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百家讲坛 唐太宗风云上部(五)诚信的力量

百家讲坛 唐太宗风云上部(五)诚信的力量

  唐太宗是唐朝的第二任君主,他当皇帝的时候,离隋朝灭亡的时间并不远,所以唐太宗常用隋朝的兴亡作为反面教材,来警诫自己,他选贤任能,从谏如流,并采取了以农为本的政策,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从而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唐太宗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代英主,他还提倡以诚信待人,以诚信治国,他是这么说的,他又是怎么做的?他的做法又带来了怎样的社会风气呢?

     复旦大学韩升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讲述系列节目《风云唐太宗》之《诚信的力量》。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百家讲坛 唐太宗风云上部(五)诚信的力量

  唐太宗是唐朝的第二任君主,他当皇帝的时候,离隋朝灭亡的时间并不远,所以唐太宗常用隋朝的兴亡作为反面教材,来警诫自己,他选贤任能,从谏如流,并采取了以农为本的政策,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从而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唐太宗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代英主,他还提倡以诚信待人,以诚信治国,他是这么说的,他又是怎么做的?他的做法又带来了怎样的社会风气呢?

     复旦大学韩升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讲述系列节目《风云唐太宗》之《诚信的力量》。

    贞观初年,有人献策,有许多人心怀叵测,恐怕无奇不有。唐太宗用人爱才,只要是人才,就想拉过来用。一生打仗,看到对手厉害,不是想灭掉他,而是想争取过来。手下许多将领,多是敌方阵营中而来的。像魏征,就是哥哥的人。曾劝过杀太宗。他手下就什么人都有。有人建议唐太宗在朝堂上故意发怒,顺着脸色的往往是奸臣。可以行贿呀,想办法一起发牢骚,引导他造反呀,这样就能暴露出真实面目。暴露出来就能加以清除呀。这是权术的一套。他在说的时候,唐太宗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唐太宗跟封德说,皇帝是源头,我要行诚于天下,我如果使诈,怎么行呢?回头跟这人说,我要以大信来取信于天下,你的办法就算好,我也不采纳。强调的是要诚信,就得从皇帝做起。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皇帝如果不相信大臣,就不能重用。大臣如果不相信皇帝,就不会效忠。这种信任关系要建立,不容易。要经过许多事情来考虑。要破坏却容易。贞观年间,出了事件,就是在魏征身上,有人揭发他包庇亲戚。唐太宗一听,这还得了?让温彦博去查。结果查了半天,没有。魏征还是廉洁的。温彦博汇报,没查到枉法的事,不过魏征太清高,也不好。唐太宗觉得有道理。魏征再见到唐太宗,魏征严肃地说,君臣间讲究的是诚信。要是不相信,怎么能同心协力呢?唐太宗认可,认识到自己不对。魏征说,我希望成为良臣,而不是忠臣。魏征说,纣王是暴君,下边的大臣劝他行善,他不听,杀了大臣,这样的大臣是忠臣。我希望建议你能采纳,把国家治理好,这就是良臣。这在政治权术中,是要命的。孔子说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小人是利益相聚的一群人,为了私利,表面统一,只要利益不均,就会打起来。诚信是根本的基础。

    残暴的秦始皇:春秋战国时,是中国很好的时期。这时百花齐放,言论自由。风气被慢慢破坏了。秦始皇时开始破坏了,就是焚书坑儒。起因还是有趣的。先是焚书,起因是大官淳于越,建议统一中国后,应该分封,传统中封建制,李斯反对,就建议这些儒生妖言惑众,把他们的书烧了,就是焚书。为了政治的建议就烧了书。秦始皇当了皇帝,就想长命,找方士炼丹。方士没炼出来,就找理由,徐福到海外没找到仙药,回来说,到神山去了,见到了神仙,说皇帝太小气,不能给仙药。这些方士骗人,皇帝缺德,炼不出丹。话传到秦始皇耳中,大怒,抓起了方士,坑了四百多人。起因滑稽。影响是百家争鸣的局面破坏了。人与人间失去了信任。这种风气越演越烈,南齐武帝临终时,找到继承人,要告诉统治的秘密。说我死了,你当了皇帝,头五年,让大臣处理事情,五年后,把权力夺回来,这暴露了一个君臣间高度不信任的情况。靠处罚靠猜忌来维持统治,就麻烦。大家钻法律的空子。这样就形成社会上从上到下的邪气。就会在社会上形成怨气和邪气。专靠刑罚,就会人心险恶。大家就想办法钻法律的空子。大家就功利,社会就难治理。这就是德不厚。就得去补德。做人也要讲厚道,国家同样应该宽厚。道德的建立得国家来做,国家怎么做?核心是抓诚信。诚信是德的本。唐太宗君臣也看到这一点。魏征就说,国家根基在德与礼,君臣间共同守卫诚信。民无信不立,国家也一样。因此唐太宗宣言,要用仁义与诚信来治理国家。

    亲故犯法唐太宗如何处理?贞观年间,案子发生。岷州都督高甑生不服从统帅李靖命令,违反军法,要从来惩处,为了躲避,先诬告李靖。一查,发现完全是诬告。法律判下来,是死缓。就有人找唐太宗求情,说他原是秦王府旧臣,是他的旧部。唐太宗夺权时立过大功。凭着功劳,可以赦免了他。这就超越了法律。唐太宗拒绝了。不行,否则秦王府的人个个就会犯法。按法律办事是保证诚信。房玄龄拜了王通为师,王通是王勃的祖父。号称文中子。房玄龄间文中子,怎么侍奉君主?答曰无私。房玄龄再间用人之道,曰无偏。房玄龄再间让社会齐心,答曰正其心。最后房玄龄间如果礼乐怎么办?文中子说,你还做不到。政治清明了,礼乐自然就好了。就七个字,无私无偏正其心。难在难因人划线,容易形成政治帮派。唐太宗就想打破这种帮派。唐太宗当了皇帝,就有人告诉他,将秦王府的人当警卫部队,这是最可靠的。唐太宗拒绝了。当皇帝就得大公无私。不能偏了,偏了就不信我了。这些例子让我们看到唐太宗身为表率,带头来在法律中行使权力。法律是社会秩序的表现,对法律的认同就是对文化对国家的认同。不能破坏法律的公正,不相信法律就不相信国家了。大的威信建立起来,国家有德,天下就响应。建立执法的道德基础,事情就好办。贞观年间,长孙顺德也是大官。也是开国元勋。是皇后的堂叔,早追随唐太宗。后来出事了,犯小贪了,收受贿赂。报到唐太宗处,唐太宗听了都觉得丢脸。以他的功勋,好好为国家服务,国库都可以分的,这样的小财,真丢脸。唐太宗伤脑筋。不处罚不行,会乱了国法。想了许久,上朝,大庭广众,赏赐他。让他自己搬回家去。这是当众羞辱他。就有大臣事后说,这事处理不好。他收受贿赂,还赏赐他?唐太宗说,现在当众羞辱他,如果他有廉耻之心,比处罚他还难受。他是不怕死的,如果连羞耻之心都没有,杀禽兽有什么用呢?当然免了官。这一年,他在家可难受了。人变得消极,过了一年后,唐太宗重新起用他。让他去做刺史。结果到任,一直记着这事,拼命做,为百姓做事,成为了有名的好官。这表明法律要有道德做基础,要有廉耻之心,有了,就感觉到这种羞耻,很轻的处罚,都会让你去改正。处罚是必要的,但不是比重。没有羞耻之心,再重也没用。变着花招,再会冒出来。一定要与整个社会政治环境处理结合起来。

    唐朝死刑犯的选择:再看一件事,贞观六年,唐太宗亲自审核死刑的案件。一年判死刑就二十几人。唐代要多次审核,他感觉这些死刑犯让他起了怜悯之心。关在牢中,家人还想着他。家里靠着他,处斩了,还见不着他。能不能处斩前尽个人情。跟他们相约,放你们回家去。给机会,让他们回家去做完没尽之事。古代在秋天杀死刑犯。秋天自己到京城归案。约好后,放回去,秋天竟然都回来了。这次放走两百多。一个不少地回来了。这不容易,是回来处死刑的。这真的感动了唐太宗。这些人懂得守信了,说明改了,有了善心。懂得了信义,还需要杀吗?唐太宗全部宽大处理。这事感人,白居易写了诗《七德舞》。此处不引用。“以心感人人心归。”。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