事情,是任意夺人妻女。看见谁家有漂亮的,不管人家是未出嫁的姑娘,还是已经嫁人的太太,他就一定要把人家搞到手,那怎么搞到手呢,客气一点的,就到人家去说,皇上已经把你们家姑娘指给我了,你让她跟我走,要是人家这家不干,那怎么办呢,那就软的不行来硬的,就告人家这家家长谋反,那一谋反其他人就都得杀头,留下这个姑娘本人,还得跟他走。来俊臣他娶的这个王氏,就是这么娶来的,这个王氏可不是一般的王氏,那是太原王氏,是头等的贵族出身,按道理讲无论如何也不会嫁给来俊臣那样的人,唐朝非常讲究等级门第啊,他是什么人啊,是一个犯人出身,其实呢,这王氏开始确实嫁的不是他,王氏第一任丈夫叫段简,姓段的这么一个人,那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被来俊臣看上了,来俊臣就跑到段简家里,跟他讲,皇帝把你妻子指给我了,你让他跟我走,这段简一听,这哪儿跟哪儿啊,皇帝怎么会管这么点的小事呢,好像不合理啊,可是不合理也不敢反抗,觉得你要是反抗,来俊臣告他谋反怎么办,所以只好把妻子拱手让人,太原王氏就这样成了来俊臣的夫人了,这是第一档子事,霸占人家的妻女。

第二档了事呢,是肆意陷害大臣。那咱们说,来俊臣是干什么的啊,他不是查办谋反案的吗,查办谋反案必须得有谋反案啊,那要是没人谋反,他不就失业了吗?所以没人谋反,他也得制造谋反,怎么制造呢?后来他胆子可就越来越大了,也不去想了,谁跟皇帝不好。他就干脆去弄一些石头片做成靶子,石头片上写上朝廷里官员的名字,然后随便写,排起来,排成一排之后,由他和他那些喽啰在远处拿小石子砸那个石头片,砸那石头靶子,砸中谁就是谁,就开始告他。那你想这石头可是不长眼睛,谁都不知道下一次会轮上谁啊,所以朝市那叫做人人自危,谁都觉得自己很危险。那后来呢,来俊臣还胃口越来越大,把武则天身边那几个亲人都经盯上了,整天跟武则天说,你儿子,女儿,侄子没有一个是好东西,都惦记着你叫呢,都算计你。那这像什么啊,像疯狗一样,就乱咬人,那你想乱咬人能不招人恨吗?一个人要是让人人都恨,我想恐怕就没什么好下场了。

【画外音】前面讲到,面对周兴的死,来俊臣不但没有收敛自己,反而更加为所欲为,无法无天,随意陷害无辜,但是就在来俊臣还在用石头当靶子的时候,他的好日子也快要结束了,他倒霉的事情马上就来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蒙曼】可是真正让来俊臣倒霉的倒还不是他这些仇人,而恰恰是他的一个朋友,另外一个酷吏,名字叫做卫遂忠。这卫遂忠是怎么回事呢?咱们上一集讲过,来俊臣要想罗织罪名,要想打击谁,就在全国各地组织几百个喽啰,同时揭发检举这个人,其中之一,就是这个卫遂忠,卫遂忠在这几百个人里算是好的佼佼者,能说会道,所以很得来俊臣的信任,也算他的一个很好的朋友,私交不错,因为私交不错,两个人经常在一块儿吃吃饭,喝喝洒。有一天这卫遂忠又拎着一瓶子酒来找来俊臣了,想要小酌几杯。可是那天正好赶上来俊臣宴请妻子的娘家人,都是太原王氏,在那儿坐了一桌子。

卫遂忠在这儿敲门了,来俊臣一看是他,心想这卫遂忠是什么东西啊,这也是上不了台盘的人啊,跟太原王氏坐在一起,这我很没面子,就让门房告诉卫遂忠,说你走吧,今天主人不在家。你想卫遂忠他当酷吏这么几年,也是谁都不怕的人,从来没人敢把他拒之门外啊。一看这个当场被人拒绝掉,太没面子了,按赵本山的说法,叫太伤自尊了,这个受不了。他推开门房自己闯进去,闯进去指着王氏夫人的鼻子就是一通臭骂,说你谁呀你,你以为你有多了不起啊,有你们家人在,我就不能进来,小心哪天我整得你们家破人亡。那你想,太原王氏这是一个大家闺秀啊,她哪儿受过这样的侮辱啊,所以跑回后房就呜呜痛哭。那来俊臣当时也觉得很没面子,很扫兴,就把卫遂忠给捆起来了。捆起来之后,卫遂忠这时候硬不下去了,赶紧跪地求饶。那咱们说来俊臣能不能饶了他啊?来俊臣还真饶了他,为什么?古人说得好,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啊。兄弟是干什么的啊,那是帮自己干事业的人啊,那如果事业有成,老能当这个酷吏,衣服不是一层一层地换吗,不愁没有衣服。所以来俊臣想了想,小不忍则乱大谋,把这卫遂忠经放了。

那他放了这卫遂忠,王氏夫人不干了,你想啊,自己在丈夫心目中,地位怎么这么低啊,被人白白地羞辱一番,越想越想不开。没几天,自杀了。她这一自杀,咱们觉得来俊臣是不是应该整这卫遂忠了?还没有。来俊臣没把这个王氏的死当一回事,可是他没把王氏当一回事,这卫遂忠可坐不住了,他觉得毕竟是人家的妻子啊,这死了之后,来俊臣现在是没找我的毛病,可是来俊臣是什么人啊,心如蛇蝎啊,哪一天他要找我的后账怎么办?越想越害怕,索性呢,一不做二不休,先去给来俊臣下拌子去了。怎么下拌子呢?他觉得来俊臣那是皇上身边的红人,直接找武则天去告恐怕没有用,得走迂回路线。怎么走呢?他找武则天的大侄子魏王武承嗣去了,就问这武承嗣,说魏王,您可知来俊臣上一次扔石子砸中的是谁吗?这个武承嗣就说,我不知道啊,卫遂忠说啊,砸中的就是魏王您啊!武则天这个侄子武承嗣那可吓坏了,你想啊,他原来也听说过,来俊臣老在武则天面前说他的坏话,这次呢,又砸石子砸到他头上了,以来俊臣这样的人什么事干不出来,再说又是他的心腹卫遂忠说出来的,这能有假吗?不行啊,得想办法自救啊,怎么自救呢?俗话说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武承嗣就想,我得先下手,先去告他。那告来俊臣什么呢?一到真告的时候,像行贿受贿啊,欺男霸女这都是小事,关键问题,他们告来俊臣谋反,怎么个谋反法呢?说来俊臣曾经自比石勒,石勒是谁啊,那是十六国时期后赵的一个皇帝,本来出身于奴隶,后来从奴隶到将军,从将军到皇帝,当了皇帝了。那你看来俊出身也很低啊,他自比石勒是什么目的啊,那不是想当皇帝吗?想当皇帝就是谋反,所以是以这个罪名为主告他,那既然告人谋反,谋反就是死罪,所以就经判了死刑了。死刑需要得到武则天的批准,就上到武则天这儿来了。那咱们说武则天怎么处理,她对来俊臣还是有相当好感的,她知道这些人为什么告来俊臣,因为来俊臣得罪他们了,来俊臣为什么得罪这么多人啊,还不是他自己指使的,她知道根源在她那儿,不怪来俊臣。那另外呢,他们告来俊臣,说他谋反,这一点她是万万不相信的,来俊臣怎么会谋反呢,借他胆子他也不敢啊所以就把这个奏章给扣下来了。扣了好几天,那她这儿扣着,那些告状的人可就着了急了。你想来俊臣这次要是无罪释放的话,接下来他们就得回家准备棺材去了,所以害怕啊,就把所有能动员的力量都动员起来,像什么宰相啊,还有武则天的面首,都动员出来了,跟武则天这儿吹风,说一定要把他处理掉,可是武则天就是不吐口。那咱们说这个事最后怎么解决的?咱们不是说恶人自有恶人磨吗,最后是另外一个酷吏说了一番话,真的把这个来俊臣给送上继头台了。这个人叫做什么名字呢?这人叫吉顼。吉顼以后我们还会提到,也是个大人物,而且心机不在来俊臣之下。有一天,武则天为来俊臣的事挺发愁的,就跑到这个禁苑去骑马,吉顼给她牵着马,骑了一会儿,武则天就问这个吉顼,说最近外头有什么事吗?吉顼说没什么事,大臣都挺平静的,各司其职,就是大伙儿都在议论纷纷,说皇帝您怎么还不判处来俊臣的死刑呢?武则天就说了,来俊臣也算是有功于国,你们怎么非要让他死呢?吉顼这时候就跪下了,说了这么一番话,他说:“俊臣聚结不逞,诬构良善,赃贿如山,冤魂塞路,国之贼也,何足惜哉”。什么意思呢?说来俊臣这个人纠结了一些不法之徒,然后诬陷那些善良的人,他们家收受的贿赂堆得像山那么高,被他冤枉而死的那些人的冤魂能把路都给塞满,这样的人是国贼啊,陛下你怎么会可怜这样的人呢?这段话说出来还真把武则天给说动了。

那咱们想一想,为什么武则天听这番话会受到触动呢?两个原因。第一原因,吉顼没有提来俊臣谋反不谋反的事,他也知道来俊臣没有谋反,武则天也不会相信他谋反,但是他所说的来俊臣这些罪行,那可是实打实的罪行,武则天也是不能否认的罪行,那这些罪行按照当时的法律已经足够可以把来俊臣至于死地,这是第一个原因,他说得实在。第二原因是什么呢?第二个原因吉顼他也是个酷吏,连他都跟武则天说来俊臣这个人要不得,那武则天就明白了,天下人啊,可能都已经恨透了来俊臣。这时候自己如果再保他,那肯定就是引火烧身了,所以不能再保他了。于是就在神宫元年的六月初三,武则天下令把来俊臣斩首。斩首那天,洛阳城的老百姓是倾城出动,都来观礼来了。来俊臣人头一落地,老百姓就扑上来,是扒皮的扒皮,挖眼的挖眼,把来俊臣的五脏六腑都给掏出来,这尸体马上就变成了一摊肉泥,为什么?这老百姓太恨他了,当时老百姓就说,他这么一死,我们以后能贴着炕席睡觉了。以前都不敢,整天觉得自己可能第二天就没命了。那这个情况传到武则天耳朵里,武则天也是很震惊啊,她没想到来俊臣这么不讨人喜欢,有这么多人恨,同时她也觉得庆幸,幸好是自己主动把来俊臣处理掉了,否则,那天下人还不是哪天把气撒在她头上。

所以这么一想呢,她想通了,想通了之后,她就要赶紧和来俊臣脱清关系了。怎么脱清关系呢?她写了一个《暴来俊臣罪状制》,这是一个制书,暴露的就是来俊臣的种种罪行,种种罪行都暴露完了一遍之后,武则天加上这么一个结尾:宜加赤族之诛,以雪苍生之愤。我们应该把来俊臣全族都给杀掉,来替天下的老百姓报仇雪恨。你看摇身一变,又变成了替天行道,为民请命的这么一个好皇帝了。可是,做了一把好皇帝之后呢,武则天觉得还不够,还得进行步脱清关系。要证明自己是受来俊臣蒙蔽的,怎么证明呢?她有一天就请了一帮大臣来谈话,谈话是这么谈的,她说,过去周兴和来俊臣,他们制造了好多案子,我当时也怀疑,怎么有那么多大臣谋反呢?于是我派我身边的人去复查,可是我身边的人去复查之后,回来都说确实如此,我再问那些受审的那些人,所谓谋反的那些人,他们也都承认自己确确实实谋反了,那你说我还能怀疑吗?只好就把他们处死了,可是现在周兴,来俊臣一死,也没再听说谁谋反,是不是过去也有冤枉的事啊?

她装糊涂,装糊涂大臣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就不说话,沉默了一会儿,一个叫姚元崇的大臣说话了,他说陛下你想过没有,当时你所谓的那些身边的大臣,那也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啊,他们敢替人翻案吗?在周兴和来俊臣的手下,如果你替人翻案,下一个被罗织进去的就是你,所以你派出那些大臣不敢说实话,只好说他们审的没错,那另外那些犯人,那都已经大刑伺候过了,害怕了,如果他翻供的话,马上又是一顿大刑伺候啊,还不如死呢,所以都只好赶紧承认自己确实是谋反了。说周兴和来俊臣就是用这种方式刑讯逼供,制造冤案,现在呢,周兴和来俊臣幸好被您处死了,您发现了他们的罪恶,把他们处死了,从此我姚元崇愿意用我全家一百多口人的性命向您担保,再也不会有人谋反了。那武则天听了姚元崇这段话,她怎么回答啊?她就顺坡下驴了,她说姚爱卿说得对啊,以前那些宰相只知道顺着我说,险些让我变成了滥用刑罚的人,其实我最爱听的还是姚爱卿你说出来的这番话。那武则天和姚元崇之间的这次对话,就成了武则天结束酷吏政治的一个标致。武则天已经表了态了,以后应该不会有冤案了。那这个姚元崇是谁啊,那就是唐玄宗时代辅佐着唐玄宗开创了太平盛世,开元盛世的那个大名鼎鼎的宰相姚崇。他是武则天发现起来的一个人才。咱们说,当年呢,来俊臣把周兴请到缸里去了,后来吉顼和卫遂忠又把来俊臣请到缸里去了。

周兴和来俊臣这样的酷吏,都死于酷吏之手,这是不是叫恶有恶报啊?其实呢,还不能看得这么简单,关键问题不是恶有恶报,而是武则天想消灭这批人,她想要结束酷吏政策。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不光是周兴和来俊臣,两《唐书》一共记载了27个酷吏,他们或者被武则天杀掉,或者自己受不了良心的压力自杀,或者是发疯,最后没有一个得善终的。这就说明是武则天想要他们的命,那武则天她为什么想要这些,这也是开国功臣啊,想要这些功臣的命呢?为什么刚刚用完了就要把他们送上断头台呢?

【画外音】前面讲到,大名鼎鼎的酷吏来俊臣最终还是被武则天除掉了,随后的一些酷吏也都没有好的结果,可以说,武则天为了清除政敌,巩固新生的武周政权,重用了一些酷吏。但是随着武则天处死来俊臣,酷吏政治基本结束,它持续了整整14年,那么武则天为什么要把这些帮她打下江山的功臣送上断头台呢?

【蒙曼】我想这里头也是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她已经用完这些人了,这些人不仅没有用了,而且可能对以后的发展造成障碍,她用这些人干什么啊?她用这些人是来打击反对派,稳定统治的。可是呢,随着时间的延续,统治基本上已经稳定下来了。那如果再用这些人的话,可能对她自己的形象不利了,人家就会觉得武则天好杀人,对她形象不好,这是第一个原因。第二个是什么原因呢?第二个原因是因为这些酷吏文化水平太低,素质太差,他缺乏转型的可能,只要不当酷吏,他就不可能再干别的事了。我举一个例子,为什么他就不可能再干别的事,还举刚才咱们上集说过的文盲候思止的例子。他不是文盲吗?其实是半文盲,认识几个字,认不全,在洛阳当官,洛阳有一个地名叫白司马坂,这“坂”是长坂坡的“坂”,一个提土,右边加一个谋反的“反”,这个候思止不大认字,他看不明白,就把地名看成白司马反,他就琢磨,为什么叫白司马反呢,肯定有一个白司马在这儿谋反,在这儿被砍头了,所以才叫白司马反呢。所以以后一审犯人,他就问人家,你说,你是不是白司马?犯人莫名其妙啊。后来呢,他又听说有一个好玩意,叫孟青棒,这个孟青棒是什么呢?是唐朝一个将军的名字,可是他也听不全啊,就听人家说孟青棒,也不知道说的是什么,一听“棒”嘛,那肯定是打人的东西,所以他想这孟青棒是个刑具,所以再审犯人又出来花样了。你说,你是不是白司马,你要是不承认的话,我让你吃孟青棒。好多人都笑话他,但是心理笑,不敢流露出来。后来他在一个大官魏元忠面前露怯了,这个魏元忠咱们不止一次提到过,帮武则天平定了徐敬业叛乱的人。魏元忠也是个硬骨头,候思止一审问他,问他,你说,你是不是白司马?你要不承认,我让你吃孟青棒。魏元忠听了哈哈大笑,这个候思止太郁闷了,他敢笑我,一个犯人敢笑我,马上把这个魏元忠的脚给绑起来了,然后让狱卒拽这个绳子,拖着走,等于说头朝下,脚朝上这么走。魏元忠这个人不是硬嘛,这时候还不忘奚落他,他说我今天真倒霉,我骑驴然后摔下来了,脚还挂到驴凳子上了,所以驴现在拖着往前走。那这个候思止生气啊,就说打,狠狠地给我打。这时候把魏元忠就给惹急了,说候思止你这个小人,你要杀我就杀我,你何必说什么谋反不谋反的话,再说,你现在好歹也是个朝廷官员,你看看你,满口什么“白司马”、“孟青棒”,总有你吃亏的一天。候思止一看,这犯人怎么这么厉害,他心理没主意了,他想是不是白司马、孟青棒,这是犯忌讳的话,是不是我一说,武则天就要我的命,害怕了,赶紧把魏元忠给松绑,请到上座,然后恭恭敬敬地对人家说,您看我是一个小人,您教教我,为啥不能说白司马、孟青棒?然后这个事反正就传开了,传到武则天的耳朵里,武则天也是哈哈大笑。你看,酷吏就都这德行,这样的人,他还能再当别的官吗?所以一旦不需要酷吏的时候,他们就只有去拿脑袋祭旗了。那咱们看,酷吏政治是从废黜中宗开始的,一直到武则天处死来俊臣基本结束,它持续了多少年?持续了整整14年。从唐朝到今天,任用酷吏可以说一直是武则天政治的一个污点,人们批评武则天,非常主要的就集中在她任用酷吏这方面。那我们今天究竟应该怎样评价这个酷吏政治?我想首先必须承认这个酷吏政治确实有它非常恶劣的一面,怎么个恶劣呢?首先严重地破坏了司法,法律条文,司法程序,全都成为一纸空文了,无法可依了,这是一条。另外更重要的是它破坏了人心了,君臣之间互相猜忌了,没有上下和谐的那种感觉了,臣子在这种情况下就只想自保去了,为了自保,可以做出一些没有原则的事。比方说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武则天有一个宰相叫苏味道,苏味道他就曾经跟别人讲,说别人无论是问你什么话,你可千万别明确回答他,你要模模糊糊的回答,可就是不可,不可就是可,反正无可无不可。这事后来不就成了一个成语,叫模棱两可,就是从这来的。你想宰相整天模棱两可,这个公事还能办好吗?所以它在君臣关系上是一大破坏。武则天她清楚,酷吏固然可以帮她开创政权,巩固政权,但是,要真正想坐稳江山,绝对不能只靠酷吏,那么武则天究竟依靠谁来帮她治理国家呢?请看下集,汇聚贤才。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