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三部)》(二十四)大哉故宫

这是一段振聋发聩的传奇历史,这是一座无与伦比的艺术殿堂。围绕着故宫近六百年的历史进程,人们感受着从明到清,从民国到新中国,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兴衰成败、世事变迁。

  而围绕着“大故宫”,人们体味的不仅仅是一座恢宏传奇的宫殿,也不仅仅是一段只有近六百年的沧桑历史。从远古洪荒到礼崩乐坏,从秦皇汉武到明亡清兴,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绵延不息;从紫禁宫城到“三山五园”,从避暑山庄到沈阳故宫,纵横万里的华夏神州尽收眼底、气壮山河。

  那么,跨越这时空的界限,“大故宫”究竟带给我们怎样鞭辟入里、发人深省的启示?建筑、文物、艺术、历史,它们之间永恒交织的一条纽带又在哪里呢?

  中国封建时代的朝代更替,总是在天下大乱、烽烟四起中实现的,人民饱经苦难,社会动荡不已。而作为中国最后五个王朝辽、金、元、明、清的都城,北京城也同样经历了这样的过程。那么在充满腥风血雨的王朝更替中,上一个朝代的皇宫文物,能否被安全妥善地保存下来?而紫禁城数以百万计的皇宫文物,又是如何流传和继承的呢?

  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阎崇年先生,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大故宫》大结局,第三部第二十四集《大哉故宫》,敬请关注。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这是一段振聋发聩的传奇历史,这是一座无与伦比的艺术殿堂。围绕着故宫近六百年的历史进程,人们感受着从明到清,从民国到新中国,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兴衰成败、世事变迁。而围绕着“大故宫”,人们体味的不仅仅是一座恢宏传奇的宫殿,也不仅仅是一段只有近六百年的沧桑历史。从远古洪荒到礼崩乐坏,从秦皇汉武到明亡清兴,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绵延不息;从紫禁宫城到“三山五园”,从避暑山庄到沈阳故宫,纵横万里的华夏神州尽收眼底、气壮山河。那么,跨越这时空的界限,“大故宫”究竟带给我们怎样鞭辟入里、发人深省的启示?建筑、文物、艺术、历史,它们之间永恒交织的一条纽带又在哪里呢?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阎崇年先生,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大故宫》大结局,第三部第二十四集《大哉故宫》,敬请关注。】

  大故宫从电视播出到图书出版,从启动到现在整整两年了,刚开始的时候《新京报》,发了一篇长文,文章的标题四个字,《大哉故宫》,我就借用这个标题,作为本讲的题目,也作为本系列的收尾,大故宫为什么大?要分三段。第一个段是三个千年来看这事,第二段是一个千年来看这事,第三段是一个百年来看这事。分三个小题目:1、一脉相承,2、百川归海,3、兆民共享。
  
  1、一脉相承
  
  大故宫文化,大故宫文物是中华五千年文明一脉相承,最后是总继承。从有甲骨文文字记载以来,三千多年中华文明的历史,我们的眼睛放开了。从文化板块来说,主要有五个:第一,中原农耕文化,第二,西北草原文化,第三,东北森林文化,第四,西南高原文化,第五,沿海及岛屿海洋文化。这五个文化板块,五千年来,特别是有文字记载三千年以来,彼此之间冲撞和融合,其中高原文化和海洋文化,非常重要,但是始终没有在中华文化史上,占有主导或主体地位。或多或少占有主导或主体的是三个文化板块。
  
  这三个千年的第一个千年,就是殷商和周朝,这一千多年主要是,中原地区农耕文化,在冲突和融合,冲突的结果是秦始皇统一六国,车同轨,书同文,出现一个统一的局面。秦时间太短了,接着是汉朝,融合之后,中原地区的民族习惯称为汉族。这一千间,为了文化的统一,付出了重大的代价,但是这个千年文化的融合,出现了一个文化的繁荣。孔子的《论语》,老子的《道德经》,《诗经》的情致,《周易》的智慧,诸子百家竞相争鸣,出现文化繁荣局面。这个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都放出了中华文化闪亮的光辉,这个千年文化的精华和产生的典籍,通过几个朝代流传,最后就收藏在明清的皇宫里,和其他一些博物馆里,这个千年政治是多中心的。
  
  第二个千年,就是从秦到唐,除了中原农耕文化内部还在冲突融合以外,又有新的历史元素,西北草原文化加进来,秦连接六国长城为万里长城,就是因为中原文化和草原文化交流的问题。汉高祖平城被围,汉武帝派卫青和霍去病西征匈奴,唐太宗大战突厥,都是中原农耕文化和西北草原文化之间,冲突和融合的一些历史的现象。这个融合的结果出现了汉、唐两个大的帝国,在全世界范围来说都是影响巨大的。
  
  这个时期的政治中心是东西摇摆,最后重心定在长安,就是西安,为了这次大的文化冲突和融合,也付出代价,苏武牧羊,昭君出塞,蔡文姬《胡笳十八拍》,花木兰代父从军,欢歌而又哀泣,凄美而又悲凉,但是这个千年文化繁荣,气势宏大,比方说秦始皇兵马俑,汉墓马王堆,王羲之的《兰亭序》,阎立本的《步辇图》,李白杜甫的诗篇,唐代大明宫等,都向全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盛大光明,这个千年留下的文化和典籍,通过世代的流传,最后还是集中体现在明清皇宫里。
  
  第三个千年,就是北宋、南宋、西夏、辽、金、元、明、清,这个时期,中原内部文化在继续内部的融合,和西北草原文化也在融合,但是历史又进入了新的文化因素,就是东北森林文化。森林文化契丹建立辽,女真建立金,元朝进行了统一,建立元帝国,中心大都在北京,这个时期政治中心南北摇摆,重心在北京,北京成为元明清全国政治的中心,这是时期,中原农耕文化、西北草原文化和东北森林文化,还有西南的高原文化,在冲突和融合,也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
  
  比如说文天祥之丹心,朱元璋之义举,袁崇焕之磔死,史可法之义烈,顾炎武之气节,以及“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桃花扇》的血泪,都是这千年历史融合的血泪实录。这个时期文化的精华,元朝的青花瓷,明朝的宣德炉,清朝的粉彩瓷器,《册府元龟》,《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等等,都是争奇斗艳,竟放异彩,而且影响整个人类的文化,这个时期最主要特点,就是中国几个主要的文化,农耕文化、草原文化、森林文化、高原文化在进行大融合,大冲撞大融合,大发展大代价,最后融合结果,就出现清朝盛世的时候,1300万平方公里的版图,南到曾母暗沙,北到外兴安岭,一直到库页岛,西到巴尔喀什湖,东南到台湾,延续到今天56个民族,近14万万人口,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我们中华文明五千年没有中断,如果没有汉唐之间农耕文化草原文化融合,不会有汉唐大帝国,同样,没有农耕、草原、森林、高原文化大融合,也不会有清朝强盛的时候。1300万平方公里的版图,这么一个大帝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这些文化的精华集中在元明清的皇宫里。这就我讲《大故宫》,所要讲述、阐释、颂扬的,我们中华的文化精粹。
  
  【中国封建时代的朝代更替,总是在天下大乱、烽烟四起中实现的,人民饱经苦难,社会动荡不已。而作为中国最后五个王朝辽、金、元、明、清的都城,北京城也同样经历了这样的过程。那么在充满腥风血雨的王朝更替中,上一个朝代的皇宫文物,能否被安全妥善地保存下来?而紫禁城数以百万计的皇宫文物,又是如何流传和继承的呢?】
  
  2、百川归海
  
  我们中华文化的特点很多,其中一个就容,中华文化把农耕文化、草原文化、森林文化、高原文化、沿海文化完全包容到我们中华文化里面。从元朝皇宫到明朝皇宫,它有着文化的继承关系,一,元大都城的格局,是以太液为主,宫殿为客,明朝略有继承,又做了改动,宫殿为主,太液为客,但是太液没有离开,就是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融合的结果。二,明朝永乐建的皇宫,就吸取了草原文化的特点,太和殿到保和殿两侧,乾清宫到坤宁宫的两侧,没有是城墙围起来,而是用游廊、殿庑、堂阁围起来,这是蒙古围帐式的建筑,蒙古大汗的帐在中间,周围也是帐篷围起来,这个移到建筑形式上就是围帐式建筑,最主要的是明朝朱元璋的大将徐达,打到北京之后,把元大都皇宫的文物整个封存了,完了,把它原样挪到南京,永乐建都北京之后,又运到北京的皇宫,完全是从宋元以来继承下来的。
  
  从明宫到清宫,明朝灭亡之后,清朝的皇帝倒了明朝的皇宫,又有一个继承关系,《日下旧闻考》说:“因胜国之旧,而斟酌益之。”,怎么增减了,比如说1、坤宁宫用了又改造了,变成萨满祭祀的殿堂,比如说2、把藏传佛教直接引到皇宫里头,这是前朝没有的。雨花阁、佛日楼、梵华楼还有雍正的那个雍亲王府雍和宫,直接引进喇嘛教,就把高原喇嘛教文化引到皇宫来了。比如说3、三山五园,避暑山庄,木兰围场,外八庙,这是草原文化、森林文化、农耕文化、高原文化融合的一个结果。比如说4、清朝历代皇帝《实录》,是满文本、汉文本、蒙古文本,修了满文《大藏经》,主要的碑都是满汉蒙藏四种文体,还有《五体清文鉴》,满汉蒙藏维,五种文体编写的一个大的辞书,这是典型的农耕、草原、高原、森林文化融汇的一个表现。所以,元明清文化石中华各种文化融汇的一个结果,而明清的皇宫则是整个中华文化融合的精粹。
  
  精神层面也是这样的,我举三个人做代表。元世祖忽必烈建大都,恢弘的气魄。永乐皇帝建北京城,展现他的雄才大略。清朝康熙皇帝《皇舆全览》,展现了他博大的胸怀。从元的大都,明的皇宫,清的皇宫,从忽必烈、永乐皇帝、康熙皇帝代表了,展示中原农耕文化、西北草原文化、东北森林文化在精神层面的一个结果。没有元大都的大气魄,永乐皇帝不会有那么大的北京城,它是文化融合的结果,就体现了大故宫的大。
  
  【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宫殿建筑群,故宫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所在,也是全人类的珍贵文化遗产,在皇权至上的明清时代,这里属于皇家禁地,普通人连走进紫禁城,城墙附近的地方就算犯罪,更不要说走进紫禁城了,亲近那恢弘壮观的建筑,和美轮美奂的艺术珍宝,直到1925年,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对外开放,普通大众才终于可以走进,这座充满神秘和魅力的建筑,故宫国宝得以成为人民共享的国宝。那么,历朝历代流传下来的故宫国宝到底有多少?这些国宝究竟分藏在哪些地方?】
  
  这些文化到清朝末年,宣统的时候,发生一个划时代转变,这个转变有三条:1、从君有到民有。2、从君爱到民爱。3、从君享到民享。原先的皇宫是皇帝才有,老百姓去行吗?进了午门就给抓起来了,少则鞭一百,严重的就要杀头了。
  
  3、兆民共享
  
  从君有到民有。原先皇宫的东西是皇帝一个人的,故宫博物院成立以后,就变成民有国有,从宋以来积累的国宝有多少?1)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180多万件套,到目前为止清点的藏品是1807758件套。2)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65万件套。3)原故宫博物院收藏,现归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收藏的明清档案1000万件,满文档案200万件。4)南京博物院:藏品10万多件套,保存了南迁文物2176箱,104735件套。5)沈阳故宫博物院:藏品2万多件套。6)其他国家博物馆、国家图书馆等单位,也收藏许多原故宫的器物、档案和典籍。7)天坛、颐和园、先农坛、雍和宫、避暑山庄等单位,收藏着原故宫的文物。8)其他单位零散收藏的原故宫文物。
  
  以上逐项大体概括了元明清故宫收藏文物的概貌,这些就是我们中华五千年积累起来的文化精华。在故宫实现了宫、院一体,不可分离,也不能分离。
  
  【在故宫数以百万计的海量文物中,一件名为《平复帖》的书法作品,堪称“镇院之宝”《平复帖》是西晋时代大文人,陆机写给友人的手札,书写年代距今已有1700多年了,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并真实可信的名人书法真迹,《平复帖》原为故宫旧藏,却在晚晴之际流落民间,那么,这样一件绝世珍品,究竟是如何最终回归故宫博物院的呢?】
  
  从君爱到民爱。故宫藏品原来皇帝所爱,现在变成老百姓所爱,人民所爱,国有所爱。院藏文物清理中的新发现。原来保和殿东庑库里头,有印的匣子,原来以为是铜的镀金,清理时专家鉴定纯金的十多个,一个纯金的印匣重八斤多,最小的重四斤多。十个金匣子合起来,一共是73斤黄金,实际上这种例子很多,所以故宫处处都是宝。
  
  散失文物收集中的新收获,非法通过海关出去的,截住的,其他途径的,50箱文物,22885件,都是国宝。溥仪散出去的,通过各种渠道收回来,比如说,王献之的《中秋帖》,《清明上河图》,还有三联乾隆的印章,这个章是乾隆皇帝的,后来到慈溪手里了,慈溪死了又到隆裕太后手里,隆裕死了又转到其他太妃手里,后来转到民间了。溥仪满洲国过生日,有人送他了,又回到皇宫了。
  
  散落民间的文物的新回归,张伯驹从文物商店里头,看到了西晋陆机的《平复帖》,就把它买了,日本的时候,怕日本人查出来,就把《平复帖》缝在棉袄里头,晋朝展子虔的《游春图》,把房子卖了还不够,把夫人陪嫁品也搭上买了,还有其他文物,他把这些国宝都无偿捐献给国家了。马衡先生做过故宫博物院院长19年,他把一生积累的14000多件文物,无偿的献给国家了。孙瀛洲他把家收藏3000多件文物捐给国家,后来转到故宫博物院,其中25件定为国家一级文物。韩槐准先生侨居新加坡,他捐献了276件瓷器,有嘉庆的、万历的、康熙的、雍正的、乾隆的等,无偿捐献给国家故宫博物院。截止到2007年年底,向故宫捐献了有728人次,捐献了33900多件文物。
  
  为了表彰他们,在故宫的景仁宫,设立景仁榜,把这些爱国者的姓名,捐献情况刻在榜上,以做纪念,令人敬佩。
  
  从君享到民享,皇宫5000多方印,这些文物原先是皇帝玩的,辛亥革命后归民所有,于是,各个阶层,各地人都要到故宫去看,享受中华国宝。2011年法国卢浮宫,全年参观人数860万,北京博物院参观人数1400所万人,大家共享。故宫博物院在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说:紫禁城是中国五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权力中心,它以园林景观河容纳了家具及工艺品的9000多个房间的庞大建筑群成为明清时代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
  
  大故宫不仅是明清以来,历史的无价见证,而且是绵延五千年融合多民族,多元文化形态的中华文明的无价的历史见证。所以我说公众创造了大故宫,大故宫为公众共享,享受艺术,热爱中华。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