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百家讲坛《蒙曼说唐》长恨歌之物华天宝(二)父纳子妻

关于杨贵妃和唐玄宗的爱情传奇,在民间流传着各种版本。而在所有的传奇故事中,玄宗和贵妃的初会应该是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了。杨贵妃这样的一个绝代佳人,是怎样来到唐玄宗身边的呢?是谁发现了她?经历了怎样的曲折?这到底是一个浪漫故事,还是一个家庭丑闻?

杨玉环和寿王李瑁的结合,用一句俗语说,真是郎才女貌、天造地设。但是生活总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变故,就在他们结婚五年之后,这对小夫妻就劳燕分飞了。而劳燕分飞的原因居然是杨玉环被寿王李瑁的父亲唐玄宗给看中了。在任何年代,公公看中儿媳妇,这都是人伦丑事,那么唐玄宗作为一代明君,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呢?

关于玄宗和贵妃的初会,蒙曼老师认为,高力士不可能是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牵线人,唐玄宗也不可能没有见过玉环,所以不需要高力士满城风雨地去寻找美人,那么既然杨玉环不是高力士找来的,那么她究竟是如何来到唐玄宗身边的呢?历史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为了掩人耳目,唐玄宗让杨玉环先当女道士过渡一下,这个过渡期自然不会太久。根据史书的记载,不到一年的时间,杨玉环就结束了她的道姑生活,开始出现在唐玄宗的后宫,那么这么一个特殊的人,该给她一个什么身份呢?怎么做才让人觉得这个事情很自然呢?

中央民族大学蒙曼副教授将带您走近大唐玄宗时代。敬请关注系列节目《长恨歌》之《物华天宝》第二集《父纳子妻》。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画外音:关于杨贵妃和唐玄宗的爱情传奇,在民间流传着各种各样版本。而在所有的传奇故事中,玄宗和贵妃的初会应该是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了。杨贵妃这样的一个绝代佳人,是怎样来到唐玄宗身边的呢?是谁发现了她?经历了怎样的曲折?这到底是一个浪漫故事,还是一个家庭丑闻?
  
  蒙曼:那么杨贵妃怎样来到唐玄宗身边,拥有了这么一个贵妃身份了呢?好多人马上就联想到了白居易的《长恨歌》了,因为我们很多人都会背,开头就是“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这诗听起来像是一个正常版本的灰姑娘的故事,一个娇养深闺的小女孩因为天生丽质被皇帝看上了,选入后宫,从此大富大贵,是不是这样?完全不是这么回事。这个杨贵妃进入唐玄宗后宫的时候,,早就不是一位姑娘了,而是一个小媳妇,而且她的丈夫不是别人,恰恰就是唐玄宗和武惠妃的亲儿子寿王李瑁。那么,儿子的妃子怎么会转会到爸爸门下?要把这个问题说清楚,咱们还得先来交代一下杨贵妃的基本身世。
  
  杨贵妃是什么人?根据《明皇杂录》记载,她的小名叫玉环,出身于弘农杨氏家族,和隋朝皇室都算是远亲了,不过虽然祖上比较显赫,到她爸爸这一辈已经衰落下来了。杨玉环的爸爸的名字叫杨玄琰,当时担任七品的蜀州司户,因为爸爸在蜀州作官,所以小小的杨玉环就出生在四川,是个川妹子。杨玉环是杨玄琰的小女儿,在杨玉环头上还有一个哥哥和三个姐姐,这三个姐姐一个长得比一个漂亮,所以杨玉环当时看起来也没有那么出彩。按照一般的想象,这个杨四小姐命运平常得很,可是啊,我们也知道,人生就是是由一连串的变故构成的。就在杨玉环差不多十岁那年,第一个变故出现了。家庭变故,她的父母亲双双病故,父母都死了,她怎么办呢?她有一个叔叔叫杨玄*,就收养了杨玉环。这叔叔在洛阳是一名七品小官,杨玉环就跟着叔叔来到了洛阳。听起来这个故事挺悲惨的,父母双亡,背井离乡,寄人蓠下,其实真实情况没有那么惨,为什么?因为当时她的叔叔杨玄* 自己并没有子女,所以对杨玉环也是爱如掌上明珠,教她唱歌跳舞,玩儿各种乐器,也是娇养着长大的,这是一回事故。另外,我们也知道洛阳是东都,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达官贵人经常都能看见,那见的世面比在四川大。就在洛阳这方宝地,杨玉环迎来了人生第一次重大转机,就是她嫁给了唐玄宗和武惠妃的儿子寿王李瑁,从一个七品官的小女儿变成了寿王妃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唐玄宗在开元二十二年到开元二十四年,最后一次驾临东都洛阳,就是在这一次,唐玄宗把武惠妃的一双女儿的婚事给解决了。先是咸宜公主嫁给了杨洄,咸宜公主出嫁后,马上寿王李瑁选妃的事就提上议事日程了。我们知道这个寿王不是一般人,他是武惠妃的儿子,所以从小就是宠冠诸王,而且这时候武惠妃正琢磨着给他谋一个太子的位置,而且在当时看来胜算的可能性还是蛮大的,所以说起来选一个王妃,实际上跟给太子选妃的规格也差不多,绝对是千里挑一、优中选优。那优中选优怎么就选择到杨玉环头上呢?
  
  杨玉环有两个优点。第一是漂亮,杨玉环长得非常漂亮,漂亮到什么程度?《唐大诏令集册寿王杨妃文》这篇文章里,说她是“含章秀出”,《新唐书.杨贵妃传》则说她是“资质天挺”。这两个形容词都是好词,可是也都是那种有点陈词滥调的形容词,我们看见中国古代这样的形容词,往往找不到感觉,不知道这到底代表着什么样的漂亮?那好,我们就讲两个性感的例子让大家体会一下杨玉环到底怎么美。
  
  第一个例子,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有环肥燕瘦的说法,杨玉环是那种比较丰满的美,丰满到什么程度,不信大家回去上上网,网上讲她身高169厘米,体重69公斤,这个数据我绝对是不知道从哪儿来的。不过在《杨太真外传》里头,这是一本野史,倒真记载了杨玉环破落的故事,说已经是杨贵妃的时候,有一次,她和唐玄宗两个人一块儿翻闲书,就翻到《赵飞燕外传》了,说汉成帝赵飞燕造了一个七宝避风台,因为赵飞燕长得瘦,汉成帝怕一阵大风把赵飞燕刮跑了,所以造了一个避风台。看到这,唐玄宗就跟杨贵妃开玩笑说“尔则任吹多少”,你不怕吹走,任尔东南西北风,吹不跑你。我们一听这故事,知道了,确实比较丰满。不过我们也得清楚,这个丰满不是今天说的臃肿,而是《旧唐书杨贵妃传》里所说的丰艳,丰满艳丽,就像一朵牡丹花一样雍容华贵,是这样的美法。
  
  第二个例子,杨玉环长得华贵之外,身体还能散发出一种自然的香气。在《开元天宝遗事》里讲了这么一回事,说“贵妃每有汗出,红腻而多香,或拭于由帕之上,其色如桃红也”。说杨贵妃的汗和我们一般人的汗不一样,她是红色的而且还有质地感,如果你用帕子擦会出现一种桃红色的印记,还散发着香味。这是真正意义上的香妃。现在还有人拿杨贵妃给腋臭新产品做广告,也不知道这些是怎么想的。人家杨贵妃散发的是香味。这是她的好处,美貌而且还有天然的香味。
  
  杨贵妃的第二个好处是出身好。好多人奇怪了,说她爸爸也好她养父也好,不都是七品官吗?这算什么好出身啊?她爸爸和她的养父的官不大,但是这个弘农家庭的门弟好,当时是给寿王选妃,寿王的妈妈是武惠妃,而武家和杨家是有世代通婚的传统,比方说当年武则天的母亲就是杨夫人,这杨氏一门在周武时代一直是被人高看一眼的。你看现在武惠妃给女儿咸宜公主选婿,也选了杨家的杨洄。现在给儿子选妃,她还是倾向于从弘农杨氏的姑娘里选。你看人家杨玉环长得又漂亮又出身弘家杨氏,这两个优点奏到一块不就在众多佳丽中脱颖而出了。
  
  就在开元二十三年年底,杨玉环和寿王李瑁举行了隆重的婚礼。这一年两人都是十七岁,这对小夫妻结婚了,他们般配不般配啊?应该说是无比般配。你看寿王李瑁是武惠妃的儿子,根据史记记载,武惠妃的小孩基因优秀,个个长得都漂亮,是那种儒雅俊美型的;杨贵妃呢?像一支初开的牡丹一样娇艳,这两个在一块从外形上讲就是偶像剧的主角,俊男靓女。外型很般配,性格也很般配,寿王李瑁是属于比较文静,而杨贵妃活泼外向,这样的性格刚好互补,所以在当时看来,这对小夫妻可真是天仙配,没挑了。
  
  画外音:杨玉环与寿王李瑁的给合,用一句俗话说,真是郎才女貌,天造地设。但是,生活总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变故,就在他们结婚五年之后,这对小夫妻就劳燕分飞了,而劳燕分飞的原因居然是杨玉环被寿王李瑁的父亲唐玄宗看中了。在任何年代,公公看中儿媳妇,这都是人伦丑事。那么唐玄宗作为一代明君,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事情呢?
  
  蒙曼:这事的直接原因说起来就是武惠妃死了。我们讲过,武惠妃为了寿王李瑁争一个太子的位置,不惜陷害前太子李瑛兄弟,把人家给整死了。但是她自己的精神压力过大,在那三个人死后,她也病死了。她这一死,唐玄宗受的打击太大了,因为武惠妃陪伴唐玄宗已经有二十多年了,早已成了唐玄宗生活中的一部分,现在一下子这人没了,唐玄宗觉得身边就空下来了。而且我们也知道,武惠妃去世的时候已经是开元二十五年底了,当时唐玄宗在政治上已经懈怠,在政治上无所追求,生活伴侣又突然丧失,这时候内心的寂寞就会格外强烈。没有寄托,怎么办?第一个选择肯定是在后宫里赶紧找一个接班人,这个按理应该好找,后宫佳丽三千,千里挑一还能挑不出一个美女来吗?理论上这个事情很好办,可是一实践起来,发现太难了,为什么?我们都知道一句话叫“情人眼里出西施”如果他对这个没感情,两个人没有感情之话,即使西施出现在你眼前,你会觉得不过尔尔。唐玄宗当时就这个心眼,眼看着后宫美女一个一个从眼前走过,觉得谁都不中意。
  
  挑不着武惠妃的接班人,怎么办?暂时搞一些荒唐的游戏,填补一下内心的空白。比方说,百花盛开的时候,他就让那些妃子们每个人在鬓边上插一支鲜花,在院子里站好,唐玄宗自己站在台阶上,手捏一支粉蝶然后一撒手,粉蝶放了,粉蝶纷飞落在哪个妃子头上,他就去临幸哪个妃子。但不是每个季节都有花开,唐玄宗还有别的损招呢,他让妃子之间赌钱,谁赌赢了,他就去临幸谁。可是这个事情看起来挺热闹,但我们也知道这种荒唐做法只能起一时的麻醉作用,是不能填空感情空白的。相反,有的时候生活越喧闹,你的内心越寂寞。唐玄宗当时也这感觉,所以人也就没精神了,就慢慢的憔悴了。这怎么办?一直到开元二十八年十月份,唐玄宗这种郁闷的精神状况才告一段落,重新恢复了青春活力,为什么?因为就在这时候,杨玉出现在他的眼里和心里。怎么回事?
  
  按照《长恨歌传》说法,杨玉环是大宦官高力士淘宝淘出来的,这说法在民间流传很广,高力士是老奴才,他心疼唐玄宗,一看唐玄宗这样闷闷不乐,就到处给他淘宝去,一淘淘到寿王宅里,一看杨玉环,行了,就是她,然后把杨玉环推荐给唐玄宗。好多人都这么说,是不是这样呢?我觉得这事也有《长恨歌》作背景,民间流传也很广,但是它应该不是真的,应该是后人栽赃陷害高力士的,为什么?三个原因。一是高力士他没有这么大胆子。你要知道,高力士是一个宦官,给皇帝选美也是他的工作之一,但是如果人家皇帝没有暗示之话,哪个人敢跟人家当公公的讲,我觉得你儿媳妇挺适合你,你有几个脑袋啊?人家当公公的万一是一个正人君子,你想怎么着啊?所以高力士是一个谨慎的人,他胆子没这么大。二是高力士心也没这么黑。我们知道,高力士和武家渊源是很深的,他出身于武则天的宫廷里头,后来又是靠武三思才重新回到宫廷,虽然跟武惠妃之间没有这种知恩图报的关系,但是跟武惠妃也从来没有什么过节,当然有人说那不是高力士撺掇唐玄宗最后不选寿王李瑁而选别人当太子吗?这事不假,可是当时我们也已经说了,高力士这样做是出于维护政治稳定的考虑,绝不是跟武惠妃母子有什么私人恩怨。可是不管怎么说,他在那件事上已经做得有点对不往人家寿王了,他现在怎么还会恶意得一定要搞得人家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啊?就凭高力士做人的态度和跟武家的这种复杂的渊源关系,他也不会这么干,他没有这么心狠手辣。三是我觉得更有说服力,这个杨玉环是唐玄宗的儿媳妇,当了好几年的儿媳妇,唐玄宗对杨玉环长的样子是清楚得很,哪还用高力士再给他发现新大陆呢?所以这样看来,所谓高力士淘宝说不能成立。那既然杨玉环不是高力士淘宝来的,她又是怎样来到唐玄宗身边呢?
  
  画外音:关于玄宗与贵妃的初会,蒙曼老师认为,高力士不可能是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牵线人,唐玄宗也不可能没有见过杨玉环,所以不需要高力士满城风雨地去寻找美人,那么既然杨玉环不是高力士找来的,那么她究竟是如何来到唐玄宗身边呢?历史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蒙曼:我觉得这件事肯定跟开元二十八年十月份唐玄宗到郦山泡温泉有关系。咱们都知道郦山泡温泉是唐朝皇帝非常喜欢的活动,也是冬天的固定节日,而且每次去郦山都不是皇帝一个人去,而是把王子、皇孙、内外命妇都带去,算是整个皇室的一个大联欢。既然是带着去放松泡温泉,自然这个规矩就不像在真正的宫廷里这么多,大家彼此相处和态度就比较自然和比较轻松。另外我们也知道,泡温泉就是为了舒筋活血,所以一个美人泡了温泉之后,保证会显得更加娇艳,所以恐怕就是在这次集体泡温泉的过程中,唐玄宗也不知道触动哪根神经了,一下子就觉得自己这六宫粉黛无颜色了,这不白居易《长恨歌》里写的吗?“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虽然泡温泉是冬天而不是春天,是冬寒不是春寒,但是这个基本状态还是差不多。那在这儿重新找回心跳的感觉,对于唐玄宗来讲,当然是一件大好事,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可是这个快乐也有麻烦,有什么麻烦?人家杨玉环毕竟还是寿王妃啊,是自己的儿媳妇啊,一个公公要把自己的儿媳妇搬进后宫,这无论如何也是一件丑事,怎么样才能掩盖一下这件丑事呢?这一点,李唐皇室可是太有经验了,当年唐高宗想娶老爸的妃子武则天,不是先请武则天到尼姑庵里过渡了一阵子吗?这个经验很好,可以继续使用,可是呢,当年唐高宗的时候,佛教挺发达的,武则天又信佛,所以到尼姑庵去。可是现在呢,唐玄宗时代道教火起来了,唐玄宗没事整天听见老祖宗太上老君跟他递条子喊话啊,反正老有这样的事情,所以就不要再当尼姑了,改当女道士吧,这样不就可以投胎换骨,跟寿王断绝关系了吗?有一种新的身份啊,可是这个主意是不错,也有难度,难度在哪儿呢?你说好好一个寿王妃,你让人家当女道士,总得有个说法吧,一个人为什么她就要出家啊,得找个理由。
  
  唐玄宗利用完宗教又开始利用孝道,他对杨玉环产生心跳的感觉是在开元二十八年的十月份,转过年来就是开元二十九年了,开元二十九年是唐玄宗母亲窦太后逝世五十周年纪念日,唐玄宗是个大孝子,当了皇帝之后每年正月初二都要祭祀自己的母亲,现在五十周年了,更应该做得规模大点。可是这一年呢,轮到真要祭祀这一天,正月初二,唐玄宗怎么也悲痛不起来,相反他还直想笑,为什么呢?因为就是这次祭祀活动让他解决了一个大难题了,也就是在这次祭祀之前他刚刚颁布了一道敕文,叫作《度寿王妃为女道士敕》,这个敕文就保存在《唐大诏令集》里,是这样写的“圣人用心,方悟真宰,妇女勤道,自昔罕闻,寿王瑁妃杨氏,素以端懿,作嫔藩国,虽居荣贵,每在清修,属太后忌辰,永怀追福,以兹求度,雅志难违,用敦宏道之风,物遂由衷之请,宜度为女道士”。什么意思?妇女要是想修行,这事是很少见的,可是这么罕见的事情,人家寿王妃杨氏做到了,杨氏素来就好道,虽然已经做了妃子了,但是啊,不爱慕现实的荣华富贵,非要去清修去,正好赶上窦太后的祭辰,杨氏素来是有孝心的人,她就请求把她自己度为女道士,给死去的窦太后追福,这是一种很高雅的志向,我们不能违抗个人自己的志向,所以就特下此敕文,度杨妃为女道士。一看这问题不都解决了吗?是杨玉环自愿放弃王妃的身份给她的祖婆婆追福,这不等于和寿王彻底脱离关系了吗?大家一听,这肯定是假的。杨玉环怎么会这样做啊?她不是自愿的。这是我们现在网上所说的被自愿的啊。
  
  那从开元二十八年十月到二十九年一月这二个月时间,谁有本事让她被自愿成为女道士?我觉得,既然我们民间都认为高力士发挥作用,既然《长恨歌传》也提到高力士在这里 头有过影响,这个影响可能确确实实是高力士施加的,这也是很有可能的事。因为高力士他的身份是宦官,现既然皇帝本人看中了杨玉环,那他也只能按皇帝的旨意办事。我们知道高力士的话可是很有分量,高力士本身已经很有分量了,更加要命的是人家高力士跟寿王说这句话,他可不是代表自己的,那是代表皇帝来说的,你寿王也好寿王妃也好,谁敢跟皇帝说一个不字。所以寿王也只能接受了,忍痛割爱了。
  
  说到这里,我们真是为寿王充满了同情,不光是寿王很可怜,其实我们一定要清楚,杨玉环也是很可怜的。杨玉环当初嫁给寿王的时候,肯定觉得寿王妃已经是她人生的顶点了,就算是当时武惠妃给寿王谋太子地位,她可能也暗中设想过自己以后会当到皇太子妃乃至于皇后,但是那都是建立在寿王步步高升的基础。可是现在寿王没升上去,她倒升上去了,升到皇帝身边了,这不是命运跟小夫妻开大玩笑吗?杨玉环毕竟跟寿王做了五年的结发夫妻,人非草本,孰能无情,她也不见得那么真的愿意追随皇帝,可是她也是没有办法。
  
  画外音:为了掩人耳目,唐玄宗让杨玉环先当女道士过渡一下,这个过渡期自然不会太久。根据史书记载,不到一年时间,杨玉环就结束了她道姑生活,开始出现在唐玄宗的后宫。那么这么一个特殊的人,该给她一个什么身分呢?怎样做才让人觉得这事情很自然呢?
  
  蒙曼:我们知道杨玉环当妇道士是掩人耳目,她怎么会真的去修行呢?可是即使是掩人耳目,开始也得做得有些模样,所以当了妇道士之后,杨玉环还确确实实起了一个道号叫太真,这个太真就在当时不是什么标新立异的称号,还是挺普通的,可是自从杨玉环叫杨太真之后,这就成了她的专属称号了。你看从唐朝一直到现在,女道士绝对没有叫太真的。有了这个杨太真了,当然她还得有个道观,她的道观就叫太真观,这个太真观在哪?它不在长安城的任何一个地放,因为它就在宫里头,这样来往不是才方便吗?可是在宫里头建个道观,这个道观毕竟是个有形的东西,唐玄宗还是觉得有障碍,热恋之中的人二十四小时在一起都嫌不够,道观在这里老觉得障碍,怎么办呢?
  
  到开元二十九年的十一月,也就是唐玄宗看中杨玉环的一年之后,这个问题解决了,开元二十九年十一月,唐玄宗又一次带着大队人马去郦山泡温泉了,当然随从人员中有女道士杨太真,回来这后,杨太真就直接住进宫里头,女道士的这身冠带也就不要了。那么她住进宫里,唐玄宗当然是开心的,可是底下的人为难,你说管这杨太真叫什么?叫妃子吧,不得啊,叫太真道长,你这不是损人家吗?怎么叫都不合适,很为难。可是我们知道人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底下人为难一阵子之后,就创造出一个合适的称号来,管她叫娘子。娘子这称号是从民间借用过来的,宫里头绝对没有娘子这个称号的,但是民间有,我们看戏都知道,古代管丈夫叫相公,管太太叫娘子。好了,从此宫里头就管这个杨太真杨玉环叫娘子。
  
  这个称号发明得好不好呢?太好了,首先就等于承认杨玉环和唐玄宗是夫妻关系,另外这个身份是从民间借用来的,有一种特别亲切劲儿,有一种特别的俏皮感。那到这一步,实际是杨玉环的身份就已经成为和当年的武惠妃一样了,武惠妃在地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当年是给儿子精心挑选媳妇,没想到最后挑来一个自己的接班人,这叫世事无赏啊。
  
  可是尽管在宫里待遇上已经跟皇后差不多了,杨玉环毕竟还没有一个真正的名分,这地下夫妻不能总当下去,地下夫妻老有一种不踏实的感觉,怎么办呢?
  
  到天宝四载时候,这个问题终于解决了,天宝四载的七月二十六,唐玄宗给儿子李瑁重新娶了一个妻子,娶得是京兆韦氏的女儿,也是高门望族,和寿王也很配。好了,这样一娶,等于寿王的前一次婚姻被一笔钩销了,十天之后,天宝四载的八月初六,唐玄宗正式册立杨太真为杨贵妃,从此杨贵妃这个身份闪亮登场。
  
  父子两个人一前一后办喜事,真是又喜庆又荒唐。不过更有趣的事还在后头,当年杨玉环册立为寿王妃的时候,她的身份写的是杨玄*之长女,现在册立她为贵妃了,要赠封她的父母,这杨玄*就消失了,相反她的生父死去很久的杨玄琰又出场了。虽然死了那么久了,还是把他赠为太尉,齐国公。杨玄琰生前只有一个七品芝麻官,死后由于女儿大红大紫,为什么这时候不提人家养父杨玄*,又把生父杨玄琰拉出来呢?这不是杨玉环对养父薄情,这是遮丑的需要啊。这等于做了一个文字游戏,寿王李瑁要的是杨玄*的大女儿,如今他爸爸册立的是杨玄琰的小女儿,这看起来多像两个人啊,其实这是一个人的两重身份罢了。
  
   那么唐玄宗和杨贵妃就这样以父纳子妻的方式出现了。我们应该怎么评价这段不论之恋呢?我想第一,我们要清楚,唐玄宗之所以这样做,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胡人风气的影响。在李唐王朝建立之前,中国已经经历了长达好几年的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时代,中原深受胡人的影响,而在北方少数民族之中,父纳子妻,父纳子妾这样的事情并不罕见,这是比较适应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这是时代的大背景。那再从李唐皇室自己这个家族上看,他们家本身就有鲜卑族血统,所以接受起少数民族的文化起来也更加容易,这就使得他们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和中原的传统显得不那么吻合。第二点,我们一定要说,所谓的李杨之恋在开始时一点都不光彩,是专制皇权荒淫无度的集中体现。一个父亲凭借手中的专制权力就强夺子妻,这天论如何是受到批评的,事实上不光我们在批评,唐朝人就在批评了,唐朝著名诗人李商隐就曾经写过一首诗叫《龙池》“龙池赐酒敞云屏,羯鼓声高众乐停,夜半宴归宫漏水,薛王沉睡寿王醒”什么意思?唐玄宗在龙池这儿举行家宴,因为是家宴,屏风敞开了,儿女和妃子都可以互相看得见,那么宴席之中唐玄宗还特意打羯鼓助兴,大家玩得都很开心,一直闹到半夜才收场,那么曲终人散之后,没有心事的薛王是沉沉地睡去了,而因为看见自己前妻而满腹心酸的寿王却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啊。这就叫作“薛王沉睡寿王醒”,这不是巨大的讽刺吗?第三点,我们要说的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虽然起步于强权,但是从宫里的人都管这个妃子叫娘子这件事上,我们也会隐约察觉,他们之间在逐步发展之中。那么这段感情是否摆脱强权的影响,而走向真正的爱情轨道呢?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