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家讲坛 隋唐考场风云(五)诗赋取士
在刘思立的建议下,朝廷采取措施,进士科需要先加试,先考两篇杂文,符合文律要求的才能进入到下一场策论的考试。那么,在当时这个杂文包含的名目非常多,它不专指其中的一个。究竟哪一个文体会成为杂文考试的首选呢?
我通过徐松《登科记考》进行了一个统计,我发现,在唐代,先后考到的杂文文体有十来种,通过对比,我又发现,其中两个文体:一个是诗,一个是赋。这两个文体无论从连续性上来说,还是考的次数来说,都是最受当时人们欢迎的。也就是说,在杂文考试里边,诗、赋二体最受青睐。
有的人因为一首诗写的好,有的人因为一篇赋写的好,就能考上进士。更有幸的是,可能因为一首诗,一篇赋,还能被确定为状元,第一名录取。那么有的朋友可能就会问了,唐朝的时候科举考试、杂文考试为什么对诗赋如此的看重?请继续关注,郑州大学王士祥副教授,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隋唐科场风云》之《诗赋取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