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百家讲坛 一个傀儡的力量—汉献帝(八)官渡因何而战

百家讲坛 一个傀儡的力量—汉献帝(八)官渡因何而战

    公元196年,汉献帝在许昌立都,重新建构了中央政府。公元199年,在许昌朝廷的打击下,僭越称帝的袁术,一支非常重要的分裂势力被消灭了。通过这件事情可以看到,由于汉献帝的东归,整个国家呈现出走向稳定、统一的良好势头。

    到公元200年,也就是汉献帝的建安五年又发生了一件大事,这就是我们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官渡之战。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建安五年,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展开战略决战。经过一年多的对峙,曹操最终以两万兵力出奇制胜,击破袁军十万大军,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官渡之战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曹操以其非凡的才智和勇气,写下了他军事生涯最辉煌的一页。可是关于这一场著名的官渡之战的起因究竟是什么,却有不同的说法,很多人认为官渡之战就是袁绍跟曹操抢夺汉献帝、抢夺领导权的一次战争,这种说法认为汉献帝不过就是一个任人摆布的傀儡。

    可是姜鹏老师却认为官渡之战真正的本质是袁绍和汉献帝的一场对决,袁绍和汉献帝之间需要有个了断,所以才会有官渡之战。那么姜鹏老师这么说的依据是什么呢?一直没有正面出来的汉献帝在其中究竟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敬请关注复旦大学姜鹏老师为您精彩讲述《一个傀儡的力量——汉献帝》第八集《官渡因何而战》。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讲稿

    公元196年,汉献帝在许昌立都,重新建构了中央政府。公元199年,在许昌朝廷的打击下,僭越称帝的袁术,一支非常重要的分裂势力被消灭了。通过这件事情可以看到,由于汉献帝的东归,整个国家呈现出走向稳定、统一的良好势头。

    到公元200年,也就是汉献帝的建安五年又发生了一件大事,这就是我们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官渡之战。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建安五年,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展开战略决战。经过一年多的对峙,曹操最终以两万兵力出奇制胜,击破袁军十万大军,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官渡之战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曹操以其非凡的才智和勇气,写下了他军事生涯最辉煌的一页。可是关于这一场著名的官渡之战的起因究竟是什么,却有不同的说法,很多人认为官渡之战就是袁绍跟曹操抢夺汉献帝、抢夺领导权的一次战争,这种说法认为汉献帝不过就是一个任人摆布的傀儡。

    可是姜鹏老师却认为官渡之战真正的本质是袁绍和汉献帝的一场对决,袁绍和汉献帝之间需要有个了断,所以才会有官渡之战。那么姜鹏老师这么说的依据是什么呢?一直没有正面出来的汉献帝在其中究竟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敬请关注复旦大学姜鹏老师为您精彩讲述《一个傀儡的力量——汉献帝》第八集《官渡因何而战》。

    196年,汉献帝在许昌立都,重建中央。袁术势力被消灭。汉献帝东归,让国家有可能走向统一。官渡之战在200年展开。袁绍主动进攻曹操,袁绍超过十万人,曹操不过两万可用。这次战争是北方统一的关键一步。袁绍在河北的割据是北方统一的最大障碍。袁绍在当时的作用:一袁绍占地广大,实力雄厚,幽州、并州、冀州、青州都在他掌握中,兵源充足,粮食补给足,“带甲数十万”,这是他的硬实力。二是身世显赫,号召力强,四世三公之家,高祖袁安在汉章帝时曾做到三公的高官,接着袁安的儿子孙子曾孙都做到了,这四代人都做到了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袁家是当时最有政治影响力的家族,也正因此,他拥有强大的号召力,“州郡蜂起,莫不假其名”。

    袁绍的特殊身份是反董卓同盟的盟主,后来董卓迁都长安,东部地区成了权力真空,留给了袁绍。汉献帝一回来,麻烦就来了,袁绍没有积极的欢迎姿态,汉献帝曾下诏批评他。“地广兵多,而专自树党,不闻勤王之师,但擅相讨伐。”这里可以看出汉献帝的不满,形势演变,袁绍作为实力最强的军阀,如果不归顺,就是障碍。对于汉献帝来说,处理与袁绍的关系是严峻的。汉献帝对袁绍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从不满到怀柔。

    封拜袁绍:197年,汉献帝派人去见袁绍,孔融。封拜袁绍为大将军,承认他对四州的占领。这次封拜里面,时间值得注意,两个月前,袁术在淮南称帝了。所以这时封拜袁绍,有玄机,是争取,希望袁绍与朝廷关系中至少保持中立。再有值得注意的是孔融去见袁绍。孔融是名满天下的人,他去见袁绍,是高明的一招。袁绍是四世三公的望族,这是文化世家,是以儒学世家相标榜。就得归宗于孔子,孔融是才子,恰恰是孔子后代,去见袁绍,给足了袁绍面子,也拔高了朝廷的形象。也告诉了袁绍,不要认为许昌朝廷立足不久,已经人才济济了。汉献帝封拜袁绍,是危机公关。汉献帝派使者见袁绍前,朝廷也做出了认步,大将军本是给曹操的,袁绍不愿意排在曹操后面。曹操让出了这个位子。这起到了积极效果。

    在消灭袁术时,袁绍没带来麻烦。进一步推进时,袁绍与朝廷的矛盾出来了,就发生了官渡之战。起因是曹操与袁绍间的对决。结果通常认为是曹操打败了袁绍。这是一般看法,对不对?先讲讲为什么大家有这种看法,史书上记载,袁绍的阵营中,有人提过意见,要他先迎接汉献帝,别人控制了,就会被动了。沮授就曾提出过,“西迎大驾,即宫邺都,”提出早,袁绍没接受这个建议,被曹操抢先了。曹操抢占了先机后,袁绍感觉到了曹操的威力,“曹操当死数矣,我辄救存之,今乃挟天子以令我乎?”曹操忘恩负义。袁绍的话里可以看出,点出了许昌朝廷的本质,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是一般的看法。核心概念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核心的冲突就是袁绍与曹操谁来挟天子。一般都是在这个思路里,汉献帝就是一个傀儡。袁绍认为自己的实力强过曹操,现在曹操压制他,所以他要叫板,要发动官渡之战,在人们看来就是抢夺汉献帝的。今天就是要纠正这种看法。这是表面现象,真正的本质是袁绍与许昌朝间的斗争。就是汉献帝东归回到洛阳后,袁绍与汉献帝间得有一个了断。

    汉献帝和袁绍结怨:汉献帝曹操与袁绍三人的关系:袁绍与汉献帝的关系,在很早前就有了许多恩怨。官渡之战不简单是挟天子的间题。汉献帝是董卓扶上台的,袁绍一开始就反对。董卓扶汉献帝上位,所以袁绍就逃出了洛阳。东部成了真空,影响力最大的就是袁绍,在东部发挥巨大影响。董卓的臭名与袁绍的反对,汉献帝的皇位合法性就饱受质疑。汉献帝与袁绍的隔阂就有了。有两件重要的事,一是汉献帝西迁后,袁绍积极谋求另立皇帝,想推举幽卅l刺史刘虞做皇帝,这事虽然没做成,但是袁绍想另立的事闹得沸沸扬扬,谁都知道。袁绍没给自己留足退路。

    还有一件事,就是袁绍杀过汉献帝的使者,不止一个。汉献帝不停地派使者来东部做工作,安抚各地。其中一次派了五位来传达旨意,四位是直接或间接被袁绍所杀。190年6月,派韩融等五位来,除了韩融名望高,幸免,胡母班等四人其中有两位是袁绍直接指使下杀的,另两位是袁术所杀。这是性质严重的事。袁绍做这事,是有原因的。使者来前不久,董卓动手残杀了袁氏家族许多人。因为袁绍拉起了反董大旗。男女死了五十多人,其中就有袁术的同母兄弟。不久汉献帝的使者来了,所以袁氏兄弟迁怒于使者,泄愤。这样做感情上可以理解,理智上是严重的错误。这些使者是董卓派去的?不对,因为汉献帝到了长安,二人是分开的。

    五位使者是汉献帝派往东部来的,肩负的是朝廷的使命。其中胡母班临终前,写了终笔信,将这事点明了。“仆与董卓有何亲戚,义岂同恶,而足下张虎狼之口,吐长蛇之毒,恚卓迁怒,何甚酷哉?”你们这个做法比董卓强到哪儿去呢?这个控诉揭示了,袁绍兄弟杀使者是巨大错误。这事,当时袁绍一时做了,事后也是后悔莫及。若干年后,汉献帝再派使者见袁绍,袁绍亲自出城百里来迎接。这说明对于杀使者的事是后悔的。性质这样恶劣的事,不是随便能瓦解的。二人的矛盾深刻地影响了局势。

    官渡之战的本质:曹操刚好相反,对袁绍说,“今幼主微弱,制于奸臣,非有昌邑亡国之衅,而一旦改易,天下其孰安之?诸君北面,我自西向”。现在轻易改变皇帝,会造成群情愤怒,人心不安。你们去找刘虞,你们去,我自己去承认汉献帝。在汉献帝到长安不久,曹操派使者去朝见汉献帝。而且史书记载了使者名字是王必。这是确有其事的。使者到达长安后,军阀要为董卓报仇时。李健郭汜扣留了曹操的使者。理由是“关东欲自立天子,今曹操虽有使命,非其至实”。有人替曹操解释,与袁绍不是一回事。这样,李健郭汜对这个使者才放行。使者见到了汉献帝。

    李健郭汜提出的扣押使者的理由,是关东想自己立天子,本身反映出,袁绍另立天子的事,的确闹得人所皆知。这事中,袁绍的不臣之心,人所共识了。曹操的两件事,与曹操对比,曹操与袁绍是恰恰相反。袁绍要另立,曹操始终是认为汉献帝是唯一的皇帝。袁绍敢杀汉献帝的使者,曹操是积极地维护君臣名分。所以汉献帝、曹操、袁绍的关系中,曹操与汉献帝的关系是顺的。而袁绍与汉献帝一开始就是拧的。一直不顺。这样总结下来,三人间,汉献帝与曹操可以共存,与袁绍不能共存。所以必有官渡之战,所以必有袁绍出局。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