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百家讲坛 成败论乾隆(上部)(八)转折的乾隆十三年

百家讲坛 成败论乾隆(上部)(八)转折的乾隆十三年

      乾隆这个人身上有一些奇怪的现象,比如刚当皇帝那会儿他就预感到乾隆十三年是一个不吉利的年头。乾隆的原话是“朕御极之初,尝意至十三年时,国家必有拂意之事,非计料所及者。”(《清高宗实录》)就是说我刚当上皇帝那会儿就预感到,到乾隆十三年必然会发生意料不到的灾难。

      那么,历史有的时候就是这么巧合,果然,到了乾隆十三年,乾隆的皇后,孝贤皇后富察氏去世了。富察氏是乾隆的第一位皇后,也是他一生最钟爱的一个女人。富察的去世,不仅在乾隆的感情世界造成了一次巨大的风暴,在整个大清政坛也引发了一次剧烈的地震。

      富察去世之后几个月,清朝从大学士、总督、尚书、巡抚到基层的臣僚,有几十个人被杀头,被罢官,被流放。可以说古今中外很少有皇后的去世能引发这么剧烈的政治动荡。那么这场政治风暴是从哪儿刮起来的呢?

      清华大学历史系博士后张宏杰将与我们一起还原历史,走近乾隆,探究他的成功与失败。敬请收看 《成败论乾隆》上部第八集《转折的乾隆十三年》。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讲稿

    乾隆这个人身上有一些奇怪的现象,比如刚当皇帝那会儿他就预感到乾隆十三年是一个不吉利的年头。乾隆的原话是“朕御极之初,尝意至十三年时,国家必有拂意之事,非计料所及者。”(《清高宗实录》)就是说我刚当上皇帝那会儿就预感到,到乾隆十三年必然会发生意料不到的灾难。

    那么,历史有的时候就是这么巧合,果然,到了乾隆十三年,乾隆的皇后,孝贤皇后富察氏去世了。富察氏是乾隆的第一位皇后,也是他一生最钟爱的一个女人。富察的去世,不仅在乾隆的感情世界造成了一次巨大的风暴,在整个大清政坛也引发了一次剧烈的地震。

    富察去世之后几个月,清朝从大学士、总督、尚书、巡抚到基层的臣僚,有几十个人被杀头,被罢官,被流放。可以说古今中外很少有皇后的去世能引发这么剧烈的政治动荡。那么这场政治风暴是从哪儿刮起来的呢?

    清华大学历史系博士后张宏杰将与我们一起还原历史,走近乾隆,探究他的成功与失败。敬请收看 《成败论乾隆》上部第八集《转折的乾隆十三年》。

    乾隆刚当皇帝时,就认识到乾隆十三年就是不幸的一年。为什么有这种预感?没人知道。果然到了这一年,皇后孝贤去世。这是他最钟爱的女人。在整个大清引发了剧烈的地震。清从大学士到总督到巡抚到基层臣僚,被杀头,被罢官,被流放。少有这样的动荡。这场政治风暴,是从哪儿刮起的呢?乾隆想为她操办盛大的葬礼。他要求每个环节精益求精。这才配得上他心中的完美形象。大臣们却不了解这些。就按部就班地走完环节就行了。这就有了差距。葬礼上要读册文,归翰林院起草。写完后,发现了一个错误,翻译时把皇妣错译了。本是常见的事,批评改正就行了。他把尚书抓了起来,秋后处决。有关的官员一律罢官。大臣们没回过神来,使用金册,造好后,乾隆看,发现不够精致。配不上尊贵。

    打造的工部官员全部治罪。光禄寺的官员因为擦拭不干净,也受到处罚。满族旧习,皇帝皇后死后,大臣们一天内不可剃发。但是这是古老风俗。清的会典中没有记载。人们逐渐淡忘了。雍正死时,就有人剃了。孝贤皇后死了,也有人剃了。乾隆勃然大怒。周学健被赐令自尽。两巡抚被革职。所以平静的大清政坛刮起了雄风。全国几十名臣僚因此受处分。这是所有人没想到的。皇子也有倒霉的。二十一岁的大阿哥与三子,哭得不够悲痛。乾隆发火了。“此二人断不可承继大统”。不忍杀,“但当知保全之恩”。二人受到威胁。说明孝贤皇后死,乾隆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心理失常了。乾隆就是觉得世界无光了,大臣竟然若无其事,怎么可以?

      痛下杀手的真正原因:更深层原因,实际是他多年对臣僚不满的总爆发。他一生为政三个阶段。早年是宽仁,中年严峻,晚年宽纵。早年宽容为主,可是传递不好当。开始这些官员感激涕零,但是时间久了,许多人恢复到了懒散的样子。乾隆五年,就出现政治废弛的情况。更大部分官员不太上班,点卯就过去了。贪腐之风重起。乾隆六年山西布政使被人举报,萨哈谅多收了钱粮。乾隆意外,因为他继位初,要打造的是清廉的王朝。他生气,信任各位,加工资,让你们安分。没想到,这样的事发生。诚心对待你们,难道把我当成无能的可欺之主吗?言辞中看得出,乾隆对一部分人表现是非常失望。对自己的宽大反思。

    同一年,鄂善受贿案发生。俞家分遗产时,兵部尚书受贿。可见当时高级大臣风气不正。乾隆知道后几天睡不着觉。再不明彰国法,将来怎么办?这事,对乾隆触动极大。他开始反思对父亲的结论正确不正确。他曾对父亲有强烈的逆反心理。他现在觉得父亲当年的做法也许未必不正确。康熙晚年的大臣容不得他大度。乾隆早年信任大家,现在发现,大臣们与唐太宗时的大臣不一样,他们不珍惜皇帝的信任。相反,当成可钻的漏洞。乾隆十三年的政治风暴并非偶然。他早就要来次整风。不过是孝贤在,他生活幸福不想下手。现在心情恶劣。干脆来了一次恐怖统治。这一年,成了政治的分水岭。

    乾隆严惩贪官污吏:之后,政治统治出现了哪些变化?一是统治方针上出儒入法,开始效仿秦始皇。在具体措施上,掀起严惩贪官的风暴。乾隆十三年后,他成了中国历史上手腕最强硬的皇帝之一。具体做法有三条:一是废除完赃减等之例,不管任何人,只要贪污一千两白银,就丧命。无数贪官人头落地。人死了,钱还得还。乾隆朝一旦发现贪官,就派快马去查封家产。这在历史上是超过雍正的。二是执法从严,波及面广。乾隆二十二年,云南总督恒文准备土贡,没占几百两的便宜。乾隆知道毫不手软,处理非常严厉,赐令自尽。

    云南的三位高级大员,都被革职。有关的五十名州县级官员都被追查。三是惩贪没有禁区。不论皇亲国戚。慧贤皇贵妃也受宠爱,弟弟高恒也得到皇帝关照,当了两淮盐政,他贪婪,贪污了十三万白银。乾隆知道后,立即把他立刻处死。这在历史上是力度最大的。省级以上官员被调查三十多起,二十多起丢了性命。整个乾隆朝,可查589起,在清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种变化让大臣始料不及。没想到他身上有这样的一面。大臣们对他不了解。雍正身上的残暴,他都继承了。之前拼命掩饰,在孝贤皇后去世后,再也没掩饰,就纵情任性地做皇帝了。乾隆中期要比雍正时残酷。后来为什么名声好了呢?一是第一印象好,继位时的宽仁给人留下了好的印象。二是他不久后,在种个方向上把大清推向了极致。

    乾隆大力起用新人:除了这些,在具体用人也出现了变化。起用新人。之前沿用父亲的老班子。他用十来年完成了新旧交替。之前提拔了讷亲。雍正欣赏他的干练。乾隆继位后,要把王公贵族赶走,年轻的讷亲就受到重用。一时权倾朝野。讷亲身上的特点是办事干练,跟得上皇帝的思路。判断事情常与乾隆不谋而合。而且清廉,大门口拴一条狗,送礼的都不敢进家门。这让乾隆喜欢。这一年,因为战争不力,做了替罪羊,被杀了。但是过程中认识到作用年轻大臣的好处,反应快,办事干练,不会拖泥带水。皇帝用起来比较放心。他用的第二个人是傅恒。是富察皇后的亲弟弟。这人有才干,礼贤下士,宽厚待人。这人判断事情准确。后来乾隆决定打准噶尔,满朝没人赞成,只有他坚决支持。最后终于取得了成功。

    乾隆提拔他为首席军机大臣。这时傅恒不过二十五。做了二十三年,染病身亡。乾隆重满轻汉,但也提拔了汉族大臣,最重用的是刘统勋。这是刘墉的父亲。刘统勋是山东人,雍正年间进士,乾隆时做到军机大臣。刘统勋智商高,判断准确。遇事神敏。刚正不阿。秉性刚劲。不结朋党。非常清廉。乾隆欣赏他。总结这些新人,都有特点:思维敏捷,办事干练;只忠于皇帝;比较清廉。乾隆中期有干练的臣僚,去执行自己的命令。他重德重才,讨厌书呆子。有才无德的,也会用一下。大臣执政能力强,办事能力强,能落实好政策。为乾隆盛世到来提供了坚实的保证。他起用新人就是为了解决朋党问题。这事不好办。乾隆十三年后,他觉得这种间题可以解决了。就开始了大“手术”,直指当朝老臣。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