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黄维兵团的覆灭,让杜聿明心急如焚,援军的撤离,更让淮海战场上的国民党军队变得孤立无援,对于已被重重包围的国民党军主力部队解放军为什么围而不打?对于对垒中的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和国民党军队,老百姓的态度有着怎样的天壤之别呢?
在淮海战场上,经过激烈残酷的战斗,解放军连续歼灭了国民党军队的黄百韬兵团和黄维兵团,并将他们的最后主力杜聿明集团层层包围。远在南京的蒋介石,此时已经感觉到了来自淮海战场的巨大压力,他担心解放军趁势南下攻取南京,于是,不得不下令将淮海战场附近的其它部队撤回南京防守,这让杜聿明集团更加孤立。
然而,对于已经成为“瓮中之鳖”的杜聿明集团,解放军却没有急于进攻。那么,中央军委为什么要制定这样一个“围而不打”的策略?在包围圈的内外,对阵双方的境遇将会有什么样的不同?
为什么解放军能够得到老百姓无私的支持呢?《百家讲坛》6月26日播出王树增解读淮海战役(八)围而不打,敬请关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