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檢舉)
分享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腾讯微博
Facebook
Google+
Plurk
Twitter
Line
注册
登录
论坛
休闲游戏
草根音乐
高清图吧
读书时间
百家讲坛
节目精选
旅游美食
论坛代码
社区互助
搜索
私人消息 (0)
公共消息 (0)
系统消息 (0)
好友消息 (0)
帖子消息 (0)
应用通知 (0)
应用邀请 (0)
草根学园
»
『 百家讲坛阅读区 』
» 百家讲坛 唐玄宗与杨贵妃(十二)爱的最后一道防线
返回列表
发帖
唐明皇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唐明皇
当前离线
UID
39
帖子
656
主题
127
精华
0
积分
212
威望
212
金钱
1971
阅读权限
150
在线时间
20 小时
草根友人
1
#
跳转到
»
倒序看帖
打印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3-11-25 19:55
|
只看该作者
百家讲坛 唐玄宗与杨贵妃(十二)爱的最后一道防线
百家讲坛
,
中国历史
,
马嵬驿
,
杨贵妃
,
唐朝历史
百家讲坛 唐玄宗与杨贵妃(十二)爱的最后一道防线
天宝十五载,鼎盛时代的大唐,突然爆发了改写历史的安史之乱。安史叛军攻势凶猛,兵锋直指唐朝的首都长安。
在长安的防卫体系之中,潼关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是长安东边的唯一的一道天然屏障,如果叛军拿下潼关,长安就将无险可守。
那么,这样一个重要的关口,唐玄宗会派谁去镇守呢?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潼关守军又将面临着怎样的命运呢?
中央民族大学蒙曼副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唐玄宗与杨贵妃》之《爱的最后一道防线》。
收藏
分享
分享到:
QQ空间
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唐明皇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唐明皇
当前离线
UID
39
帖子
656
主题
127
精华
0
积分
212
威望
212
金钱
1971
阅读权限
150
在线时间
20 小时
草根友人
2
#
发表于 2013-11-25 19:55
|
只看该作者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唐明皇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唐明皇
当前离线
UID
39
帖子
656
主题
127
精华
0
积分
212
威望
212
金钱
1971
阅读权限
150
在线时间
20 小时
草根友人
3
#
发表于 2013-11-25 19:55
|
只看该作者
百家讲坛 唐玄宗与杨贵妃(十二)爱的最后一道防线
天宝十五载,鼎盛时代的大唐,突然爆发了改写历史的安史之乱。安史叛军攻势凶猛,兵锋直指唐朝的首都长安。
在长安的防卫体系之中,潼关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是长安东边的唯一的一道天然屏障,如果叛军拿下潼关,长安就将无险可守。
那么,这样一个重要的关口,唐玄宗会派谁去镇守呢?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潼关守军又将面临着怎样的命运呢?
中央民族大学蒙曼副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唐玄宗与杨贵妃》之《爱的最后一道防线》。
(自幼在塞外苦寒之地长大的安禄山有一种强烈的求生本能,当杨国忠要把他往造反方向逼迫时,安禄山就真的造反了。安禄山带着他的胡族特种部队攻陷洛阳,直逼大唐首都长安。长安的东边有一道重要的关隘——潼关,它是整个都城最后一道防线。为了江山、为了美人,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关口,唐玄宗会派谁去镇守关口?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潼关守军又将面临怎样的命运?)天宝十五载,安史之乱。直指长安。六月,老将军面对诏书痛哭不情愿地离开潼关向东出发。这是哥舒翰。他接替高仙芝担任兵马副元帅。潼关重要,哥舒翰驻守,一是因为他是当时著名的军事将领,西北威名赫赫。每次打仗都是身先士卒,最擅长使枪。好多诗人都曾写过赞美诗。最有名的是百姓编的民歌,哥舒歌。清诗评家评价与南北朝民歌比美。是偶像级将军。二是因为他和安禄山是死对头。太像了,实力太相当了。安禄山与哥出生相似,都是杂胡。实力上,一是西北王一是东北王。封爵也相像。东平郡王西平郡王。这像是玄宗的双煞。曾一起入朝,玄宗让高力士请两人吃饭。想约两人为兄弟。酒过三巡,安禄山曾说,我们族类相似,应该相亲相爱才对,哥舒翰说,古人说,狐向窟嗥不祥。忘了本。你愿意跟我好,我当然愿意好。带刺。安禄山怒,突厥敢尔?高力士使眼色,从此,两人势不两立了。现在派他去打,不是最合适的吗?之所以等到现在才用,有问题。生病了,中风了。十四载时就中风了。在长安养病。现在杀了二位,实在没人,才起用他。哥舒翰百般推辞,打不了仗呀。玄宗百般不许,只好走马上阵。委政于手下两个将军,这两人又看不上眼。潼关其实可守。这里地形好,易守。北是黄河南边是秦岭。士兵也不错。哥舒翰带八万人,还有些来勤王的少数民族部落的。加起来也有十万。守潼关应该没问题。哥舒翰守得也不错。天宝十五载,半年都牢牢把住,三次打败了安禄山。
安禄山有问题了。四面受敌,西边打不进,洛阳东边是山东有民团活动,打过去没意义。南边百姓军民搏斗,跨不过江淮。北边开展游击战争中。安禄山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之中。对谋士大骂,万无一失在哪里呀?事实上,安禄山连最坏的打算都有了,实在不行退回范阳去。只能突破潼关就可以了。当时守潼关难吗?当然是攻难守易。唐有一定优势。前途应该乐观。
哥舒翰面临的是政治难题。有人不让他守了。玄宗在六月得到情报,说潼关东边安禄山先头部队驻扎,手中没多少兵,如果出兵打,一打一个准。玄宗听到这则情报,得考虑心理了。他近五年太平天子,一向志得意满,没想到晚年的安史之乱打击如此大,急于迅速结束战争,好挽回面子。急躁来了。沉不住气,命令哥舒翰出击。攻击洛阳。皇帝催了,哥舒翰郁闷。明摆着是诱敌吗?不愿意打。这时关键的第三方杨国忠出现了。杨国忠的意见呢,是相当清醒的。知道这儿易守,出关就凶多吉少,正因为如此就更想鼓动他出关了。他想借机除掉哥舒翰。因为他害怕哥舒翰。安禄山堂兄弟曾提醒过玄宗防安思顺,而哥舒翰与安思顺不和。伪造信,假装截获了这信,说安思顺有通敌行为。还是杀掉了。安思顺一死,杨国忠害怕了,原来能量如此大呀,哪一天杀我怎么办?哥舒翰确实想,因为杨国忠没做过好事,特别是逼反安禄山,天下人痛恨。哥舒翰手下王思礼就特别想杀杨国忠。哥舒翰不听他。王思礼又游说,绑架杨国忠,哥舒翰说不行。虽然一次次拒绝,但这些事还是让杨国忠害怕。提防着吧。杨国忠动了心思,上奏,在潼关,没第二道防线,不如训练一些人驻扎在禁苑中。果然训练三千养马的人在禁苑中。杨国忠还是觉得不行,在灞上再训练一万军队吧。让杜乾运训练,这其实在防备哥舒翰。哥舒翰当然知道这中的防范之心。他想,我还护着你呢,你还防我呢。哥舒翰也不好惹呀,上表把灞上一万军给我,我统一领导呀。把这个划拨到了他麾下。哥舒翰召杜乾运,一刀剁了。杨国忠更害怕了。政治斗争就是这样。玄宗居然向他征求意见,要不要哥舒翰出兵。一定要让他出关,必败无疑呀。不是被安禄山杀就被皇帝杀。国家的困境不在他的考虑之下了。玄宗一看,还是要打的多,就催他出关,宦官去,多得项背相望。哥舒翰终于顶不住了,大哭含泪出潼关往东走。
哥舒翰的大军到了一百多里地外的,大军与安禄山的前军打。道窄,哥舒翰渡河,崔乾佑一触即溃,官军越追道越窄,游兵不见了,出现了崔的精兵。山上的石头木头滚下来,砸死的不计其数。哥舒翰慌了,不冲过去就死光了,冲呀。把辎重车调到阵前,放上毡子,大军跟着跑,想得好,可是崔想迅速地布置干草车,点火用。火起了,六月刮东风,越来越猛,着火了。烧着了。死伤多。唐军看不清。战斗一下午,哪有崔军,都是自相残杀。绕到后边去了,一夹击。乱套了。都回逃,到潼关,遇到更大麻烦。三条壕沟深,前边的掉下去了,沟被填平,后边的踩着进城了。回来的只有八千人。进了关中,崔军也来了。潼关守不住了。六月九日潼关失守了。哥舒翰想再集中,手下蕃将率领一百多骑兵围住了驿站,赶紧上马吧。想往西走,手下人都跪下,说,二十万大军,大败,怎么回去见呀?您现在回去,哪有什么结果呀?不如投降安禄山吧。哥舒翰是武将,与安是死对头,哪会投降,想跳下马,不行,只剩下马鞭,想自杀,没力气,被抢走了,哥舒翰也被手下胁迫着投降了。
失守原因,除了崔用兵好,唐至少有三个因素:一是玄宗决策错误。当时人们都知道潼关易守难攻,而他逼迫出战,这是失败关键因素。玄宗急躁还有杨国忠挑唆。二人心态不一样。玄宗没预料风险,杨国忠可是知道必败为私利置国家前途不顾,让玄宗做出错误的决策。二是哥舒翰指挥上存在重大失误。至少要留一部分守潼关,怎么就跟着人家跑,谨慎在哪里?没留一手。三是冤杀高仙芝和封常清的负面影响。如果哥舒翰手下齐心,未必不夺回来。但是冤杀在前,有许多将领就认为败仗就没有好结果。只好投降。这意味着战略布局被打乱,优势没了,长安赤裸了。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
[收藏此主题]
[关注此主题的新回复]
[通过 QQ、MSN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