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百家讲坛 商贾传奇 之(五)致富宝典

越王句践卧薪尝胆,最终打败吴王夫差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而在越国击败吴国的战争中,有一个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就是越国著名的政治家范蠡。

范蠡是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政治家,正是在他的帮助之下,越王句践才最终打败了吴王夫差,成就了富国强兵的霸主之梦。而越国之所以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据说与一部奇书有关。

按理说,在整个吴越战争中,功劳最大的当属范蠡,然而功成名就之后的范蠡最后竟然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唾手可得的荣华富贵,离开了越国,选择了到外地从商,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做出如此巨大的决定呢?

竟然也是这部奇书——《计然之策》。

那么,范蠡为什么要选择弃官从商?

这部《计然之策》究竟对范蠡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范蠡在商业领域中获得了极大得成功,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当大官的机会落在了他的面前,有一个国家邀请他去当相国,可面对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范蠡却无动于衷,而更让人感到奇怪的是,每次当范蠡在商业领域获得成功之后,他又把赚来的钱财散发出去,再次选择从头再来。

那么,范蠡为什么要这样做?

他的这种做法与《计然之策》又有什么关系呢?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李晓教授将带您踏入商业的历史长河去追根溯源,为您精彩讲述《商贾传奇》之《致富宝典》。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打败吴王夫差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而在越国击败吴国的战争中,有一个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就是越国著名的政治家范蠡。范蠡是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政治家,正是在他的帮助之下,越王勾践才最终打败了吴王夫差,成就了富国强兵的霸主之梦。而越国之所以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据说与一部奇书有关。)

有一部奇书叫《计然这策》,春秋时越国依靠它富国了,范蠡依靠它富家了。“昔者,越王勾践,困于会稽之上。乃用范蠡,计然,修之十年,国富,遂报强吴,观兵中国。称号五霸。”当初勾践被困,差点亡国,勾践被迫屈膝,为吴王养马,当了三年奴隶。甚至尝过夫差的大便,回国后,勾践卧薪尝胆,发奋图年,十年生聚,终于反败为胜,最终打败了吴王夫差,迫使夫差自杀,成为春秋最后一个霸主。这过程中,指导他胜利的正是这部《计然之策》。而范蠡最重要。

范蠡是楚国冤宛地人。年青时深受道家思想影响。文种是当时才能突出的政治家。在宛地为官,与范蠡相识。他觉得范蠡有大智,两人成为莫逆之交。后来两人一起去越国为官。勾践落难时,两人追随,在他们的帮助下,终于反败为胜,范蠡因此被封为上将军。

可是正是功成名就时,范蠡辞绝了所有高官,下海经商去。“既雪会稽之耻,乃喟然而叹曰,计然之策有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家。”七条只用了五条就报了仇,能这样起作用,可以借此来经营产业。于是经商。勾践想不通,劝他说,你是越国贵族中最尊贵的了,如留,会分土共享,要走就杀掉你的妻儿。范蠡早就看出了勾践不可共富贵,于是收拾细软,带上家小,悄悄地向北方驶去。有没有西施,不知道。来到齐国。后来在这儿定居下来。

到齐国后,改名为鸱夷子皮。鸱夷指用皮革做成的像鸟的船,也说指的是装酒的皮具。范蠡在这儿开始创业。“居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不久发家了。积累了家产,还利用渔盐开始商业生产和贸易。他的成功正是得到《计然之策》的理论指导。

(按理说,在整个吴越战争中,功劳最大的当属范蠡,然而功成名就之后的范蠡最后竟然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唾手可得的荣华富贵,离开了越国,选择了到外地从商,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做出如此巨大的决定呢?竟然也是这部奇书——《计然之策》。那么,范蠡为什么要选择弃官从商?这部《计然之策》究竟对范蠡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那么《计然之策》说了哪些奇谋呢?这部书失传了。《史记》保存了一部分内容。主要有两块:一是富国之道,通过平价收购粮食保持稳定。二是富家之本。这里有三条商业原则,一是旱则资舟,水则资车。要想在竞争中胜利,得备好商品。了解消费者需求,旱时要想到可能有水灾,准备了船只,这也叫待乏。预测行情,做好准备。像荣德生就是,他总结自己的经营之道也源于此。二是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价格上涨到极点就会下跌,反之亦然。要踏准节奏。三是务完物,无息币,无敢居贵。要保持商品质量,商品和资金不能压在手中,要流动。加快运转。不能把昂贵的东西压在自己的手中,要在价格理想的时候销售出去。加快周转才能带来好的收益。

这些都是商业理论,越国当年扩军备战,要人口,要提前准备,越国就鼓励人口繁殖,男子二十岁不结婚,父母就有罪。禁止老少配,生了孩子要奖励。指导下人口增加快,这是十年生聚。

范蠡改名后,较快地发家了,生意产生巨大影响,齐国贵族议论他,说不定能治理好国家。于是推举他担任相国。摇头晃脑派人送来大印。他叹气说,经营产业可以积累家产,做相国会让人达到人生顶点。可是长期如此不是好事。谢绝并归还了相印,分赠家财给亲朋邻居,带着家人离开齐国到达陶地。这在山东定陶境内,当时是商业发达地,交通便利,经商宝地。定居于此,再改名为朱公,加上地名,就称他为陶朱公。

(范蠡在商业领域中获得了极大得成功,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当大官的机会落在了他的面前,有一个国家邀请他去当相国,可面对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范蠡却无动于衷,而更让人感到奇怪的是,每次当范蠡在商业领域获得成功之后,他又把赚来的钱财散发出去,再次选择从头再来。那么,范蠡为什么要这样做?)

范蠡这时,事业也从头开始,带着妻儿种地生产粮食,开展贸易。此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计然之策》仍然在指导着他。像待乏,加快资金周转,“废居,候时转物,逐十一之利。”低价时买进储存,上涨时再卖。坚持薄利多销,不贪心。只赚十分之一的利润。还重视人才和时机。《史记》说“能择人而任时。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这是用人与把握时机上的特点。择人而不责于人,重视选拔人才,却并不求全责备。宽厚待人。这是用人上。在对待时机上,极端认真不马虎。曾跟勾践说过,对待时机像政府抓捕逃犯一样,对,必须跳起来扑上去。他懂得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天就是时机,稍纵即逝。一旦错过,再好的人才也会无能为力。

不久,范蠡又富了起来。人们一说就会说到他,成了当时的首富。他并未保有全部家产,几次重新创业。为什么呢?是破产了?不是,范蠡“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几次聚财,又分散给了亲朋,会分钱。历史上少见。

司马迁说过:“此所谓富而好行其德者也。”他有乐善好施的美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充分体现了范蠡的自信。

从头开始,并不是从陶这儿开始的。陪勾践、到齐国、拒相印,他每次达到人生顶点顶点,都会激流勇退,再重新创业。像爬山,到了山顶,没来得及“一览众山小”,就会一下子滑到山脚,再向上爬。这正是“活着就是折腾。”

(他的这种做法与《计然之策》又有什么关系呢?)

范蠡这样折腾主要是他对《计然之策》的商业哲理与道家思想的深刻认识。《计然之策》认为有极限,应该反向操作。这种理论反映商人对市场的深刻认识。这与道家“福兮祸之所倚”道理相通。幸福灾祸相辅相成,会转化。市场形势也是这样。人生也一样,到了顶点时就会后退,遭到抛弃。道家主张,“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越爱惜破费就会越多,懂得知足才不会危险,才会长久。范蠡一生都表现了两者的影响。知进知退,适可而止。保持进取的活力。次次达到人生顶峰。也正是因为他的美德,后人尊称他为“商圣”。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