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百家讲坛 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二十四)不战而降

百家讲坛 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二十四)不战而降

    秦王嬴政拉开灭亡六国的序幕以后,兵锋所向,战国七雄中的韩国、赵国、魏国、燕国、楚国,一个个都烟消云散。

    现在,秦国的大军直接面对着最后一个对手——齐国。齐国疆域辽阔,是战国七雄中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它的国土面积仅次于楚国。而且齐国因为不和秦国接壤,又受惠于秦国的远交近攻策略,休养生息,几十年没有发生大的战争。所以,当秦国的大军攻进齐国的时候,齐国还有上千亩的土地,数十万的雄兵,那么,这样一个国家,为什么在秦王嬴政的大军兵临城下的时候,还没有打,就举国投降了呢?

    公元前221年,秦国大将王贲,这个王贲就是我们讲的灭楚大将王翦的儿子,他在灭了燕国残部以后,带领军队从北方打入齐国。这个时候五国全部被灭了,仅仅剩了一个齐国。所以齐国的国君,就是齐王田建慌做一团,非常紧张,因为第一,五国全灭了,剩他一国了。第二,秦国的军队是从北边打到齐国的国境来的。想打吧,这个田建打不成,因为他那个齐国已经几十年没有做过战争准备,他一直是不准备打的,所以突然间应战,来不及。不打吧,束手待毙。所以齐王田建就是两难,就在这个两难的时候,突然间得到一个消息,说秦王嬴政派了一个使者来了,田建一听,高兴坏了,因为他觉得那五国被灭的时候,那五国的国君是什么下场呢?两种,第一,俘虏。第二,杀死。他这个地方派使者来了,如果要是想杀他,会派使者来吗?所以田建就在他的都城临淄,齐王的宫殿里面,举行了一个非常盛大的仪式,欢迎秦国使者。

    秦国使者来到以后对齐王说,他说我们秦王还是非常喜欢你的,但是想让你把你的国家给交出来。把国家交出来,交出来你怎么办呢?我们秦王给你想了个办法,给你五百里地,让你做个封君。就齐国你交出来,我另外给你一块地,500里,够大的吧?然后让你做个封君。齐国最后一个国君,姓田名建,田建,这齐王建一听很高兴,他觉得他这个下场比其他五国的国君强多了,高高兴兴答应了,就下令举国投降。所以最后齐国被灭的时候比其他五国都不一样,是不战而降。而齐国被灭的时候,还有上千里的土地,数十万的军队,那么,齐国为什么要不战而降呢?

    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王立群读史记》秦始皇第二十四集《不战而降》。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百家讲坛 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二十四)不战而降

    秦王嬴政拉开灭亡六国的序幕以后,兵锋所向,战国七雄中的韩国、赵国、魏国、燕国、楚国,一个个都烟消云散。

    现在,秦国的大军直接面对着最后一个对手——齐国。齐国疆域辽阔,是战国七雄中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它的国土面积仅次于楚国。而且齐国因为不和秦国接壤,又受惠于秦国的远交近攻策略,休养生息,几十年没有发生大的战争。所以,当秦国的大军攻进齐国的时候,齐国还有上千亩的土地,数十万的雄兵,那么,这样一个国家,为什么在秦王嬴政的大军兵临城下的时候,还没有打,就举国投降了呢?

    公元前221年,秦国大将王贲,这个王贲就是我们讲的灭楚大将王翦的儿子,他在灭了燕国残部以后,带领军队从北方打入齐国。这个时候五国全部被灭了,仅仅剩了一个齐国。所以齐国的国君,就是齐王田建慌做一团,非常紧张,因为第一,五国全灭了,剩他一国了。第二,秦国的军队是从北边打到齐国的国境来的。想打吧,这个田建打不成,因为他那个齐国已经几十年没有做过战争准备,他一直是不准备打的,所以突然间应战,来不及。不打吧,束手待毙。所以齐王田建就是两难,就在这个两难的时候,突然间得到一个消息,说秦王嬴政派了一个使者来了,田建一听,高兴坏了,因为他觉得那五国被灭的时候,那五国的国君是什么下场呢?两种,第一,俘虏。第二,杀死。他这个地方派使者来了,如果要是想杀他,会派使者来吗?所以田建就在他的都城临淄,齐王的宫殿里面,举行了一个非常盛大的仪式,欢迎秦国使者。

    秦国使者来到以后对齐王说,他说我们秦王还是非常喜欢你的,但是想让你把你的国家给交出来。把国家交出来,交出来你怎么办呢?我们秦王给你想了个办法,给你五百里地,让你做个封君。就齐国你交出来,我另外给你一块地,500里,够大的吧?然后让你做个封君。齐国最后一个国君,姓田名建,田建,这齐王建一听很高兴,他觉得他这个下场比其他五国的国君强多了,高高兴兴答应了,就下令举国投降。所以最后齐国被灭的时候比其他五国都不一样,是不战而降。而齐国被灭的时候,还有上千里的土地,数十万的军队,那么,齐国为什么要不战而降呢?

    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王立群读史记》秦始皇第二十四集《不战而降》。

    [画外音] 秦王嬴政拉开灭亡六国的序幕以后,兵锋所向,战国七雄中的韩国、赵国、魏国、燕国、楚国一个个都烟消云散。现在秦国的大军直接面对着最后一个对手——齐国。齐国疆域辽阔,是战国七雄中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而且齐国因为不和秦国接壤,又受惠于秦国的远交近攻策略,休养生息几十年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争。所以,当秦国的大军进攻齐国的时候,齐国还有上千里的土地,数十万的雄兵。那么,这样一个国家,为什么在秦王赢政的大军兵临城下的时候,还没有打就举国投降了呢?

     公元前221年,秦国大将王贲,这个王贲我们讲的灭楚大将王翦的儿子,他在灭了燕国残部以后,带领军队从北方打向齐国。这时候,五国已经全部被灭了,仅仅剩下了一个齐国。因此齐国的最后一个国君齐王田建慌作一团,非常紧张,因为秦国的军队已经打到了齐国的边境。齐国已经几十年没有做过战争准备,一直是不准备打的,突然间迎战也来不及,而不打则是束手待毙,所以齐王田建就是两难。就在这时候突然得到一个消息,说秦王嬴政派一个使者来了。田建一听,简直高兴坏了,他觉得五国被灭的时候,那几个国君是什么下场?要么做俘虏,要么被杀死。现在他这里派使者来了,如果想杀他的话,会派使者来吗?于是田建就在都城临淄的宫殿里举行了一个非常盛大的仪式,欢迎秦国使者。秦国使者来到以后对田建说,秦王还是非常喜欢你的,但是想让你把你的国家交出来,秦王可以给你五百里土地,让你做个封君。田建一听非常高兴,他觉得这个结果比其它五国强多了,就高高兴兴地答应了,立即下令举国投降。所以齐国最后被灭的时候,和其它五国都不一样,是不战而降。齐王田建就随着秦国的使者到秦国去了,去了后秦王就把他安排在一个叫共的地方,就是现在河南省的辉县。这个地方有一片松柏林子,秦王说这周围五百里都是你的。然后派兵把松柏林包围起来,断绝所有的供应,齐王田建最后就被饿死在这片松柏林子里面。田建原来还做着一个封君的梦,没想到自己最后的下场是这样。六国中的最后一国齐国就这样被灭了。齐国的被灭非常特别,我们要单独提出来说一说。我们回顾一下六国被灭的过程,抵抗最坚决的赵国,秦灭六国主要打的也是赵国。赵国的赵奢在阙与大败秦军,廉颇在长平打得让秦军没有办法,只好用反间计把他拿掉。即使在赵国快要灭亡的时候,大将李牧还连续把秦军打败,最后秦军无可奈何,又用反间计拿掉他,赵国是这样的顽强。燕国虽然比较弱,还敢派一个荆轲去刺秦王,不管怎样还挣扎了一下。而齐国却是伸着脖子等人家砍,不战而降,灭得最窝囊。

     [画外音] 齐国的灭亡显得有些窝囊,但齐国的历史可并不窝囊。齐国是周王朝分封诸侯的时候最早分封的国家之一。齐国地处今天山东省的东北部,物产丰富,历史悠久。那么,这样一个国家为什么会不战而降呢?我们翻开《史记·齐世家》,从齐国的兴衰历程中,我们也许能找到历史的一丝脉络。齐国的第一任国君就是周王朝的开国功臣姜太公,齐国还是春秋五霸中第一个称霸的国家。可以说,齐国是有着辉煌的历史。然而在战国后期,齐国由于独自灭了宋国,导致五国伐齐,从而元气大伤,齐国曾经的辉煌已经不再。齐国晚期虽然实力衰落,但也有上千里的土地,数十万的雄兵。可是在面临秦国进攻的时候,齐国却没有任何抵抗就投降了,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跟随王立群老师的讲述,从齐国中期和晚期的历史中去探寻齐国灭亡的深层原因。

     齐国灭亡的原因实际上我概括得比较简单,就两条,第一,国策失误;第二,政治腐败。国策是一个国家最根本的大政方针,如果国策失误了,那么这个国家的灭亡也是必然的。我们讲齐国的灭亡,就要从齐国的国策失误开始讲起。齐国国策的失误,不仅仅体现在齐国的末期,齐国的中期国策也有失误。齐愍王时代滥用武力,他对旁边的宋国一直垂涎三尺,早就想把宋国灭掉,因为灭了宋国,就可以大大扩充自己的国土。齐愍王只顾得灭宋,他忘了一条,当时天下的形势,就是齐国和秦国的力量比较强,秦国比齐国稍强一些。秦国是非常想要削弱齐国的,但是削弱齐国又没有一个办法,所以秦国就派使者怂恿齐国灭宋。齐国后来这样干了,结果是犯了众怒,这是秦国想达到的目的。燕国也想让齐国灭宋,因为燕国和齐国有世仇,齐国曾经要灭掉燕国,所以燕国一直想报仇,可是燕国报仇一国的力量又不足,怎么样联合诸侯呢?得有一件事把诸侯惹毛了,这件事就是齐国独吞宋国,天下诸侯都不愿意。当时的形势我们讲过,从春秋争霸到战国统一,战国时期有一个基本的心理,所有诸侯国的国君都不希望有一国特别强大。哪一国特别强大了,一定成为其它国家打击的对象。我们讲过连横、合纵,合纵不是单单对付秦国的,也可以对付齐国。如果有任何一国特别强大到让其它国家感觉受到威胁,那么其它国家就可以联手打它,甚至灭掉它。这个账齐国没有算,结果灭了宋国以后,秦国和燕国不满意,韩、赵、魏也不满意,都觉得齐国占的便宜太大了,所以五国联手把齐国灭了。灭齐以后,其它国家的想法还简单,割一块地就行了,唯独燕国,把齐国反过来压了五年,这就是齐愍王滥用武力国策的结果。所以说齐国的灭亡,最重要的原因是它的国策,从齐国的中期到晚期,它的国策出现了一连串的失误。不是说滥用武力吗?齐国后期奉行的国策就不用武力了,“事秦谨,与诸侯信”,恭恭敬敬对待秦国,不和秦国打仗。制定这个国策的人是一个女人,叫君王后,她比吕后专政要早得多,她掌握齐国的国政有十几年,我们很少提到这个人,这个人还是值得一提。我们讲了五国伐齐,齐愍王野心膨胀,单独把宋国灭了,招致其它国家不满而联手攻打齐国。五国伐齐以后齐愍王被杀,他的儿子逃了,逃到民间,就是今天山东的莒县,在这个地方一个大夫的家里做了佣人。这个莒大夫是一个封君,他有一个独生女儿,这个女子很有眼力,一眼就看出这个佣人气度不凡,经常偷着给他拿好吃的,最后还以身相许。齐愍王的儿子也够幸运的,这叫公子落难,小姐相救。当时齐国只有两个地方还在,一个是莒,一个是即墨,其它的都被燕国占了。这两个地方的人就在寻找齐愍王的后代,要把他扶到齐王的王位上。太子知道这个事情,但是他不敢亮出自己的身份,怕是人家下的套,所以他一直默默关注这件事情。后来过了很长时间,他发现别人是真心找他,这才敢于出现。当然人家要做一番考察,结果发现他确实是齐王的后代,于是就被立为齐愍王之后齐国的国君了,史书称为齐襄王。齐襄王一继位,就把莒大夫家的这位小姐立为了王后,这个王后就是大名鼎鼎的君王后。君王后给齐襄王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就是我们一开始说的不战而降的齐王田建。虽然君王后身为王后,可是她的父亲不认她这个女儿,说她不经过媒人私订终身,玷污了自家的门风。尽管如此君王后对自己的爹妈还是很孝顺,可以说她是个孝女。他们在莒地生活了五年后,田单用火牛阵大败燕军,齐国复国。

     [画外音] 田单是齐王的远房亲戚,在燕国军队进攻齐国的一个城池即墨的时候,田单被推举为首领,他与部下同甘共苦,坚守城池,又挑选出一千头牛,在牛犄角上绑上锋利的尖刀,并用火点着牛尾巴,趁着夜色将牛赶向燕军阵地,这样利用火牛之威齐军大败燕军。然后田单又接连收复被燕国占领的城池,使齐国最终复国。这一场战争的胜利,使齐国又存在了六十多年。因为六十多年后秦王嬴政灭掉齐国,最终统一了中国。但在田单用火牛阵大败燕军的时候,齐国的太子,也就是继位的齐襄王重新掌管了齐国,齐国仍是战国七雄之一。

     这样,齐襄王就把他的国都又移到临淄。可是齐襄王没能长寿,只做了19年国君就死了。齐襄王死了以后,他的儿子田建继位,但大权掌握在他的母亲君王后手里。君王后这个人对秦国一直奉行“事秦”的国策,不和秦国对抗,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长平之战。赵国缺乏军粮向齐国求救,君王后下令不给,不掺和秦、赵之间的事。赵国没有军粮导致最后兵败,损失了45万主力,从此一落千丈。而这个不支援赵国的决定就是君王后做出的。

     [画外音] 君王后奉行的“事秦谨”的国策,使齐国忽略了“唇亡齿寒”的道理,从而看着别的国家被秦国消耗而无动于衷,这样就导致了最能够抗衡秦国的赵国也衰落下去。秦国一国独大后,加快了统一六国的步伐。所以,君王后奉行的“事秦谨”的国策,很明显是对齐国的生存不利。那么,君王后死以后她的儿子齐王建继位,齐王建又奉行什么国策呢?他为什么要奉行这样的国策呢?

     君王后死了以后,齐王田建一直奉行对秦国友好的做法,而这个对秦国友好的做法恰恰和秦国远交的“交”相吻合。这样,田建在位前43年可以说没有遇到危机。到第44年,王贲率领秦军来了,还派来一个使者,田建一相信使者的话,最后就饿死了。所以这个齐王田建,在国策上犯了一个大错误。田建的糊涂我们还可以举几个例子。曾经有一次,田建准备到秦国去朝拜秦王,这是一件很丢人的事,就被手下的一个人拦住了,他说大王你不要去,你想想我们拥立你为齐王,是为了你当王拥立的,还是为了国家才拥立的?田建说,当然是为了国家。既然是为了国家,你怎么能不顾国家的面子而到秦国去呢?这样一说,田建才没有去。另外一个官员也知道了这件事,他亲自去见田建,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说我们齐国还有几十万军队,五国虽然灭了,但是三晋亡国以后,不愿意亡国的官员都到了齐国,有几百人;楚国亡了,它的官员也到了齐国,也有几百人。如果大王给三晋的官员十万人,给楚国的官员十万人,让他们各自回去开展复国运动,这样一来秦国的兵力就分散了,我们齐国也不至于亡国。这话虽然有一些夸大之词,但总的来看,不失为一个比较好的救国方针。但齐王田建听不进去,不予采纳,还是奉行不得罪秦国的国策。那么齐王田建奉行这个国策到底是为什么呢?原由有三条,这个原由行得通行不通另说。这三条原由是:第一不愿得罪秦国。因为齐国是秦国远交近攻的受益者,齐国和秦国不交界,就不会直接受到秦国的军事打击,这样一来,齐王愿意和秦国保持友好,保持自己短暂的和平,就不去帮助其它国家,主要是不帮助韩、赵、魏;三晋直接靠着秦国,属于秦国近攻的对象,而齐国属于远交的国家。范睢向秦昭襄王提出的这个远交近攻战略,让三晋深受其害,让齐国得到了短暂的和平。但是如果三晋一亡国,齐国的亡国也就快了。齐国这个国策是有巨大代价的,这个代价齐国并没有看清。第二个原由就是金钱战,秦国用金钱收买了齐国最重要的,最有权力的大臣宰相后胜。权臣被收买,所以误导了齐王。第三个原由就是五国伐齐,对齐王田建有巨大的影响。五国伐齐中间就包括韩、赵、魏,所以齐国从此对韩、赵、魏是有看法的。不是联手灭我吗?现在你们受到秦国的攻击我也不管。但是田建忘了唇亡齿寒的道理,这个所谓的教训也误导了他。于是田建一直执行这个错误的国策,最后愚蠢到交出自己的国家,把自己饿死了。所以我们觉得,齐国的失败首先是国策的失败,从齐国中期到晚期,它的国策出现一连串的错误,这就给了秦国足够的理由。所以秦国灭齐,是齐国自身衰弱和犯错误导致的,这是齐国灭亡的最重要原因。

     [画外音] 我们可以看到,齐国中期和晚期的国策对齐国的生存都是不利的。齐国中期齐愍王滥用武力的国策给齐国带来灾难,导致五国伐齐的事件发生,齐国从此衰落了下去;而齐国晚期执政的君王后和齐王建,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完全不用武力,奉行“事秦谨”的国策,这使得齐国眼睁睁地看着别的国家一个个被秦国消灭,从而使自己直接暴露在强秦的铁蹄之下,这也加速了齐国的灭亡。可以说齐国灭亡的原因之一就是国策失误。那么,齐国灭亡的第二个原因又是什么呢?

      第二个原因,政治腐败。君王后执政15年后死了,她临死的时候给田建说了一句话,说大臣中间有一个人是值得重用的。田建是个窝囊废,听说有一个人可以重用,就急着说,我拿笔记下来。等他拿出纸笔,叫君王后说,君王后说我忘了。这个事史书记载就是这个样子,但是我不相信是君王后忘了,君王后能识别齐襄王流落到民间做了佣人,知道人家气度不凡,将来会大有作为,难道她能看不出来大臣中间谁可以用吗?那她为什么最后不说呢?我说一个事实,君王后死了以后,齐王田建名义上是国君,但他没有能力掌管国政,齐国的国政落到了君王后的弟弟后胜的手里。我的看法是,君王后已经看出她死后,后胜要掌管国政,也知道齐国的大臣哪一个可堪大用。她本来是想说,但是想到说出来的结果会导致田建倚重别的大臣,而她的弟弟则失去权力,所以她欲言又止。后胜是一个极其贪婪的人,他是田建的舅舅,又是宰相,有很大的权力;他非常富有,还很贪婪,而秦王赢政要的就是他的贪婪。所以秦国打了一张金钱牌,给后胜送了大量的金钱,不但对后胜行贿,而且对他手下的门客也给好处。结果后胜和他的门客整天给齐王田建灌输一个思想,不要跟秦国打,不要帮助其它国家。秦国这一手划得来;秦国灭六国就是用两手,一手是武力,另一手就是金钱。我们讲战国史,讲了每一个国家的变法图强,秦国是商鞅变法,楚国是吴起变法,魏国是李愧变法,韩国是申不害变法,赵国是胡服骑射,唯独齐国没有变法图强。齐国有名将,比如孙膑。有名相也有名君,但是齐国就是没有变法图强,为什么?因为齐国占尽天时地利,国土面积大,是最早分封的,也没有像韩、赵、魏那样受到严重的生存竞争。这些国家变法的根本原因,都是生存的艰难。齐国本来首封之君姜太公,就是有名的功臣。齐国的国土又非常好,所以它没有生存危机,就不知道变法,没有变法的迫切要求,这是齐国政治腐败的很重要原因。齐国也没有像秦国那样用军功爵制保障为国立功的人,谁还会为齐国拼死作战?这样一来,齐国的政治的腐败就一天天积累下来。国策的失误和政治的腐败,两方面的因素最终导致了齐国的亡国。齐国的亡国在秦王嬴政统一六国中是一个经典的战例。《孙子兵法》说过一句话:“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不通过战斗,派一个使者一说就投降了,这是最高明的战争。齐国的灭亡正好印证了这句话。而这句话就是齐国人写的,这真是个绝妙的讽刺。齐国亡国的时候还有上千里的土地,数十万雄兵,但它没有打就投降了。齐国的灭亡,造就了千古一帝秦始皇。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最后一个灭掉齐国,完成统一中国大业。我们用了12集介绍秦始皇统一中国的经过,而历史记载这个过程非常简单,加起来不到五百个字,几乎没有什么大的战争。所以我们可以用“势如破竹”四个字概括秦始皇统一中国,那么秦始皇统一天下为什么表现得如此简单,如此顺利?请大家继续关注这一个话题,谢谢。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