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百家讲坛 战国七雄(十一)合纵连横

  商鞅变法之后,魏国一枝独秀的局面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秦、齐、楚群雄并起的局面,各诸侯国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国家之间,今天是朋友,明天可能就是敌人,敌与友之间唯一衡量的标准就是自己的利益。

      怎样和周围国家相处?怎样才能维护自己的利益?这成了每一个诸侯国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于是,在这一历史节点上,出现了一批特殊的人物,他们凭借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游走于各国之间,陈述利弊、晓以利害,而这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苏秦、张仪。

  那么,除了苏张二人,战国时期的著名策士还有哪些人?战国早期最有影响的策士有两人,他们就是公孙衍和惠施,尤其是公孙衍,秦国强大起来并自称王天下,立即引起诸侯国强烈反应。

      面对强大的秦、齐、楚三国的势力扩张,公孙衍决心想办法让实力相对较弱的魏、韩、赵、燕、中山五国联合起来相互称王,形成了初步的政治联盟,这就是历史上的“五国相王”事件,然而,弱国之间的这次联盟却一波三折,强国与弱国之间的博弈再次成为策士们关注的焦点。

      那么,“五国相王”究竟出了什么问题?策士们在这次事件中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他们的存在对整个战国时期的国家关系和历史走向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北京师范大学李山教授,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战国七雄》之《合纵连横》。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战国中期,是合纵连横时代。秦与东方国家联合就是连横,反过来,东方国家南北联合,对付秦,就是合纵。这其中都有谁?这些外交活动的人,这是纵横家。又叫策士术士。这批人中,著名的有苏秦张仪,其实还有合纵的公孙衍。公孙衍前还有惠施。合纵连横得从惠施说起。惠施是谁?才高八斗指的是曹植,学富五车的是惠施,这是哲学家,是学者。

    他来搞合纵。有人间他,你搞什么合纵?惠施说,不合纵无以救百姓。有人要杀儿子,要打儿子的头。可以打石头来取代打儿子的头。当然要他打石头,不能真正打儿子的头。我下海是换众生的。惠施与庄子是好友,也是论敌。有故事讲,二人在濠梁,在一桥梁上看水中鱼游,庄子说,水里的鱼多么欢乐呀?这个间题被惠子找到缺陷,你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的乐呢?这实际是抓了庄子逻辑上的不足。

    庄子马上辩驳,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呢?这是二人的一则故事。一次惠子说,要从政,在魏国为官。一天庄子从宋国要找老友,来到魏国,惠施紧张,派人在魏国搜庄子,找了了来。一天庄子来了,惠施说,我找了三天,没找到。你怎么突然来了?庄子说,凤凰,非练实不食。正在凤凰向北飞时,有一只猫头鹰逮到死老鼠,猫头鹰吓得赶快护着,生怕被抢了。庄子说,齐国是我的死敌,我现在总想把国内军力组织起来,与齐国决一雌雄。这是血性之勇。

    惠子说,这是不得计的。不如因变服,折节而朝齐。向他们称臣。魏惠王不能接受。惠施说,死咯只能更坏,反而交好,让他称王。就把齐架上火烤。向他称臣,这样惹楚国,这是要点。这是利用列国来平衡。楚王要怒,就会发动战争。一打仗,齐国刚打完马陵之战,再耗力,谁胜可以料定。楚王这人好名声,一定上了这种圈套,会与齐国交战,把他撂倒。魏惠王一听,行呀。于是送国王的称号。楚国果然发兵,打了一仗,把齐国打得惨败。这是合纵连横。惠施一个哲学家,利用国家关系来合纵。

    接着是公孙衍,犀首,是官职。公孙衍同时的还有张仪。二人最出名。当时孟子应该在山东。孟子有学生景春跟他谈起这些人,说过,“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说,他们不是。“妾妇之道也。”专门伺候有钱人,专门顺着人家。说明这两个当时影响之大。惠施后的纵横家转到二人身上。公孙衍是魏国人,在秦国惠公五年的时候来到秦。做大良造的官。是武职。帮着秦向东扩张,收拾自己的母邦。

    几年后,张仪来了。秦惠王与张仪投脾气。张仪也是魏国人,抢了公孙衍的位。公孙衍回到魏,与他干了起来。公孙衍到了魏国,秦国开始准备连横,是张仪的计策。张仪建议向天下宣布免了我的相位,我也回魏国,替你说动魏与秦联合。公孙衍委屈呀,你还跟过来了?公孙衍想办法,想找韩国,然后跟主政的说,张仪来魏国,是秦魏要联合,打韩国。要夺你的地盘。韩国一听,对呀。公孙衍说,魏国不过想得点地,干脆献出一块地,给魏国。魏国得了便宜,与秦合作打仗的意思就少了。韩国就接受了,献了一块地。魏国果然不强了。

    张仪就只得打道回府了。但是,秦就打吧,一打,魏国吃亏了。张仪就得了便宜。公孙衍就进入下一步,五国相王。这也与张仪有关。张仪到了秦国后,就秦惠公做了王,称秦惠文王。意思是要统治诸侯了。公孙衍就有了机会,联合五个国家,互相称王。于是公孙衍策动韩赵魏中山互相称王。五国相王,互相称王。这样可以抗齐抗秦了。结果事出了。

    五国相王有一特点,中山国太小。“中山国后持”是韩赵魏犹豫。齐国知道后,不高兴,就提出,中山国也要称,我们齐国不同意。齐国也怕五国互相称王。齐国是想联合赵拿下中山国。这时中山东国找张登,这人好出微计。张登说,多给我钱,给我车马,我去办。于是来到了齐国,找田婴。田婴儿子是孟尝君田文。田婴说,你们想伐中山,是失当的。一伐中山,赵国与魏国就会反对。效果是它一定铁心地来与赵国魏国好。这样的话,得不着什么了。

    现在让它称王,感激你,就与赵魏离心离德,就占了便宜。田婴答应了。中山国也称王了。张登回来了。齐国的谋士张丑听到,找到田婴,不能答应,张登记这人,善微计,“同欲者相憎,同忧者相亲”,五国相王,想答应中山国称王,不是想拉中山国过来吗?那三个国家都恨你。这不失计吗?田婴不听,齐国正上升,没太在意。张登回国后,对韩赵魏国说,齐要伐我们。齐国正买通中山国。他们要跨过黄河来伐我们,正因为齐拉拢它。他们一听,我们也要拉拢它。这样中山国俨然称王了。这是列国心理在利害上的考虑。策士在这上考虑得淋漓尽致。

    五国一相王,楚国吃醋了。楚国一听,也不通知我一声?于是伐魏。割了八个邑。秦惠王听后说,“犹连鸡之不能俱止于栖。”把鸡脚捆起来,在树上都不能待下去。这话给五国相盟乃至后来攻秦,给了恰当的命名,连鸡。秦国也在吃醋。使了招儿,派苏秦到魏国来。苏秦到魏国来,公孙衍惠施都反对,不行。打,魏国丢了许多地。这时五国攻秦,发生在前318年。

    一打,五国这群鸡在这儿,真的是一群鸡。跟秦讲和。秦是真正的强国,都怕它。所以,魏国先要讲和,可是五国相王也是他发起的,他却先软了。真正打到函谷关的是韩,一仗没打出所以然,到了第二年,秦国反出来了,在今天的原阳把韩国军队干掉几万,五国攻秦草草收场。这是一次合纵,五国败了,齐国占了魏的便宜。散了,局势变了。五国攻秦的结局证明了秦惠王所说的连鸡。秦国反过来有动作了。这就引出来张仪诓楚。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