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汉武帝在位54年,是中国历史上做皇帝时间比较长的一位。但是他在这54年当中,和匈奴的交战打了44年,所以汉武帝跟匈奴用兵时间之长是空前的,这件事情在后代也是争议最大的。那么汉武帝为什么把匈奴当做自己毕生的宿敌,始终坚定不移地要和匈奴打下去?另外,从汉高祖刘邦立国一直到汉景帝执政这七十年间汉朝对匈的政策是和亲,汉武帝为什么要抛弃这个世代相传的和亲政策,而选取了战争的手段来解决民族之间的矛盾呢?
在高祖时期,由于汉匈之间和亲这个纽带的作用,两个民族之间的关系还算太平,可是到了汉文帝时期,匈奴对汉朝的政策可以说是出尔反尔,一会儿和亲,一会儿又要战争,汉文帝只得逆来顺受,最后终于与匈奴靠和亲修好了关系。没想到一波未平又起一波,根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汉朝在安排公主和亲随行人员上,由于选错了一个随行宦官,这个宦官后来竟然给汉朝造成了巨大损失,这对岌岌可危的汉匈关系无疑是火上浇油,那么,这个人是谁呢?他是如何为害汉朝的呢?
汉朝与匈奴之间的和亲政策是时断时续,两个民族之间的关系也是时战时和,任何一个意外的因素都可能造成汉匈之间和亲政策的破裂,像中行说这个宦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看来和亲靠一厢情愿是不可能的。那么当汉武帝登上皇帝宝座之后,他面临着怎样的历史机遇呢?他又会如何处理汉匈之间的关系呢?
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朝在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上都大大增强,用武力来解决汉匈之间矛盾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了,然而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汉朝完全可以靠着实力的增强,继续用谈判的方法,用和亲的策略来解决汉匈矛盾的,然而汉武帝为什么不想继续和亲了,而选择了战争呢?与匈奴结好关系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河南大学文学院王立群教授,为您精彩讲述王立群读史记汉武帝之《汉匈交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