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百家讲坛 万历兴亡录(一)一朝天子一朝臣

公元1644年,岁在甲申。崛起于中国东北的女真部落在爱新觉罗家族的带领下,用铁蹄征服了由汉人统治的中原,明朝自此灭亡。此时距明朝万历皇帝去世,仅仅24年。万历皇帝恐怕做梦也想不到,起兵推翻并最终取代朱家天下的,正是与明朝恩怨纠葛数十年的女真人努尔哈赤及其子孙,而这一切与万历皇帝不无关系。

明神宗万历皇帝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主政的四十八年占了明朝全部国运的六分之一。他即位之初,由于有张居正的辅佐改革而社会一片欣欣向荣,明朝也出现了一个中兴的局面。但随后,在立太子的问题上万历皇帝与众位大臣僵持对立,以至于28年不上朝。期间,陷于内耗的明朝一次次错过了重新认识自己和认识世界的机会,失去了改变自己、净化自己的原动力,社会在不断开放,路却越走越窄,最终滑向了毁灭的深渊。有感于此,学界曾有观点认为:明朝灭亡,实则亡于万历。那么万历皇帝真能背负如此骂名吗?在兴与亡的叹息间,我们又能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呢?

江西师范大学教授方志远,一位历史学的守望者,他年轻时扛过锄头、拿过榔头,在广阔天地间认识自然万物,在世事无常中读懂人世沧桑,最终,在史书中触摸到这个苦难民族灵魂的最深处。让我们跟随他的脚步,一同去探寻明朝万历一朝的兴与亡、得与失。《百家讲坛》系列节目《万历兴亡录》第一集《一朝天子一朝臣》。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公元1644年,岁在甲申。崛起于中国东北的女真部落在爱新觉罗家族的带领下,用铁蹄征服了由汉人统治的中原,明朝自此灭亡。此时距明朝万历皇帝去世,仅仅24年。万历皇帝恐怕做梦也想不到,起兵推翻并最终取代朱家天下的,正是与明朝恩怨纠葛数十年的女真人努尔哈赤及其子孙,而这一切与万历皇帝不无关系。

明神宗万历皇帝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主政的四十八年占了明朝全部国运的六分之一。他即位之初,由于有张居正的辅佐改革而社会一片欣欣向荣,明朝也出现了一个中兴的局面。但随后,在立太子的问题上万历皇帝与众位大臣僵持对立,以至于28年不上朝。期间,陷于内耗的明朝一次次错过了重新认识自己和认识世界的机会,失去了改变自己、净化自己的原动力,社会在不断开放,路却越走越窄,最终滑向了毁灭的深渊。有感于此,学界曾有观点认为:明朝灭亡,实则亡于万历。那么万历皇帝真能背负如此骂名吗?在兴与亡的叹息间,我们又能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呢?

江西师范大学教授方志远,一位历史学的守望者,他年轻时扛过锄头、拿过榔头,在广阔天地间认识自然万物,在世事无常中读懂人世沧桑,最终,在史书中触摸到这个苦难民族灵魂的最深处。让我们跟随他的脚步,一同去探寻明朝万历一朝的兴与亡、得与失。《百家讲坛》系列节目《万历兴亡录》第一集《一朝天子一朝臣》。)

   我们来看到个充满悲情的时代。先说明两点:一是嘉靖在位45年,万历在位48年,中间有六年隆庆,这时部分开放海禁,部分开放北方少数民族间的互市贸易,当时经济发达地区像苏卅l等,赋税制度也在-悄然改革。这是一个改革时期,为后来张居正的改革做了铺垫。二是这个时代有半世纪,所有人物,万历、张居正、汤显祖、努尔哈赤等人物,我们提取最有影响的片断来说。过去提到过王阳明、高拱、戚继光、严嵩、海瑞等,这些人还将继续产生影响。要说明的是,他们在万历时的形象与嘉靖往事时的形象不一样。像戚继光,到万历时向文化人转型。严嵩在嘉靖时是人人喊打,万历时却获得了一定的同情。这些形象的变化,不意味着历史可以任人涂抹,随时间推移,他们本身在变化,人们的看法也在变化,这些先做一下说明。

    (明朝的嘉靖、隆庆和万历皇帝,祖孙三人先后在位长达一个世纪。而这一百年也是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各自走上不同道路的分水岭,尤其万历皇帝在位的四十八年间,明朝从中兴盛世到穷途未路,不仅动摇了根基更丧失了人心,飓风起于青萍之末,所有的隐患与痼疾也许都从万历即位之和开始。)
    隆庆六年五月一天,乾清宫,空气到了冰点,竟然只做了五年半的皇帝隆庆走向了尽头。三位大学士,被领到乾清宫,皇后陈皇后,还有太子朱翊钧也在。皇帝示意宣读顾命。不等读完,高拱等人泣不成声。这就是托孤。第二天,隆庆死了。整个紫禁城一片悲哀。最忙碌的不是朱翊钧,真正忙碌的是高拱,要安排继位等大事。他向新皇帝万历提出五条建议,皇帝也一条条地批准。这样一来,就像希望的一样,新皇帝与旧内阁间合作默契,君臣间其乐融融,这是表象,背后是阴谋。去世二十天后,继位才七天后(皇帝还没真正讨论国家大事)的这天早上,高拱来到会极门,看到冯保率领其他太监等候在。冯保喝有旨,开始读圣旨。大意是,大行皇帝去世前,内阁三个辅臣被召来,托付后事,本是希望你们忠心耿耿,应该对你们的恩情深,但是,内阁高拱辜负了先皇的托付,夺了权,弄得母子三人惴惴不安,令高拱即日离京,你们这些文武大臣,为什么在高拱胡作非为时,不敢斗争,希望你们认真做事,否则,高拱是前车之鉴。听得百官一头雾水,高拱更是搞不清楚。高拱是先皇老师,是中极殿大学士,还加了柱国,但是,皇恩浩荡,令出如山,所有政治身份被夺得一千二净,当天出京。这是朝廷第一件大事。高拱创造了纪录,是被新皇帝最快炒鱿鱼的顾命大臣,七天就被炒了。

    (在中国古代社会,顾命大臣的位置非常重要,他既是维持政局平稳过渡的关键人物,更夹杂着皇帝的私人情谊在里面,因为皇帝把孤儿寡母托付绘他了。但高拱这个顾命大臣实在不走运,刚刚把新皇帝扶上位即遭到迎头痛击,且一头雾水、百口莫辩。那么,高拱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政治生涯的转折,又与万历一朝的政局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高拱中过进士,后来为翰林院为编修,这是储相,可能就是未来的大学士了。高拱三十出头时,是前途无量,事实证明,高拱仕途中,跟对了嘉靖皇帝的第三个儿子,即后来的隆庆,这是严嵩安排的。一路进步,过程中,严嵩与徐阶起了重要作用。尽管嘉靖没死,但是他们在安排后事。裕王继承人身份在,都看好他。高拱的才华也展示出来。都不断推荐高拱。到嘉庆四十五年入阁为大学士。但是徐阶发现他脾气暴躁。他也不把徐阶放在眼里,徐阶也不吃素,碰到重大间题,把他撇开,徐阶看上了张居正,这也是裕王的老师。做事沉稳,尊重人,所以大小事与他商量。…自手引进了内阁,以抗衡高拱。高拱知道这是冲着自己来的。他也处处与徐阶对着干,这时,胡应嘉出现了,当时吏科都给事中,与其他言官一样,敢于批评,他光是大官就有两个侍郎被弹劾而罢官,这是正三品的高官。布政使从二品,也有二人被他弹劾而走。这人可怕。两个侍郎中就有高拱的亲家。他就害怕高拱,怕有小鞋穿,他就想办法,怎么让高拱报复不了自己,于是利用徐阶与高拱的矛盾来弹劾,高拱上书反驳,这就是高拱的性格。这事竟然不了了之。当时嘉靖身体不好,没办法管。后来隆庆也没管,高拱与胡应嘉矛盾就一直存在。高拱受不了气,抓住错误就革了胡应嘉为民。一批给事中一批侍御史对高拱口诛笔伐。明朝京官每六年接受一次考察,皇帝直接考察。要向皇帝自陈,就是述职。要说说这些年来,自己做了些什么,这个不重要,关键是要说自己犯了哪些错误,有哪些对不起朝廷。这是自陈,但是,要向言官公开,言官要对此挑刺。如果有隐瞒的,有见不得人的,言官帮着回顾,在等着拾遗,如果被提醒起来的,就是欺君,就得自己辞职。高拱就被拾遗了,不得已辞职了。这人事业心强,这太困难了。此时隆庆皇帝是他学生,做和事佬,允许他回家,养病去。高拱被遣回家乡的二年半,养精蓄锐,被召回来为大学士时,徐阶退休了,张居正在。本是首辅的张居正,因为高拱回来了,就失去了首辅的机会,先进内阁的高拱变成了首辅。

    (究竟是什么政治角力让高拱退出政治舞台?)

    明朝正统后,司礼监成为对内阁制约的衙门。内阁代皇帝审批文件,票拟后,没定本,还要司礼监代替皇帝批红,才算皇帝的意见,司礼监操纵内阁。冯保就是才华出众的宦官。高拱觉得冯保与自己工作不协调。本应升为掌印太监,在他的上奏后,隆庆皇帝让其他人做了掌印太监。冯保对高拱极端不满。尽管高拱看不上冯保,但是,冯保有自己的才华,能干,对政务熟悉。冯保多才多艺,尽管隆庆不他,贵妃李贵妃喜欢他,内阁中,张居正是他的朋友。高拱觉得冯保不对劲,张居正觉得对劲。所以,他们成了好友。这一切,高拱竟然不知道。一直等到隆庆皇帝死了,等到冯保做了掌印太监,高拱才感觉到了,他却相信,一定能扭转过来,于是,他就找了两个言官,弹劾冯保,他想皇帝发到内阁,票拟时,他可以同意这个奏疏,他争取张居正,把这事告诉张居正,至于张居正的态度,暂时不提。至少张居正不会帮忙,甚至张居正借冯保攀上了皇后甚至小皇帝那儿。这场斗争其实是内阁里首辅与次辅,新、老臣间的斗争。张居正要借此进入到万历朝来。这看起来不公平,一个在明一个在暗。所以我们知道,结局是出乎高拱意料,在隆庆六年六月十六日,高拱以为拿到奏疏的时候,他却遭到了失败。有一点他没想清楚,即使是高拱票拟驱逐冯保时,他应该想到还得司礼监批红呀,所以高拱以为自己在按规则出牌,他没真正摸清,其实新旧朝领导人物间的政治斗争。总之,这场政治斗争以高拱失败结束,这个结果,却是好的结果。高拱的离开,继位的是张居正,重新达成了工作的默契,新首辅与新掌印皇帝与皇后的其乐融融,他们把明朝推向了鼎盛。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