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百家讲坛《蒙曼说唐》长恨歌之开元盛世(二)姚崇罢相

唐玄宗亲政后,励精图治,唐朝的政治经济全面走上了正轨,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态势。这样的局面和姚崇的辅弼之功是分不开的。唐玄宗对姚崇言听计从,君臣之间亲密无间。陶醉在巨大荣誉中的姚崇,此时丝毫没有想到过否极泰来这句老话的含义,然而坐在皇帝宝座上的唐玄宗,已经开始考虑换马了。俗话说:请神容易送神难,即使是皇帝让姚崇下台,同样也需要一个得体的方式,那么唐玄宗让姚崇下台的理由是什么呢?他又是如何换掉姚崇的呢?

中国民间有一个说法,叫做打狗看主人。是说一个人如果有了权力或者声望,看在他的面子上,别人对他的亲朋好友都得客气一点。这也是人之常情。然而唐玄宗却突然对正处在事业顶峰的姚崇不客气了,抓住他手下和儿子的小辫子死死不放,那么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隐秘呢?正处在事业顶峰的姚崇又该如何应对呢?

姚崇在拜相的三年多的时间里,大刀阔斧,当断即断,出色地履行了宰相的职责,开元盛世的初步形成,姚崇功不可没。唐玄宗作为伯乐,对姚崇也是礼遇有加,让姚崇在群臣的羡慕的眼光中,享受到了一种作为人臣的旷古少有的荣耀。那么这种君明臣贤的状况为什么不能保持长久呢?姚崇罢相仅仅是因为他手下小吏和儿子招权纳贿吗?

通过蒙曼副教授的分析可以看出,唐玄宗准备换马决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当政府运转走入正轨的时候,姚崇的历史使命也就已经完成。从这个意义上讲,姚崇罢相正应了那句古话“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那么当我们望着姚崇黯然走向政坛的凄凉背影时,我们又该如何给他一个历史的评价呢?

中央民族大学蒙曼副教授为您讲述<长恨歌>之《开元盛世》第二集《姚崇罢相》。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画外音:唐玄宗亲政后,励精图治,唐朝的政治经济全面走上了正轨,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态势。这样的局面和姚崇的辅弼之功是分不开的。唐玄宗对姚崇言听计从,君臣之间亲密无间。陶醉在巨大荣誉中的姚崇,此时丝毫没有想到过“物极必反”这句老话的含义,然而坐在皇帝宝座上的唐玄宗,已经开始考虑换马了。俗话说:请神容易送神难,即使是皇帝让姚崇下台,同样也需要一个得体的方式,那么唐玄宗让姚崇下台的理由是什么呢?他又是如何换掉姚崇的呢?

   蒙曼教授:上一集说过,因为灭蝗斗争的胜利以及政治上一系列拨乱反正的成果,姚崇和玄宗君臣之间达到了空前和谐的境地。玄宗一刻都离不开姚崇,连姚崇生病都不让他待在家里,还要把他搬到四方馆办公。皇帝这样信任他,姚崇也是感激涕零,打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可是,没过多久,发生了一件事情,一下子让姚崇觉得不对劲了。什么事呢?姚崇手下的一个小吏犯事了。姚崇不是中书令吗?当时中书省有一个主书叫赵诲,很得姚崇信任。大家都知道,在中国古代官场上,别看官和吏级别相差悬殊,但是,官对吏的依赖性很强。因为官是做行政决策的,吏则是做具体文案工作的。官府里缺了这样的专业技术人才,还真是没法运转。这个叫赵诲的小吏不仅文案工作熟练,而且擅长揣摩领导意图,办事百伶百俐,姚崇用起来非常顺手。但是人无完人。小吏赵诲也有一个毛病,就是贪财。唐王朝是世界帝国,西域来的胡商人多势众。胡商看到这个小吏能跟姚崇说得上话,就送给他一些珠宝,想让他替他们谋点好处。可没想到,事情做得不够机密,被唐玄宗知道了。本来,小吏贪财是古代的通病,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可是这一次,玄宗居然亲自审问,把这个小吏送进监狱,判处死刑!依据我们刚才说的打狗看主人的原则,这个处置显得很不同寻常。那么,玄宗贵为皇帝,日理万机,为什么会注意到姚崇身边的这个小吏呢?还有,他在处理这个小吏的时候为什么如此不给姚崇面子呢?很明显,玄宗已经对姚崇不满了,在抓姚崇的小辫子了。那么,玄宗为什么对姚崇不满呢?因为,姚崇身边,犯经济错误的可不止这一个赵诲,姚崇的两个宝贝儿子也不清白。姚崇是什么态度?姚崇的态度很暧昧,他没有管他们,基本上是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这他就有点嫌疑了,至少是有包庇纵容的嫌疑。姚崇这两个儿子我们前面讲过,当年魏知古到东都洛阳主持选官,这两个家伙就招权纳贿,谁给他们贿赂,他们就把谁塞给魏知古,让魏知古提拔。魏知古因此还跟唐玄宗打过报告。没想到姚崇凭借自己的政治智慧,不仅保住了两个儿子,还把魏知古整下了台。

有了这么能干的老爸庇护,这两个坏小子交接宾客、招权纳贿的事情也越做越大,而姚崇对他们这些越轨的行为不闻不问,甚至是暗中纵容。宰相的儿子肆无忌惮,当然会引起人们的不满。但是,姚崇是铁腕宰相,谁也不敢得罪他,所以,他这两个儿子不仅没有受到惩罚,反倒步步高升,到开元四年的时候都成了四品大员。可是,有权力的人做坏事就是这样,你可以让人不敢管你,但是你没法让别人不议论你。一来二去,这两个儿子的名声坏透了。玄宗可是个励精图治的皇帝,这些事情传到他的耳朵里,当然对姚崇有意见。只是碍于面子,不好跟姚崇讲。现在,姚崇手下的小吏又犯经济错误,不免让玄宗产生疑虑,怎么姚崇身边的人都这样呢?于是决定从严从重从快处理,于是很快把这个小吏逮起来了,逮完了亲自审问,审完了马上投入大狱,然后还判了死刑。这个事情在我们看来叫什么啊?叫作敲山震虎,敲打一下姚崇。

   画外音:中国民间有一个说法,叫做打狗看主人,是说一个人如果有了权力或者声望,看在他的面子上,别人对他的亲朋好友都得客气一点。这也是人之常情。然而唐玄宗却突然对正处在事业顶峰的姚崇不客气了,抓住他手下和儿子的小辫子死死不放,那么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隐秘呢?正处在事业顶峰的姚崇又该如何应对呢?

  蒙曼:萀靳这么做,姚崇有没有明白他的意思呢?我们多次说过,姚崇可是个水晶心肝玻璃人,以他的政治智慧,不会看不清楚。怎么应对皇帝呢?按照一般的想法,最合适的做法就是及时收敛。小吏,让他去死吧,丢卒保帅;儿子则是加强教育,避过风头,这样才能保住自己。那姚崇是不是这样做的呢?然而姚崇不仅没有这样做,他还替自己手下这个小吏申诉了,说他罪不至死,情有可原,想要救他。姚崇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我想,不外乎是两个原因。第一个是姚崇有小集团意识,要保护自己人。通过这几章的讲述我们已经看出来了,姚崇不是一个嫉恶如仇的道德君子,而是一个喜欢搞一言堂的铁腕人物。要铁腕就得自己说了算,要想说了算,除了皇帝认可外,还要有人死心塌地追随你。

而要想让人死心塌地,就一定要给人好处,给人庇护,让人觉得跟着你没错。所以,古往今来好多以能干著称的铁腕政治家都不免党同伐异,姚崇也不例外。大家可能对明朝的张居正有点了解,张居正也是这样,这可能是一种常态。因此,明知道赵诲犯了错误,姚崇还是要保他。从私人角度上讲,他不肯丢卒保帅,这是讲义气;但是,从政治权谋来讲,你只有维护住自己人,才能维护住自己的权威,别人才愿意跟着你,所以这是姚崇要保赵诲的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姚崇对自己和皇帝的关系认识不清或者说估计过高了。他不是帮玄宗解决了那么多政治难题吗?皇帝不是一刻都离不开他吗?在姚崇看来,贪污受贿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这点面子应该给他吧。有了这样的想法,虽然姚崇明白皇帝的意图,但还是想冒险跟玄宗叫上一板。 姚崇叫板,玄宗怎么接招呢?开元四年(716)十一月份,玄宗大赦京城罪犯。只要不是十恶不赦,一律免罪。按道理讲,赵诲的罪也应该可以免了。

舀鱙真是这个结局的话,也就意味着玄宗妥协了,这也是姚崇期望看到的局面。那么,玄宗会不会这么做呢?那是不可能的。要知道,玄宗可不是被别人牵着鼻子走的人。如果宽恕赵诲,岂不是说皇帝的权威不是权威,姚崇的权威才是权威!那怎么办呢?所以,大赦是大赦,但是,玄宗在敕书里额外附加了一条:中书主书赵诲不在此列。也没有处死,大赦就是要宽恕,可是不能对他宽恕到底,杖责一百,流放岭南。这也是重刑,那么皇帝这道加了附加条件的大赦令一出来,等于玄宗向姚崇表态了,你这个面子,我坚决不给!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姚崇总算明白了,皇帝并不是离不开他,相反,皇帝是怕他不离开了!如果他再不知进退,恐怕皇帝就要不客气了!怎么办呢?主动辞职吧。就在这次大赦令之后,姚崇也主动交上了辞呈。那姚崇主动提出了辞职的请求了,经过几番交涉之后,玄宗皇帝也就高高兴兴地批准了他的请求,开元四年闰十二月的的时候,姚崇同志就被免去中书令的职务。这个时间,距离姚崇轰轰烈烈大张旗鼓地拜相,刚刚过去了三年又三个月。

   画外音:姚崇在拜相的三年多的时间里,大刀阔斧,当断即断,出色地履行了宰相的职责,开元盛世的初步形成,姚崇功不可没。唐玄宗作为伯乐,对姚崇也是礼遇有加,让姚崇在群臣的羡慕的眼光中,享受到了一种作为人臣的旷古少有的荣耀。那么这种君明臣贤的状况为什么不能保持长久呢?姚崇罢相仅仅是因为他手下小吏和儿子招权纳贿吗?

   蒙曼:我觉得当时姚崇罢相至少有三个层面的原因。第一,宰相如果专任就不能久任,这是玄宗的一个任相原则。所谓专任,其实就是大权独揽。姚崇在玄宗一朝担任中书令,当时虽然有两个宰相,一个是中书令,一个是门下侍中,虽然中书令和门下侍中是平级的,可是中书令的权力更大一些,那姚崇就是中书令。虽然名义上还有门下侍中和他制衡,但是,在姚崇主政时期,担任门下侍中的,无论是卢怀慎,还是源乾曜,基本都是伴食宰相,完全不能起到制衡姚崇的作用。同僚唯唯诺诺,不能制约姚崇,那皇帝会不会制约姚崇呢?也不会。我们在第一集讲过,姚崇刚刚当上宰相的时候,因为郎官的任命去请求玄宗批示。念了一遍郎官的名字,玄宗没反应;再念一遍,玄宗还是没反应,姚崇不明就里,非常紧张地退出去了。结果没过一会儿,宦官高力士传话来了,皇帝不是轻慢你,是要让你明白,一般的任免,一般的事情你完全可以做主,不必事事请示皇帝。皇帝有这样的气度,当然姚崇就可以放手开展工作了。玄宗为什么自己不制约姚崇,也不让同级的宰相制约姚崇呢?因为玄宗信任姚崇的政治才干,愿意创造条件让姚崇不受掣肘,充分地施展才华。

这个原则是不是一个好的原则?是挺好的,你要用人就得信任人,这是一个好原则,可是这个好原则也有一个问题,存在着一个隐患?什么隐患?如果一个权相统治时间过于长久的话,就会形成过分的权威,就会威胁到皇权。而自从武则天晚年以来,政坛之所以动荡,关键就在于皇权不振。这是唐玄宗经验教训。要想避免这个问题,只能是采取专任而不久任的原则。宰相专任,就能放手开展工作;任期短,权力就不会失控。这就既发挥了宰相的才干,又不会威胁皇权。这时,姚崇已经干了三年多,三年多是说长不长,说短可也不短了,已经开始形成自己的小集团了,已经羽翼丰满了,所以该让他下台了。 姚崇罢相的第二个原因在于,姚崇的历史使命完成了。姚崇的历史使命是什么?用一个词概括,就是拨乱反正。要知道,唐玄宗是在一连串的政变之后开始统治的。面对开元初年百废待兴的局面,各种问题都没有理顺,那好,面对这样的一个烂摊子,姚崇一方面提出“十事要说”,这是一个大概括,作为政治纲领;另一方面则是善于应变,出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为了解决问题,他是阳谋阴谋并用,没有一定之规。

按照《新唐书》的说法,这叫做“善应变以成天下之务”,善于变通,摸着石头过河,在历史转折时期固然可以迅速打开局面;但是,一旦局势稳定下来,国家需要建立稳定的制度时,善变就不再是个优点了,反而成了依法行政的障碍,因为所谓依法行政就是要有一个固定的对策,不能是今天这个对策,明天那个对策,那就不行。这样一来,面对新形势,以善于权变著称的姚崇也就完成了历史使命。既然完成了历史使命,你还整天在台上呆着干嘛,该下去了。 姚崇罢相的第三个原因在于玄宗想要树立新的道德形象。如果不是有高瞻远瞩的“十事要说”在上面罩着,单考虑道德的话,姚崇的所作所为怎么看都像个小人。他打击政敌、党同伐异、招权纳贿,搞小集团,搞个人崇拜,无论依据哪个时代的标准,也说不上是道德高尚。正因如此,玄宗才让卢怀慎做他的搭档,卢怀慎那是道德君子,在那儿坐镇雅俗,弥补姚崇的不足,起到道德表率的作用。可是,开元四年,卢怀慎去世了,这就使得高层领导班子的道德问题显得更加突出。而一个国家要想兴旺发达,不仅要有完备而有活力的制度,还要有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官僚,特别是宰相,不仅是行政首脑,也应该是道德表率。可是,以姚崇的性格与为人,显然无法成为这样的表率。这样一来,玄宗也觉得该换人了。正因为有这三方面深层原因的考虑,换宰相也就是自然而然的选择了。换句话说,姚崇罢相是唐玄宗深思熟虑的结果。所谓中书小吏的案子仅仅是一个导火索而已。

   画外音:通过蒙曼副教授的分析可以看出,唐玄宗准备换马决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当政府运转走入正轨的时候,姚崇的历史使命也就已经完成。从这个意义上讲,姚崇罢相正应了那句古话“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那么当我们望着姚崇黯然走向政坛的凄凉背影时,我们又该如何给他一个历史的评价呢?

   蒙曼:对于姚崇三年多的宰相生涯,我们应该怎样评价呢?有一个典故非常传神。当时有一个中书舍人叫做齐澣,对于跟职业有关的各种掌故无所不知,号称“解事舍人”,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活字典。姚崇对他非常欣赏,两人私交不错。我们不是讲过姚崇曾经因为丧子请了十几天的假吗?卢怀慎独立处理不了政事,所以等他销假回来上班之后,公文已经堆积如山了。姚崇有本事,没多一会儿都处理完毕了。姚崇是个很自负的人,从办公室出来,他自己也很得意,就问齐澣说,你博古通今,说说看,我当宰相,可以和哪位古人相提并论啊?意思很明显,让齐澣夸他。问题提得突然,齐澣还没想好呢,姚崇按捺不住,自己说了,我是不是和管仲、晏子差不多呀?管仲和晏子大家知道,都是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宰相。

管仲辅佐齐桓公开创霸业,晏婴在齐国后期出使四方,不辱使命。这都是中国古代贤相的典范,所以,司马迁在《史记》之中还给这两个人合立了一个传,叫《管晏列传》。姚崇自比这两位,显然自视甚高。没想到齐澣说:您恐怕比不上他们吧。姚崇问:我怎么就比不上呢?齐澣说:管子和晏子的政治措施,虽然不能施行到后世,但还可以保持到他们自己死的时候;如今您的政令,随时更改,似乎比不上他们。姚崇不甘心,又追问:如此说来,我究竟是个怎样的宰相呢?齐澣想了想说:您大概可以算得上是个“救时宰相”吧。听到这种评价,姚崇并不觉得是贬低了他,反而高兴得把手中的笔都扔在地下了,说:救时之相,也难得啊!从这个典故,我们能看出什么问题呢?我想,第一个,就是姚崇是个务实的能臣。齐澣说姚崇是“救时宰相”,救时的基础就是务实。只有务实,才能发现现实存在的问题,也才能解决现实的问题。姚崇上任后,无论是罢免冗官、贬逐功臣还是安抚宗室、捕杀蝗虫,都表现出不唯上,不唯天,只唯实的态度。正是因为有了姚崇的努力,玄宗朝的政治才会很快重新走上正轨,这就叫救时。要知道,救时可不是一件容易做的事情。

从武则天末年算起,唐朝有将近十年的时间都在动荡中度过。要是往上推到武则天掌权,唐朝已经有半个世纪都处于动荡之中了。在这种情况下救时,可是需要大眼光、大气魄还有大手段的。正因如此,姚崇听到齐澣说他是救时宰相时才会喜形于色。确实,救时宰相,岂易得哉! 第二,我们也看出来了,姚崇不是传统儒家意义上的贤臣。中国儒家讲究中庸平和,一个儒家君子,绝不好意思去追问别人,我能跟古代哪个贤相相提并论,这太不谦虚了。这还是言语方面。再看看姚崇对皇帝、对同僚和对家人的态度,就更不像儒家贤臣了。正统的儒臣应该具备怎样的道德呢?比较经典的说法就是文死谏,武死战。这死谏和死战才是忠诚的标志。姚崇会不会上谏呢?不是不会,但很少直谏。相反,只要无伤大雅,姚崇一定会顺着皇帝说话的。举个例子,开元二年二月初一,太史上奏说要发生日食,结果并没有发生。这是怎么回事啊?这其实就是科学不发达所致,没算准。但是姚崇不这么说,他眼着太阳都落山了,日食没有发生,他带着文武百官上表祝贺,说,太阳应该亏而没有亏,这完全是陛下您的圣德所致啊,是您的光辉补足了太阳的光辉啊!请赶紧把这件事记在史书之中吧。这事做得很谄媚吧,这个不太符合大臣的道德规范了。

姚崇这个样子,北宋的大政治家、大史学家、大儒家司马光十分看不惯,说姚崇是“上诬于天,下侮其君”。很明显,姚崇对待皇帝的态度不像个儒家贤臣。对皇帝如此,那对待同僚呢?根据传统儒家经典《论语》的标准,应该是“君子周而不比”。同僚之间应该互相信任,但是不能拉帮结派。可是姚崇呢?只要是可能对他专权构成威胁的同僚,他是必欲除之而后快,看看张说和魏知古就知道了,他是一点不想团结他们;而对待他自己的死党,则是包庇纵容,是非不分,小吏赵诲就是例子。这哪里还是孔子赞赏的“君子周而不比”呀,分明是孔子反对的“小人比而不周”嘛!这也不符合儒家的标准。对皇帝、对同僚,这都属于公共领域,那在家庭领域,姚崇的做派是不是符合儒家准则呢?中国古代讲究家国一体,移孝作忠。一个符合儒家理想的好父亲,应该是严格要求子女,教育他们为国效力才是,可是姚崇却纵容自己的儿子招权纳贿,这不还是和儒家的理想背道而驰吗?那我们看看这个矛盾就出现在这里了,我们刚才第一条说,姚崇是个能臣,第二条我们又说,姚崇不是儒家意义上的贤臣,这个贤跟能之间的矛盾怎么摆平啊?古语云:“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 项羽本纪》人无完人,只要能够做到大节无亏,就算好了,就被我们认为是一个好人,是一个对国家对历史有贡献的人,姚崇我们还是要看其大节。其实不光是我们今天人主张看其大节,《新唐书》的作者也是这样看待的。

《新唐书》在讲到姚崇的政绩时候说:“崇尤长吏道,处决无淹思。三为宰相,常兼兵部,故屯戊斥候、士马储械,无不谙记……崇常先有司,罢冗职,修制度,择百官各当其材,请无广释道,无数移吏。繇是天子责成于下,而权归于上矣。”什么意思呢?说姚崇真是一个擅长当官的人,他是非常有决断力的,而且他当宰相的时候,一直兼任兵部尚书,所以文的方面和武的方面他都非常熟悉,正因为如此他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才都是行之有效的,帮助国家解决问题的。

因为天子作用他嘛,所以就可以委任责成,不用亲历亲为了,同时皇权还没有旁落,这不是容易做到的事情。换句话说,正因为姚崇有决断力,李唐王朝才能够迅速地拨乱反正,走上正轨,开创了社会良性发展的局面。这是姚崇的大功绩,也是姚崇名垂青史的关键原因,他是有历史贡献的。那么姚崇通过自己的才干给开元盛世奠定了一个好的基础,那接下去又是谁会继承他的重任挑起唐王朝的重担呢?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