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元前270年赵国大将赵奢在阏与大败秦军,这场战役虽然使日益强大的秦遭受了一次巨大的挫折,暂时阻挡住了秦国东进的脚步。但是却将一位会对秦国,乃至整个战国带来极大影响的人物,推上了政治舞台的中央。这就是秦国名相范雎。
范雎,字叔,曾改名张禄,战国时期魏国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家,是秦国历史上同商鞅、张仪、李斯齐名的另一位名相。他一出场,不但帮助秦昭王把权力从宣太后和魏冉的手中夺回,而且他所提出的“远交近攻”策略,为秦国最终兼并六国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
所以有人评价范雎对秦国的贡献是“昭王得范雎,使秦成帝业”。但是根据《史记 范雎蔡泽列传》记载,范雎不但出身贫寒,而且最早是一心想为魏国建立功业。那么范雎究竟是如何结识秦昭王的?为什么身为魏国人的范雎,后来却帮助秦国灭六国,一统天下呢?
范雎辗转入秦,终于见到了秦昭王,而且他的一句话让秦昭王另眼相看,待以上宾之礼,并引入内宫密室,这时按照常理来讲,范雎应该马上紧紧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将自己的安邦大计倾囊相授。
但是根据记载,当时面对秦昭王的再三请教,范雎却是一直避而不答,那么范雎这种极为反常的行为,有什么特别的用意呢?北京师范大学李山教授,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战国七雄》之《远交近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