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百家讲坛 蒙曼说唐之《武则天》(六)殿廷争锋

上一集咱们讲到,武昭仪为了谋求皇后之位那是步步为营,可是外廷呢,看起来对她并不感兴趣,武昭仪也是一筹莫展。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个人,有一个官员主动出来为她摇旗呐喊了,这个人是谁呢?此人名叫李义府,是瀛州饶阳人,当时在中书令来济的手下当中书舍人,是个五品官。

那咱们看支持武昭仪的人,谁是领头的啊?羊群走路靠头羊,武昭仪这帮拥戴者们,有没有这么一个领衔人物啊?有,这领衔人物是谁呢?不是李义府,是许敬宗,卫尉卿许敬宗,为什么是许敬宗呢,许敬宗在这里年纪比较大,而且官职也比较高,这卫尉卿是从三品,在这里算大官了。这许敬宗又是何许人啊?许敬宗其实就是给李义府出主意那个王德俭的舅舅,那是李义府的长辈了,李义府升官发财了,所以许敬宗也就决定出马了。这老将出马一个顶俩,所以许敬宗一加盟,支持武则天这边的官员,他的层级、他头脑的缜密程度,他的能量就都增加了。

那这样一来呢,以许敬宗和李义府为核心,一批以支持武则天当皇后为共同政治目标的官员就集结在一起了,他们跟武则天沟通不方便啊,一个在后宫,一个在外朝啊,所以需要一个中间人,中间人是谁呢?那就是武则天的妈,这个杨夫人,杨夫人这时候居中通风报信。

野心勃勃的武则天,终于在内宫和外廷之间,建立起了一个畅通无阻的情报网。我们可以看到,支持武则天的势力已经是暗流涌动,在悄悄集结。最终,武则天在支持势力的帮助下,还有自己的努力下,终于让唐高宗把她立为皇后,那么,当了皇后的武则天,下一步的行动是什么呢?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节目导视:为你精彩讲述系列节目武则天之殿廷争锋。武则天想象当时皇后但外廷的很多大臣都反对唐高宗废掉王皇后改立武则天,那么武则天在外廷中就找不到支持吗,一心想成为皇后的武则天和外廷中的反对派又会有怎样的冲突呢?武则天为了谋求皇后之位,从宫内到宫外展开了一系列的火攻,在这个过程中武则天逐渐认识到,外廷大臣的态度是他的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但外廷很多的大臣,似乎并不支持武则天的想法,武则天甚至退而求其次只要求皇帝封她当宸妃,外廷还是有人上朝反对,难道外廷就真的就找不到支持武则天的人吗,野心勃勃的武则天和大全在握的宰相们,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冲突呢,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蒙曼做客百家讲堂。

    蒙曼:上一集咱们讲到武昭仪为了谋求皇后之位,那是步步为营,可是外廷呢,看起来对她并不感兴趣,武昭仪在这时候也是一筹莫展,就在这个有一个人,有一个官员主动出来为他摇旗呐喊了这个人是谁呢,此人名叫李义府,是瀛州饶阳人,当时在中书令赖际的手下当中书舍人,是个五品官,咱们说李义府大家可能不清楚,可是我要说一条成语咱们就都知道了,有一个成语不是叫笑里藏刀吗,那就是从李义府这儿来的,这怎么回事呢,李义府是长得一表人才,相貌堂堂,而且为人是彬彬有礼,对人不不笑不说话,可是呢,如果你对他被温和笑容所打动,想要跟他推心置腹,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因为李义府这人最擅长的就是暗里算计人,不露痕迹的人算计人,后来就因为不知道什么小事,就把这个长孙无忌给得罪了,长孙无忌是宰相那捏死他就像捏死一个蚂蚁一样容易,但是长孙无忌也没有想捏死他,就是想给他换换工作,把他从中央贬到地方去让他到比州去担任司马,这个比州在四川,比府司马是几品呢,也是五品官,那咱们说从五品官换到五品官那是平级调动,谈不上贬,可是咱们知道唐朝人是喜欢当中央官不喜欢当地方官,为什么呢?中央官正在在中央在朝廷里面混,怎么也能跟皇帝混个脸熟,那地方官呢山高皇帝远,见不到皇帝,这个升迁的机会不一样,当中央官员以后发展前途大咱们说李义府也是一个有才能的人,所以他很不愿意去当这个地方官,那按照唐朝的行政程序呢,一个委任状,一个任命书,一个任命的诏书,他要先经过中书省起草,起草完了还要送到门下审去审批,中书起草门下审批之后,这个诏书才能生效了或者说话这个调令才能执行的,那现在这个调令走到哪一步呢,已经在中书书起草完了,那咱们知道李义府本身就是中书舍人,那是职务之便,他就看到了人们给写的这个调令了他不愿意去,他想要在这个诏书第二天送到门下审审核之前,把它给截留下来,别让它去生效去,那可是怎么样才能做到把它截留下来呢,把它藏起来,那也不是事啊,那么多人在那儿看着了,这个一个五品官员的委任状哪能藏起来啊,所以他虽然着急可是也想不出办法来,可是咱们俗话说得好,一个好汉三个帮,这是从正面的角度说的,那从负面的角度说,还有一句话,叫秦桧还有三相好的,李义府也有几个相好的,有几个好朋友,他呢,自己想不出办法来,就去请教好朋友去了,他去问谁呢他去问一个叫王德建的人,这个王德建是谁呢,他也是一个中书舍人,两个人是同事,而且这王德建也不是凡人,那当时也是一号人物,也有一个外号叫什么呢,叫智囊,咱们都知道这个智囊现在我们是一个常用词,那是从王德建那儿来的,现在咱们很少去想到这个智囊是什么意思呢,那智囊起源在哪儿呢,是因为王德建他有一个生理缺陷,他脖子上长了一个大瘤子,他这个人又狡诈多智,所以人们就把这两个特点给结合在一块儿,管他叫智囊。那王德建这个智囊跟李义府是好哥们,李义府就求教于他了,说我面临着这么一个工作调动问题,我不想去,你有没有愿意,王德建人家不愧号称智囊,马上脑子一转就出一个主意了,他说上欲立武昭仪后犹豫未决着,直恐宰相异议而,君能建策立之,则转祸为福矣。他说我给你支一招吧,皇帝现在是想立武昭仪做皇后可是皇帝为什么没有把这个提案拿出来呢,是因为他害怕宰相不同意,现在宰相反对这个皇帝,那如果你跟皇帝说我支持武昭仪当皇帝,那皇帝肯定很高兴,那皇帝一喜欢你,你不就转祸为福了吗,李义府一听不错啊,这个主意妙,当天夜里,他就叩阁求救,说皇帝我有军国大事要见你,李志一听赶紧就出来了,结果什么事呢,李义府就说了,现在天下的老百姓都想要让武昭仪当皇帝,皇帝你就顺了天下百姓的心吧,然后在那儿磕头,你说唐高宗心里那是什么感觉啊,那感觉真是,他们说也是挺复杂的,一方面高兴,一方面说天下百姓都这么想,我不知道啊。

    但是呢,这个高兴还是占压倒地位的,他一直觉得所有的官都是跟着长孙无忌的,都是铁板一块,都反对他,现在没有想到还有这么一派声音,过去呢,他居然不知道,终于找到这么一个支持他的人了,所以这个皇帝非常非常高兴,赶紧拿出一斗珍珠来赏赐给李义府,鼓励他再接再励好好干,李义府呢到这个时候,才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来,说皇帝我真愿意给你干,可是我恐怕没机会了,怎么回事呢,我就要到比州去当司马去了那四川离长安得多远啊,我就是喊破了嗓子那别人也听不见,所以我就没办法给你干这事了,皇帝说那还不容易,你这样的人才怎么能流到地方去呢,你就接着干你的中书舍人吧,李义府这么一番话,这个官就算保住了,这还不算,第二天武昭仪亲自派人又去接见慰问李义府,而且马上李义府升官了,从这个中书舍人,又升到中书侍郎了,皇帝这样做,无疑是向全体大臣发出了一个清晰的信号,那就是我皇帝的决心已经下了,我就是想立武昭仪当皇后,现在谁要是支持武昭仪,那就是意味着升官发财,那皇帝这一个态度一表明,又给李义府这么多好处,李义府就等于树立了一个榜样,那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很快一大批官僚就集结武昭仪的周围了,所以说随着李义府的人生之路出现重大转机,武昭仪的皇后之旅那也是曙光在前了。

    那咱们看这么多人支持武昭仪,谁是领头的呢,羊群走路靠头羊武昭仪这一帮拥戴着们有没有这么一个领衔人物呢,有,这个领衔人物是谁呢,不是李义府,是许敬宗,卫尉卿许敬宗。为什么是许敬宗呢?许敬宗在这里年纪比较大,而且呢,官职也比较高,这卫尉卿是从三品,在这里算大官了,这许敬宗又是何许人呢,许敬宗其实就是给李义府出主意的王德剑的舅舅,李义府升官发财了所以许敬宗也就决定出马了,这老将出马一个顶两个,所以许敬宗一加盟支持武则天这一边的这个官员,他的层级他头脑的缜密程度他的能量就都增加了那这样一来,以许敬宗和李义府为核心一批以支持武则天当皇后为共同政治目标的官员就集结在一起了。

    节目导视:野心勃勃的武则天终于在内宫和外廷之间建立起来一个畅通无阻的情报网,我们可以看到支持武则天的势力已经是暗流涌动在悄悄集结,而与此同时,反对武则天当皇后的势力依然强大一个支持一个反对,这两批势力之间的斗争可以说是一触即发在这种空前紧张的气氛中,唐高宗和武则天究竟会怎样摊牌呢?

    蒙曼:就在这样的紧张的气氛之中,唐高宗和武则天终于决定摊牌了在永徽六年的9月1日唐高宗在退朝之后单独留下了四个宰相,留下谁了呢,留下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庭长孙无忌,第二个司空同中书门下三品李勣,第三个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于志宁,第四个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褚遂良,把这四个人单独留下来了,说一会儿咱们到内殿去,我有一件私事要跟你们商量商量,这四个人互相看了看,联系到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围绕着武昭仪所产生的那些**,他们觉得今天这事肯定和武昭仪有关系,那统一思想了,就得研究对策了,那一会儿皇帝要召见咱们,咱们要怎么说呢,由谁来说话呀,这时候这四个人有一个人发言了,他说长孙太尉当先言,说一会儿皇帝要召见咱们的话,别管什么事,咱们就请长孙无忌,他不是太尉吗,请长孙太尉先说话就行了,那这时候呢,褚遂良提出反对意见了,褚遂良说太尉上之元舅,脱事有不如意,使上有怒舅之名,不可。说长孙太尉怎么能先说话呢,他是皇帝的舅舅,如果咱们和皇帝说呛了,那等于说就是皇帝和自己的舅舅过不去呀,那怎么能给皇帝背这个罪名呢,不行,那第一个候选人被否决了,那这时候刚才说话那个人又说话了,他说既然太尉不行,那英工勣上之所重,当先言之。说英国公那是皇帝非常器重的人咱们要不让他先说,又提出一个候选人来,那褚遂良他又否决了。他说,司空,国之元勋,有不如意,使上有罪功臣之名,不可。他说那司空李勣那是国家的元勋,给国家立了战功的人啊,一会儿咱们要跟皇帝把这事说岔了,等于说就皇帝跟功臣过不去,那怎么行呢,你不给皇帝背罪名吗,那褚遂良说这个也不行,那个也不行,那到底谁行啊,他说遂良躬奉遗诏,若不尽其愚城,何以下见先帝。他说我自己就很行,我是先朝任命的顾命大臣,如果我不竭尽全力的话,以后我到地下面对皇帝,面对先帝,所以由我来说吧,那他这么一发言,咱们也就知道了刚才屡次提出候选人那个人是谁呀,于志宁,一共不是招后了四个人吗,长孙无忌,李勣,褚遂良,于志宁,有两个人是被这个人提出来做候选人了,有一个人毛遂自荐了,那不就剩下于志宁了吗,那咱们说这个于志宁怎么这么狡猾啊,一次一次把皮球踢给别人他什么意思啊,主要是因为于志宁这个人他比较谨慎,所以他一次一次踢皮球,一会儿你说吧,一会儿他说吧,反正我不说,但是这个事不管怎么样,他虽然不说,有人愿意说,褚遂良愿意是,所以发言人算是定下来了。"

    节目导视:宰相要和皇帝叫板这事有一点悬,褚遂良虽然自告奋勇去打头阵,要劝阻唐高宗放弃立武则天为皇后,但他的几句话就能打消皇帝的念头吗,这很难,而且很可能会得罪皇帝和武昭仪,要吃不了兜着走,再说四个宰相也很难说就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他们之间就没有人有别的想法吗?而褚遂良要第一个发言,他又会怎样劝说唐高宗呢?

    蒙曼:可是这四个人在一块儿商量,除了选定发言人之后还有异议没有呢,那还有异议,还有什么异议呢,那叫统一思想统一口径啊,就等于说皇帝他一会儿提出武昭仪这个事,咱们别管谁说,咱们的口径是一致的,咱们都反对立武昭仪,这一次呢,私下碰头还有这么一个异议,有这么一个暗含的异议可是这个暗含的异议出来,这四个里头又出了一个同意的人了,出了持不同政见着了,谁呢,李勣,李勣他不愿意搀和,他不太同意,可是李勣他没有公开说,他怎么说的呢,他说我今天不舒服,我是带病坚持上朝的现在我已经太难受了,越来越坚持不下去了,那一会儿咱们跟着皇帝到内殿去,要是我在皇帝面前失了朝仪怎么办呢那不是对皇帝大不敬吗,所以我还是别坚持了,你们几位就替我请一个假,我就先回家了,就走了这几个人就面面相觑,说李勣怎么搞的,他怎么居然就不愿意呢,可是人去不能留啊,你还不能抓着人家李勣的袖子把他拽回来,所以只有好眼看着他走了,剩下三个人一块儿就去内殿见皇帝了,这三个人里头毫无疑问长孙无忌是领头的,皇帝呢也就看着他说话了皇帝说什么呢?他说莫大之罪,绝嗣为重,皇后无嗣息,昭仪有子,今欲立为皇后,公等以为何如。他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个再大的罪过也没有绝后这么大的了现在我就面临这个处境,皇后他没有儿子,不过呢武昭仪他有儿子,所以我打算把皇后废掉,立武昭仪当皇后,你们几个意下如何,就看着他们,这时候呢,长孙无忌按照约定没说话,褚遂良先说了,他这么说,他说呢,皇后出自名家,先朝所娶,伏事先帝,无愆妇道。什么意思呢?他说皇后那是世家大族出生,名门闺秀而且是先皇给陛下您娶过来的,她呀,曾经以儿媳妇的身份侍候过先王,而且侍候得挺好,没有失职行为,先皇临死的时候还曾经拉着我的手嘱咐,说我的好儿子好媳妇如今就交付给你了,那陛下你在身边坐着的,你亲耳听到的呀,现在这话言犹在耳,你怎么就忘了呢,皇后他没有任何的过错,恐怕不能废掉,所以我不敢听从您的命令,我认为如果我听了您的,那我就违背了先帝的意思。褚遂良把这意思表达得很清楚,第一个,皇后出身名家,这是一个当时说得过去的理由,按照当时的传统观念皇后要出身于世家大族,这是因为魏晋南北朝以来皇权比较衰落,他总要和社会上比较有影响比较有势力的贵族联姻,这样才能够真正保证黄位的延续,所以呀皇后一般都得出身世家大族,那第二个理由是什么呢,第二个理由说皇后是先朝所娶,这就是一个孝道的理由了,那咱们也知道孔子不就说过吗,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也。什么叫孝顺呢,就是你爸爸怎么做的,你不能改,那你爸爸娶回来的媳妇,你也不能把她废掉,儿子为什么爱娶媳妇呢,那是为了侍奉父母,接续祖先,现在呢,人家王皇后曾经侍候过唐太宗也给他守过丧,那这个时候呢,他做得还挺好,也没有失职行为,唐太宗还夸奖给她,你要是一个孝子,你怎么能够把她废掉呢,这和你父亲的心愿不相符合啊,第二条理由。那第三条理由是什么呢,第三条理由他说皇后没有过错,那咱们说这一条理由不对呀,皇后不是明明有过错吗,咱们上一集不是刚刚讲过皇后两个过错,第一个杀死了小公主,第二个搞这个压胜,这至少在唐高宗的心里头是他干的呀,那怎么能说没有过错呢,褚遂良这个话恰恰透露了这么一个信息就是对王皇后的所有处理都只局限在宫里头,小公主**事件那这个呢,王皇后顶多算个嫌疑犯,嫌疑犯和真正的杀人犯那是有很大的距离的,有什么距离呢,要证据,只有有证据才能定罪,两方面后来都提不出有力的证据来,所以这事其实是不了了之了,那压胜事件呢,压胜事件你如果认为真的那样干的话,那就是按律当死,就应该处死他,年来既然没有处死他,等于这个案子也没有下结论。所以呀,这个外廷他不管是真糊涂还是假糊涂,反正他至少可以装糊涂,你没有给我们外廷公布过,我们就可以说,皇后他没有过错,没有过错你怎么可以轻易把她废掉呢,这三个理由都很过得去,很强硬的理由,有理有据,皇帝一时也没有什么办法来反对,所以呀,只好是不悦而罢了,就说,干脆你们退下去吧,回家好好考虑考虑,咱们下一次再商量。

    节目导视:这一次内廷的考证,可以说是唐高宗提及武则天和宰相们面对面斗争的第一个回合,在这个回合中宰相褚遂良说得有理有据,唐高宗无法反驳,双方只好不欢而散,可以说外廷的宰相们打赢了这一个回合,武则天想当皇后的想法又一次在外廷中碰壁了,那么武则天会知难而退吗?

    蒙曼:那绝不可能啊,她不是那种性格再说了,她当皇后,想当皇后,她也不是想了一朝一夕了,之前也做了那么多的准备工作了,他怎么能让这个事情半途而废了,所以他还得接着推动唐高宗,把这个事情坐下去,那第二天,唐高宗又接着招呼宰相了,第二天退朝之后,说来,咱们还一块到内殿里头来,咱们还商量商量昨天那一件事。那这一次呢,人家李勣不是前一次请了病假了吗,这一次连上朝都没有上,接着在家养病去了所以剩下的还是这三个宰相,又跑到内殿里来了,皇帝当然是老调重弹了,褚遂良这时候又说话了,他说什么呢,这回他可说出花花事来了,他说陛下必别立皇后,伏请妙择天下令族,何必要在武氏。说皇帝你要是真不喜欢这个皇后非想换换的话,我们也可以尊重您的感情,那你就换一换,可是你要换一换的话,你也得在天下名门闺秀当中你选一个皇后,你何必要选武氏呢,那为什么不能选武氏呢,他接着说了这么一段话,且昭仪经事先,众所共知,笔下岂可蔽天下耳目,使万世之后何以称传此事。说武氏说那是给先帝当过才人的,那是先帝的小老婆你以为天下的人都是聋子瞎子啊,不知道这一件事还是怎么着,这种丑事还是别把他张扬出去,如果现在你立他当皇后,那天下人怎么说你呀,那叫父子聚麀啊,那千秋万代之后皇帝你的脸往哪儿搁啊,把这一件事给捣鼓出来了,那这个事情可是一个重磅**,到此为止,反对立武则天当皇后的理由从三个变成四个了,第一个王皇后出身名家,第二个王皇后是先朝所娶,第三个王皇后未闻有过。第四个呢,你武则天本身历史不清白,你给先帝当过才人,把这一件事抖露处理还不要紧,褚遂良接着还发起飙来了,他呢,把那个户,就是朝板,把往那个殿阶上一摔,说我不给你当官了,接着呢,把这个帽子也摘了,在这儿磕头,在这儿磕起头来没完,把这个前额都磕出血来了,说陛下你既然不听我的话,我也不管你这个官,你就让我回家去吧,我愿意种田,这事咱们说皇帝能不能接受啊,这皇帝不能接受啊,大臣和皇帝这儿两个商量事情了,皇帝还没有说什么了,你大臣先以死相胁,你把皇帝往哪儿摆呀,所以唐高宗气得呀,赶紧说左右来人,把褚遂良给我拉下去,褚遂良你以为他真的想辞官吗,那不是啊,他本来是要挟,所以他也不肯下去,就拉拉扯扯,正在这个时候有一件谁也想不到的事发生了,什么事呢,从这个内殿的帘子后面忽然串出来一个清脆的女高音,何不扑杀此僚。怎么还不把这个老蛮子给我打死,谁在说话呀,武昭仪,这句话那可以说是石破天惊,把周围的人都给吓傻了,你说这是皇帝和大臣在殿廷里讨论事情,一个后宫的昭仪你怎么可以跑来偷听呢,退一步说就算这事关于着你前途命运,你忍不住来听了,你也不该表态啊,再退一步来说,就算这事撞多你心坎上去了,你忍不住要表态,那你应该无呜呜噎噎的哭啊,对不对,这委屈啊,你也不应该一开始就说得这么蛮横,这么强硬啊,你一个昭仪要打死前朝的顾命大臣,这太厉害了,所以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武则天她那个强悍的性格在这个时候又一次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当年训狮子骢那个武则天又回来了,但是呢他回来了,他这儿说得挺痛快别人可就很不自在了,唐高宗首先就很不自在了,也没什么可说得,别人都吓傻了,这时候还是长孙无忌比较老道比较有经验赶紧接下一句话来,说遂良受先朝顾命,有罪不可加刑。说褚遂良那是先朝任命的顾命大臣,即使有罪也不可以滥用刑法,把这个褚遂良给保下来了,可是这事结果那不还是君臣不欢而散,都闹到这一份上了,只好各回各家吧,这事一出来,唐高宗想把这个事情放在小范围里头解决,这个努力也就失败了,因为这个事情第二天肯定沸沸扬扬,那在殿堂里头,昭仪和前朝顾命大臣都差一点打起来,这是一个笑话大家都在那里传说,皇帝这个纸包不住火了所以第二天,他没告诉的那两个宰相,人家也上书了,韩瑗和来济,就是曾经反对过立宸妃的那两个人,他们也都上表了,痛哭流涕,说皇帝你要是立武昭仪当皇后,咱们国家以后就完了,武昭仪有什么什么样的劣迹,怎么怎么样的不行又有上表了,那咱们看,反对武昭仪的那都是宰相,在这时候显得是气势汹汹,反观支持武则天的人呢,他是虾兵蟹将最大的一个官不就是吏部尚书许敬宗吗,其他的人都不怎么样,所以武则天和唐高宗心里觉得都非常的郁闷,七个宰相当时,当时这个名字一个一个的就从唐高宗的脑子中滑过去了,褚遂良不行,那是坚决反对的,韩瑗和来济那也不行,那也是坚决反对的,长孙无忌和于志宁这两个人倒是没说话,不过这个态度早就表明了,也不支持,还有一个人呢。

    还有一个人叫崔敦礼,这个人咱们一直没有提到过,为什么咱们没有提到过呢,这个人当时已经病了很多日子了,都多少天没上朝了,唐高宗都想不起来多少天没见过崔敦礼了,所以这个人可以忽略不计了,等死了,那这些宰相的名字都过去了,突然之间有一个名字一下跳出来了,谁呀?李勣啊。

    节目导视:李勣是唐高宗最初召唤到内廷商议的四个宰相之一,说起来这李勣可是大名鼎鼎,他就是民间传说中瓦岗寨神机妙算的徐懋功,在唐朝那也是位高权重,自从唐高宗提出要立武则天当皇后的想法后,他就称病没有露过面,那么李勣对这个事情是什么态度呢,他的态度最终又促使唐高宗又作出了什么样的决定呢?

    蒙曼:第二天唐高宗就把李勣给召来了他想试探他一下,于是就说了这么一番话,他说朕欲立武昭仪为后,遂良固执以为不可,遂良既顾命大臣,事当且以乎。所我想立武昭仪当皇后,可是呢,褚遂良坚决认为不可以,褚遂良是顾命大臣,这事是不是就得拉倒呢,然后充满希望的,眼巴巴的就看着李勣,这个李勣非常聪明,他没有做正面回答他也没有说我觉得可以,也没有说我觉得不可以,他微微一笑,说了这么一句话,此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说皇帝你娶谁当老婆那是你自己的事你问别人干吗呀,这句话听起来是轻飘飘的,可实际上那是一言九鼎,李勣这话一出口,武则天他在废立皇后问题上的不利局面,就一下子扭转过来了,可以说是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这样一来朝廷分成了拥武派,或者说挺武派,反武派还有中间派,朝廷有了派系了,那皇帝就可以上下其手了,就可以在从中有所作为了,这时候武则天和唐高宗两个人觉得胜券在握了,不需要有什么顾虑了,所以呢,马上他们就把反对派中最为激烈的褚遂良贬到潭州去当都督去了,潭州在哪儿呢,今天的湖南长沙,从长安贬到长沙去了,你一边歇着去吧,褚遂良这么一贬走,反武派一下子就沉默下来了,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弱势了,也意识到了武昭仪的厉害,皇帝现在看来对他们已经不留情面了,那人性当中懦弱的一面就占了上风了,他们都选择了保持沉默,这样呢,宫里头还有外廷的障碍都已经消除了,所以呀,永徽六年10月12日唐高宗就下诏,王皇后箫熟妃谋行鸩毒,废为庶人,母及兄弟并除名,流岭南。说王皇后和箫熟妃两个人想用毒酒来药死我,所以呢,把她们都废掉了,废成庶人了,而且呢,他们的家属都流放到岭南去了这是不是真的呢,这不是真的,这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王皇后和箫熟妃当时都被软禁起来了,他们就算是弄好了毒酒,哪有机会送给唐高宗啊,所以咱们说王皇后这个人真是可悲可叹,他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本来是想引进竞争机制的,把武则天引进宫来,让她和箫熟妃互相斗争他从中坐收渔翁之利,没想到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轻轻性命,把自己给绕进去了,本来是想打击箫熟妃了,最后两个人倒成了同病相怜的难友了,在政治斗争中糟糕了惨败,以后悲惨结局那是可想而知了,这事过了六天,东宫不可一日无主,马上许敬宗就联合百官上表,请求重立东宫,所以就在10月18日皇帝颁行了以无武昭仪立皇后诏,接下来又过了几天,11月1号,司空李勣就送喜寿,送皇后喜寿给武则天,正式册立她为皇后,武则天从贞观11年进宫,到这时候已经是永徽六年了,18年过去了,一路坎坷,经过了十八年的挣扎,至此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这时候他确实可以说见天子拥之非福了,可是这天子已经从唐太宗换成了唐高宗,这新皇后一上台马上就表现出了自己与众不同的一面了,册立的当天她就在肃义门接见文武百官还有少数民族的酋长,这在中国历史上可是第一次啊以往皇后只能接受内外命妇的朝拜,就是那些有职衔的妇女的朝拜,她呢不仅要接受妇女的朝拜,他还要接受百官的朝拜,为什么呀?武则天她和其他的皇后可不一样啊,她不是一顶轿子抬进来的呀,她是经历了和内廷以及和外廷的艰苦的斗争,才做到今天这个位置上来的,无论是在后宫还是在外朝他都既有敌人又有朋友,她已经尝到了权力运作的滋味了,他那只伸出宫墙的手已经不愿意再收回来了,那么正位中宫的武则天又会有什么新的举措?后宫和外廷在她的手下又会经历怎样的风波呢?请看下集,巩固后卫。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