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董生对策》一集中,王立群先生讲到汉武帝继位以后,按照董仲舒的“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思想,开始办理两件大事,一是兴儒学,任命了信奉儒学的窦婴为丞相。另一件大事是除弊政,就是根据董仲舒的建议进行改革。然而汉武帝的这一做法却遭到了一个人的反对,这个人就是他的祖母窦太后,那么窦太后为什么要反对呢?
汉武帝登基以后,他开始按照董仲舒提出的思想进行改革,主要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改革,第一列侯就国,也就是把一些诸侯国的诸侯都赶到自己的封国上去,不要呆在京城,第二是除关,也就是解除函谷关的关禁;第三是检举刘氏宗族和窦氏宗亲的违法行为。这三条中的第一和第三条都触动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而一心想有所作为的汉武帝,不惜牺牲刘氏宗族和窦氏宗族的利益,实行新政,处在背后的窦太后开始或许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然而赵绾建议汉武帝,以后不要再向东宫汇报事情,一下子把老太后惹火了,这位老太后要整顿汉武帝一手建立起来的新政。
王立群先生认为,窦太后内心对儒学有抵触情绪,但对权力却有着强烈的欲望,她是历经三朝的老太后,始终处在权力的中心。想让她交出权力是很难的,但是窦太后现在面对交权的问题,她会如何处理呢?她将如何对待以皇帝为中心的这一帮人呢?
但事实上,窦太后和汉武帝之间的较量还是应了那句老话,姜是老的辣。汉武帝的建元新政最终以失败告终,那么窦太后为什么可以毁掉新政呢?是她手中的权力和丰富的政治资源吗?司马迁在《史记》中还隐藏了一个不被人关注的问题,那么这个问题是什么呢?
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王立群读史记》汉武帝之《太后干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