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纳兰的生前好友顾贞观对纳兰词有这样一个评价,他说:“纳兰词,一种凄婉处,令人不能卒读”。今天当我们品读纳兰词时,感受最深的就是他的真情,他的伤感,而这种情感表达最充分的就是他为妻子写下的悼亡词。
康熙十六年,纳兰遭遇了他人生最残酷的一次打击,陪伴他度过三年幸福时光,他一生最钟爱的女人——妻子卢氏永远地离开了他,才貌双全、善解人意的妻子走了,纳兰的人生从此陷入了痛苦的黑暗之中,从今以后,夫妻天人永隔,相思相望却不能相亲相守,纳兰只能从记忆的碎片中搜寻妻子的点点讯息,彻骨的思念无情地吞噬着他的心,他只有通过手中的笔来宣泄对爱妻的永恒追忆,那一首首哀感顽艳的悼亡词成了他们绝望爱情的见证。
爱妻的突然离去带走了纳兰所有关于爱情的美好记忆,他不愿相信眼前发生的这一切是真的,他始终固执地以为妻子只是像往常一样睡着了,他无数次沉浸在梦中与妻子重逢的甜蜜。然而,梦醒后的凄冷与孤独却更残忍地折磨着他的心。
卢氏去世以后纳兰的种种表现,强烈地反映出他的悲痛与依依不舍,这个巨大的变故令纳兰深陷痛苦之中不能自拔,“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绝望中,纳兰写下了大量悼亡词,来倾吐他对妻子缠绵悱恻的思念之情。那么,23岁的纳兰究竟经历了什么?通过他的悼亡词,我们又能看到他有着怎样一段痛彻心扉的情感历程?
中南大学杨雨教授将带我们一起走进千古伤心词人—纳兰性德的情感世界,为您带来系列节目《纳兰心事有谁知》第四集《当时只道是寻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