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家讲坛曾国藩家训(十五)逆来顺受之法
在工作生活中,人难免会遇到困难挫折,甚至还会遇到别人的故意刁难陷害,那么当面对这样的人这样的事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郦波老师从曾国藩的家书中为我们找到了答案。
曾国藩在他的家训里头,教育子女的时候,特别强调一点,面临困难的时候,甚至是面临别人的刁难的时候,如何运用这个行动的智慧?比如说他就提到,百端拂逆之时,只有逆来顺受之法。——《曾国藩家书》逆来顺受之法。有人听了奇怪了,逆来顺受不是什么好词啊,我们现代汉语里头,逆来顺受这个成语,多少有点贬义的意思,说这个人逆来顺受,说明怎么样?说明这个人性格很懦弱、很胆小、很怕事。但是曾国藩,在古汉语里用到的,这个逆来顺受,它是没有贬义色彩的,它就是讲应事的一种行动智慧,是一个纯客观的描述。他那个逆来顺受里头,到底包含着怎样的内涵呢?那么最懂得立身处世的曾国藩,为什么说在困难挫折面前,只有逆来顺受之法呢?是什么事情让曾国藩发出了这样的人生感叹?
他的这个“逆来顺受”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内涵?曾国藩所说的这个逆来顺受啊,它不是屈从,它本质上是一种化解,是一种叫什么?叫四两拨千斤的智慧。所以他在家训里头曾经教育子弟说,大约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融,行得通也。” ——《曾国藩家书》就是说做人做事,要能不怨不尤,因为你怨天尤人,反过来就会人尤天怨,那么一个聪明的人,一个有志向的人,要能立能达,是指什么?能立要有人生的原则,要有志向,能达就是做事情的智慧了。所以他解释,达者圆融也。什么最圆融啊?什么最圆融。太极最圆融,太极这个东西最圆融,最讲究四两拨千斤的智慧。所以这个化解看上去,不是和这个矛盾,正面冲撞,但它绝不是避让、退缩,它是一种更高的境界和智慧。敬请关注 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 郦波副教授,为我们精彩评说《曾国藩家训》下部,第一集《逆来顺受之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