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檢舉)
分享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腾讯微博
Facebook
Google+
Plurk
Twitter
Line
注册
登录
论坛
休闲游戏
草根音乐
高清图吧
读书时间
百家讲坛
节目精选
旅游美食
论坛代码
社区互助
搜索
私人消息 (0)
公共消息 (0)
系统消息 (0)
好友消息 (0)
帖子消息 (0)
应用通知 (0)
应用邀请 (0)
草根学园
»
『 百家讲坛阅读区 』
» 百家讲坛 明太祖朱元璋(十四)胡惟庸案
返回列表
发帖
安徽草根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安徽草根
当前离线
UID
22
帖子
440
主题
52
精华
1
积分
104
威望
104
金钱
1116
阅读权限
150
在线时间
5 小时
草根友人
1
#
跳转到
»
倒序看帖
打印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3-4-6 16:16
|
只看该作者
百家讲坛 明太祖朱元璋(十四)胡惟庸案
百家讲坛
,
朱元璋
,
明太祖
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诛杀宰相胡惟庸,随後大肆株连杀戮功臣宿将,此案牵连甚广。
二十个功臣被杀,二万余家属被牵连致死,那么,这一场明朝建国以来最大的冤案的起因究竟是什么呢?
被诛杀的宰相胡惟庸又是个怎样的人?
他是如何做到宰相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上的呢?
《百家讲坛》栏目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明史学会会长商传先生,为您讲述系列节目《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四集《胡惟庸案》。
收藏
分享
分享到:
QQ空间
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安徽草根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安徽草根
当前离线
UID
22
帖子
440
主题
52
精华
1
积分
104
威望
104
金钱
1116
阅读权限
150
在线时间
5 小时
草根友人
2
#
发表于 2013-4-6 16:16
|
只看该作者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安徽草根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安徽草根
当前离线
UID
22
帖子
440
主题
52
精华
1
积分
104
威望
104
金钱
1116
阅读权限
150
在线时间
5 小时
草根友人
3
#
发表于 2013-4-6 16:16
|
只看该作者
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诛杀宰相胡惟庸,随後大肆株连杀戮功臣宿将,此案牵连甚广。
二十个功臣被杀,二万余家属被牵连致死,那么,这一场明朝建国以来最大的冤案的起因究竟是什么呢?
被诛杀的宰相胡惟庸又是个怎样的人?
他是如何做到宰相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上的呢?
《百家讲坛》栏目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明史学会会长商传先生,为您讲述系列节目《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四集《胡惟庸案》。
胡惟庸是朱元璋的老乡,定远人。李善长的小老乡。于是胡惟庸一步步做到中书省的左丞。代替丞相来管事的。用了十几年时间,每三年升一级。提升得极快。朱元璋评价为,“帝以惟庸为才,宠任之。惟庸亦自励。”这段话准,朱元璋认为他有才的,所以信任加依赖。他也努力,但是,还耍滑头,“取景当上意”。所以一天天受宠。他参加工作早,还有是李善长的老乡,受朱元璋信任。主持中书省工作,这是当时最主要的政府部门。御史台管弹劾等。胡惟庸等于成了当时的行政最高领导。不仅主持工作,而且从右丞相提升为左丞相。明以左为上,胡惟庸成了真正的最高领导人了。胡惟庸也有毛病,像徐达就看不惯他。徐达功劳大,也受朱元璋信任。胡惟庸也忌恨在心。他收买徐达的仆人,把徐达的行动监视起来。徐达知道了,也并不报告朱元璋,只是不再跟胡惟庸靠近。刘基也看不上胡惟庸。
一次李善长犯错误了,朱元璋想换丞相。征求刘基意见。刘基说,您一定想好了吧?先说杨宪,朱元璋知道刘基与杨宪关系好。刘基说,不合适。这人有相才无相气。不如李善长。其实李善长能调和诸将。要如立大木,能撑得住才行。杨宪就不够。朱元璋一听,这也不同意,再接着间汪广洋合适不合适。刘基说他偏浅甚于宪。朱元璋才说,胡惟庸怎么样?刘基毫不客气地说,“譬之驾,惧其愤辕也。”意思是实在不能给这样的位置。
朱元璋间只有你行?刘基说,我“疾恶太甚,又不耐烦惧”。也会辜负皇上的信任。朱元璋干脆让几个人都当。果然都不理想。杨宪后来居然被杀,汪广洋是不得罪人。他什么都不管。眼看都不行,最后落在了胡惟庸身上。几年时间内,生杀予夺,非常霸道。许多事不奏就行。是能干,但是也有间题,许多人一看,就纷纷讨好。想升官的想发财的就都来讨好了。给胡惟庸送的礼物,不可胜数。从干吏变成了贪官。
刘基病在京城,朱元璋让胡惟庸去看望。去看时,胡惟庸干了些什么呢?“帝遣胡惟庸挟医视,遂以毒中之。”刘基被毒死了。这是迷案。到底是不是胡惟庸毒死了刘基?今天仍难确定。后来胡惟庸案发,当时有官员涂节来检举胡惟庸时说,胡惟庸和陈宁要谋反,告了两件事,其一就是毒杀刘基。如果朱元璋没有要杀刘基的意思,胡惟庸就算是丞相,对于刘基这样的功臣,敢下手吗?如果是自作主张,下毒,不可信。一定是朱元璋默许的。后来归结到了胡惟庸身上。接见刘基的儿子们时,都强调了这一点。这一强调,坐实了。后来人一看,朱元璋都清楚,还有错吗?今天想,不应该这样简单。说这话是在1389年,就是要做成事实。l373年,胡惟庸当上丞相,就是刘基不敢回家,在京城待着的时间。胡惟庸文化水平不高,但正因此,与武将能混在一起。这些人与刘基与宋濂,或许合不来,却与胡惟庸合得来。
胡惟庸做官大了,就烧了。以为天下就自己说了算了。手下人也胡作非为。仆人就敢闯关。还打守关的人。朱元璋说这还得了,抓起来杀了。这是仆人,还好说。后来,亲人再出间题,就更麻烦了。他在定远的水井,长出石笋来。而且旧宅里常有亮光。有人说这是吉兆。再不能富贵了。胡惟庸得意时,家里出事了。儿子车翻了,马也摔死了。儿子大怒,把车夫杀了。哪里的道理?朱元璋说,杀人偿命。这动了根儿了。这是胡惟庸的儿子,胡惟庸就决心造反。得骗出朱元璋,让他出来,杀了他。他就跟朱元璋说,宅里涌出泉水来了,让皇帝来看看,这是祥瑞呀。朱元璋去看,往他家去。队伍走时,突然有宦官冲进队伍,不放手,说不出话来。卫士一看,不得了,马上兵器急加,把他杀成重伤了。
这宦官也不放手,指着胡惟庸家。朱元璋想肯定有事,登上城墙上看,胡惟庸家里布满了军队。朱元璋立即发兵把他全家抓起来。这是云奇告变。这事根本没有。这完全是朱元璋为了搞掉胡惟庸而做的政治陷阱。不过朱元璋感觉到胡惟庸权力太大,要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就要杀了胡惟庸。这时汪广洋被赶出京城,在路上,朱元璋赐死。汪广洋自杀了。当时跟着的小老婆陈某也自杀了。这在过去是节妇。可是,这个女子是犯罪知县的女儿。朱元璋说这样的家属给配功臣,汪广洋是文官,怎么能得到呢?这是找茬,汪广洋也是伯呀,也是功臣呀。给配家属,是指武臣。这就怪罪中书省。于是涂节御史大夫首先告变,说胡惟庸要造反。而且说是与陈宁合谋。
陈宁也不得人心,逼迫收税,外号陈烙铁。事情出来,就追查。胡惟庸一看,这是成心整人,就把涂节也变成同党了。就这样,开始了一个个地牵连。不过当时的情形,今天不知道真情了。我觉得朱元璋的初衷是解决丞相权力过大的间题。要拿掉的是胡惟庸与陈宁,这样的为非作歹。对陈宁这样的人,朱元璋也厌恶。拿掉这样的人,在当时是大家都意见的。杀了胡惟庸,朱元璋就宣布废除丞相的制度。明从此没有了丞相。这在历史上是大变化。
胡惟庸被杀,废了丞相后,当时没杀许多人。因为史书说,“准庸既死,其反状犹未尽露”。这事没过去,就追查。牵扯的人就多了。之后,平静过一段就开始追治奸党。这间题就多了。明时,皇帝藩王与亲王都相互通婚。都是皇亲国戚,胡惟庸也有呀。典型的出来了。胡惟庸的女J L嫁给了李善长的侄子。李善长的弟弟是李存义。李存义就成了胡惟庸党的人。于是处理了他。之后,有人告发李存义,说他与胡惟庸当时密谋造反,有根有据。得追究这事。一追究就麻烦。一审,都一个个地连上了。李善长也牵进去了。开始揭发李善长了。当初造反时与李善长谋划过。“由尔等所为”,等于是默许谋反了。这么一来,罪名定了。“元勋国戚,知逆谋不发举,狐疑观望,大逆不道。”李善长全家被杀。牵扯的人多了。许多人一起卷进去了。一案杀了二十多功臣,家属两万多人。成为明建国以来最大的案子。
还有宋濂也卷进去了。宋濂也要被杀头。马皇后劝朱元璋,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么好的人,可不可以不杀?朱元璋一定要杀。马皇后不吃饭。马皇后说不吃了,给他送行吧。朱元璋改变了,不杀宋濂,发配。走到路上,死了。牵扯到这么多的人。许多人是不应牵进去的。这时朱元璋的初衷变了,不再只是集中皇权,是要除掉可能威胁他与子孙的人。这显得是没道理的事。距离胡惟庸案都十年了,还要重查,间题就明显了。王国用上奏章,说这事不可能的,李善长是第一元勋,那么高的位置,是皇亲国戚,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跟着胡惟庸造反,是要掉脑袋的。当年起兵时,打天下的剩下的几个了?跟胡惟庸造反,他得到的还是今天的位置。这不可能。朱元璋多厉害,王国用的奏章上来,朱元璋一句话说不出来了。但是不理他。王国用居然没因此获罪。不过一切照旧。朱元璋就是要杀这些人,才能让朱家的天下牢固。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
[收藏此主题]
[关注此主题的新回复]
[通过 QQ、MSN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