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檢舉)
分享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腾讯微博
Facebook
Google+
Plurk
Twitter
Line
注册
登录
论坛
休闲游戏
草根音乐
高清图吧
读书时间
百家讲坛
节目精选
旅游美食
论坛代码
社区互助
搜索
私人消息 (0)
公共消息 (0)
系统消息 (0)
好友消息 (0)
帖子消息 (0)
应用通知 (0)
应用邀请 (0)
草根学园
»
『 百家讲坛阅读区 』
» 百家讲坛 汉代风云人物之女主吕后(八):大封储吕
返回列表
发帖
山东草根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山东草根
当前离线
UID
25
帖子
2087
主题
159
精华
1
积分
456
威望
456
金钱
5234
阅读权限
150
在线时间
50 小时
草根友人
1
#
跳转到
»
倒序看帖
打印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3-4-9 19:46
|
只看该作者
百家讲坛 汉代风云人物之女主吕后(八):大封储吕
的
,
之
,
百家讲坛
,
河南大学
,
皇亲国戚
吕雉做了皇后,吕氏家族的人也跟着沾光,享受着皇亲国戚的生活。
然而刘邦死后吕后大权在握,她的私心开始膨胀,她想让吕氏家族的人既富且贵。
但刘邦生前曾和大臣杀白马为盟,约定非刘不王,不是刘姓族人不能封王,否则“天下共击之”。
吕后想分封诸吕为王,面对这个约束,大权在握的吕后是怎样一步步地突破这个约束,最后成功地分封诸吕为王呢?
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汉代风云人物·吕后》之《大封储吕》。
收藏
分享
分享到:
QQ空间
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山东草根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山东草根
当前离线
UID
25
帖子
2087
主题
159
精华
1
积分
456
威望
456
金钱
5234
阅读权限
150
在线时间
50 小时
草根友人
2
#
发表于 2013-4-9 19:46
|
只看该作者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山东草根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山东草根
当前离线
UID
25
帖子
2087
主题
159
精华
1
积分
456
威望
456
金钱
5234
阅读权限
150
在线时间
50 小时
草根友人
3
#
发表于 2013-4-9 19:46
|
只看该作者
王立群讲汉代风云人物之吕后08: 大封储吕
[画外音] 吕雉做了皇后,吕氏家族的人也跟着沾光,享受着皇亲国戚的生活。然而刘邦死后吕后大权在握,她的私心开始膨胀,她想让吕氏家族的人既富且贵。但刘邦生前曾和大臣杀白马为盟,约定非刘不王,不是刘姓族人不能封王,否则“天下共击之”。吕后想分封诸吕为王,面对这个约束,大权在握的吕后是怎样一步步地突破这个约束,最后成功地分封诸吕为王呢?
吕后残杀了戚夫人,可以说是她的气出了,而且是出足了,出够了。但是她没有想到的是,在她残杀戚夫人的过程中,却意外地搭上了她的儿子汉惠帝早逝。汉惠帝受不了他母亲虐杀戚夫人的行为而过早离世,这对吕后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我记得明史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个多子的皇帝,他有二十多个儿子,其中,长子朱标是他立的太子,朱标立为太子以后,朱元璋有一次和他有一段很有趣的谈话。朱元璋拿了一个长满荆棘的树枝递给朱标,朱标就不敢接。长满荆棘的枝子,手一摸的话肯定就要刺手,朱元璋就跟他说,你不敢接,是因为这个树枝上长满了刺,如果我把这个刺一个一个剔掉,你还敢接不敢接?朱标就笑了,说那我就敢接了。所以,朱元璋开国以后杀了很多功臣,他杀功臣那个做法,就是他和儿子的对话中所说的剔刺,他要把开国功臣当成他儿子继位的障碍,这个刺要一个一个全部剔掉。吕后的情况和朱元璋类似,吕后杀韩信,杀彭越,话虽没有那样讲,实际上她做的就是跟朱元璋一样,想把荆棘的刺拔掉,让惠帝继位。惠帝倒是继了位了,但是他受不了他母亲这种严重违反人道的行为,最后,惠帝过早地夭折了。这个打击对吕后来说是难以承受的,惠帝是她惟一的独子,是她生命的延续,是她继续执政的希望所在,所以惠帝的去世,吕后应当感到非常悲痛。但是,在为惠帝发丧的时候,吕后竟然哭而不泣,只哭不流泪,这是非常反常的。
对汉惠帝的死吕后哭而不泣,这个事情被张良的儿子发现了,张良的儿子叫张辟强,这时候只有十五岁。张良在惠帝初年就已经死了,汉惠帝去世的时候,他的儿子张辟强已经在皇宫中做官了。张辟强发现这个问题后就跟陈平讲了一番话,他说,你知道太后为什么哭而不泣吗?陈平说,不知道啊。张辟强就说,我认为太后是因为嫡无长子,惠帝死了以后,她没有年长的儿子,太后又非常畏惧你们这些大臣,所以她哭而不泣。我建议你们怎么办呢?一是让太后的几个贴心的侄子去掌管京城的军队。当时汉代京城的军队就是南北二军。再一个,就是让诸吕,让吕氏家族的人到宫中去掌权,这样太后才放心,你们才能避免灾祸。张良这个儿子怎么那么聪明啊?他才十五岁,就把吕后的心思猜对了。但是,张辟强这个主意出得是有问题的,这个主意就是让陈平作为宰相提出建议,把汉朝的军权交给吕氏家族掌管。陈平怎么想?陈平竟然同意了,他马上就向太后报告,提议让太后的侄子们去执掌南北二军。这个南北二军我们稍作一点说明,南军是驻扎在京城南边的军队,北军是驻扎在城北的,这南北二军属于国防军,他们的任务就是保卫京城。所以,谁掌管了南北二军,谁就等于控制了整个京城,也就控制了整个朝政。本来这个南北二军都归太尉周勃总管,太尉是最高军事长官。陈平把这个意见一说,吕后当然就同意了,既然大臣们提出来了,正好合她的心意。吕后的人掌管了南北二军以后,她再哭儿子的时候,泪也下来了。陈平这个做法,遭到了不少人的一致反对,这个做法的实质要害在于谋身不谋国,安吕不安刘,他是为自身考虑,为了让太后更信任自己。陈平主动为吕后考虑,当然吕后更信任他。但是这样一来,军权从此失去了,落到了吕氏外戚派的手中,也就是落到吕后手里去了。吕后在汉惠帝在世的时候,军权是在大臣周勃的手里,她那时并不急于去抓军权,但是惠帝一死,她就急于控制军权在手了。
[画外音] 吕后在汉惠帝死后已经是太皇太后,在汉朝宫廷内外拥有无可比拟的最高权力,已经富贵到了极点。而当时的政局也比较稳定,吕后为什么还要急于把军权控制在吕氏家族的手中呢?吕后掌握军权的目的是什么?掌握军权后吕后是不是想有什么行动呢?
果然在掌握了军权,安排了惠帝的丧事以后,吕后紧跟着行动就来了。她想做的事情就是封诸吕为王,主要是封她的几个侄子,因为她抓住了军权就放心了,所以她可以封王了。她封王这件事情首先还是和丞相等人在一块儿商量,当时的丞相有两个,右丞相是王陵,左丞相是陈平,还包括太尉周勃在一起。结果,右丞相王陵第一个表示反对,王陵打出来的旗号就是刘邦的白马盟誓,王陵说,高祖曾经和大臣们杀了一匹白马,用白马的血涂在嘴上,表示要信守这个诺言。行白马盟誓其中核心的一句话,就是非刘不王。王陵就把这句话撂出来了,他说今天你要封吕氏为王,这不符合当年高祖皇帝的白马盟誓。右丞相的反对使吕后碰了一鼻子灰,她转过来问左丞相,又问太尉,陈平和周勃他们两个人话就不是这样说了。陈平和周勃回答说,当年高皇帝打下天下,分封他的刘姓王子为王,现在是太后主掌天下,封吕氏为王,这是合情合理的事,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吕氏一听心里自然非常高兴,她知道,陈平和周勃赞成她的意见,惟一反对的就是右丞相王陵。下罢朝以后,王陵就逮着陈平和周勃责问,说当年白马盟誓的时候,你们俩都在场,为什么你们今天不坚守高皇帝当初的盟约呢?陈平笑着回答说,今天你在朝堂之上当面顶撞太后,我们确实不如你,但是话说回来,将来安定刘氏天下的,你也可能不如我们。这个话,我觉得他是一个很牵强的狡辩。因为,陈平和周勃这时候根本没有思想准备,毫无任何计划在胸,今后的形势会怎么发展,怎么能够保证刘姓的江山不会旁落?他们今天不过是为了屈从吕后的意志,做了一点开脱而已。倒是王陵坚持了自己的原则。王陵和刘邦是同乡,也是沛县人,王陵当年在沛县还是一个豪强,年龄比刘邦还长,而且刘邦当年对王陵就像对兄长一样侍奉。刘邦起兵以后王陵也起兵了,后来在南阳王陵归顺了刘邦。我们讲项羽荥阳会战的时候,曾经讲到过南阳。有一次刘邦和项羽作战,项羽把王陵的母亲抓起来了,逼着王母写信,叫她的儿子投降归顺项羽。后来,王陵就派了一个使者来了,王母见到使者后说,你告诉我儿子,汉王是一个忠厚长者,一定要叫我的儿子好好地辅佐汉王,我不会拖累我的儿子,说完话后王母就自杀了。王陵的母亲是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忠心耿耿地跟着刘邦,所以王陵这个人很耿直,他母亲教给他忠于刘邦,他也确实是如此。因此,吕后想改变非刘不王的白马盟誓,王陵是坚决不同意。当然,王陵的反对没有什么作用,过了没几天,吕后就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前面说的在汉惠帝的后宫儿子中立了一个前少帝。吕后就说,前少帝年幼,就让王陵去做前少帝的太傅吧。名义上是让王陵去做皇帝的太傅,实际上是要他把右丞相的权交出来。当然王陵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他很生气,干脆就请病假不上班了,几年以后王陵就死了。
[画外音] 右丞相王陵遵守刘邦生前和大臣约定的非刘不王的白马盟誓,坚决反对吕后要分封诸吕为王的想法。但吕后手中掌握大权,不听话的王陵被明升暗降。那么王陵的抗争有价值吗?吕后经过了王陵抗争的事件之后,在分封诸吕的事情上又会怎样做呢?
王陵想阻挡吕后的封吕姓为王没有成功,但是王陵的抗争是绝对有价值的。它让吕后看到了,刘邦的非刘不王的这个盟约,在当时朝廷大臣中是非常有影响的。王陵可以丢官,但绝不能背弃当年的盟约,这一股力量对于吕后是个强有力的约束,这使得她一直不敢走得太远。大臣们的抗议起了作用,功臣派对她的约束,王陵就是一个代表。在这一点上,王陵尽管抗争失败,但是它体现了一种道义的力量。因为有功臣派坚守白马盟誓的道义力量,所以吕后暂时不敢轻举妄为。
这样一来,吕后先是夺取了军权,又排除了她封诸吕为王的一个最大障碍王陵,然后,她把认为效忠于她的陈平由左丞相升为右丞相,腾出来左丞相的位置,任命了她的信臣,也就是她非常亲信的审食其,审食其开始进入宰相的行列。吕后这时候认为各项准备工作都齐了,于是她就开始谋划封王之路了,我们看她的动作。吕后第一步做的,就是封了她的长兄吕泽,这个人早就死了,吕泽是高祖八年死的,吕后这个哥哥确实立过军功,死之前已被刘邦封为侯。到了吕后的元年,她追封吕泽为悼武王,追封了一个死去的吕氏的王。这个做法是投石问路,就是她先封一个死人,看看朝中大臣有何反应。当然朝中大臣也不傻,吕后掌了那么大的权,王陵抗争就被撤职了,或者明升暗降了,那么她现在封的是一个死去的人,对刘氏江山并没有什么大的危害,因此大臣们没有作什么反应。但吕后这一步,实际上是在破坏白马盟誓,尽管封了一个死去的吕泽为王,这已经是破坏了非刘为王的原则了。第二步,她封了自己的女婿张敖为鲁王。她的女婿那也是刘邦的女婿啊,这个大家也没有什么意见,张敖也没有多大的能量,封了就封了吧,封张敖的意义和封吕泽一样,这是封了第二个非刘姓的王,大臣们实际上是不满的。这个不满并没有爆发出来,是因为吕后还不敢一步到位,她下面要采取的办法是笼络人心。因为在朝中除了吕姓一派以外,还有势力非常强大的功臣派和皇族派,这两派都需要安抚,所以,她连续封了几个功臣为侯,同时她封了皇族派。这皇族派中间有一个很关键的人,我们要提到他,这个人叫刘章,被吕后封为朱虚侯。刘章是谁啊?刘章是刘邦的长子齐王刘肥的儿子,他是刘邦的孙子,在刘邦的孙子辈中,齐王刘肥的三个儿子都很优秀,所以,齐王这一支在刘邦的后代中间,是人丁兴旺,人才辈出。吕后不但封刘章做朱虚侯,而且把他从齐地调到京城来在皇宫做官,叫他入住宫中,表示对他的信任,这实际上是笼络。吕后还采取了一个措施,就是把他侄子吕禄的女儿许给刘章做妻子,这刘章也娶了一个姓吕的老婆。我们前面讲的赵王,都是娶了姓吕的老婆,最后都遭了殃。不过,刘章可不是一般的人物,吕禄的女儿到刘章那儿做老婆,她兴不起浪来,因为刘章这个人是很有本事的人。
安抚了功臣派和皇族派,吕后就开始逐步地封诸吕为王了。她首先是在吕后元年,封了她的侄子吕台作为吕王,不过她这个侄子很没有福气,封了吕王的当年十一月就死了,吕台一死就让他的儿子继位,但是他这个儿子又不争气,在吕王的位置上做了很多歹事。吕后封吕台做吕王的封地在什么地方呢?封地是在齐国。大家知道,齐国的第一任是齐王刘肥,原先齐国非常大,有六个郡,72座城池,但这个时候六个郡已经少了一个城阳郡,城阳郡叫刘肥万般无奈地献给了他那个小妈鲁元太后。吕后封吕台为吕王的时候,又从齐国挖出一个济南郡封给了他。吕台死了他儿子继位,儿子很不争气,为非作歹,最后吕后也觉得太不像话,太给吕家丢人了,到吕后六年就把他废了,又立了另一个侄子吕产。在吕氏宗族中间,吕产是个重量级的人物。吕产这个吕王没有做几年,第二年就给他调了个位置,调到哪儿呢?调到梁国去做梁王了。原来的梁王可不是姓吕,是姓刘的刘恢,是高后七年的二月被吕后召到赵地任赵王,到六月就自杀了的梁王刘恢。刘恢把梁王的位置一腾出来就给了吕产,吕产就做了梁王。等到刘友、刘恢、加上前面的刘如意,三任赵王都死了以后,那个右丞相陈平就向吕后建议,说三任赵王都去世了,目前侯爵中间功劳最大的、地位最尊贵的是太后的另一个侄子吕禄,吕后听从了陈平的建议,就把吕禄封为了赵王。于是,在高后七年,吕后封了吕产和吕禄两个吕姓王。我们在前面讲过,这一年燕王也死了,燕王的儿子被吕后杀了,到了高后八年,吕后又封了她的侄孙子吕通去继任燕王。这样,吕姓就有了梁王吕产、赵王吕禄、燕王吕通三个王。吕后的这种做法,在汉惠帝执政期间表现得还不是十分恶劣,但是在惠帝去世以后,她的做法激起了功臣元老派的强烈反抗和不满。吕后她这个封王的做法,都是把刘姓的王给整死,再封一个姓吕的,又整死一个姓刘的,又封一个姓吕的。
[画外音] 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一生征战无数,建立了赫赫功勋,最终奠定了大汉王朝的江山基业,可以说是响当当的英雄人物。吕后残害刘邦后人,大封诸吕为王,虽然吕后大权在握,但刘邦的后代子孙中间难道就没有一个血性男儿敢站出来吗?没有一个人敢表现出一点抗争吗?
恰恰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事。这是一次酒宴,吕后召集了朝中除了功臣以外的很多王族的大臣参加。这个酒宴,她指令让朱虚侯刘章做酒司令,就是把整个酒宴交由刘章来主持。这个朱虚侯刘章被吕后封为酒司令后,他就说,我是将门之种,既然叫我做酒司令,那我向太后提一个要求,整个酒宴请你允许我按军法行事。这个时候刘章多大呢?二十岁,血气方刚。在酒宴的进行过程中,刘章又是敬酒,又是唱歌,还跳舞。刘姓的王族中间,大多数人都继承了刘邦的传统,能歌善舞。唱完了歌后,刘章就给吕后说了一个话题,他说,我给你讲一讲种地的事。吕后一听就笑了,说要说种地,你爹可能还懂一点,你生下来就在一个王侯之家,你懂什么种地?刘章说,我还真懂得。太后说,那你就说说吧。刘章接着就又唱了一首歌,这个歌很短,四句话,“深耕穊种,立苗欲疏,非其种者,锄而去之”。这个歌的意思是说,种庄稼的时候,地要挖得深一点,苗要栽得密一点,这个穊就是密。但是,等到庄稼长出来要定苗的时候,要拔掉很多苗,不能让它太稠了,稠了长不好,所以在定苗的时候,凡是不是我种的,我都要把它除掉。刘章这个歌,是一首有很深含义的歌,他的意思就是要多生子弟,分到各地去做王,不是我们姓刘家的,都要一个一个剔除掉。朱虚侯刘章是借着种地定苗来讲他们刘姓家族的事情,因为他对当时皇族派的子弟受到迫害非常不满。他是刘邦的孙子,可是他的三个赵王叔叔刘如意、刘友、刘恢都死于非命,还有一个和他同辈的,就是燕王刘建的一个儿子也被除到了。朱虚侯刘章是憋着一肚子火,他借着唱这个歌的机会发泄出来。在座的人一听完歌都傻了,都知道朱虚侯唱这个歌是什么含义。这时候,吕后的反应却是默然,吕后没有处罚他,为什么吕后没有处罚刘章呢?我想,这里边恐怕最重要的,是因为刘章娶的妻子是吕禄的女儿。吕禄是吕后最倚重的两个侄子之一,吕后看在侄子的面上她没有处罚刘章,但是这个歌可以说已经闯下大祸了。紧接着在酒宴上又发生了一件事。酒喝的时间长了,有一个吕姓家族的人酒喝多了,就想逃席。刘章一看就跑上去,拔出配剑,一剑把那个姓吕的给杀了。杀完以后,他找吕后来报告,说太后让我做酒司令,而且允许我按军法行事,今天在酒宴上,竟然有一个人不遵守酒宴的规定,我按军法把他杀了。这一下,所有在座的人全部惊呆了,吕后也傻了。但是,吕后不能够处罚刘章,因为刘章已经声明过了,按军法从事,她也答应了。而且,刘章这个酒司令是吕后封的,你封他为桌长,他行使的是桌长的权力,按照军法杀了不遵守酒令的人,你怎么处罚他?所以,这一次酒宴以后,可以说是皇族派大出了一口恶气,功臣派对朱虚侯刘章是刮目相看;吕氏外戚派看见刘章心里都发怵。这个朱虚侯看来不是等闲之辈,他能够在那种情况下,竟然明目张胆地杀了一个姓吕的,可见这个事件的影响之大,实际上反映了吕后大封诸吕引起了皇族派的强烈不满。吕后她可以大封诸吕,她可以利用手里的权力为所欲为,但是,她不能够压抑住功臣派和皇族派内心的愤怒,她自己种下了这么一个封吕的祸根。当然这个时候吕后仍然是大权在握,谁也无可奈何她,谁也无法制约她,可以说在整个汉朝的版图之内,吕后是惟我独尊,惟我独大了。但是吕后她还可能会面临一些其他的情况,比如说她面临的北方有匈奴,她怎么处理和匈奴的这些关系呢?她在处理匈奴的关系的时候,她能够像她今天在处理汉朝天下一样那么蛮横、专断吗?请看下集《和亲匈奴》。谢谢大家。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
[收藏此主题]
[关注此主题的新回复]
[通过 QQ、MSN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