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百家讲坛 战国七雄(五)围魏救赵

  大家好。我们古代有一个兵书叫《三十六计》,其中有一计叫围魏救赵。那么今天我们要讲的实际上就是这样一个故事,就是围魏救赵的故事。这个故事实际上是发生在两个将军之间,一个是孙膑,一个是庞涓,孙庞斗智。

  那么,这是整个魏国魏文侯以后,魏国霸业极盛而衰的一场战争。那么最终衰落的战争是马陵之战,两个战争相隔十年,我们今天就先要讲这个桂陵之战,也就是围魏救赵这场战争。

  魏国从魏文侯图强开始,迅速走上了强盛之路,但只经历了三代人,短短七十年时间,就衰落了下去,而魏国由盛转衰的开始,是因为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使战国时期的几个大国,为了各自的利益,相继参与其中。

      这场战争也是一对同门师兄弟,魏国的将军庞涓和齐国的将军孙膑,他们两个人之间的斗智斗勇,那么,这场战争因何而起?又是怎样结束的呢?

      北京师范大学李山教授,为您精彩讲述《战国七雄》之《围魏救赵》。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齐国接到赵国消息,魏国人要进攻赵都城邯郸。这事赵国人传到了齐国,请求齐国帮忙。这是不是临时抱佛脚?不是,梁惠王迁都时,赵国人跟齐国建立联盟关系。

    《战国策-中山策》中有“同欲者相憎,同忧者相亲。”齐与赵同忧了。这事,是怎么回事呢?在齐威王三年前,赵国抢了魏的卫与宋。魏国恼了。卫国在新霸主魏看来,卫本是自己的肉,现在人家要拿,这不可以。梁惠王与庞涓定计,要直取邯郸,要灭了赵。魏国要出兵讨伐赵,要调动大军,就要联合宋国韩国。这时,梁惠王满脑是霸主的残梦。

     春秋五霸打仗,没有一个人去打仗的。总要招些小国家去。这是春秋形态。可是这是春秋时的事,在周天子不能维持秩序时,一定有这样的喽罗兵的。不去也得去。这种势头没占上风。现在看梁惠王仍是做着残梦,却也想着以霸主身份出现。

     就招呼比自己更弱的宋,宋的反应是好好好,答应,马上派使者去赵,跟赵说,遇到难题了,他们要你们赵了,都知道他兵强权重,我们宋不敢说不。我们也知道一旦灭了赵,转眼成了目标。赵回答,别死心塌地就行了。宋采取的是出兵,让打就打,但是不出力。进入赵国土地后,按着城市假装卖力地打,再多的事不做了,两头讨好。这种现象我们也看到不少。

    却没到这种事先通敌的地步。可见这种霸主的梦不行了,再做是自取衰落了。可是梁惠王却仍在做。再去韩国,韩国也答应,韩昭侯,申不害辅佐。他爱玩的是权术。他说,现在魏自以为强大,不遵从的话,不行,不如先假装臣服,让他放心向天下用兵,就会召来天下众怒,韩的危害就少了。这也是有险恶用心的。

    在这样的情形下,梁惠王就要出兵了。有明白人吗?有。有一段文字说到季梁。季梁一看要兴兵讨邯郸,着急,来找到梁惠王阻止。但是劝阻的话有意思。南辕北辙来自这里。他说,我从太行山东刚回来,在那儿看到有一个人,驾着好马车向北走,他却说要去楚国。结果这人说,马好,一天可以走多少里。他说我带的盘缠多,会走到南方的。驾车的技术好。这就是南辕北辙的故事。接着说,要称霸,要领是要取信于天下。

    齐桓公是对诸侯好。这才是方向。争霸就得取信于诸侯,现在你要灭人家国家,不是南辕北辙吗?这在梁惠王却是听不进去的。当年魏国不是没有看穿的,却因为不听,才会后悔的。出兵,围邯郸,战争一触即发。信息传到齐。齐威王即位不久,改革才开始,国家不太强。帮忙不帮忙,开会。当时大臣们有邹忌田忌等。会议上有两种意见,邹忌认为不要管,知道国力不强,偏于消息。段干伦站出来说,不能不救。这实际上态势是魏国东迁,灭赵后,国土倍增。当然得管,却不能直接跟魏干,不如南打,打襄陵。这在《史记-田氏家》里记的。

    《史记》在《孙子吴起列传》中讲的是,计策决定后,齐威王找到孙膑,要拜为将军。是不是直接找孙膑,有可能,孙膑先是与田忌交往。田忌好赛马,总是失败。孙膑看赛马。看了看,看出门道,跟田忌说,不能这么赛。再赛时,把最差的与对方最好的马比,把你最好的与对方的中马比,把你的中马与对方最差的马比。这个故事可能是真可能是假,但把谋略充分展示出来。这是智谋。他两次打仗都是巧打。马差不多,就得巧打。

      这是中国兵法的要义。两个国家如果相差甚远,就不行。差不多,就得巧打。田忌赢了,就知道孙膑的分量。这次御前会议,田忌应该推荐了孙膑做将军。孙膑不干。不能走路,做参谋吧。于是坐在辎重车里,想隐藏自己。因为对方是庞涓。计策定下来后,战争进入了实施阶段。魏国打邯郸,现在有新材料,山东发现了大批竹简,发现《孙膑兵法》,现在整理成书,第一篇就是《擒庞涓》。这文件中讲的是这场战争。围魏救赵是计策,大致是魏国有两支部队,一是正面北上围邯郸,接着庞涓带领部队往东走,防齐国。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庞涓的心思。这是常有的战例。

     孙膑未必动他,有了一流将军与二三流货色的区别。魏国方面向北派出部队,之后,占领了卫国的一些土地。齐国部队这时出发了。田忌跟孙膑说,是不是要管,打这儿?孙膑说,不打。这与段干伦一样。他打他的,我们奔南去,奔襄陵去。实际上,齐国部队进入战场,没向庞涓正面发起攻击。孙膑间有没有比较差的部队。田忌说有两个大夫,打仗不怎么样。孙膑派他们去与魏国部队接触,只许失败,不许胜利。

    《孙子兵法》中有,“能示之不能”。一接触,齐国丢盔弃甲,魏国部队气焰高涨。襄陵离大梁近。庞涓一笑,齐国的部队比较豆腐渣,打仗不行。真是这样,于是大部队信心倍增。田忌不懂。孙膑说,不着急,第一步完了。分小部队西驰大梁。“请遣轻骑西驰梁郊,以怒其气,分卒而纵之,示之寡。”要分部队向大梁移动,怒庞涓的气。

     庞涓开始傲慢了,这时要攻其必救。让他怒气。还要示之寡,人还少。庞涓倾其所有,奔大梁回来了。这时中了孙膑的计策。在桂陵,打了一次击溃战,庞涓回撤时,奔大梁时,在路上遭到伏击,这是这场战争的要领。开始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牵着对方鼻子,被动变为主动。齐国军本不强,却可以一战。孙膑的这种智慧,“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卷;救斗者不搏搛;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意思是纷扰时,劝架的一砸越砸越凶。

     亢是空,捣虚的地方,让对方捆住手脚,动不了,纠纷就解了。孙子讲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这场战争其实是发展了孙子的战争理念。这场战争,显示了军事家的漂亮身手。孙膑作用价值充分体现出来了。事实没有擒住庞涓,否则十年后,没有他出现了。这里擒是压制制服的意思。但这只是局部胜利,整场战争没让魏国松手。真正让他枪手的是秦占了安邑。梁惠王的霸主地位受撼动,却在十年后的马陵之战真正失败。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