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百家讲坛 永乐大帝(六)牛刀小试

牛刀小试

    朱元璋为了确保朱明王朝能够千秋万代地统治下去,一方面加强君主专制统治,把军政大权牢牢地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另一方面,他把自己的二十四个儿子封为亲王,分驻全国各个战略要地,想通过他们来确保王室的稳定。

    然而,皇子们能否不辱使命,朱元璋决定安排一次真刀真枪的军事考试,检验一下儿子们的实战能力。

    那么,一直以来都盼望成为主帅的发兵远征的燕王朱棣这次实战考试中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院、中国明史学会会长商传先生讲述永乐大帝第六集“牛刀小试”。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同期声:朱元璋为了确保朱明王朝能够千秋万代地统治下去,一方面加强君主专制统治,把军政大权牢牢地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另一方面,他把自己的二十四个儿子封为亲王,分驻全国各个战略要地,想通过他们来确保王室的稳定。然而,皇子们能否不辱使命,朱元璋决定安排一次真刀真枪的军事考试,检验一下儿子们的实战能力。那么,一直以来都盼望成为主帅的发兵远征的燕王朱棣这次实战考试中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院、中国明史学会会长商传先生讲述永乐大帝第六集“牛刀小试”。
   
    商传:洪武二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390年的时候,刚刚过了春节,朱棣就接到了朱元璋的一个命令,命令他率师出征。这个时候有一个军事情报,说北元有一支队伍在北方有活动的意向,所以要派军队去征讨。其实,北元的这支军队是一个力量并不强大的一支队伍,他的首领是北元的一个太尉,叫乃儿不花,大概这支军队连上能够作战的人员和家属,所有人都算上也就是万把人的样子。

    那么,为什么得到这样一个军事情报以后,朱元璋就立刻下令要去征讨呢?我们可以看出朱元璋的用心,他是想利用这样一个机会做一个试验,试什么呢?试试他的这些儿子能不能真正地取代功臣,可以在北边打仗了。所以,当时他命令了两个儿子参与这个行动,一个就是燕王朱棣,还有一个是晋王朱,两个人分兵两路,一个从北平,一个从太原,分别率领军队出发,都去征讨同一支只有万把人的这样一支北元的队伍。

    朱元璋就是想看看,我让我儿子来代替功臣们在北边打仗,他们能不能承担这个重任。虽说是一个试验,可是这个试验跟以前的试验可不一样,以前他可以让他儿子去参与军队的活动,让他去参加军事训练,甚至于和北边的军队的将领们在一起,但是都是练兵,不是真正的作战。这一次虽然不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一场大战,但是它是一场真正的战争、真正有敌人的,不是演习,而且这次作战应该说有很多困难。

    首先一个困难,冬天,北边刚刚过完春节的冬天,这个军队要到更北的地方去作战,可能大家去过北边的人都知道,这个时候的北方是很冷的。在明朝那个时候就有我们今天所说的叫做扬沙,这种大漠扬尘这种天气。如果有雪的话,就是白雪纷飞的这种天气,当地人把黄沙就叫黄毛乎乎,雪扬起来就叫白毛乎乎,那是很可怕的。明朝的军队有北方人,但是军队里还有南方人,就算是北方人也是在馆关内这一代的活动,真正地到关外这个地方去,他们还是机会比较少,所以这是第一个困难。

    第二个困难大家可以想像,出关以外茫茫大漠,虽说是冬天没有什么植被,但是一片茫原,一万多的军队上哪儿去找?不要说一万多军队,就是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军队在北方这么宽阔的草原上面也是踪迹难寻的,所以这是第二个困难。

    第三个困难呢,大家知道朱棣虽然是参与了很多北方的军事活动,但是真正的和敌人面对面的打仗,他还没有过,这是头一次。所以很多困难考验着他,他能不能把这场仗打好呢?朱棣就这样带着军队出征了。
   
    同期声:朱棣对父皇的用意心知肚明,此次出征无疑是一次试探性的考试,如果自己表现出色,将来必定会有好的前途。然后这不仅是朱棣第一次率兵打仗,而且情况艰险、困难重重,尽管燕王朱棣雄心勃勃,但毕竟是初出茅庐,他将如何应对考验,独自指挥作战?他能够驾驭全局吗?
   
    商传:这个人是一个天才,是一个战争的天才,他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敌人在哪儿。我们带着这么多军队出征了,我们要去打敌人,这敌人在哪儿呢?我能带着这么多军队出去到处去找敌人吗?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就跟他的部下商量,我们第一件事情就是必须知道敌人在哪儿我们才能够行动,否则的话就变成盲动了。于是就派出了侦察兵到处侦察,果然就有消息了,说找到了,现在这支部队在什么什么地方。

    第二步就是率领大军征讨,这支军队在征讨的路上就碰到了我跟大家讲过的白毛乎乎,就是大风雪,风雪交加的时候,这个军队就畏难了,很多将士就说:“这么大风雪怎么前进?在这么冷的天气里面怎么往前走?”朱棣说:“我们冷,人家也冷,大家都在一块地方,而且这种天气下我们前进对方不容易了解,他想不到你们这么坏的天气下还能来,而且不容易暴露我们。”大家觉得说得有理,于是朱棣就督促着这支军队真正地来到了敌人附近,到了敌人附近以后,他没有让军队马上行动。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如果这时候军队突然袭击过去了,那对手一定被打散,打散了以后分成小股,跑到整个的草原上面就没办法再找到了。怎么能够把这支敌人的队伍全数地给俘获?这就要费脑筋了,这个时候朱棣手下的年轻将领就说话了,有一个将领叫观童,这个人就跟朱棣说:“我当年在北方军队的时候,认识这个乃儿不花,我跟他熟悉,我们关系还不错,我去劝降好不好?”朱棣说:“好啊,你有把握吗?”他说:“我试试吧,如果我要劝降不行,那我们只好大军突袭了。而且这个时候他准备更不充足,这样我们更容易得手。”

    于是这个年轻将领就到了乃儿不花的营帐里面,两个老朋友一见面很高兴,大家都知道蒙古人是很好客的,看到了以后非常高兴,马上就摆下酒席,两个人就举杯喝起酒来了。喝着喝着,观童就把燕王的军队马上到了这些情况告诉他,这个时候燕王的军队果然就已经逼近了营门了,乃儿不花一看不行,马上就让人准备马匹逃跑。观童就劝他说你不要跑了,现在跑也跑不了了,我劝你不如归附,燕王这个人如何如何好、如何如何待人,说你去了以后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这个乃儿不花一看大势已去,想跑也跑不了了,而且这个军队散了以后自己的整个势力都没有了,在这种情况下就归顺了。于是,观童就把乃儿不花带着到了朱棣的大营里面,朱棣一看他来了以后,在那儿也是设下酒宴来款待他,像老朋友一样地对待他,等到这个乃儿不花酒足饭饱再回到自己的营房里去的时候,他的所有属下都放心了,说没问题,人家对咱们不错,咱们就归顺了吧。结果朱棣的第一次出兵大获全胜,而且把他们要征讨的这支部队全数地给带回来归降了。

    大家说了,不是还有一个晋王也带着军队出征了吗?对啊,晋王也出征了。大家知道晋王这个人很能干、很聪明,但是他和燕王不能相比。为什么呢?聪明外露,平时很像样子,什么事情都反应得很机敏,碰到动真格了的时候不行了,没有朱棣去作战的这一套部署,他也带着不少的军队出征乃儿不花,大家热热闹闹出征了,出去以后就到处找,没有几天就找不下去了,你想想上万的军马带着辎重粮草,在这么冷的天气在北国荒原上转来转去。再说,急性冠脉综合症本身就是个公子哥儿,他不是吃东西在路上吃得不高兴,就打厨子吗?所以他爸爸朱元璋很担心,怕厨子给他下毒药,赶快派人送信告诉他,说你可别打厨子,打谁都行,你打了厨子,他给你下药太容易了。这么一个公子哥儿嘛,所以他出去以后无功而还。你看,两个人一比差别出来了。

    说到这儿就得说一个小插曲,这次出征之前朱元璋他是偏心眼,他喜欢那个晋王,这我们以前说过的。于是他就给晋王赏赐,他认为晋王一定能成功,这么一个聪明的儿子又能干,此举必成。所以在出征以前,他就派人送了一百万锭的钞作为奖金提前发放了,结果晋王一事无成、无功而返。燕王成功了,立下大功了,朱元璋又派人送了一百万锭的钞给燕王,摆平了。可是我们想一想,那能摆平吗?一个是活还没干呢先发奖金,一个是干了活、而且干得漂亮后发的奖金。

    所以,朱元璋的偏心我们能看得出来的。但是有一点我们大家可以看到,朱棣他的地位在上升,本来一个不起眼的老四,你看通过这一次出征不仅超过了老二秦王,超过了老三晋王,两个哥哥都让他比下去了。这个老二秦王是很不争气的,所以这次出征朱元璋根本就没让他去。老三虽然去了,但是败在了朱棣的手里。所以这场战争打完了以后,朱元璋很高兴地说了这么一句话:“靖沙漠者燕王也”说平定沙漠这件事情靠我这老四燕王了;“朕从此再无北顾之忧”从此北边我放心了。这话说得一听就能听出里面的味道来,你有什么可不放心的,当面徐达在那儿,后来蓝玉这么多大将在那边守卫着,你怎么不放心呢?就你这儿子出去打了这么一个小小的胜仗你就放心了?你看,他的心思一说就暴露出来了,他就是想让他的儿子取代这些功臣嘛。朱元璋把国都建立在南京,距离北方比较远,在当时所有人心里都很明白,这个就叫做鞭长莫及,对于北方的事情他想关心、想管,但是因为距离远很难控制,如果把一个功臣放到那儿去,这个功臣逐渐势力强大了,他很不踏实。他的儿子在那儿,不管怎么说他还是放心的。所以,他儿子能打仗了、能够取代功臣了,他不放心了吗?

    他这一放心不得了啊,我们原来讲过武十三年有一个“胡惟庸案”把丞相胡惟庸给杀了,株连了功臣数以万计。这回十年过去了,整个十年,朱元璋旧案重提,他指使一个御史说你写个奏疏,告李善长,前任的丞相李善长,说他也仍然是“胡惟庸案”里的人,于是又杀了一批功臣。

    你说这个朱棣,他的整个一个成长就伴随着杀功臣,他每往上走一步,这功臣们就倒霉一步。功臣们越倒霉,他的地位就越高。朱元璋的时代就出现了这么一个怪圈,就是这样一种情况。
   
    同期声:对于朱棣的初次出征,后世的史学家有这样的评论,他是凭着自身的勇气、毅力和才能赢得了人生政治征途上的第一个胜利。俗话说三十而立,朱棣这一年正好三十岁,他用这场征战的胜利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与才华,朱棣除了在战场上有出色表现,与其他皇子相比,朱棣还有哪些过人之处呢?
   
    商传:朱元璋把秦王、晋王、燕王派到了北方三个重镇,实际上就是让自己的儿子守边。可是这儿子们的水平也不一样、能力也不一样、为人也不一样。秦王就不行,那晋王  和燕王是要好一些,这勤王不但不行,没有本事还老出事。到了洪武二十四年,就有人告发秦王,说他做些违法之事,这个藩王违法,大家要知道就是两种事情,一种事情就是在当地胡作非为、违反了国家的法律。再有一种情况就是威胁了皇位的继承,我们前面讲过叫做夺嫡之心。

    秦王究竟是什么?他是在当地做了违法的事情呢,还是有夺嫡之心呢?史书说没有记载,但是就是说他有违法之事。朱元璋很生气,就把他召回南京教训了一番,教训完了还不说,还把太子朱标派到了陕西去,说你到那儿给我调查调查他,看看他在那儿还干了些什么事情。朱标去了,回来还替秦王这个兄弟说了不少的好话,这样朱元璋才算平静下来了,又把秦王派回去了。没有多久又有人告发晋王,说是晋王也有违法之事,也做了一些我们也不知道他在当地违法还是有夺嫡之心的事情,反正有违法之事,朱元璋只好把晋王又训诫了一番。

    这个事情在史书上很怪,有这么一个记载,说太祖朱元璋训诫了晋王朱以后,这个晋王“自是折节”,从此就改得不那么张扬跋扈了,知道办事有礼,温和了许多,从此就变了一个人。我不知道大家怎么想,反正我读书读到这儿是怪怪的,三十多岁的人了,这么多年养成的毛病,就他爸爸找他谈了一次话这么一个思想工作就“自是折节”就变了,不知道朱元璋跟他谈了些什么,总之他变了,成为历史上的一个小谜团,无解的谜团。是朱元璋承诺了他什么呢?还是说朱元璋给了他很大的压力?我们都不知道,总之他有违法只是,也有人举报,也挨了批评。惟独燕王没有,我们翻遍了史书也找不到燕王被人告发举报的记载。

    有一条记载,这条记载不在我们中国的史料上,在朝鲜的史料上有一条记载。朝鲜的《李朝实录》里面有这么一段记载:也就是在秦王、晋王被朱元璋批评的这个时候,洪武二十四年,一个朝鲜的使臣叫赵浚,他到南京去给朱元璋祝寿,等于是一个外交使节来给中国的皇帝去祝寿,路过北平,燕王在这儿,他就到燕王府去拜见燕王,燕王一看是给自己父亲来祝寿的,又是外国重要的使臣,当然就是很隆重地接待了他。接待完了以后这个使臣出去了,他说了一句话“王有大志、其意殆不在外藩乎。”说燕王他有大志向,他恐怕不是能够一直就做这么一个藩王的。

    你看,有人看出来了,看出来他有想当皇帝的野心。可是朱元璋怎么不知道呢?怎么没有关于其他人知道的这种记载呢?我觉得可能有这么几个原因,一个原因大家知道,朱棣这个人他的性格比较内向、城府很深,他不张扬,不喜欢乱讲;第二、他这个人就长期在北方作战,他的心思就是通过作战,通过和当地的将领接触发展自己势力,干实实在在的事,不玩儿那些虚的东西,不逞一时之口快说点这种话,他不说。所以朱元璋也见不着他,他不乱讲,又见不着他,第三个更重要,大家都知道他对下人好,你看他对下边的将领多么好,他还没有去作战发现谁有功劳,请到王府来招待人家,对所有的这些将领们都是非常尊重、体贴、关心。所以这些人都肯给他卖命,没有人说他坏话,他就算有点什么事情暴露了,也没人举报他。

    他实际上有没有呢?他肯定有,因为大家都知道他南京给他的马皇后,母亲去奔丧,奔丧的时候就得到了道衍和尚,这和尚一见他面第一句话就说:“我要给大王一顶白帽子戴”,给一个“王”上面加一个“白”当皇上,这些事情都有的。可是他就居然能把这么大大的事情都掩盖下来了,所以这就是他与众不同之处。所以,不管你京城那儿闹腾什么事情,不管你那儿干什么,他就一件事,踏踏实实让我怎么去打仗就怎么打仗,让我征讨谁我就征讨谁,踏踏实实做自己的事。
   
    同期声:朱棣十一岁受命成为燕王,二十一岁来到北平,前后有近二十年独霸一方的经验。不仅如此,由于他能征善战,功绩卓著,得到了父亲朱元璋的信赖与器重,军权日重、兵马渐强,在诸多藩王中地位独尊。然而无论朱棣多么出类拔萃都无法让他顺理成章地登上皇位,因为作为嫡长子的太子朱标才是法定的皇位继承人。但是就在此时,宫中发生了让人意想不到的大事,让朱元璋不得不重新考虑太子的人选。
   
    商传:就在这个时候出事了,出了一件大事,谁都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太子朱标不是受了他父亲的命令到陕西去做调查吗?他调查完了回来以后说了他弟弟很多好话,他的父亲就原谅了他的弟弟。可是朱标却因为这趟出差得了病,一病不起,到了第二年死了,三十七八岁就突然之间去世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当然也出乎朱元璋的意料。这朱标一死,这问题可就大了。大家知道朱元璋原来有一套计划,让他的大儿子朱标做太子,将来继承皇位一代一地地继承下去,然后让其他的儿子去做藩王镇守各地。他们朱家这个家天下多牢固啊,虽然有人说你这么做将来叫做强枝弱干,你这个树干弱,外面的枝子强。但是大家知道,他毕竟是一个有计划的这样一套安排,如果这个安排不出事的话,他按部就班地做下去,至少朱元璋在世的时候,这些东西他都可以布局布好了。可是突然之间太子死了,太子一死他的计划全部打乱,那怎么办呢?还得再立一个新的接班人,选一个新的接班人。

    什么人有资格来做这样的一个接班人呢?他的大儿子死了,二儿子、三儿子,儿子里面选一个可以,还有一个办法,大儿子死了,大儿子的儿子里面继续选一个,也可以  。所以说呢,有资格成为新的皇位的继承人,叫皇储,朱元璋的接班人有两种人有资格,一个是朱元璋的儿子里面的人,一个是朱元璋的孙子里面的人。

    那么朱元璋到底是选谁呢?选谁更合适呢?他很费心思,因为咱们中国,大家都知道,按照我们的中国的传统制度,它叫嫡长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当然也不一样,比如到了清朝,大家都知道清朝不这样,他有一个秘密立储制度,可以在他的儿子里面选最优秀的,不一定是年岁最大的,什么嫡出、长子,没有这个限定。可是,汉族建立的政权,它的这个传统要坚持嫡长。

    在朱元璋的心目里面,他是认定了嫡长继承的。所以,朱元璋选自己的长子做太子,大家都知道他也不是马皇后生的,他不是,是李淑妃生的,秦王、晋王,他们哥仨儿都是李淑妃生的。燕王和周王下面的,这是我们讲过,是一个蒙古的妃子叫碽氏生的。所以,也不是叫嫡长,但是都说是马皇后的儿子,所以也就勉强算是嫡长制吧。

    那么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他坚持嫡长继承,那怎么继承呢?嫡长继承有两种方式都可以,一个叫“兄终弟及”,还有一个叫“父死子继”都可以,都对。但是一般地来说,什么情况下兄终弟及啊?是哥哥没有孩子,这样弟弟来接替,如果哥哥有孩子就不用兄终弟及了,就可以父死子继了。那是当皇帝,这个时候太子朱标还只是个太子,他还没有当皇帝呢,他自己只是一个皇位的接班人,那么换一个人来做这个皇位的接班人,那就不一定说一定要父死子继,因为真正的皇帝还在呢,他可以在他的儿子里再选一个。

    这件事情使得朱元璋非常费心思,在史书上有这么一段记载,这段记载很有意思,说这天朱元璋就对下边的大臣说了,我觉得这个四儿子很出色,现在他哥哥太子不在了,我想立我这个老四做太子。有这么一段记录,记在什么地方呢?《明太祖实录》里面,真正的正史里面有这么一段记载,当时大臣里面有一个学士叫刘三吾,刘三吾就说了:“陛下你要这么做的话,将置秦晋二王于何地也?”说你这么一来的话,他还有两哥哥呢,一个秦王、一个晋王,给他们放到什么地方去?就让他迈过他的哥哥去当皇位继承人?”朱元璋听了怎么办呢?他没有想到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来,大哭而罢,于是就哭了,就算了。

    这一条材料肯定是假的,虽然写到正史上了,朱元璋是什么人啊?一个开国皇帝,  像皇位继承这么大的事情,你想他从一当了皇帝就开始布局,该当太子的当太子,该当藩王的当藩王,该杀功臣杀功臣,整个一盘棋布置得这么严丝合缝,虽然中间突然出了一个问题,那么出现这个问题他就得考虑怎么办,连这都没想好呢就说这么一句话,然后让大臣们一句话一反驳回来就大哭而罢,这叫什么开国皇帝啊?不可能的事情,居然就给写在正史里面了,编得都不像真的。可以说肯定没有这回事,因为朱元璋在这些问题上他是一定有他自己的非常非常深的考虑,只不过这个事发突然,他要费一些心思,他不能马上决定,他要想一想。

    那么他怎么想呢?他到底在儿子里面选一个,还是在孙子里面选一个呢?这个问题咱们下一次再讲,谢谢大家!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