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绪小皇帝继位后的几年里,虽然他自己经受了许多让人无法相信的苦难,朝廷中也风波不断,但总的来说,这是晚清历史上相对平静的一段时光。“太后垂帘,亲王辅政”的体制,使得朝局中的权力分配,得到了一定的平衡。在光绪皇帝的名分下,东太后慈安、西太后慈禧和恭亲王奕,组成了清皇室的“三驾马车”,国家的运行还算平稳。然而,在小皇帝光绪长到十来岁的时候,大清王朝的最高层陡然发生了变化,东太后慈安的突然离世,彻底打破了原有的权力平衡。那么,慈安的死到底跟慈禧有没有关系?议政王奕又该如何应对?而慈禧又是用什么样的手段走向了权力巅峰呢?
许多事实证明,极具权力欲的慈禧经常会不择手段地清除异己,慈安的死,也必然会引发人们对慈禧的猜测。然而,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实事求是、注重证据,才能做到客观与公正。那么,慈安的突然离世究竟跟慈禧有没有关系?我们能拿出慈禧谋杀慈安的证据吗?
慈安的去世,让左右清皇室的三驾马车的格局成为泡影,最高权力的平衡被彻底打破,三足鼎立变成了两极相对。而慈禧和奕并驾齐驱的局面又绝对不可能形成,因为他们之间积怨已久。清史专家、辽宁师范大学喻大华教授继续为您解读慈禧和奕叔嫂之间的恩怨是非。
此时的奕已经主持朝政二十年,可算是根基深厚,这让慈禧一时难以下手。在慈安去世三年后,慈禧终于找到了出手的机会。当时法国侵略了清朝的属国越南,因为越南战略位置重要,朝中许多大臣都主张对法国开战,但作为军机大臣,奕知道国力乏弱,军事装备又与法军相差太远,如果两国开战,清军几乎没有取胜的可能,于是主张妥协。他的这个态度,使得晚清历史到这里来了一个急转弯,慈禧由此走上了一手遮天的权力巅峰。那么,恭亲王奕又会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局呢?
《百家讲坛》栏目邀请清史专家、辽宁师范大学喻大华教授做客《百家讲坛》,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囚徒天子光绪》第四集《三驾马车的急转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