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三部)》(二十三)国宝南迁

故宫文物,浩如烟海,精品荟萃,承载着中华数千年的文明之光。然而,二十世纪上半叶,政权的更迭、战争的硝烟、利益的诱惑,却将故宫文物推上了灾难的边缘:从末代皇帝溥仪变卖故宫珍宝,导致故宫文物大量流失;到日本军国主义入侵中国,故宫文物不得不辗转千里、南迁避难;再到内战期间,国内局势风雨飘摇,故宫的一大批文物精品也随之被运至台湾,故宫文物被迫分而藏之。而故宫的身份也在发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从帝王专享的皇家宫苑,到人民共享的博物院;故宫文物也从仅供帝王专享的个人物品,成为真正属于人民共享的国宝,真可谓是天翻地覆,换了人间。

  那么,故宫国宝的几次大迁徙都经历了怎样惊心动魄的历程?如何确保数以万计的文物在转运过程中不被损坏?故宫人在保护国宝转运的过程中又有哪些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阎崇年先生继续做客《百家讲坛》,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大故宫》第三部第二十三集《国宝南迁》,敬请关注。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故宫文物,浩如烟海,精品荟萃,承载着中华数千年的文明之光。然而,二十世纪上半叶,政权的更迭、战争的硝烟、利益的诱惑,却将故宫文物推上了灾难的边缘:从末代皇帝溥仪变卖故宫珍宝,导致故宫文物大量流失;到日本军国主义入侵中国,故宫文物不得不辗转千里、南迁避难;再到内战期间,国内局势风雨飘摇,故宫的一大批文物精品也随之被运至台湾,故宫文物被迫分而藏之。而故宫的身份也在发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从帝王专享的皇家宫苑,到人民共享的博物院;故宫文物也从仅供帝王专享的个人物品,成为真正属于人民共享的国宝,真可谓是天翻地覆,换了人间。那么,故宫国宝的几次大迁徙都经历了怎样惊心动魄的历程?如何确保数以万计的文物在转运过程中不被损坏?故宫人在保护国宝转运的过程中又有哪些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阎崇年先生继续做客《百家讲坛》,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大故宫》第三部第二十三集《国宝南迁》,敬请关注。】

  大家好今天讲的题目是国宝南迁,分三个小题目:1、由宫到院,2、由北到南,3、由分到合。
  
  1、由宫到院
  
  大故宫的文物就在故宫里面,那是怎么到的院呢?那是一个将近一百年的历程,大家知道,辛亥革命清帝逊位1912年,到逊帝溥仪出宫,中间是十三年,这十三年发生了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国宝流失。辛亥革命之后和清朝签订了一个优待清朝皇室的条件,就是逊帝溥仪住在后宫,前朝归民国,后宫暂时归溥仪,溥仪在后宫又待了十三年,溥仪也不闲着,就往外倒腾故宫的国宝1000多件,就是在地安门大街开几家古玩店,内务府的官员、太监在那里倒腾,所以国宝在溥仪十三年期间,大量流失,这是一。
  
  溥仪在政治上也不闲着,时刻都在梦想复辟大清王朝,他有想复辟,国宝又在流失,就引起了国人的不满,就连发生的事情,就是溥仪出宫。就是1924年,冯玉祥在北京发生了一个政变,冯玉祥正握权力,看到溥仪又想复辟,国宝又在流失,就想把后宫收回来,把溥仪请出去。1924年11月5号,京畿警卫总司令鹿中麟,派人到了故宫,限时三个小时,溥仪要搬出宫去,还没和溥仪谈呢,先找了当时内务府大总管绍英,那些老太妃一听三个小时,把细软都搬走就不干了。
  
  这个时候溥仪的爸爸载沣来了,让绍英他们马上撤出,到下午四点十分就搬出了,这这样就没有时间再盗窃东西。溥仪和他的家眷等,就从后三宫出了御花园,出了顺贞门,有五辆汽车在等他们,他们上了车出了神武门往北,一溜烟到了醇亲王府北府,现在宋庆龄的故居,清逊帝溥仪出宫之后,故宫就要成立故宫博物院了,第二年,1925年10月10号成立了故宫博物院。成立典礼在乾清宫的前头举行,老百姓可以买票自由参观,这个皇宫从永乐二十年建成,到1925年,500多年了,开放2天就有5万多观众参观,北京老百姓第一次看到紫禁城什么样,皇宫什么样,金銮殿什么样,这是一个天翻地覆的大变化。
  
  【1931年,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918事变,抢占我东北三省,进而威胁到北京天津的安全,为了避免故宫国宝落入日本人手中,从1933年到1947年,一大批爱国志士,在国民政府的支持下,开始历时十五年的故宫国宝南迁之路,那么,怎样从故宫珍藏的超过一百万件的文物中,挑选出最值得南迁的精品?如何才能将这些故宫国宝,顺利转移到真正安全的地方?在守护国宝的过程中,故宫人又克服了怎样难以想象的困难,和挑战呢?】
  
  2、由北到南
  
  故宫博物院成立前后,就开始对故宫的国宝逐渐清点,一个宫一个宫,一个殿一个殿的清点,就登记造册,清点人是谁,监督人是谁,都记得的清清楚楚,大约有117万件文物。到文物南迁的时候,专家做了筛选,秘密进行南迁。当时形势太紧张了,日寇从北面打过来,文物就从北往南走,到了1933年2月5号,集中装箱的文物,就在故宫的太和门前,午门前准备好了。这个时候,国民政府通知警察前来保护,交通部通知火车站,凡是故宫文物的专列优先放行,沿途保护。
  
  到了2月5号的夜里头,秘密运到北京前门火车站的西站,运了一夜,第二天6号凌晨,装了18节车厢的火车,沿着平汉路、津浦路、平沪路来运。因为当时形势紧张,不仅是运文物,其他物资也运,弄几个车皮是太困难了,运到了上海。因为当时国民政府首都在南京,要修很多很好的仓库来保护,时间来不及,一共运了18970箱文物,这是1933年。
  
  日本军国主义气焰非常嚣张,1937年,77事变之后,很快日本就占了北平和天津。从1937年7月7日到8月13日,一个月多一点的时间,日本就进攻上海,日本从海上东面打来,文物就要西撤,所以就酝酿文物西迁,第一站迁南京,不容易啊,1937年7·7卢沟桥事变,8.13日本就进上海了。上海第九集团军张治中将军率领官兵奋勇抵抗,日本军队暂时受挫,但是日本的法西斯主义野心很大,就派海军从杭州湾,攻陷杭州,迂回到上海的后面侧面,集中了20万军队,国民军是70万,双方接近100万军队在上海决战。
  
  日本8月13号进攻上海,8月14号就赶紧把文物西迁,这时候,南京政府也要往重庆迁,当时的情况十分混乱,西迁的过程也太复杂了,从1933年开始一直到1942年,前后十年的时间西迁,主要有三路。南路,中路,北路。
  
  南路。从上海运到南京,从南京往南运到长沙,准备在湖南长沙修山洞,把它藏起来,但是时间来不及,就赶紧运到湖南大学图书馆,但是也不行,日本很快就占领南京了。就往武汉打,武汉离长沙很近了,就接着往南迁到桂林,再往西走迁到贵阳,贵阳还是目标太大,就迁到贵阳西南的安顺。这个时候日寇从南京打到武汉,从武汉往广州打,贵阳不安全,安顺也不安全,就往西迁到四川巴县,这就是终点了,一共运了80箱。这一路,铁路,公路,水路都走过,还时常下雨,条件非常艰苦。
  
  中路。从南京出发,逆着长江往西到汉口,再到宜昌,再往西到重庆。当时的民国政府在重庆,时常遭到敌机轰炸,也不安全,又往南迁到四川乐山,重庆到乐山是576公里,乐山这个地方储存条件不行,乐山城西有个安谷乡,最后落在这里,这一路运了9386箱文物。
  
  北路。当时需要运输量很大,运不过来,就从上海南京沿着津浦路往北走,走到徐州,从徐州沿着陇海路往河南郑州,再往西到陕西西安,再往西迁到宝鸡,八百里秦川的最头儿,日本打到西安了,宝鸡也不安全了,又往南就迁到四川成都,成都是天府平原,敌机轰炸还不安全,又往南迁到四川的峨眉,这是北路的最终点,运了9447箱文物,到终点时候是1942年了。
  
  再迁徙的过程当中,故宫人用生命典守,运输这些文物,真是可歌可泣,我举几个例子,一个人叫朱学侃,安徽泾县人,随着文物迁,文物在重庆附近转移的时候,天已经擦黑了,往船上搬箱子,他老护着箱子,一脚踩空了,跌到舱底,头磕到舱底楞上,严重出血,送医院抢救无效,殉难了。这是文物南迁,为守文物牺牲的第一个人,后来在江边修了墓竖了碑,以是对他纪念,死的时候才32岁。
  
  再举个例子叫欧阳道达,安徽黟县渔亭镇人,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毕业后留校工作,就参加故宫文物的清点,接着随着文物南迁,曾经做过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办事处的主任,他一直跟着文物,一直到文物的回归。他在乐山的祠堂里,破庙里藏着文物,四川地方多雨潮湿,他就把文物放到高的地方,好天的时候就赶紧晾晒,还要防火防虫,日夜看守。他的夫人以前跟着他,但是文物西迁的时候,车上没有地方不能带家属,就打发他夫人和孩子会安徽老家了,在回老家路上要生孩子,没有医院,就在一个破庙里生下了儿子。他在安谷安顿下来后,就让他夫人带着孩子来了,来了这又要生孩子,欧阳道达就自己接生,后来回归,他跟着到南京北京,在故宫博物院工作。他留下一本非常重要的书《故宫文物避寇记》,完全的毛笔正楷书写,都列了表格,开始就是一个稿子,到2009年查阅档案的时候,就发现他写着,当时没有出版,院长郑欣淼看了后“即惊又喜”,是非常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回归之后,他得到了一枚抗战胜利勋章,欧阳道达非常低调,跟同事都不说,家里孩子就不知道。欧阳道达体现一种精神,就是国宝到哪里故宫人就到哪里,故宫人的家就到哪里。为了国宝的典守、保护,献出了自己终生的智慧和心血。所以我说,参与南迁的所以工作人员,还有当地的那些老乡,体现了全国人民仇恨日本帝国主义的爱国精神,和爱护中华传统文化的可贵的品格。
  
  【1945年,中国人民浴血奋战十四年的抗日战争终于获得胜利,故宫文物也开始了回归的过程,原来分散在巴县、乐山和峨眉三个地方的文物,先是聚到了重庆,然后辗转运到南京,然而此时已是1947年内战期间,战事密集,风雨飘摇,运至南京的部分文物,再次踏上被运往台湾的迁徙之路,总箱数约占南迁文物的15.7%,那么,运到台湾的故宫文物究竟都有哪些呢?现在存世主要分散在北京、南京和台湾,三个地方收藏的故宫文物到底有多少呢?】
  
  3、由分到合
  
  南迁、西迁,文物回归南京之后,又遇到时事的变化,文物分了几批,一批往台湾运,分了三只船,第一只船是军舰,搬上军舰一看,官兵的眷属也在船上,男女老幼跟箱子弄在一块,船没法开了,就把当时的海军司令桂永清请来了,才把这些人劝了下去,这个军舰把箱子运往台湾的基隆。第二个是商船,不存在老百姓的问题,比较简单一点,又从南京到上海,开到台湾的基隆。第三只船又是军舰,和上次差不多,又是老百姓的问题,又把桂司令请来了,桂司令这次请不下大家去,最后决定就这么开了。1949年1月29号,开出港,到2月22号才到了台湾的基隆。三个船一共运了文物2972箱,60多万件器物、字画、档案盒典籍,这些文物到了基隆后,又运到台中的雾峰北沟暂存,1965年在台北市士林外双溪,建了台北的故宫博物馆,这样把台中的文物运到了台北的故宫博物院,一部分藏在普通的地库里,一部分藏在山洞里,山洞是现代化的恒温恒湿,防虫防火,保护的非常好。
  
  据说,这60多万件文物运过去之后,没有丢失一件,没有损坏一件,这是国家的国宝,后来他们有征集了一些,大约现在又65万件。大头还是在北京的故宫博物院,180多万件,当时有些特别精品,但是件很大也没运走,台湾以小件为主,精品很多,海峡两岸的文物,都有精品,各有所长,数量是北京多,大件的北京多。小件、书画台湾多。
  
  第一,主要收藏是台北博物院,和一些其他单位。第二,南京博物院,有一部分没有回北京,一共有2176箱,104735件。第三,北京故宫博物院,大头分几次运到北京。故宫文物原何为一,沧海变迁,时局动荡,现在分藏两岸,分开来说都是大故宫的一部分,合起来说全都是大故宫的文物,总之共同典守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之宝。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