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家讲坛 隋唐考场风云(七)李白难考
不能不承认,科场上的种种规范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利于考察考生们的水平,但是又不利于考生们真实发挥自己的水平,它对他的水平是有限制的。但是不管如何,文体的规定以及时间的限制,还有检查严格,都不足以让很多人对科举考试望而却步。但是,一些对考生身份的要求,却把一些非常有才华的人阻挡在了考场的外边。我们所熟悉的李白就是这么一个人物。
李白是大唐王朝的一个天才诗人,是唐朝最著名的诗人之一,才华横溢,满腹诗书,他有济世安民的理想,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座高峰,他被人们称为“诗仙”,可就是这个“诗仙”,一辈子没有踏进科场一步。在那个千帆竞渡的科举时代,李白为什么与科举无缘呢?
在唐朝,普通人要想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参加科举考试,唐朝是一个科举的时代,很多寒门士人都是通过科举的途径进入仕途,实现了人生抱负,而才华横溢的李白,虽然也有施展平生抱负的志向,但他为什么不走科举之路呢?
李白家族曾经被流放,这说明李白是刑家之子的身份,按照唐朝科举的考试制度,仅仅是这一条,李白就没有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而李白家族的另一个身份,更是使李白无缘当时的科举考试,那么,李白家族还有什么样的身份,导致李白无法踏进科场,展示才华呢?
郑州大学王士祥副教授,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隋唐考场风云》之《李白难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