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百家讲坛 汉武帝的三张面孔(一)帝王脸谱

  汉武帝这个人当然大家都非常熟悉了,是我们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也是非常典型的一个帝王。东汉时候有一个著名的历史学家叫班固,班固他就说汉武帝汉武帝他惟一的一个缺点就是还不够谦恭俭节,如果他能谦虚一点,节俭一点,那汉武帝这个人再配上他的雄才大略,简直完美极了,那么从这个评价里面我们就能看出班固对于汉武帝这个人他的才华,他的政绩是深信不疑的,给了一个非常正面的评价。

  那么司马光呢?司马光说汉武帝这五十四年皇帝做得够荒唐的,作为一个皇帝,欲求强烈,用刑严酷,又是大兴土木,又是到处打仗,搞得老百姓都民不聊生,汉武帝这个人跟秦始皇简直没什么区别。对于汉武帝统治时期,这段历史,司马光是悲观怀疑的,给了一个非常负面的评价。

  司马迁在《史记》里面也有很大的篇幅来讲汉武帝,我们读《史记》,看《史记》里面对汉武帝有什么评价。光看字面的话,我们觉得司马迁的态度实在是晦涩不明。

  那么同一个汉武帝,为什么三位史学家会给我们描绘出三张不同的面孔?当史学家们说法不一的时候,我们又该如何还原历史的真相呢?

  复旦大学姜鹏老师,首开先河,通过三部史书的不同记载,在对比中找出真相,最大程度地为我们还原一个真实的汉武帝,系列节目《汉武帝的三张面孔》第一集帝王脸谱,敬请关注。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讲稿

       一幕汉武帝时期的宫廷惨剧,太子和皇后被逼自杀,三位举足轻重的史学家说法不一,司马光直接指出:汉武帝就是巫盟之祸的首要责任人。班固却说:汉武帝是受人蒙蔽。这一事件的司马迁却欲言又止!令真相更加扑朔迷离!那么巫蛊之祸的真相究竟是怎样呢?当史学家各执一词的时候,我们又如何还原历史的真相呢?复旦大学的姜鹏老师言为你精彩讲述《汉武帝的三张面孔》第一集帝王脸谱,敬请关注!

    汉武帝,一位开疆拓土,奠定了中国版图基础的一代帝王,在史书上的记载,却不尽相同,班固对他的才华政绩深信不疑,说他雄才大略,简直可以和古代圣王相媲美,可是司马光却是毫不掩饰地批评汉武帝,说他穷奢极欲,繁刑重敛,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令百姓苦不堪言,简直和秦始皇没什么两样,而和汉武帝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司马迁,虽然他对汉武帝的评价有些晦涩不明,可是透过字里行间,我们会发现司马迁对汉武帝既有肯定也有批评,那么同一个汉武帝,为什么三位史学家会给我们描绘出三张不同的面孔,当史学家们说法不一的时候,我们又该如何还原历史的真相呢?

  复旦大学姜鹏老师,首开先河,通过三部史书的不同记载,在对比中找出真相,最大程度地为我们还原一个真实的汉武帝,系列节目《汉武帝的三张面孔》第一集帝王脸谱,正在播出,敬请关注。

    汉武帝这个人,当然大家都非常熟悉了,是我们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也是非常典型的一个帝王,因为我们一提起说中国的帝王的话,那总是说: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对不对!

    东汉时候有一个著名的历史学家叫班固,班固他就说汉武帝汉武帝他惟一的一个缺点就是还不够谦恭俭节,如果他能谦虚一点,节俭一点,那汉武帝这个人再配上他的雄才大略,简直完美极了,那么从这个评价里面我们就能看出班固对于汉武帝这个人他的才华,他的政绩是深信不疑的,给了一个非常正面的评价。

那么司马光呢?司马光说汉武帝这五十四年皇帝做得够荒唐的,作为一个皇帝,欲求强烈,用刑严酷,又是大兴土木,又是到处打仗,搞得老百姓都民不聊生,汉武帝这个人跟秦始皇简直没什么区别。对于汉武帝统治时期,这段历史,司马光是悲观怀疑的,给了一个非常负面的评价。司马迁在《史记》里面也有很大的篇幅来讲汉武帝,我们读《史记》,看《史记》里面对汉武帝有什么评价。光看字面的话,我们觉得司马迁的态度实在是晦涩不明。那么同一个汉武帝,为什么三位史学家会给我们描绘出三张不同的面孔?当史学家们说法不一的时候,我们又该如何还原历史的真相呢?

    汉武帝这个人当然大家都非常熟悉了,是我们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也是非常典型的一个帝王。汉武帝在位五十四年,除了康熙乾隆,没有比他在位时间更长的了。汉武帝做过许多事,用十六个字可以概括:内强皇权,,I'HE四夷,迷信神仙,晚年改辙。这十六个字可以概括他一生的文治武功与自我批判等方面。正因此,在怎么评价上,就意见不一了。举个例子,东汉时候有一个著名的历史学家叫班固,写过《汉书》,与司马迁笔下的汉武帝完全不一样。班固他就说汉武帝,“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汉武帝他惟一的一个缺点就是还不够谦恭俭节,如果他能学汉文帝或汉景帝,再谦虚一点,节俭一点,那汉武帝这个人再配上他的雄才大略,简直完美极了。这与古代称赞的圣王毫不逊色,那么从这个评价里面我们就能看出班固对于汉武帝这个人他的才华,他的政绩是深信不疑的,给了一个非常正面的评价。那么司马光呢?司马光说,“孝武穷奢极欲,繁刑事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司马光说,汉武帝这五十四年皇帝做得够荒唐的,作为一个皇帝,欲求强烈,用刑严酷,又是大兴土木,又是到处打仗,搞得老百姓都民不聊生,逼得百姓造反,汉武帝这个人跟秦始皇简直没什么区别。汉在这儿没有灭亡是侥幸。这个评价上,司马光的态度是,悲观怀疑的。给了负面的评价。班固、司马光都是有名的历史学家。二人的评价却在两个极端上。一个认为是好得不得了,一个认为是糟糕得不得了。除了他们,还有没有人有评价?有,还有司马迁。司马迁在《史记》里面也有很大的篇幅来讲汉武帝,他就生活在汉代,正因为这个原因,我们读《史记》,看《史记》里面对汉武帝有什么评价。光看字面的话,我们觉得司马迁的态度实在是晦涩不明。字里行间读不出明确的答案。这好理解,不敢直接说,这太有压力了。但是仔细分析可以看出他对汉武帝很有看法的。三部著作中的汉武帝的形象不一样。可以比较一下它们描写的汉武帝的不同与为什么不同。先看例子,91年,汉武帝与太子间上演人伦惨剧。江充得汉武帝宠信,给太子刘据与卫皇后栽赃,说他们用巫术诅咒了汉武帝,果然在寝宫中找到许多道具,这把太子急坏了。太子发兵造反,最后兵败自杀,卫皇后也自杀了。

    《汉书》看得出清楚的来龙去脉。太子手下有人犯法,江充治了,太子求情,太子说,我不想让父亲知道,结果江充没给这个面子,如实上报给了汉武帝,汉武帝听过报告,赞赏江充,是秉公执法,江充威震京师,但是,汉武帝疾病缠身,江充想到间题,要是汉武帝百年后,太子登基,想起这事,打击报复,可能性命不保,就企图阻止太子登上皇位,于是用这个招数。这是《汉书》的记载。祸首是江充,汉武帝是被蒙蔽的。汉武帝追思不已。《资治通鉴》说法却大不一样,讲二人发生矛盾前,先铺垫了一段,说的是三年前,汉武帝有宠妃赵婕妤,怀孕十四个月,生下孩子,汉武帝认为是好兆头。据说尧就是十四个月生下来的,就把出生的这儿称为“尧母门”,汉武帝的意思是什么?尧的地位是太高了,如果是尧在世,谁有资格与他竞争皇位?太子与皇后听到消息,想法会是什么?那些小人会干些什么?看来与巫蛊之祸有关。司马光说,“是以奸人逆探上意,知其奇爱少子,欲以为嗣,遂有危皇后太子之心,卒成巫蛊之祸。”政治投机的人,心里在琢磨汉武帝的意思,是不是更喜欢小儿子,又不敢轻易地做,这些人就充当打手,把刘据整下去,扫清道路。司马光认为这是真相,他认为真正的责任人恰恰是汉武帝。

    《史记》中,居然几乎没有正面的记载。甚至没有为刘据立传,这不太正常。是他不关心这事?从留下的线索来看,他不仅关心,而且痛心。因为田仁与仁安,正是受牵连才被处死的。他在《田叔列传》末尾就提到,他当时想放太子一条生路,导致死亡。还有《报任少卿书》,也能够体会到这封信中,司马迁的情绪激动。对这个,他有话想说,却不能说。因为有压力在笼罩着他。这人能如此隐忍,是谁给的压力?所以,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到,司马迁虽然着墨不多,却把手段老辣的政治家汉武帝的形象塑造出来了。汉武帝的形象与前面史书中的形象又不一样了。同一个故事,勾画出了三张面孔。

    《史记》与汉武帝的关系,司马迁是这个时代的目击者,这一生与汉武帝的统治时期是基本一致的,他还是这个时代的参与者,汉建立以来,到这时,历法上用的秦留下的历法。还有,司马迁说,自己创作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通古今之变,今当然是汉武帝时代。这是他认为要理…自解释清楚汉武帝时代是怎么演变来的。所以,我们也能说,他是这个时代的思考者。这三点综合起来,司马迁冷静地记录下这个时代。《史记》与汉武帝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汉书》与汉武帝的关系,班固出生时,汉武帝去世了一百多年。班家祖上是塞外的大款,转型为文化世家,与皇家关系特殊,班固的姑奶奶进入了汉成帝的后宫,成了班婕妤,地位比皇后低,但一般是皇帝宠幸的。汉成帝赏赐了宫廷藏书的副本。这套书存在,让班家显赫了。可以看出班家与刘家关系不一般,这套书存在,为班家父子写历史打下了伏笔。整个西汉,正统性是《汉书》要证明的。汉武帝也是浓墨重彩要书写的一部分。

    《资治通鉴》与汉武帝的关系,司马光生存在一千二百年之后。这说明这时更客观。先看看此书的背景。这本书在宋神宗时期编纂的。宋神宗继位后,他是翰林侍读学士,司马光还有重要身份,是重要的大臣,是政治实践的参与者。现在宋神宗愿意用历史来指导治理国家,怎么用《资治通鉴》来影响宋神宗,是他要思考的间题。他的理念,民生是根本。再来比较一下,汉武帝与宋神宗,政治抱负像。司马光批评汉武帝外事四夷,目的是提醒宋神宗不要走上这样的老路。这个角度来看,汉武帝与宋神宗的关系是,汉武帝是用来揭示历史教训的工具。常听到,“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三位历史学家讲同一个汉武帝,有了三张面孔,正是这样。不过,这太简单化了。三个作者生活的时代不同,编书背景不同,归结为一点,是,三位史学家,与汉武帝的距离不一样。汉武帝像一座名山,司马光是站在另一座山上眺望,班固是出山的路口回望这座山,而司马迁是身在此山中,视角差别,决定了不同。不是随意装扮历史。今天的读者,是不是应该站在今天的立场上,寻找我们认为相对客观的汉武帝。汉武帝离我们两千二百年了。我们有我们的优势,今天讨论汉武帝没有政治压力吧?也没有政治目的吧?相对超脱。还有现代学术相对科学。我们用自己的眼光来看,形成比较客观的看法。秦皇汉武,是我们帝制中国的第一阶段。秦始皇对中国历史的巨大影响是政治制度上采用了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实行时却未必一帆风…自。彻底解决间题的是汉武帝时。郡县制实行时遇到哪些困难?听下集。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