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三部)》(四)皇家外戚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宫廷中有一类特殊而重要的人物,他们是皇帝母族与妻族的眷属,也就是皇帝的外公、舅舅和小舅子们,史上统称为皇家外戚。在国家安定、皇权集中时,外戚可以仰仗身份享尽荣华,甚至为非作歹、鱼肉乡里。但当主幼母壮时,外戚则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可以霍乱朝政甚至改变历史。而外戚与皇帝间的恩怨是非更留给后世无尽的猜想。

汉唐时的外戚干政给后人警醒,明清两朝以史为鉴尽力杜绝外戚之祸,但外戚毕竟是皇亲国戚,亲情是人间割不断的牵挂,他们有皇帝的庇护,荣华富贵自不必说,而他们的言行也代表着皇帝的脸面,于是有人严格自律,也有人鸡犬升天,更有人书写一段慷慨殉国的悲歌。

在清朝历史上,由于皇帝的嫔妃们均来自上级官吏家庭,因而外戚与皇帝的关系越发紧密,外戚所能发挥的作用越发巨大。例如雍正朝的权臣年羹尧,他既是朝廷的大将军,又是皇帝的大舅哥,他与雍正皇帝的关系从亲密无间到反目成仇只在一瞬之间,昨日位极人臣、今朝家破人亡,年家兴衰留给后人无尽的遐思。

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阎崇年先生做客《百家讲坛》,为您带来系列节目《大故宫》第三部第四集《皇家外戚》,敬请关注。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宫廷中有一类特殊而重要的人物,他们是皇帝母族与妻族的眷属,也就是皇帝的外公、舅舅和小舅子们,史上统称为皇家外戚。在国家安定、皇权集中时,外戚可以仰仗身份享尽荣华,甚至为非作歹、鱼肉乡里。但当主幼母壮时,外戚则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可以霍乱朝政甚至改变历史。而外戚与皇帝间的恩怨是非更留给后世无尽的猜想。
  
  汉唐时的外戚干政给后人警醒,明清两朝以史为鉴尽力杜绝外戚之祸,但外戚毕竟是皇亲国戚,亲情是人间割不断的牵挂,他们有皇帝的庇护,荣华富贵自不必说,而他们的言行也代表着皇帝的脸面,于是有人严格自律,也有人鸡犬升天,更有人书写一段慷慨殉国的悲歌。
  
  在清朝历史上,由于皇帝的嫔妃们均来自上级官吏家庭,因而外戚与皇帝的关系越发紧密,外戚所能发挥的作用越发巨大。例如雍正朝的权臣年羹尧,他既是朝廷的大将军,又是皇帝的大舅哥,他与雍正皇帝的关系从亲密无间到反目成仇只在一瞬之间,昨日位极人臣、今朝家破人亡,年家兴衰留给后人无尽的遐思。
  
  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阎崇年先生做客《百家讲坛》,为您带来系列节目《大故宫》第三部第四集《皇家外戚》。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宫廷中有一类特殊而重要的人物,他们是皇帝母族与妻族的眷属,也就是皇帝的外公、舅舅和小舅子们,史上统称为皇家外戚。在国家安定、皇权集中时,外戚可以仰仗身份享尽荣华,甚至为非作歹、鱼肉乡里。但当主幼母壮时,外戚则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可以霍乱朝政甚至改变历史。而外戚与皇帝间的恩怨是非更留给后世无尽的猜想。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阎崇年先生做客《百家讲坛》,为您带来系列节目《大故宫》第三部第四集《皇家外戚》。】
  
  1、清明外戚
  
  外戚和皇宫、皇家有着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特别是血缘的关系,外戚,《辞海》解释:特指帝王的母族和妻族。明朝的后妃来自贵族也来自民间,清朝秀女从八旗里选,清朝的皇后都是满族八旗、蒙古八旗、汉族八旗的女子,所以清史稿没有外戚传。在中国2132年皇权历史上,曾经有过多次外戚之祸。
  
  比如:汉朝,刘邦的夫人吕后,在刘邦死后吕后专权,报复刘邦的戚夫人,《汉书·后妃传》记载:“囚戚夫人,髡钳,衣赭衣,令舂。”,剃光头发,带上铁环,舂米。戚夫人说:“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使谁告汝。” 这话是牢骚话,被吕后知道了。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烷耳,饮瘖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吕后就用娘家的力量,出现外戚专权。刘邦临死前说过:“非刘氏王,天下共击之。”这时刘邦在位时的太尉周波,丞相陈平等,带领一些人发动宫变,把诸吕抓起来,史书说:“悉捕诸吕男女,无少长皆斩之。”
  
  唐朝外戚之祸也很厉害,最著名的是武则天,用外戚,后来发生一个大变局,诛武氏,武则天说:“爵位富贵,朕所予也。”“天下安佚,朕所养也。”“不利于朕,朕能戳之。”典型的封建集权专制,她要取得实际权力,结果是外戚武家遭到历史的报复。“斲棺暴尸,平其坟墓”。
  
  明朝朱元璋要考虑外戚怎么办,不让他们掌握军国大权,《明史·外戚传》说:“明太祖立国家法严,史臣称后妃居宫中,不预一发之政。”明朝基本上没有外戚之祸。清朝也接受了明朝外戚的经验,有一些外戚跋扈的事情,总的是没有酿成外戚之祸。所以明清两代基本没有外戚之祸。
  
  【汉唐时的外戚干政给后人警醒,明清两朝以史为鉴尽力杜绝外戚之祸,但外戚毕竟是皇亲国戚,亲情是人间割不断的牵挂,他们有皇帝的庇护,荣华富贵自不必说,而他们的言行也代表着皇帝的脸面,于是有人严格自律,也有人鸡犬升天,更有人书写一段慷慨殉国的悲歌。】
  
  2、明宫外戚
  
  外戚周家,是明英宗妃子周妃,是北京人,朱元璋有规定外戚不能干预军政,但是历史有特殊情况。明英宗搞了个复辟,就启用了外戚的力量,周妃的父亲周能,明英宗政变成功了,对功臣就要封赏,就给周能实权了,周能死了以后,权力由儿子周寿继承。后来周妃做了太后了,外戚的力量就比较大了,就有了种种不法行为。
  
  一是,跟皇帝乞请庄田。二是,要控制关津、要津、商旅,敲诈勒索。三是,拼命要官,同一天一家人就有七个人升官。四是,周家和另外一家豪门打架。有的官看不下去,就去弹劾,这人是主事谢敬,皇帝不但不惩罚外戚,反而把谢敬外放了,就更加纵容了周家。周家从天顺开始,成化,弘治,正德,嘉靖五朝,后来才衰落下去。
  
  外戚刘家,是崇祯皇帝的姥姥家姓徐,徐太夫人已经70多岁了,崇祯的舅妈姓杜,知书达理,和家人和孩子们说:“吾家无功德,直以太后故,受此大恩,当尽忠报天子。”,她有三个儿子,其中一个叫刘文柄,崇祯的表兄弟,叫几个朋友,一个是太学生申湛然,一个是黄尼麓,一个驸马都尉巩永固。都是比较正派、血性、忠贞的人。
  
  崇祯十七年1644年3月初一,京城很紧张了,李自成的军队就要打来了,崇祯皇帝布置舅舅守皇城的东华门,驸马都尉巩永固守内城的崇文门,刘文炳守外城的永定门,说明明朝已经无人了,3月16日,崇祯的舅妈杜氏听儿子回来报告城里情况,让家人用绦绳,掏十八个圈,在梁上掉好,让仆人在楼下堆满柴火。3月18日,崇祯上吊的前一天,崇祯皇帝紧急召见刘文炳、巩永固到皇宫来,刘文炳临走时给妈妈磕头,崇祯皇帝问了八个字“两卿家丁能巷战否?”
  
  刘文炳和巩永固说寡不敌众,没办法了。崇祯说退下吧,朕志绝矣,朕不能守社稷,朕能死社稷。刘文炳、巩永固表示也要和明朝的社稷共存亡。第二天,3月19号,崇祯的舅妈一家正在吃早餐的时候,突然接到家人报告,城破矣,刘文炳的弟弟一惊把碗摔了,舅妈没话,带着家人投环了,之前已命家人把出嫁的女儿都叫回来,加上儿媳妇等都吊死了。刘文炳回家一看,不但都吊死了,而且楼也点着活了,他也要投井,这时候,申湛然来了,给他个袍子,不是戎装了,投井死了。
  
  申湛然回去了,因为崇祯的姥姥在他家,得回去看看,崇祯的舅舅刘继祖也回来了,一看都死了,也投井了,崇祯的姥姥家,3月19那天,上吊的,投井的,一共四十二口人都死了。申湛然回到家,被捉住打死了,崇祯的姥姥也是悲剧结束。巩永固也是全家自焚,黄尼麓也死了。以刘文炳为代表的,崇祯的姥姥全家都跟明朝的江山社稷,同归于尽。
  
  【在清朝历史上,由于皇帝的嫔妃们均来自上级官吏家庭,因而外戚与皇帝的关系越发紧密,外戚所能发挥的作用越发巨大。例如雍正朝的权臣年羹尧,他既是朝廷的大将军,又是皇帝的大舅哥,他与雍正皇帝的关系从亲密无间到反目成仇只在一瞬之间,昨日位极人臣、今朝家破人亡,年家兴衰留给后人无尽的遐思。】
  
  3、清宫外戚
  
  雍正皇帝的贵妃,年羹尧他们家,雍正帝在做雍亲王时在藩邸,年氏为侧福晋,年氏的父亲叫年遐龄,从主事做到湖南巡抚,仕途顺畅,年遐龄其中一个儿子就是年羹尧,当年在雍亲王府门下,在康熙的时候考了进士,到康熙晚期参与一些军事活动,在西北随皇十四子胤禵抚远大将军,康熙死雍正立,把抚远大将军胤禵召回,抚远大将军印归年羹尧属理,年羹尧官做到川陕总督。
  
  年妃,一是,晋升位分顺利,从妃到皇贵妃。二是,宫中地位尊贵,雍正只有一后一皇贵妃等等。皇贵妃只有一个在皇后之后。三是,生育多为子女,皇后没生育,皇贵妃生育三子一女。四是,雍正皇帝亲自关心,备受呵护,年贵妃病重了,皇帝嘱咐册封为皇贵妃,整个丧礼按照皇贵妃的礼仪来做。五是,从评价来看,能与皇帝交流,雍正说年贵妃一贯“小心敬慎,宽厚和平”能“赞襄内政”。六是,去世得到哀荣,年贵妃死了以后,雍正皇帝是辍朝五日,妃子死了皇帝五天不上朝,哀念妃子,这也不多见。
  
  从以上六条来看,年贵妃受到皇帝雍正的宠幸,她的哥哥年羹尧,年家兴衰,兴,是跟着皇贵妃兴,衰也是跟着皇贵妃衰。皇贵妃死了一个月,年羹尧的案子就发了,原来雍正皇帝对年羹尧是信之又信,用之又用。
  
  年羹尧在西北,雍正帝赏赐年羹尧,食品如鲜荔枝、新茶、中秋饼、鲜枣、鹿尾,药品如平安丸、太乙锭、补心丹、紫金锭,文玩如诗扇、三鸠砚、御书词扇,衣饰如二团龙补褂、袍褂、珐琅双眼翎,其他如手巾、西洋玩具、东珠、鸟枪、自鸣表、珐琅杯、珐琅鼻烟壶等。雍正帝让造办处做四件珍玩:赏怡亲王一件,舅舅隆科多一件,年羹尧一件,自留一件。可见这三个人是当时雍正帝的心腹。雍正帝做主把年羹尧的儿子年熙,过继给隆科多做儿子,并改名得住。雍正帝与年羹尧关系特殊,雍正帝对年羹尧《奏谢自鸣表折》朱批:“我二人做个千古君臣知遇榜样,令天下后世钦慕流涎就是矣。”
  
  但是,伴君如伴虎,喜欢的时候,好话说尽,翻脸的时候,什么也不是。年羹尧拍马屁给雍正上了一章,有“夕惕朝乾”一语,雍正帝大怒,斥责年羹尧有意颠倒。这是怎么回事呢?把天到过来,成何体统?《周易?乾》说:“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上句的意思是,君子应当整天“自强勉力,不有止息”;下句的意思是,“寻常忧惧,恒得倾危”;结果是“乃得无咎”——才可以没有灾祸和过失。后来引申为“朝乾夕惕”,就是早自强,晚自慎。“朝乾”和“夕惕”意思平列,“朝乾”在前,“夕惕”在后,逻辑顺畅,更好一些。颠倒过来,也无大碍。雍正帝在这里纯属找碴,鸡蛋里挑骨头。
  
  抓回来宣布92条大罪当杀,没杀,让他在监狱自尽,原来是君臣千年难得的知遇,一朝投在监狱92条大罪自尽,年羹尧死了,儿子年富杀了,父亲和哥哥的官都免了,不满十五岁的儿子,发配到边外。
  
  雍正帝为什么要杀年羹尧呢?有两种不同的见解:一种是雍正夺位不正,年羹尧帮助胤禛谋取皇位,在西北钳制皇十四贝子允禵,知道机密太多,狡兔死走狗烹,遭忌被杀;另一种是年羹尧居功自傲,专横擅权,结党营私,咎由自取。事情真相,是个疑案,历史教训,值得思考。他过得时候,总督、巡抚跪地迎接。蒙古王,额驸等见年羹尧都要跪着说话。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