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檢舉)
分享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腾讯微博
Facebook
Google+
Plurk
Twitter
Line
注册
登录
论坛
休闲游戏
草根音乐
高清图吧
读书时间
百家讲坛
节目精选
旅游美食
论坛代码
社区互助
搜索
私人消息 (0)
公共消息 (0)
系统消息 (0)
好友消息 (0)
帖子消息 (0)
应用通知 (0)
应用邀请 (0)
草根学园
»
『 百家讲坛阅读区 』
» 百家讲坛 永乐大帝(十六)兵挫济南
返回列表
发帖
明清风云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明清风云
当前离线
UID
68
帖子
1497
主题
354
精华
0
积分
511
威望
511
金钱
4409
阅读权限
150
在线时间
34 小时
草根友人
1
#
跳转到
»
倒序看帖
打印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3-5-24 11:51
|
只看该作者
百家讲坛 永乐大帝(十六)兵挫济南
的
,
白沟
,
百家讲坛
,
中国社会
,
科学院
兵措济南
白沟河大战,燕王朱棣击败了朝廷主帅李景隆,取得了全面胜利,朱棣率军乘胜南下追击又接连攻克了德州、济阳,最终来到了济南城下.
这个时候逃到济南的李景隆部下还有十万大军,但由于士气低落无心应战,面对势如破竹的燕军,很快就溃不成军,四处逃散。
济南顷刻间变成了一座孤城,然而就是这样一座孤城却让燕军接连受挫,那么在攻打济南城的过程中,燕王朱棣究竟遇到了怎样的麻烦。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明史学会会长商传先生讲述永乐大帝第十六集兵措济南。
收藏
分享
分享到:
QQ空间
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明清风云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明清风云
当前离线
UID
68
帖子
1497
主题
354
精华
0
积分
511
威望
511
金钱
4409
阅读权限
150
在线时间
34 小时
草根友人
2
#
发表于 2013-5-24 11:52
|
只看该作者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明清风云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明清风云
当前离线
UID
68
帖子
1497
主题
354
精华
0
积分
511
威望
511
金钱
4409
阅读权限
150
在线时间
34 小时
草根友人
3
#
发表于 2013-5-24 11:55
|
只看该作者
讲稿
同期声:白沟河大战,燕王朱棣击败了朝廷主帅李景隆,取得了全面胜利,朱棣率军乘胜南下追击又接连攻克了德州、济阳,最终来到了济南城下,这个时候逃到济南的李景隆部下还有十万大军,但由于士气低落无心应战,面对势如破竹的燕军,很快就溃不成军,四处逃散。济南顷刻间变成了一座孤城,然而就是这样一座孤城却让燕军接连受挫,那么在攻打济南城的过程中,燕王朱棣究竟遇到了怎样的麻烦。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明史学会会长商传先生讲述永乐大帝第十六集兵措济南。
商传:他怎么攻打济南呢?朱棣心想你北伐的几十万军队都被我彻底打垮了,现在就剩下这么一座孤城了,还用费那么多劲吗?于是他想写封信,这封信叫什么呢?实际上用我们今天的话叫做敦促投降书,敦促他投降。敦促谁投降呢?不知道,因为没有主帅了。要李景隆在这儿就敦促李景隆投降,可是李景隆跑了,军队也都跑了。所以他就也了一个《告济南军民百姓书》,济南城的军民百姓都听着,投降吧,他心想我这封信用箭箭到城里,城里看到了那一定没心守成了就投降了,这封信就射进去了,进去以后没有什么动静。过了没多久,城里也射出来一封信,捡起来送给了朱棣。朱棣一看不是要投降,而是写了一个《周公辅成王论》。
周公辅成王就是周朝的事情,先秦的时候周朝周成王因为他有幼小,于是周公就帮助他治理国家,最后还把国王的位子交给他,这封信讲了这个故事之后就评论了,说人家周公是一心一意地帮助周王室,所以可以叫周公辅成王。你呢?你是辅佐天子的名义,实际上是想行夺位之实,你是想夺天下,所以你跟周公是不一样的。写这封信的这个人是一个文士,这个文士有点来历,他的名字叫高贤宁,他的老师是济宁的,这是个县,是这个县的教谕,教谕是什么人呢?就是这个县教育局的局长。还兼着县中心学校的校长,这个老夫子是一个精通入学的人物,当然了讲的就是忠孝仁义。所以等到燕军攻克济宁的时候,这位县谕就把学生召集到县学里面的明伦堂。
明伦堂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要申明伦理的这样一个大堂,就相当于咱们现在的礼堂。他说现在国家成这种样子了,你看一个藩王就造反作乱,而且打下了这么多城市,还谈得上什么名伦,说完了以后就一头撞在柱子上自杀了。
很有气节的一个人,所以他的学生也都很讲气节,可是问题这是打仗,你光有气节也不行,你还得能打仗,这个时候山东济南还有什么人在呢?刚才我们说了朱棣想找敦促谁投降他都找不到,因为主要的官员将领都不在了,谁在呢?有一位,这个人姓铁,叫铁铉。
姓铁,这个姓很怪,他是当时叫做色目人,就是少数民族的后裔,铁铉是山东参政,是一个副省级的干部,不是副省长,只是副省级。这个人很有骨气,当年在朱元璋的时代,朱元璋就很看重他就认为这个人非常正直,于是就给他起了一个字,送给他一个字,御赐的叫鼎石,鼎就是铜鼎,时代人铸的铜鼎。石就是石头,说这人坚如鼎石,那是国家的栋梁支柱,是非常刚直的一个人。这个铁铉当然不会投降燕王朱棣,他就准备依靠他的力量和别人联合起来守济南。这个时候有一个名士,他叫做高巍,这个人也来到了济南,这个是当年跟着李景隆打仗的时候在军里面当参军的一个文人,这个文人胆子很大,冬天的时候他看没什么事做,就自己一个人跑到北平去,劝燕王朱棣说你不要再打了。你这样做不仁不义,大家都会反对你,将来百年以后你也落一个骂名。
朱棣气的够呛,但是也没有杀他,觉得这种狂妄的名士不理他,他也没办法以后见不着朱棣,所以只好自己回来了。回来以后他就跟铁铉一起商量着这些指挥军队的主帅他们不守济南拱手相让我们守,可是两个文人,没有指挥军队的经验,那么我们要找一个军官,这个军官是谁?这个人叫盛庸。
这个盛庸是个都督,是个职业军官,高级军官,他本来是跟着耿炳文北伐的,带着军队。耿炳文被免职了,他又改跟着李景隆,李景隆跑了他也没跑,他还留在了济南。于是三个人就和济南的有志之士大家就联合起来了说他们不管了,咱们凭自己的力量跟城里的军民结合起来,咱们守济南。
他们就跑到了今天济南大明湖的那个沧浪亭,在这儿就大家发誓,说我们要死守济南,于是就出现了前面朱棣射书信进去他们有射书信出来的一幕。
同期声:济南是北平的通往南京的交通要处,如果南下济南城即使攻不下南京也可以大体统治江北的半壁江山,所以对于济南燕王是志在必得。可是谁知道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朝廷的主帅虽然都已经仓惶逃跑,却跳出来几个文人,要誓死守住济南城。那么面对这几个儒生朱棣会采取怎样的对策呢?
商传:这个济南是山东的省会,我们今天到济南还可以看到一些古迹,这个城很大,很牢固。要说起来真的如果朝廷的军队有信心死守济南的话,朱棣恐怕也不是轻而易举就能拿下来的。可惜的是朝廷的这些主帅已经没有作战之心了,所以都仓惶逃跑,这样的话在这几个人的率领下,济南的军民大家决心守这个城了,这个时候这个城就发挥作用了。所以朱棣一看济南还不好打,攻了几下子也攻不下来,吓唬吓唬人家也不怕,那怎么办呢?他想了一个招,他就扬言在外面,说行了不攻打他了,咱们放水吧,把黄河挖开把济南车给淹没,他要放水淹城。
其实咱们今天看起来这都是胡说八道,为什么呢?这个时候才阴历五月阴历的五月虽然入了夏,可能还没有到雨季,黄河里面没有多少水,他要挖黄河淹济南得有多少水才能把这个城淹了呢?就是吓唬吓唬,城里一听说要挖黄河淹城那可糟了,于是城里面的人就开始闹起来了,说不行赶快派人跟燕王联系,说你别挖黄河淹我们了,我们淹了也是死,那我们就投降你得了。一下子就变化了,朱棣听了很高兴,说你们既然决定投降了,那好吧,我们谈判一下,商量一下你们怎么投降吧。于是城里人就说了,说大王我们这些人没有真正的军队,也不懂打仗的事情,完全是因为怕事,不知道大王您打来到底是为什么,所以我们有一种保家之心就守这个城了,如今大王兵力这么强大,又要挖黄河的水淹我们,我们不打了。这样大王您率领军队后退二十里,因为我们怕兵,没见过,然后您就单骑来我们就投降根本不用你费一兵一卒的。你何必费这么大劲了,朱棣听了觉得有道理,于是就指挥军队向后撤,撤出一段距离来。然后他自己骑着马就很高兴地来到了济南城下,准备接受济南城的投降。
等到他骑马来到济南城下的时候,突然之间本来开开的城门一下就关上了,朱棣的马还没有进城就被截在外边了,就在个时候从城墙上就成下一大块铁板,朝着朱棣的人马就砸下来。朱棣赶快地一躲,这个铁板差点没砸到它的码头上面这个马一惊就跃起来了,差点就把朱棣给摔下来,城里的人全都站在城头上开始呐喊射箭,朱棣一看不对劲狼狈而逃。
中了人家的圈套,他不是好使计吗?一会儿使这个计策,一会儿使那个计策,这会是中了人家的计了,假投降。朱棣一看太可气了,给我死命地打,非得把济南拿下来不可。攻不下来就给调大炮,大炮轰城发泄一下愤怒。于是调来大炮往城上轰,轰了及五几炮就不轰了怎么回事?说这些炮怎么不打了,给我打。炮兵就指着城上说不敢打了,您看看,抬头一看坏了,城上到处挂的都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牌位,全都挂满了,说你轰的话就是轰你爸爸的牌位,这士兵那儿敢啊?轰的明太祖的牌位不是犯上作乱吗?所以这仗没法打,朱棣心想怎样这么能折腾,能打最后掉在人家圈里头。几个并不会打仗的人,没有指挥过军队的人,也没有多少军队,就凭着这么一座孤城想尽了办法,他就能把城守住,实际上道理很简单,关键就是你有没有决心。那些朝廷派出来的主帅,想的都是自己的事,打败了朱棣自己可以有功升官,李景隆已经是曹国公了,他还能往那儿升,他还能升曹国王吗?升不了。因为王一定要是朱家的人做,所以这仗打起来他没劲,打赢了固然好,打输了也没关系。
一看形势不好,首先带头逃跑,可是这些忠于朝廷的军民百姓不一样,一个他们要守自己的家乡,一个他们有终于建文帝朱允炆,所以他们就想尽了方法死守,朱棣就是没办法,这个仗一打就打了三个月,在济南城这场仗就打似三个月。从旧历五月一直打到了旧历的八月,打不下来。这时候就有人说话了,谁说话了呢?朱棣身边的谋臣,那个道言衍和尚。他说“师老矣”不能再打了,他说我们已经在外边耗了这么久了,将士们都疲惫了,这仗再打下去没有任何好处,赶快回师。
于是到了八月的中旬,燕王朱棣就下令回师北平。济南解围,军队撤退。我们想想,三个月要说起来朱棣也够幸运的了。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三个月朝廷方面没有任何举措,也不去打北平,也不去包抄它,也不派兵增援,就看你济南自己能打成什么样就打成什么样。如果这三个月朝廷有是有举措,有军队截击燕王,有军队配合济南城或者是趁着燕王给牵制在了济南城下,派军队去攻打北平,都会给燕王造成很多的被动,可惜的是一点动作都没有,就这么干带济南打了三个月的仗。
等到济南打胜了,燕王的军队撤退了,这时候朝廷的人有话说了,说铁铉、盛庸你们已经打胜了你们怎么不趁胜追击,一直追到北平去。铁铉气死了,守三个月凭着济南的军民已经是精疲力尽了,那有力量再追击燕军追到北平去,根本没有这个力量。所以铁铉说了一句话,他说诸将多奴才。不能打仗,奴马就是那个劣马,就是没有本事的人。庸才我们依靠不了他们,我们自己也没有力量去打,这个仗能打到这个分上就已经很不错了。就这样济南的战役打完了,朝廷方面从道理上讲获胜了,高兴了。建文帝朱允炆也高兴了,于是就说不用再选将、命将这些都不用了,盛庸就是主将了,你打赢的这场仗。说铁铉原来是个山东参政,只是副省级的干部,给他提升。提升为兵部尚书,兵部尚书相当于国防部长,一下子同一个副省级的干部,还不是副省长一下子就提升为了国防部长。
可实际上他不是到朝廷来国防部长,只是给他一个这样的名义,他仍然还跟盛庸一起带着军队跟燕王作战。
同期声:济南久攻不下,燕军不得不退回北平。这让燕王朱棣十分懊恼,但是朱棣并没有放弃取道山东直扑南京的计划。回到北平以后为了鼓舞士气,朱棣决定立即重整旗鼓,准备再战。力图通过一次胜仗来打消将士们的低落情绪,在北平修正了一个多月以后,朱棣有踏上了出征之路。那么接下来的桌究竟有该怎么打呢?
商传:怎么打呢?于是朱棣就率领着军队很快有出师了,跟下来就讲说我们去打辽东,到辽东那儿去打一仗,大家都不理解怎么又去打辽东,连他身边主要的两个将领张玉、朱能都说咱们干嘛大辽东。朱棣说先到这么你们都走吧,张将军和朱将军留下,留下就跟他们两个说了,说你看现在他们南方的军队士气正盛,我们如果说我们往南打,他们积极做准备。这场仗胜负难测,我就说我去打辽东实际上咱们不打辽东,路上咱们就南下,突袭沧州。
我想争取把沧州先拿下来,这两个人说这是好主意,咱们就出兵走吧。于是这支军队就出师了,先是往东走,要往东北辽东去,走着走着突然之间从今天天津的附近就一下子南下,踏向沧州,今天我们把这个地方叫天津。为什么它叫天津?因为就是朱棣这一次从这儿南下,津就是水,天津就是天子渡水的地方。他后来当了皇帝,这就叫天津。设了卫所就叫天津卫,原来这地不叫天津,叫直沽,叫长芦,名字很多了。朱棣带着军队突然南下就袭击沧州,沧州毫无准备一下子就被朱棣拿下来了。拿下来以后燕军的士气也振作起来了,于是就继续地南下,向山东的境内进发。朝廷这方面呢?盛庸、铁铉率领着军队这个时候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样子了,也都成了主帅,成了兵部尚书了,可以调动军队了。也集中了军队迎击燕军,于是双方就在东昌这个地方碰面了。一场大战就在东昌展开了,东昌之战双方集结了几十万军队,燕军是主动发起进攻的,大家都知道燕王的军队非常善于野战,因为他的骑兵很多,很强大。朝廷的军队善于守城,因为他都是各地的驻军,不擅长于野战。但是这个时候朝廷方面的军队士气正胜,而且经过了盛庸、铁铉他们这些人的整顿,配备了先进的兵器,所以这场战斗打的非常激烈。
朱棣率领着军队就向朝廷方面的列阵产展开冲击,一个地方冲不开,换一个地方再冲,靠着骑兵冲。朱棣亲自率领着骑兵冲过去,等他冲到阵前的时候突然发现对方的列阵闪开了朱棣带着军队刚一冲进去两边合围了。朱棣就给包围在里阵里,围住了以后要再想出来可就不容易了,燕军的这些主将们,张玉、朱能他们一看好,燕王给包围进去了那还得了率领军队拼死地往里面冲。张玉就冲进了阵里面,大准备救主,他们冲进去的时候因为朝廷方面的军队受到了第二拨强大的冲击,他把力量放在这儿,后面出现了一些薄弱环节,朱棣就赶紧率领军队杀开一条血路从薄弱的地方突围出去了。
可张玉不知道,张玉认为朱棣快被包围在敌阵里面了,所以他冲进敌阵以后不敢突围,他就在敌阵里面找寻朱棣的下落,那怎么找的到,几十万军的列阵,刀枪齐下。最后张玉就在敌阵里面力竭而死,就是杀到最后一个人被敌方刀枪齐下杀死在了阵内。张玉可不是一个一般的将领,大家都知道当年朱棣在北平起兵,率领八百个壮士夺北平九门的就是张玉。这个自从“靖难”开始作战一直在朱棣身边,每一次作战都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是一员有勇有谋的主将。所以张玉战死对于朱棣的打击太大了,当时这场战争打的那个激烈的程度史书上是有记载的。
怎么记得呢?他说双方交战战到疲惫之时都坐下来了,已经没有力量再打了,等了一会儿突然双方暴起,又交战在一起。我们有时候看影片里面会有这种情况,停一下又打。可是那是几个人,一个人两个人对打,这是几十万人的对战,所以在这个冷兵器时代那个战争比我们今天的战争还残酷,我们今天用枪炮,你还没有看见了就打中了,那个时候是真刀真强面对面的肉搏战。
损失了张玉以后,燕王朱棣打不下去了,所以燕军在东昌实际上是第一次真正的战败,他是战败了。战败了以后朱棣他不愧是一个军事天才在这么不利的情况下,率领这军队后撤,这支军队退回到北平,基本上没有大的损失。几十万军队打一场打败仗,最后军队的主力基本上保存下来相当不容易,也说明了朱棣这个人的军事天才,你看从济南到东昌,朱棣又连败两仗,朝廷这边可高兴了,找好这时候又赶上要过年了,阴历年,朝廷里面张灯结彩,庆贺一番。
朱棣这边就很箫条,整个就陷在一种低迷不振的气氛之中,因为连着打了两个败仗不顺利,有损失了像张玉这样的大将,年也没过好,过了年以后一个月这道衍和尚就告诉朱棣,不能待着,越是这样越得打仗。赶快率领军队继续打,必须打一个胜仗把这种形势扭转回来。
同期声:对于朱棣的这次失利,有史学家评论说东昌大战不仅是燕王在靖难之役中最惨重的失败,甚至可以说是燕王一生军事生涯中最惨重的失败。然而走了麦城的朱棣并没有选择留在北平消极防守,尽管当时燕军的人力、物力都处于劣势,但是朱棣还是决定再次主动出击,那么朱棣最终能否扭转颓势呢?
商传:这次出师之前朱棣为了振奋士气他搞了一个大规模的誓师,在这个誓师的大会上同时就祭奠在东昌之役战死的这些战士,尤其是张玉。朱棣非常激动在个誓师仪式,祭奠仪式到了高潮的时候,朱棣突然把自己身上的真袍脱下来了,一把就扔到火里面。他说了一句话,他说我真恨不得跟你们一起走,我们是同生共死的,如今你们先走了,我的心也跟你你们走了。你想想这些将士们心想燕王对我们这么一片真心,我们愿意给他卖命,这支军队就这样重新组织起来有南下了。
这时候还没有开春,二三月份天气很冷,朱棣率领军队南下的时候,大家突然看到朱棣看到穿的战袍挂了霜,战袍上挂霜了天气冷。那个霜成为一个一个的图案,好像龙袍的那个龙纹,大家说你看这次咱们可要打胜仗了,你可看殿下的战袍上自然地声成了龙纹,龙袍。
朱棣当然很高兴了,等到军队来到了一条河,这条河叫夹河,附近的时候突然前面骚动起来了,过去一看怎么回事,碰见一只老虎这些将士们一下子就开始打虎,又猎杀了一只猛虎又是一个吉兆,于是大家高兴了,说这会咱们连着两个吉兆,这个仗能打赢了。果然,确实是打赢了。
夹河之役朱棣系打赢了,但是朱棣打赢了可真的不是因为这些吉兆,大家都知道,是因为什么呢?是因为盛庸他们太骄傲了,盛庸想我凭着那么点军民就能守济南,能把你打败。我调动的军队在东昌我连你的主将一起干掉了,这一次我们再打仗我准备的更充足了。所以我们准备打到北平去,消灭掉燕王,于是带着很多仪仗,金银器皿干什么,等拿下北平就在北平开庆功会。骄兵必败,太骄傲了。人家可是一个敢死之师,朱棣都把战袍扔到火里面去了,愿意跟大家同生共死了。人家是什么样的作战精神,你是什么样的作战精神,所以两支军队起来的时候,盛庸的军队就敌人不不住燕军。
这场战争最终是以燕王的胜利,朝廷方面的失败结束的。朱允炆很头疼,找了一个耿炳文打了仗不行了,换了一个李景隆还是不行,现在这个盛庸、铁铉行了吧,可以了吧,好不容易打了两个胜仗有打败了,这么打下去这燕王的势力永远打不完,有朝一日他真的强大起来打过来那怎么办?
他身边有一个儒臣叫方孝孺,这可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是明朝初年的一个大学问家,方孝孺就给他出主意了。说咱们也得使点计策,不能跟他傻打。什么计策呢?
说你没发现呢?他们父子兄弟之间有矛盾的,他那大儿子他不待见,他那二儿子很能打仗一直跟着他,可是他这个大儿子在北平守北平,没在他身边。他不是好使反间计吗?咱们也给他使个反间计,调拔他们父子不和,将来我们就能够找到机会,于是他们就写了一份书信,就派专人送到北平。虽给了朱棣的大儿子朱高炽,这信上说什么呢?
大意就是这么说你爸爸跟你弟弟他们造反,但是我们知道你是好人,你很忠厚,你要跟他们决裂,你要是投靠了朝廷这个燕王的位置就归你了,封你为燕王。你世世代代地就享受亲王的厚禄你看怎么样,那朱棣什么人啊,朝廷派人悄悄地把信送到了北平他能不知道吗?立刻就有人把这个消息报告到军前就告诉了朱棣,朱棣听到这个消息以后不由得大怒,这时候他的而二子朱高煦也在旁边,趁机就说他的哥哥如何如何不行,这个不好那个不好,添油加醋,朱棣一听下定决心我不能留这个内奸,我们在跟敌人作战的时候如果内部出现内奸,那我们就危险了。所以他就决心杀了他这个儿子,最后是怎么样,我们下回再讲。谢谢!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
[收藏此主题]
[关注此主题的新回复]
[通过 QQ、MSN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