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百家讲坛 囚徒天子光绪(十一)当光绪遇见康有为

通过中日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西方列强看到了清政府的软弱无能,于是在十九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大清王朝面临被瓜分的险恶形势,光绪皇帝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他也并不想做一个亡国之君,于是他苦苦思索着变法维新,振兴王朝的办法。

     就在这时候,翁同龢向光绪帝大力举荐康有为。

     那么康有为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天下不乏有才之士,为何偏偏推荐康有为?为什么光绪帝偏偏信服康有为?

     另一方面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的矛盾愈演愈烈,几乎到了撕破脸的地步。那么面对慈禧太后的欺人太甚,光绪帝还会一直忍气吞声吗?

     清史专家、辽宁师范大学喻大华教授做客《百家讲坛》,继续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囚徒天子光绪》第十一集《当光绪遇见康有为》。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通过中日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西方列强看到了清政府的软弱无能,于是在十九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大清王朝面临被瓜分的险恶形势,光绪皇帝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他也并不想做一个亡国之君,于是他苦苦思索着变法维新,振兴王朝的办法。就在这时候,翁同龢向光绪帝大力举荐康有为。那么康有为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天下不乏有才之士,为何偏偏推荐康有为?为什么光绪帝偏偏信服康有为?另一方面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的矛盾愈演愈烈,几乎到了撕破脸的地步。那么面对慈禧太后的欺人太甚,光绪帝还会一直忍气吞声吗?清史专家、辽宁师范大学喻大华教授做客《百家讲坛》,继续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囚徒天子光绪》第十一集《当光绪遇见康有为》。

      通过中日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西方列强看到了清政府的软弱无能,于是在十九世纪未,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德国强占胶州湾;沙俄租借旅顺,大连;英国强租“新界”和威海卫;法国强租广州湾。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大清王朝面临被瓜分的险恶形势,光绪皇帝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他也并不想做一个亡国之君,于是他苦苦思索着变法维新,振兴王朝的办法。就在这时候,有人向光绪帝大力举荐康有为。那么康有为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天下不却思想进步的有才之士,为什么光绪帝偏偏信服康有为?另一方面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的矛盾愈演愈烈,几乎到了撕破脸的地步。那么面对慈禧太后的欺人大甚,光绪帝还会一直忍气吞声吗?

      战争一结束,就打击光绪。下令革职汪明銮等二人。说他们是信口妄言,说是挑拨母子关系。转过年来,文廷式被革职,这是帝党的骨干。慈禧矛头所向正是光绪。面对这些,光绪一时无力反驳。五月初九,光绪的生母去世,慈禧与光绪一起去吊唁。光绪的弟弟来迎接。慈禧要载沣交出最贵的珠宝陪葬。载沣迟疑了一会儿,慈禧破口大骂,让太监去搜,醇王府人回忆,当时简直是抄家。光绪冷眼旁观,这是冲他来的,醇王府是他的家,这是给他好看。光绪除了沉默,还能说什么?从甲午战败以来,慈禧觉得连遭背运,她觉得不解,有人说是奕擐陵上有白果树,高大,十里开外能看到,皇家的风水,让树占了,难怪运气不好。于是下令伐树,内务府十分为难,醇亲王奕擐是光绪的生父,要伐树,得让知道是慈禧的命令哪。估计光绪不敢说什么吧?于是跟光绪说,光绪说,要砍树,就先砍我的头,内务府大臣们灰溜溜地退下去了。一天,太后起早,领着内务府的人出城了,太监说是七王坟,光绪叫车追,到了红山口,光绪眺望,平时能看到那棵树,再也见不到了。光绪知道晚了,慈禧正出来,擦肩而过,几百个工匠正在这儿收拾。慈禧先动手,工匠们才敢动。

      光绪皇帝对慈禧太后的所作所为,敢恕不敢言。白果树最终还是被砍掉了,但是大清王朝并没有像慈禧太后希望的那样时来连转。公元l897年,也就是《马关条约》签订俩年之后,在山东发生的一件民教冲突的大案,却成了另一场大灾难的导火索。

      光绪二十三年11月3日,电报来了,报告山东曹州一个村庄,十几个蒙面人杀死了德国两个传教士,但明天就是慈禧的生日。光绪也急,本欠德国人情,现在出了这样的事。在逼迫日本归还辽东半岛的过程中,德国出了力。还不上对日赔款,德国甚至借了钱给清。

      现在德国要租借胶卅l湾,至今还没办。德国抓住把柄,能放过要挟的计划吗?清政府承诺惩办杀手。光绪心里发毛,十几天后,光绪接到奏折,李秉衡报告,德国登录,口出狂言,李秉衡要赶德国人下海。光绪恨不得拿李秉衡得是间。光绪召开会议,研究山东半岛的形势,不能以军事来处理,只好下旨给李秉衡,不要轻言决战,要通过外交来解决。十一月,俄国闯进了旅顺口。俄国人来解释了,俄国进驻旅顺口,是为了防御德国。当时中俄间有密约,规定两国面对日本要联合对敌。中德间的交涉不是这个,清指责俄。光绪明白了列强都是一路货,现在看透了这些豺狼。

      公元1898年三月,光绪帝无奈地同意与德国签订《胶澳租界条约》,将胶州湾租借给德国九十九年。随后不久,清政府又被迫与俄国签订了《旅大租地条约》,将旅顺口、大连涛租给俄国二十五年;而这些不过是十九世纪未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开始。因为甲午战争的战败,充分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和软弱无能,于是其它西方列强——英法等国也纷纷在中国强租港湾、划分势力范围。至此亡国大祸迫在眉睫,天下有识之士大声疾呼,号召奋起救国。光绪帝也不想做一个亡国之君,于是他苦苦思索着变法维新,振兴王朝的办法。这时候,历史上注定要相遇的两个人即将见面了,翁同龢向光绪帝大力举荐康有为。那么康有为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天下不乏有才之士,为何偏偏推荐康有为?

      光绪这时结束了学业,翁同龢改任了,二人谈起王朝的危机与办法。翁同龢说不是改革就能奏效的,推荐了康有为。这是广东人,1858年出生,父辈为他选择了科考路,希望他能光宗耀祖。康有为生活在这样的非凡年代,社会动荡留下心灵的烙印,他思路独特,从小显示与众不同的特点,十九岁时师从朱次琦,这是有名的学者,深得赏识,不久二人干起来,围绕韩愈的评价,二人唱了对台戏。一怒之下,逐出了康有为,从此读了许多书,思考了许多,有所心得,又哭又唱。康有为也看了许多西学的书籍,改变对西方的印象,发现其文明,开始探索富强的途径。救国途径是发展资本主义,政治民主化。他就是一介书生,如何把主张实现呢?上书皇帝,如果被感动,不就直接做官了吗?1888年,参加乡试,上了书,提出变法的建议。光绪当然看不到,这是垂帘时,一个平民的意见怎么能让最高统治者看到呢?所以没任何反响。但是康有为不服输,上疏不灵,考试不灵,回到广州创办学堂,一边教书一边研究改革。康有为有魅力,一眼看去貌不惊人,但是开口就能吸引人。出口成章,有独特的思想体系,奠定了自己维新领袖的地位。后来会试,在北京,正赶上马关条约签字时,康有为召集举子,演讲,讲到清形势危如累卵,现场哭声一片,他提出主张:“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当时演讲完毕,雨过天晴,彩虹挂上天。康有为掏出奏折,众举子签字,这就是公车上书。这事轰动一时。

      不久,康有为中了进士,被任为工部主事。不久,上了第三书,提出自强雪耻的口号,和具体的变法步骤。没想到这次送达了光绪手中,光绪激动不已,下令抄送慈禧,她看了几遍,有所动心,但甲午战争刚过,都忙得焦头烂额,也不了了之。康有为心想,不被重视,前途迷茫,多少有点心灰。然而,一天午后,康有为被翁同龢专程拜访。客人走了后,才知道是翁同龢来访。这是枉驾屈尊,用意是考察康有为,康有为回来后,赶紧往翁同龢府上跑,谈了几个小时,讲得翁同龢非常高兴,后来通过引荐,梁启超等也陆续与翁同龢见面了。

     光绪帝看了康有为的上疏,非常赞成他变法的主张,但是光绪帝虽然名为皇帝,其实事事受慈禧大后的牵制,所以一时也不敢轻言变法。根据资料记载,由于种种原因,当时光绪帝和康有为一直都没有机会见面,以至于康有为一度心灰意冷,打算辞官返乡。那么光给帝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真正下决心,变击维新呢?

     列强瓜分中国,全国民情激愤。康有为上书说,“皇上与诸臣,虽欲苟安旦夕,歌舞湖山而不可得矣!且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而不可得矣!”太刺激人了,说皇上与臣子们混日子,恐怕美好日子会一去不复返了,康有为实际是警告不变法即亡国。这时康有为没资格直接上奏折的,得工部尚书转递。工部尚书看过,觉得太触目惊心,拒绝上书。康有为急呀。康有为决定辞官回家。正装车时,翁同赫来了,改变了历史进程。阻止他回乡,承诺皇帝必将重用,着手变法。康有为大受鼓舞,决定留下。现在光绪下定大举变法的决心,要面商改革大计。恭亲王奕浙阻止光绪这样做。光绪只能让李鸿章翁同赫等替他接见。

     1898年1月24日,李鸿章翁同赫等出面接见。荣禄提出,祖宗之法不可变。在当时,敬天法祖,祖宗的制度不能改变,否则是不忠不孝,这是大帽子了,康有为说,祖宗之法是治理祖宗之地的,现在地都守不住了,还要它干什么?要因地制宜呀。荣禄下不了台。李鸿章间官制的事,也被顶回了。翁同赫提出间题,请教发债券呀怎么做?都做了回答。第二天回答了召见的结果,光绪决定要亲自接见,恭亲王奕浙也不愿意。但是从此,康有为与光绪间建立了文字上的联系。康有为把自己编的书,进呈给光绪。

     十九世纪的清处于困顿中,不愿意变革,光绪只是让总理衙门官员研究奏折,研究完了汇报,“墨守成规,固无以协经权,轻改旧章亦易以滋纷扰”,这是两头堵呀。语气上是,不赞成变法的。光绪之下有千千万万个守旧的官员,更不必说慈禧太后了,光绪在焦灼中寻找变法的时机。不久,恭亲王奕浙去世,改变了清的政治格局,光绪抓住这一契机,准备大胆改革。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