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家讲坛 大唐英雄传(十七)是是非非褚遂良
褚遂良,不但是唐太宗时期的重臣,还是初唐四大书家之一。根据记载,凌烟阁的阁名就是由他亲笔所题,《唐人书评》把他的字誉为“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
无论是刻在洛阳龙门石窟宾阳洞内的《伊阙佛龛碑》,还是刻于陕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下石碑上的《雁塔圣教序》,都是名动天下的传世书法。甚至据说在清乾隆皇帝所收藏的八本《兰亭序》摹本中,至少有两件是归于褚遂良名下的。
那么这样一位伟大的书法家,来到唐太宗身边之后,很快展示了他的学识,唐太宗本身就是个书法家,对书法有狂热的爱好,尤其爱二王的书法。于是在全天下重金征集王羲之等人的作品,结果很多人争相进献,这些书法作品真伪莫辨,而褚遂良却可以丝毫不错地鉴别出王羲之书法的真伪,使得没有人再敢将赝品送来邀功,从此唐太宗格外欣赏和信任褚遂良。
但是为什么一直以耿直而著称的他,最后却落得流放边陲的下场,甚至在他死后,他的子孙后代也被流放到他去世的地方?为什么当年奉召题阁的他,却在一百多年间都无缘进入凌烟阁?
陕西师范大学于赓哲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大唐英雄传》之《是是非非褚遂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