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三部)》(十五)皇家敬畏

祭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敬天敬祖,在于尊重自然、追慕先贤,为的是传承伦理道德,沟通血脉亲情,加强民族凝聚力,强调文化身份的认同感、归属感。而在封建帝制时代,皇帝自诩为天子,与上天对话,是皇帝义不容辞的神圣责任。

    而皇帝与上天对话的方式就是各种祭祀活动。历朝历代的皇帝在对上天、祖先和万物的敬畏背后,更重要的是对江山永固的虔诚祈祷。那么,皇家祭祀都在什么地方举行?分哪几种?皇家祭祀有哪些严格的等级界限?在祭祀中,有哪几件事,就连皇帝也是不能做的?明君有畏,昏君无惧。明清历代的皇帝都是怎么做的?祭祀的背后,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历史感悟?

  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 阎崇年先生,继续为我们讲述系列节目《大故宫》第三部第十五集《皇家敬畏》。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祭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敬天敬祖,在于尊重自然、追慕先贤,为的是传承伦理道德,沟通血脉亲情,加强民族凝聚力,强调文化身份的认同感、归属感。而在封建帝制时代,皇帝自诩为天子,与上天对话,是皇帝义不容辞的神圣责任。而皇帝与上天对话的方式就是各种祭祀活动。历朝历代的皇帝在对上天、祖先和万物的敬畏背后,更重要的是对江山永固的虔诚祈祷。那么,皇家祭祀都在什么地方举行?分哪几种?皇家祭祀有哪些严格的等级界限?在祭祀中,有哪几件事,就连皇帝也是不能做的?明君有畏,昏君无惧。明清历代的皇帝都是怎么做的?祭祀的背后,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历史感悟?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 阎崇年先生,继续为我们讲述系列节目《大故宫》第三部第十五集《皇家敬畏》。】

  我今天讲的是皇家敬畏,分三个小题目:1、敬天敬祖。2、奉佛奉道。3、斋宫斋戒。
  
  1、敬天敬祖
  
  人生总要敬畏,皇帝也有敬畏的,《左传》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就是祭祀,皇帝要敬畏,这要从敬天敬祖说起。祖,就是祖先,皇帝的敬是多方面的,特别是敬天敬地,敬社敬祖。明清的北京,皇家的庙很多,敬的也很多,俗称九坛八庙,各家说法不一,其中一说:九坛: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社稷坛、先农坛、先蚕坛、神袛坛、太岁坛。八庙:太庙、孔庙、历代帝王庙、堂子、奉先殿、寿皇殿、雍和宫、传心殿。不止这些,按《明史》和《清史稿》的记载,皇家所敬的有三个等级:1)大祀,大祀十三。2)中祀,中祀十二。3)群祀,群祀五十三,合起来是七十八。
  
  我想重点说说中轴线上与此有关的,皇宫前面,左面是祖社,就是皇家的祖先,太庙。今时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进了门之后是大殿,非常森严,非常肃穆,明朝的皇帝祖先供在太庙。清朝把明朝祖先的牌位撤了,换上他们的,明朝的牌位放到历代帝王庙里。这太庙很重要,皇帝遇到大事都要告诉他的祖先。右面是宗社,就是社稷坛,现在是中山公园。坛中间是五色土的,不是五行五色土,其实各方土的颜色就这样,这是全国各地土的颜色集中表现在社稷坛上。社,就是祭奠全国不同颜色的土,稷,就是粮食,社稷坛就是祭祀土地和五谷之神的坛子。
  
  中轴线的南端,明朝初期左面是天,右面是地。天,就是天坛,地,就是先农坛。天坛的祈年殿,举行奥运会的时候是北京的象征,天坛的圜丘,站在中心仰望天空,感觉震撼,天坛的圜丘和祈年殿是我们中华传统建筑艺术和中华哲学理念的精华。特别是乾隆重修的时候,把祈年殿上面改成蓝色的,和蓝天完全辉映起来,即美丽又壮观。右面是先农坛,周围六里,主要是太岁殿。有观耕台,还有一亩三分地,这里主要祭祀先农,一亩三分地就是皇帝要在这里亲自耕种,就是皇帝的试验田。
  
  【农业国家的兴衰,往往依赖于上天的恩威,而自诩为天子的皇帝,尤其重视农桑,特别是雍正皇帝,几乎每年都会到先农坛做一天的农民,亲自耕种,那么。身为一朝之君的皇帝,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皇帝用这个来表示国家朝廷和他本人对农业的重视,当然了,有的皇帝也不以为然,总体有这么一个理念的表现。敬天、敬地、敬先农、敬五谷、敬祖先,我把这个叫五敬。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物长出来,第一靠天,第二靠地,第三靠农,五敬是中华文明五千年的优良传统,这个传统要继承,而且要发扬。
  
  大祀,是皇帝亲自祭祀的,有病或其他情况不能来祭祀,一定要派大臣代替他去祭祀,祭祀的时候,要表示对天地的恭敬和谦卑。康熙皇帝的奶奶孝庄太后病的了。请御医吃药,还要请神灵的保佑,康熙许了愿,就要到白塔寺去祈愿,定了时辰,刚要出发的时候,狂风暴雨雷电大作,侍卫就说了等雷雨听了再去吧,康熙说不行,就是冒着暴雨表现诚和敬。皇帝也要时常检讨自己的错误,乾隆说过一句话:“罪不在官不在民,实臣罪日深。”“惟予小子,临民无德。”,康熙也好,乾隆也好有时心口不一,但是敢于承认民无罪,官无罪,自己有罪。官有德,民有德,自己无德。这个总比那些文过饰非的帝王好的多。皇家敬畏,礼制完备,敬祖先、敬自然、敬英雄、敬儒师、敬佛道等等。
  
  2、奉佛奉道
  
  紫禁城的皇宫里面有大量的宗教建筑,佛教建筑,道教建筑,我们今天看起来是一种文化遗产,是建筑的杰作,但是也反映了一个理念,皇帝对佛道的敬和奉,佛,比如说故宫西北角的英华殿,东北角的景福宫,这两个都是佛教建筑。英华殿是万历皇帝的妈妈明孝定李太后,专门给她修的一个殿,李太后在这里礼佛敬佛,烧香念经。景福宫是康熙母亲修的这个宫,给老太后供佛礼佛用。宫后面还有两个楼,一个叫佛日楼,一个叫梵华楼,里头是明代清代的佛,那是一个艺术的殿堂。
  
  皇宫里头敬佛除了这两个地方以外,还有一个区域,就是西六宫往西,挨着西六宫,从南往北一个大的围合的院落,整个院落全是佛建筑,中心叫中正殿,在这里统一管理佛教佛事等活动,后来着火了,没有复建,现在只是遗址。中正殿往北是延春阁,旁边是建福宫,后面有个花园,叫建福宫花园,几个连在一起,高阁假山绿树。中正殿往南叫宝华殿,主要供奉释迦牟尼佛。再往南就是雨花阁。站在保和殿往下望去,有个蓝色琉璃瓦的阁,非常抢眼,这个故宫就这个是蓝色的。有四个房脊,房脊是铜做的金龙,中间是个鎏金的宝顶,雨花阁的建筑是三层,外面看是三层,里面看是四层,里面有个夹层。
  
  雨花阁的西北还有一个楼,叫梵宗楼,乾隆特别重视这里,他阅武的盔甲、弓箭、战袍等都供奉在这个殿里。皇宫里头的佛堂数不清,明清皇帝除了奉佛也奉道。燕王朱棣从北京起兵没有把握,传说真武大帝在天上显圣了,明着暗着保护朱棣,朱棣在有一战快要失败的时候,突然觉得真武大帝保佑他,结果奋勇作战打胜了。朱棣取得皇位之后就想,他人要感谢道衍和尚,神要感谢真武大帝,给他修个庙,所以建紫禁城修皇宫的时候,建了一个殿叫钦安殿,三大殿,三宫,最后面神武门里面是钦安殿。就坐落在中轴线上,故宫所有的庙只有这一个坐落在中轴线上的。
  
  钦安殿现在不开放,因为太小了,做的太精致了,皇家一些道教的道场就放在这里,嘉庆皇帝在外面加了一个围墙,又修了门叫天一门,变成了一个独立的建筑群。乾隆的建了保厦,又做了些改修。从明初建这个钦安殿,一直到现在保护完好,2004修了一下,在宝顶里面发现原来藏的佛教经书3000多卷,复原的时候,把经卷原样恢复,这也是一段奇迹。
  
  宫外的道教在武当山,永乐皇帝在修紫禁城的同时,又要修武当山的道观,武当山道观的张三丰很奇异,不修边幅邋里邋遢,外号叫张邋遢,有时候三天不吃饭,有时候一个月不吃饭,有时候吃起来没完没了,有时候披一个蓑衣,名气很大。这事传到朱元璋耳朵里了,朱元璋就派人在全国各地找,也找不着,后来张三丰到了陕西宝鸡,在金台观坐在那儿,说我要死了,结果真死了,就装在棺材里头了,要下葬的时候,听到棺材里有声音,打开一看张三丰又活了,名气更大了,朱元璋派人还找,找不到,永乐皇帝也派人找,也找不到。后来张三丰到武当山了,说:“此山异日必大兴”。
  
  ,永乐皇帝要建一个道观,皇宫里头建的钦安殿,皇宫外头就选了武当山,张三丰指的地儿,派了一个工部侍郎负责这个工程,动用了30万人修这个道观。武当山太险峻了,悬崖峭壁,底下是山涧,比泰山还陡峭,这个观外面要修长城围起来,长城就修在陡立的山崖上面,中间修了一个主庙叫金殿,完全是铜做的,在北京设计好,做成一个个铸件,然后把部件拿到山顶上组装,组装起来叫金殿。山顶叫金顶,修好以后,永乐皇帝赐山叫大岳太和山。清朝皇帝也信道,比如说雍正皇帝,炼丹、长生不老,最后死在圆明园。
  
  3、斋宫斋戒
  
  奉天丰祖,敬佛敬道最主要的形式就是斋戒,要到斋宫斋戒,斋戒有规定叫三斋五戒,三斋:大祀要斋戒三天,五戒,1)不饮酒,2)不作乐,3)不入荤,4)不理刑名,5)不近女色。
  
  开始明朝皇帝斋戒,比如到天坛祭天的时候,到天坛的斋宫斋戒,祭先农坛的时候,在先农坛斋宫斋戒,以天坛的斋宫斋戒为例,给大家介绍一下,天坛的斋宫,是两道围墙,像一个“回”字,中间是斋宫,两道围墙还有两道河,叫御河,两道围墙两道御河围起来,就为了敬肃。斋宫有个特点是作西面东,中间是正堂,旁边是一个书屋,河皇帝斋戒的地方,后面是寝宫,皇帝晚上在那睡觉。
  
  【皇帝在斋宫斋戒时,要严格遵守五戒的规定,并且有专人进行监督,特别有意思的是,这个监督皇帝言行的人,居然是个铜人,那么,这个铜人的原型是谁呢?】
  
  这个铜人大约有一尺二高,据说就是唐朝的魏征,按照他的形象铸造的,皇帝斋戒得有人监督,别人不行,只有魏征可以。皇帝在斋宫斋戒,五样都不行,要静心反思。乾隆斋戒时写了首诗,“引仗青旗出禁城,祥凝楼雪晓风轻,祈辛预日斋宫宿,又得新诗纪上庚祥。”。
  
  清朝就改了,雍正皇帝在皇宫里面,建了一个斋宫,在乾清门的东面,前面是斋宫后面是诚肃殿。大祀的时候,在皇宫里的斋宫斋戒两天,到天坛斋宫斋戒一天。中祀,在皇宫斋宫待一天,另一天就养心殿的东暖阁,就一个人在那儿斋戒。皇帝斋戒祭祀,有的比较勤有的比较懒。明朝皇帝勤的有两个一个成化帝,一个弘治帝,这对父子每年都亲自大祀、祭祀,最懒的就是万历皇帝,在位48年,祭天就去了一次,太懒了。
  
  清朝皇帝最勤的两个,一个是康熙,一个是乾隆,康熙在位61年,亲自到天坛祭祀81次,乾隆在位60年,亲自天坛祭祀113次。最懒的大概就是咸丰了,一共去过12次,比万历皇帝多一点,万历48年去一次。
  
  皇帝有敬畏心吗?英明的君主是有畏的,昏君无惧,有畏无畏,有惧无惧是昏君和明主的一个重要的标尺,做帝王将相,做平民百姓,“常谦常惧,日勤日慎”这八个字很重要,送给大家共勉。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