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檢舉)
分享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腾讯微博
Facebook
Google+
Plurk
Twitter
Line
注册
登录
论坛
休闲游戏
草根音乐
高清图吧
读书时间
百家讲坛
节目精选
旅游美食
论坛代码
社区互助
搜索
私人消息 (0)
公共消息 (0)
系统消息 (0)
好友消息 (0)
帖子消息 (0)
应用通知 (0)
应用邀请 (0)
草根学园
»
『 百家讲坛阅读区 』
» 百家讲坛 汉代风云人物之女主吕后(九):和亲匈奴
返回列表
发帖
山东草根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山东草根
当前离线
UID
25
帖子
2087
主题
159
精华
1
积分
456
威望
456
金钱
5234
阅读权限
150
在线时间
50 小时
草根友人
1
#
跳转到
»
倒序看帖
打印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3-4-9 19:47
|
只看该作者
百家讲坛 汉代风云人物之女主吕后(九):和亲匈奴
的
,
顺心
,
百家讲坛
,
河南大学
,
政治危机
在上一期节目中王立群先生讲到,吕后在刘邦去世后按照自己的意愿,违背刘邦非刘不王的白马盟誓,接连封了许多吕姓王。
可以说,此时的吕后已经为自己的政治道路开创了一片广阔的天地,再也没有让她不顺心的事情了,再也没有让她不顺心的人了,她已经到了可以呼风唤雨的地步。
而就在此时,一场潜伏已久的政治危机马上就要爆发了,这对经历过政治风雨的吕后来说,仍然是一个新的挑战,吕后会如何应对呢?
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汉代风云人物·吕后》之《和亲匈奴》。
收藏
分享
分享到:
QQ空间
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山东草根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山东草根
当前离线
UID
25
帖子
2087
主题
159
精华
1
积分
456
威望
456
金钱
5234
阅读权限
150
在线时间
50 小时
草根友人
2
#
发表于 2013-4-9 19:47
|
只看该作者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山东草根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山东草根
当前离线
UID
25
帖子
2087
主题
159
精华
1
积分
456
威望
456
金钱
5234
阅读权限
150
在线时间
50 小时
草根友人
3
#
发表于 2013-4-9 19:47
|
只看该作者
王立群讲汉代风云人物之吕后09: 和亲匈奴
[画外音] 在上一期节目中王立群先生讲到,吕后在刘邦去世后按照自己的意愿,违背刘邦非刘不王的白马盟誓,接连封了许多吕姓王。可以说,此时的吕后已经为自己的政治道路开创了一片广阔的天地,再也没有让她不顺心的事情了,再也没有让她不顺心的人了,她已经到了可以呼风唤雨的地步。而就在此时,一场潜伏已久的政治危机马上就要爆发了,这对经历过政治风雨的吕后来说,仍然是一个新的挑战,吕后会如何应对呢?
惠帝六年,志满意得的吕后突然接到匈奴单于的一封信。这封信写得很不客气,公然提出来说,吕后你现在是死了丈夫,寡居,我也没有老婆,我想和你结为百年之好。吕后在汉朝中是说一不二的人,竟然接到了这么一封言词粗鲁的求爱信,她是勃然大怒,就召集最高会议和她的大臣们商量对策。参加会议的有丞相陈平和大将军樊哙等一帮人。吕后在盛怒之下要杀了使者,要出兵攻打匈奴。吕后说要出兵,谁敢反抗?朝中大臣是一边倒,都是支持吕后坚决要打,说这小子太不地道,太无礼。樊哙甚至说,给我十万精兵,我可以横扫匈奴,把他打败。那么,在这一片喊打声中,吕后会做出一个什么决定呢?她真的敢出兵打仗吗?写这一封求爱信的匈奴单于他是谁?他怎么敢这么无礼地对待大汉的皇太后呢?我们有必要先介绍一下这个单于其人。
匈奴本来是我国汉民族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它存在的时间很长,在先秦时代就有了。在秦朝最鼎盛的时期,大家知道,秦始皇修了万里长城,主要是为了抵御匈奴南下。当时匈奴的单于叫头曼,单于就是它国君的称号。这个头曼单于立了一个太子,太子立过以后,发生了跟刘邦易太子很类似的情况,就是头曼单于后来又喜欢上了一个年轻的皇后。不过匈奴的皇后不叫皇后,叫阏氏,一个匈奴的单于,他有好多的阏氏,这跟汉朝的君主也很类似。头曼单于喜欢上了一个年轻的阏氏,这个阏氏给他生了一个儿子,他就想立这个心爱的阏氏的小儿子作为太子,取代原来的太子。但是这件事要做总得有个借口吧,找个什么借口呢?头曼单于就采取了一个做法。在匈奴的西边,有一个他固有的敌国叫月氏,也是少数民族,匈奴跟月氏两家是世仇。头曼单于就把他想废掉的太子送到月氏国去做人质,送去以后,头曼单于自然没有怀好意,他就带兵攻打月氏国,这一打,月氏国肯定就恼火了,要杀这个人质。头曼单于正想借月氏人之手杀掉他的太子。结果这个太子非常机灵,就在月氏国要杀他的时候,他竟然偷了一匹马千里迢迢逃了出来,回到了头曼单于的身边,这在当时简直是一个神话。头曼单于一看是这个样子,他不再说废太子的事情了,觉得他这个儿子还是很了不得的,就给了这个太子一万骑兵,让他带领着训练。这个太子怎么训练骑兵呢?他发明了一种箭,这个箭史书上叫鸣镝,就是带响的箭,它上面有小哨,一射出去,在风速之下这个哨就能发出声音。太子对他手下的人说,我的鸣镝发向任何目标,你们都得跟着这个鸣镝的方向去射,我射什么你们射什么,不得有误,谁如果不听令,一律斩首。并且他反复地作了强调交代。后来在一次打猎的时候,太子就冲着一头野兽射了一支响箭,手下那些机灵的士兵都跟着射了,有些反应比较慢的,没有跟着射的士兵全被太子杀了。第二次,又是在冷不丁之中,太子突然拔出自己的鸣镝,射他自己的一匹宝马,这一出手,有不少人跟着也射了,但是有一些人多了一个心眼,说太子是不是疯了,怎么射自己的宝马?就犹豫了一下没有射,太子把没有射的人又杀了。第三次,太子把箭拔出来,射向他的爱妻,他手下大多数人都跟着射过去,一下子把他妻子射死了,射得像刺猬一样。有一部分人还是下不了手,觉得太子这一次是不是真射错了,怎么能射自己的老婆呢?就没有跟着射,太子把没有射的人又杀了。第四次,太子是跟着他的父亲头曼单于打猎的时候,头曼单于的马出来了,他突然间把箭拔出来,射向头曼单于的宝马,他手下绝大多数人又跟着射,把那匹马给射死了,这次还是有少数人犹豫,觉得是大单于的马,那是不能射的,没有跟着射,又被太子杀掉了。到这个时候,太子觉得他的骑兵训练成功了。于是,太子趁着又一次打猎的机会,拔出一支箭,射向了他的亲生父亲头曼单于,他手下的一万骑兵跟着万箭齐发,把他爹给做了。这个匈奴的头曼单于就这样被他的儿子用这种方法杀了。太子杀了他爹以后,他就自封为大单于,这叫杀父自立,这在匈奴的发展史上是第一次。这个人就是匈奴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冒顿单于。冒顿这两个字千万不要读错,冒,很容易读成冒犯的冒,这个顿很容易读成停顿的顿。冒顿单于,就是给吕后写求爱信的那个单于。这个匈奴的冒顿单于是杀其父,又欺其母,就是杀了他父亲以后,把他父亲的那些爱妾或阏氏,比较年轻的都纳为自己的妻子。这么一个杀其父,娶其母的人物,他给吕后写这封信,应该说是太正常了。但是这对吕后来说,她哪里受得了如此这般的奇耻大辱啊。
冒顿单于杀父的消息迅速地在大草原上传开了,整个草原都知道了冒顿单于是杀父自立这件事。冒顿单于的一个邻国叫东胡,当时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这个国的国君,就很看不起冒顿,他给冒顿写了一封信,找冒顿要头曼单于的千里马。头曼单于已经死了,他的千里马还在。冒顿单于召集手下的人开会商议,说这个马给不给,大臣们都觉得这太欺负人了,公然要先皇的宝马,不能给。冒顿单于最后决定要给,说和邻国相处,我们不能因为一匹马伤了和气,还是给了吧。这一给,东胡国的国君就觉得冒顿单于这个人好欺负。过了不久,这个国君写了第二封信,这回不要宝马了,要冒顿单于最心爱的阏氏,说把你最喜欢的老婆给我送过来吧。冒顿单于又召集大臣们商议,大臣们一听火冒三丈,竟然把国君的皇后要走,这个绝不能允许,都主张打。冒顿单于说,算了算了,怎么能因为一个女人而坏了和邻国的关系呢?就把自己最心爱的阏氏送给了东胡国。这一来,东胡国的国君就更看不起冒顿了,第三次又来信了,这次要的是匈奴跟东胡两国之间的一片大戈壁,这个大戈壁没有人烟,面积很大,有几千里,是两国的一个中间地带。冒顿单于再次召集大臣们商议,由于有前两次的经验,这次大臣们明显地分为两派,一派说不能给,这简直是得寸进尺,再一再二不能再三;另一派说,这一片不毛之地,我们又占不了,给他又有何妨?何况,先皇的千里都马给了,大单于连老婆也给了,何必吝啬这一块地呢?两派争论不休。最后,冒顿单于作出决定,说,土地是国之根本,什么都能给,就是土地不能给。于是下令,把所有主张把土地给东胡国的大臣全部处死;同时下令整个匈奴的部落,凡是青壮年一律跟他出征,并且发出死命令,谁跑在后面,就处死谁。结果,冒顿带领他的匈奴部落千里奔袭,偷袭东胡国。东胡国的国君倒真是没有料到,他觉得冒顿太好欺负了,要什么给什么,万万没有想到冒顿单于会倾国出动来攻打他,打了他个措手不及。结果东胡国是打了个大败仗,匈奴人把以前给的东西全夺回来了,然后把东胡国的百姓和牲畜掳掠过来,东胡国的国君被杀,整个东胡国被灭亡了。灭了东胡以后,冒顿带领他的军队继续向西打,打败了多年以来与匈奴为敌的月氏国,把月氏国也给灭掉了。然后向南,把娄烦、白羊这两个比较小的匈奴部落也吞并了。至此可以说,冒顿是匈奴史上第一个统一整个匈奴的大单于,他的势力发展得很大,北边一直到今天的贝加尔湖这一带,在欧亚大陆史上,他是第一个建立横跨欧亚大陆帝国的人。后来的成吉思汗实际上是沿着冒顿的路子继续走下去的。冒顿就是这么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最大的贡献,就是把匈奴统一了。正当冒顿单于统一匈奴的时候,汉朝在干什么呢?汉朝正处在刘邦、项羽两家忙于荥阳会战,刘、项两家在荥阳会战的时候,冒顿单于把整个草原统一了。统一以后,原来在秦朝强大的时候曾经占了匈奴很大一块地。那么在冒顿单于统一下,空前强大的匈奴会不会惦记上在匈奴南方的汉朝呢?
[画外音] 在匈奴和我国西汉的历史上,当冒顿单于统一匈奴的时候,正是刘邦和项羽两家会战的时候。到了刘邦称帝时,匈奴的势力已经发展得很强大,他们开始关注这个位居自己南方的大汉王朝。因此冒顿单于向吕后写的这封“求爱信”一点也不奇怪,接下来就看吕后怎么办了。这个说一不二的女人受不了冒顿单于的羞辱,提出出兵匈奴。但是在此刻参与这次最高会议的文武大臣们不会忘记,刘邦在世时曾经与匈奴交过火,领教过匈奴的厉害,那场交火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白登之围”。
大家知道,刘邦手下有两个韩信,一个是帮他灭掉项羽,封了齐王又改封楚王,最后降为淮阴侯,被吕后所杀的韩信。另外一个韩信,是被封为韩王的那个韩信。这个韩王信一开始是被刘邦封到哪儿的呢?封到河南的阳翟,就是今天的河南禹县。这是在高祖五年封的,后来刘邦就想把他迁到北边去,迁到山西晋阳,就是今天的太原。但是,这个韩王信有一点自不量力,他主动提出来进一步向北迁,迁到了马邑,就是今天的山西大同,离内蒙就已经非常近了,这是汉五年的事。到了汉高祖六年的时候,冒顿单于就带领他的军队,开始和进驻马邑的韩王信的军队交火了。当时的情况据史书记载,冒顿单于带领的骑兵有三十万到四十万之多,力量是很强的。所以,韩王信打不过他,就向冒顿单于求和,这个事被刘邦知道了,刘邦严厉地责备了韩王信,韩王信害怕了,干脆投降了匈奴。韩王信投降匈奴以后,他帮着匈奴的冒顿单于向南打,占了马邑,占了晋阳,继续向南打,刘邦不能容忍了。韩王信等于说是勾结匈奴叛乱,刘邦就在高祖七年出兵去攻匈奴。这一次刘邦带了多少军队?带了三十二万大军,这是刘邦当时的全部兵力。这一次冒顿单于对刘邦的做法跟对东胡的做法一样,他采取的是什么办法呢?概括起来是两个字:示弱,故意表现得很弱,他对东胡就是这样的策略,对刘邦又是这样。刘邦派了很多骑兵去侦查,侦察回来报告说,看到的只有老弱的士兵,只有瘦弱的牛羊,没有看到其它的什么厉害。刘邦就相信了,觉得这个冒顿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吹得那么神乎。刘邦就抛开他的大部队,带领少数人急行军,向前走。结果,他的部队到达白登的时候,冒顿单于突然把四十万骑兵放出来,把刘邦团团围住。刘邦被围,和后面的大部队完全联系不上,粮草、饮水、什么供应都断了,就这样,刘邦被困在白登七天,这是非常难熬的七天。刘邦这时候简直想不出来任何的办法来突围,最后还是用了陈平的一个计谋,陈平的计谋是什么?《史记》和《汉书》没有写,倒是后来汉代有人写书的时候,把这个计谋给披露出来了。这个计谋是刘邦派人带着贵重的礼品,趁着黑夜潜入匈奴的大营,面见匈奴冒顿单于最宠爱的阏氏,送上厚礼,告诉她说,汉王刘邦被围了,现在没有办法,正在从国内向前方运送美女,很快就要运过来了。一旦那个绝世美人运到献给大单于,你就完了,你倒不如早一点劝大单于退兵,还能保住你的位置。这个阏氏接受了汉朝的礼物,她从来都没有见过那么多礼物,又听说汉王去国中选绝世美人来了,她也害怕,就赶快给大单于吹枕头风,说汉朝的国土都在南边,我们是靠放牧的游牧民族,你占了他的地也不能留住,我们还得回到草原上去,他们汉朝不是草原,我们占他的地也没有用。冒顿单于把这些话倒是听进去了一点。
这里面还有一件事,就是冒顿单于这一次进兵,他是和韩王信约好两人里应外合的,但是,韩王信的部下一直迟迟没有来,冒顿单于就起了疑心,觉得这个韩王信是不是有诈,是不是跟刘邦勾结起来要骗我?加上阏氏一说,他就答应了,让他的四十万大军让开了一个角。刘邦这次出来是很狼狈的,他的人马出来的时候,队伍两边的士兵拉满了弓,但是不射,刘邦走在中间,缓步而行,这是担心冒顿把他合围。就这样,刘邦总算是勉勉强强地逃了出来,和后面的大部队合在一起了,这就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白登之围。这一次,刘邦算是领教了匈奴骑兵的厉害,他是靠了阏氏的枕头风才逃出来。但这不是长久之计,枕头风能刮多长时间?万一这个风停了怎么办?如何采取更有效的办法对付这个强大的匈奴呢?
[画外音] 白登之围可以说是刘邦心中永远的痛,自己一生征战无数,没想到在白登会有如此惨败的下场。它让刘邦意识到匈奴是不太好对付的,这个与自己毗邻的匈奴会直接影响自己江山的稳定,刘邦犯难了。
刘邦在这种情况下,就向他手下的一个人问计,说我到底怎么办?这个人就给他出主意了,他说匈奴这个民族,我们不要和他硬打,原因是我们的士兵已经相当疲劳了,反秦打了三年,楚汉战争打了四年,然后是接二连三的平叛,我们现在已无力和匈奴硬拼。我想了一个办法,就看陛下同意不同意?刘邦当时已经是万般无奈了,听说还有办法,那你就说出来吧。这个手下的人就对刘邦说,你要真想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把你的嫡长公主,就是你和吕后亲生的女儿献出来,献给匈奴的冒顿单于去做妻子,然后再送给他大批的礼物。这样一来,大单于贪汉朝的财物,又听说是陛下的嫡长公主,一定会把咱们送去的公主立为阏氏,这就好办了。立为阏氏以后,你想想你和大单于是什么关系啊,大单于就成你的女婿了,哪有女婿和岳父大人打起来的?更何况万一这个大单于死了以后,那不是你的女儿生的儿子要继位了吗?继位的单于岂不就是你的外孙了吗?要是你的外孙当了单于,他跟汉朝的关系就更亲近了。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和亲政策,就是在这个背景之下提出来的。刘邦在这个时候还有什么话说,他觉得只要能解决匈奴对边境的骚扰就行,管她谁的女儿,他就决定可以。但是回去跟吕后一商量,吕后不干,吕后说,要把咱的女儿嫁给那个杀其父、欺其母的禽兽不如的冒顿单于,门儿都没有,她是哭着闹着死活不干。吕后这一闹,刘邦就当不了吕后的家,他也没有办法了。结果就找了一个宗室的公主(应当叫翁主),打扮了一下,说成是汉天子的公主送给大单于,并且陪送了很多礼物。这一下,冒顿当然是很高兴了,他虽然没有掠夺走更多的东西,但是得到了汉朝天子的女儿,还有那么多的礼品,他也满足了。应当说,这一次是历史上汉匈第一次和亲的成功,这对日后两个民族的融合也有好处。虽然是个权宜之计,是个无奈之举,但是从两个民族的发展上来说,还是有意义的。
[画外音] 在对待匈奴的问题上,刘邦用和亲的办法解决了难题。而此时刘邦已经去世,拿主意的全在吕后,到底是和亲还是出兵?就看吕后的决定了。吕后也深知白登之围刘邦惨败的下场,但是吕后也是一个政治强人,在面对言辞如此粗鲁的挑衅时,以她的做事经验不会善罢甘休,是战还是和,吕后会怎样选择呢?
白登之围这件事情在吕后执政期间已经成为一段历史了。吕后执政的时候,我们前面讲过,吕后接到冒顿单于的求爱信勃然大怒,要杀使者,要出兵攻打匈奴,朝堂上也是一片主战之声。结果在满朝文武中间竟然有一个人站出来反对。这个人说不能够打,他讲了一个理由,举了一个例子,这就是白登之围的例子。他这样告诉吕后,他说陛下你想一想,您和高皇帝相比怎么样?就是你吕后和你丈夫刘邦比一比怎么样?当年高皇帝带领三十二万大军尚且被围在白登,七天七夜才得以解围。当时樊哙也在啊,樊哙现在竟然口出狂言,带十万骑兵横扫匈奴,这是欺君啊!这个人就提出来要立即把樊哙给斩了,绝不能跟匈奴开战。这个建议在当时和吕后的意见完全相左,而且公开提出来要杀樊哙,让满朝文武大吃一惊。这个人是谁呢?这个人就是当时的中郎将季布。季布这个人在历史上大家记住他的是有一个成语:一诺千金。因为当时有季布在的时候,人们就有一句话,说得了黄金百斤。指的是季布这个人很讲信用,他承诺的事情是万死不辞,一定能给你办到。意思是能得到季布的承诺,比得到百斤黄金都珍贵。就是这个季布在满朝文武一边倒喊打的时候,惟有他的头脑最冷静,他说坚决不能打。他的道理是白登之围连刘邦都打不过,我们现在跟冒顿单于打,能像当年高祖皇帝那样做吗?吕后一听再没有说话,她此时什么都明白了。尽管季布说的话比较难听,吕后刚才是满腔怒火,而且朝臣们是一片喊打,她最终采纳了季布的意见,没有对匈作战。吕后在这一点上表现得非常英明果断,政治家的胸怀和气度表现出来了。吕后虽说不再出兵了,但是那个事并没有完。她就让手下的人写了一封信回给冒顿单于,在这个信上,她说自己年龄大了,气力也不行了,头发牙齿都脱落了。言外之意是,我走起路来都摇摇晃晃,怎么能再当新嫁娘呢?我不能再出嫁了。当然吕后这个话说得是很谦卑的,后人也有指责说她这个话有损大汉国母形象,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她只能用这种方法拒绝冒顿单于。写好信后派人送了两辆车马,还送去一位美女给了冒顿单于。冒顿单于看了信以后倒是良心有所发现,他感到很惭愧,又给吕后回了一封信,说我历来知道汉朝是礼仪之邦,我写了那么无礼的信,竟然得到陛下的宽恕,非常抱歉。这以后汉匈两家又保持了和好,吕后就此维持了从刘邦和亲以来,所保持的汉匈之间没有大的战争的平静局面。在宫廷斗争中,一个异常残暴的女皇,在汉匈关系的处理上却表现出来一种少有的冷静和理智,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吕后在外交政策上的正确,并不能够掩盖她在内政上的重大失误,而此时正在酝酿着一个重大的政治风暴,这个政治风暴是什么?请看下集《荡平储吕》。谢谢大家。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
[收藏此主题]
[关注此主题的新回复]
[通过 QQ、MSN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