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家讲坛《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二十六)皇室恩怨
上一集讲到淮南王刘安的谋反其实是由来已久,刘安的父亲刘长的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为刘安后来的谋反早就埋下了伏笔。刘长作为刘邦的第八的儿子,生下来就没有了母亲,然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刘长虽然没有了母亲,却因此有机会得到了强权人物吕后的特别眷顾,后来刘长又被封为淮南厉王,可以说是权倾一时,富甲一方,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有着如此优越条件的刘长一生竟然遭遇了两次大的劫难。
根据《史记》记载,刘长一出生就充满了悲剧色彩,生下来就没有了母亲,可以说是孤苦伶仃,幸好有吕后的抚养才长大成人。那么当刘长长大成人知道自己的身世后,他究竟是如何给自己的母亲报仇的呢?
后来刘长长大后把母亲之死的怨恨,全部加在了审食其的头上。刘长认为审食其的不作为是导致母亲身遭不测的根本原因,所以审食其应当死。在这里可以看出刘长杀审食其是蓄谋已久的,从另外一个侧面也显示出刘长是一个鲁莽之人,目无法纪。我们现在看来审食其之死无疑是有些冤枉的,那么发生了这个大案之后,汉文帝是如何处置他这个弟弟刘长的呢?
在刘长杀死审食其之后,汉文帝并没有处罚他这个兄弟,致使刘长越来越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后来竟然不自量力地走上了谋反的道路。刘长的一生可以说是悲剧性的一生,他生后没有母亲,死时绝食而死,那么谁应该为刘长的死负责呢?
从以上王立群先生的分析可以看出,汉文帝对待刘长可以说是仁至义尽,谋反之后依然对他厚爱有加,所以不可能是汉文帝有意谋杀了刘长。可是这里的论据只是做了表面的分析和论证,有人从汉文帝的性格入手,认为历史的真相是汉文帝有意杀了刘长,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刘长之死呢?刘长之死究竟与汉文帝的性格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通过王立群先生的分析可以看出,汉文帝是一个政治老练之人,从谋略上来讲,刘长根本不是汉文帝的对手,所以就有人猜测,汉文帝靠谋略纵容刘长一步步走向死路,事实上是汉文帝用软刀子杀死了刘长,那么汉文帝为什么要杀死刘长呢?这个推断在《史记》中有什么蛛丝马迹呢?
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王立群读《史记》汉武帝之《皇室恩怨》的来龙去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