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中国古代政治史和宫廷史上,太监是非常重要而又特殊的一类人。相对于天下人,太监只是数量很小的一小部分,但在封闭的皇宫中,太监却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常伴皇帝左右,伺候饮食起居,大多数终身庸碌而卑微,但太监中的少数佼佼者却能接触到国家最核心最重要的机密,在某些非常时期甚至能够左右朝政、改变历史,太监也是一股不容忽视的政治势力。
今天的我们已经无法想见,数百年前的人们是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才会有这样多的人狠心自残、抛弃尊严,去追求一份看不见未来的保障。心理和生理的双重伤害,使一部分太监的身心逐渐偏离了正常人的轨道,他们的野心与贪婪,自私与狭隘,都会用不同的方式施暴于国家与朝政,小则害人、大则乱政。那么太监之祸究竟是怎样的呢?
宦官之祸虽然误国误民,但历史上的太监也并非全是恶人,他们中也不乏优秀者,为国家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前有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技术,推动人类文明进程;后有明朝郑和,带领船队扬帆海外,构建中外文化交流。而明清宫廷中也有许多善良的太监,他们心无偏私,为朝政的建设起到过积极的作用。随着一百年前帝制时代的结束,太监这一群体已经永远绝迹于历史中,只留下少量的照片和档案供后世去解读。那么今天的我们又该如何去认识他们呢?
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阎崇年先生做客《百家讲坛》,为您带来系列节目《大故宫》第三部第十集《宫廷太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