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三部)》(三)清宫太后

紫禁城中位于乾清宫以西有三处静谧而华贵的宫殿,分别是慈宁宫、寿康宫和寿安宫。在清朝历史上,这三所宫殿曾是太后、太嫔以及太妃们居住和活动的地方。在中国古代,因为丈夫和儿子都是皇帝,所以太后们拥有了至高无上的尊严,在标榜以“孝”治天下的明清两朝,太后的地位更加尊贵。

在清朝历史上,太后在某些非常时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她们寡居深宫却运筹帷幄,用自己的力量改变着国家、推动着历史,清初有孝庄太后、清末有慈禧太后,两代太后间承载着一个王朝的命运,真可谓“兴也太后、亡也太后”。在慈宁宫居住的孝庄太后,因为地位重要、经历传奇,她的身上凝结了许多历史之谜,这些谜案更为她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如果说孝庄太后和慈禧太后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清朝的命运,是名副其实的实权太后,那么,乾隆皇帝的母亲崇庆太后则是最好命的享福太后,她嫁给了雍正皇帝又生下乾隆皇帝,在万国来朝的康雍乾盛世享尽荣华富贵。那么,崇庆太后是怎样的人,躬逢盛事的皇太后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阎崇年先生做客《百家讲坛》,为您带来系列节目《大故宫》第三部第三集《清宫太后》,敬请关注。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紫禁城中位于乾清宫以西有三处静谧而华贵的宫殿,分别是慈宁宫、寿康宫和寿安宫。在清朝历史上,这三所宫殿曾是太后、太嫔以及太妃们居住和活动的地方。在中国古代,因为丈夫和儿子都是皇帝,所以太后们拥有了至高无上的尊严,在标榜以“孝”治天下的明清两朝,太后的地位更加尊贵。
  
  在清朝历史上,太后在某些非常时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她们寡居深宫却运筹帷幄,用自己的力量改变着国家、推动着历史,清初有孝庄太后、清末有慈禧太后,两代太后间承载着一个王朝的命运,真可谓“兴也太后、亡也太后”。在慈宁宫居住的孝庄太后,因为地位重要、经历传奇,她的身上凝结了许多历史之谜,这些谜案更为她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如果说孝庄太后和慈禧太后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清朝的命运,是名副其实的实权太后,那么乾隆皇帝的母亲崇庆太后则是最好命的享福太后,她嫁给了雍正皇帝又生下乾隆皇帝,在万国来朝的康雍乾盛世享尽荣华富贵。那么崇庆太后是怎样的人,躬逢盛事的皇太后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阎崇年先生做客《百家讲坛》,为您带来系列节目《大故宫》第三部第三集《清宫太后》。

  【紫禁城中位于乾清宫以西有三处静谧而华贵的宫殿,分别是慈宁宫、寿康宫和寿安宫。在清朝历史上,这三所宫殿曾是太后、太嫔以及太妃们居住和活动的地方。在中国古代,因为丈夫和儿子都是皇帝,所以太后们拥有了至高无上的尊严,在标榜以“孝”治天下的明清两朝,太后的地位更加尊贵。但再多的荣华也弥补不了,寡居的寂寞与悲伤。寂静的太后三宫诉说着另一群女人的哀怨。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阎崇年先生做客《百家讲坛》,为您带来系列节目《大故宫》第三部第三集《清宫太后》。】
  
  1、清宫太后
  
  明朝太后有17位,清朝太后有10位,雍正元年即位之后,要尊封他妈做太后,还没尊封呢就驾崩了,严格说起来就不算。还有一个是道光的妃子,咸丰的时候要尊她为太后,尊封了9天就死了,也没享受太后的生活。实际上享受太后生活的只有8位,其中的一位是皇太极的正宫皇后,就是顺治时候的太后,在顺治四年就死了,真正享受太后生活的只有8位,就是前三太后,后三太后。
  
  前三位太后,一是顺治的母亲,孝庄太后。二是康熙时候的孝惠太后。三是乾隆的母亲,孝圣太后。
  
  后三位太后,一是孝贞太后(慈安太后),二是孝钦太后(慈禧太后),三是孝定太后(隆裕太后)。
  
  康熙的母后就是孝惠太后,在宁寿宫讲过了,一位是孝庄太后,一位是孝圣太后(崇庆太后),太后住的宫是宁寿宫,今天将慈宁宫区域的三个宫,就是慈宁宫,寿康宫和寿安宫。
  
  慈宁宫是在皇宫西部偏北的一个独立的宫院,建筑比较简单,先是慈宁门,进门就是慈宁宫,东西七间进深三间房,慈宁宫的特点,就是重檐黄琉璃瓦歇山顶,皇宫里有两重房檐的只有三个宫,乾清宫、坤宁宫和慈宁宫,就是孝庄太后住的地方,可见这个宫的规格之高。这宫是前殿后寝,再往后是大佛殿,主要是供太后、太妃、太嫔等礼佛的殿堂。南面有慈宁花园,主要供太后、太妃、太嫔休息、娱乐、礼佛用的。
  
  寿康宫是在慈宁宫的西边挨着,寿康门进去就是寿康宫,再进去有两重院,后头是寝宫,结构也比较简单。
  
  寿安宫再寿康宫的北面,是明朝初期的叫咸熙宫,嘉庆十四年(1535年)修缮了一次,改名字了叫咸安宫,到康熙的时候,太子胤礽两次被废,废太子胤礽就住在咸安宫,一直到死。到雍正的时候,办了个学校教咸安宫官学,招收内务府和八旗官员的子弟,只招收90人,这是清朝的贵族子弟学校。到乾隆的时候,再重新修缮改名字叫寿安宫,给妈妈祝寿用。
  
  一共是三进院,寿安门进来,第一进院主要建筑是春禧殿,第二进院主要建筑寿安宫,皇太后主要住和活动的地方。第三进院是假山、山石等。现在是故宫博物馆图书馆,还有东西两个跨院。
  
  【在清朝历史上,太后在某些非常时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她们寡居深宫却运筹帷幄,用自己的力量改变着国家、推动着历史,清初有孝庄太后、清末有慈禧太后,两代太后间承载着一个王朝的命运,真可谓“兴也太后、亡也太后”。在慈宁宫居住的孝庄太后,因为地位重要、经历传奇,她的身上凝结了许多历史之谜,这些谜案更为她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2、孝庄太后
  
  慈宁宫孝庄太太后在这儿住过,所以非常有名,是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姓是成吉思汗的后裔,在皇太极的时候是盛京(沈阳)永福宫庄妃,清军入关的时候,她到了紫禁城,后来就住在慈宁宫。
  
  孝庄的故事太多了,大家最关心的,就是太后的下嫁,清史界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太后下嫁,一种认为没下嫁。认为下嫁的原因有九条:
  
  其一,庄妃下嫁为保全儿子皇位。委身于多尔衮所以顺治做了皇帝,事实上不是这样的,多尔衮死了以后,决定顺治皇位的时候,最高贵族会议七个人,四个亲王三个郡王,反复讨论最后定出由6岁的福临继承皇位,就是顺治皇帝。这个时候庄妃才20几岁,她姑姑是皇后,没有她的发言权。
  
  其二,兄死弟娶其嫂是满洲习俗。满洲确有这样的旧俗,但有这样的习俗并不能证明多尔衮就一定娶了他的嫂子,不能作为定论。
  
  其三,称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这是尊称,如同光绪帝称慈禧太后为“皇阿玛”(皇父)一样。
  
  
  
  其四,蒋良骐《东华录》有记载。没有记载,但是有相关的话,书里说多尔衮“亲到皇宫内院”,就是慈宁宫,商量国家大事。多尔衮是到过后宫,商量过国家大事,但是不能证明庄妃就下嫁了。
  
  其五,孝庄太后死后葬在昭西陵。因为在皇太极盛京昭陵西向,故称昭西陵。也不能拿这个做定论,孝庄临终以前,和康熙皇帝有个遗嘱,“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久,不可为我轻动。况我心恋汝皇父及汝,不忍远去。务于孝陵近地,择吉安厝,则我心无憾矣。”《清圣祖实录》记载的,我离太宗死已经44年了,打开昭陵怕惊动了太宗的亡灵,在清西陵安葬我吧,离儿子和孙子都很近我就心安了。康熙皇帝是按照这个遗嘱安葬的,也不明证明她嫁给了多尔衮。
  
  其六,有人说见过《太后下嫁诏》。此诏如果真有,必经辨认、登录,多人过目,不会只一人看见。历史不能凭某一人的一说做定断。
  
  其七,明末张煌言记载了这件事。明朝著名学者张煌言(苍水)《建夷宫词》:“上寿觞为合卺樽,慈宁宫里烂盛门。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躬逢太后婚。”(《张苍水全集》)慈宁宫离热热闹闹的是因为太后下嫁了,这时张苍水在江南,张煌言属于南明,和清朝是敌对的政体。孟森先生早就指出:“远道之传闻,邻敌之口语,未敢据此孤证为论定也!”而且诗词也不能直接作为历史证据,因为诗可以夸张、比附,也可以想象、虚构。
  
  其八,朝鲜史书里记载了这件事。当时作为清朝属国,朝鲜的《李朝实录》里,没有“太后下嫁”诏谕的记载,而像这样的大事,如有照例是应当诏谕属国的,也会有记载的。
  
  其九,顺治帝报复多尔衮为反证。多尔衮死后,顺治下令把多尔衮坟刨乐乐。鞭尸,如顺治帝母后已下嫁多尔衮,多尔衮即为其父,且母亲健在,怎能对多尔衮掘坟墓、撤庙享呢?这将置母亲于何地!
  
  总之,至今还没有见到一条关于“太后下嫁”的史证。都是民国时间的传闻,和小说影视的演义,我认为:孝庄太后同多尔衮的情愫可能有,“太后下嫁”之事确实无。当然,孝庄太后考量母子命运和江山社稷,尽量笼络多尔衮,则是不用怀疑的。但是不能以此作为结论,孝庄就下嫁了多尔衮。至于他们小时候是青梅竹马,也不可能,两个人住的很远,是小说演义,不是历史的真实。
  
  但是有一条,顺治和妈妈关系不是太好,有隔阂有矛盾,《清史稿》记载和妈妈孝庄的关系只有50个字,同一篇里,记载康熙和和奶奶孝庄太后关系715个字,顺治坚决把妈妈指定的皇后给废了,顺治要封董鄂妃为皇后,他妈妈也不高兴,董鄂妃死了,顺治要出家,他妈妈也很不愉快,幸亏孙子康熙很孝顺,使孝庄晚年有了个宽慰。
  
  值得特别一说的是,康熙和孝庄太后之间的关系,祖慈孙孝树立了一个榜样,康熙有一段时间,每天早晚两次给孝庄请安,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12月),太皇太后病了,康熙就在塌前,凉地铺个毡子日夜伺候,亲自尝药,衣不解带,三十五昼夜。到这年的12月25日,孝庄就驾崩了,享年75岁。
  
  孝庄太后身历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熙五朝。特别是顺治、康熙两朝44年两扶幼主,而且很得体,不在前台指挥,在幕后来教导儿子和孙子。康熙回忆说:“朕自幼学步能言时,即奉圣祖母慈训,凡饮食、动履、言语,皆有规度,遂平居独处,亦教以罔敢越轨,少不然即加督过,,赖是以克有成。”。康熙成为千年一帝和孝庄的教导师分不开的。《清史稿》评价孝庄太后说:“殷忧启圣,遂定中原,克底于升平。”孝庄太后有她的历史功劳。
  
  【如果说孝庄太后和慈禧太后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清朝的命运,是名副其实的实权太后,那么乾隆皇帝的母亲崇庆太后则是最好命的享福太后,她嫁给了雍正皇帝又生下乾隆皇帝,在万国来朝的康雍乾盛世享尽荣华富贵。那么崇庆太后是怎样的人,躬逢盛事的皇太后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3、崇庆太后
  
  乾隆的妈叫孝圣宪太后,孝是每个皇后都有的字,圣是乾隆妈独有的字,宪太后的“宪”是雍正,孝庄文皇后的“文”字是清太宗文皇帝的夫人,孝惠章皇后的“章”字是顺治的。
  
  崇庆太后上的徽号是孝圣皇太后,十三岁就在雍亲王府邸做福晋,生了乾隆。雍正做皇帝了,她就由熹妃、熹贵妃,雍正死以后,她做太后了。《清史稿·后妃传》说:“南巡者三,东巡者三,幸五台山者三,幸中州者一。谒孝陵,狝木兰,岁必至焉。”特别是过生日,50大寿、60大寿、70大寿、80大寿,都赶在太平盛世。
  
  乾隆六年1741年,皇太后五十大寿,乾隆进献99,九种东西,每种都是九样,来庆祝的官员60岁以上赏银5两,70岁以上赏银6两,80岁以上赏银7两,90岁以上赏银10两。兵丁也赏,这个生日,只是赏银一项花了108050两银子。
  
  乾隆十六年1751年,皇太后六十大寿,其他的不说,乾隆进献了两件特殊的礼物,一个就是修了清漪园,城里重新修筑了寿安宫,三层大戏台99,连着演九天,宴会也是九天,这时候还修了万寿寺,现在北京艺术博物馆就在万寿寺。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皇太后七十大寿,乾隆给妈妈行九拜大礼,作诗歌颂母亲,还写了颂文,让礼部尚书伍凌安朗读,伍凌安没准备念错字了,乾隆一生气把官职免了。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皇太后八十大寿,先在畅春园举行了庆祝,后来回到宫里继续庆祝,乾隆写了对联:“布达喇山庄肇建,朕情用辑诸藩。卫拉特沙塞偕徕,陪宴兼收全部”皇太后在80岁前布达拉宫修好了,用西藏和谐给老母亲祝寿,卫拉特就是新疆也解决了,也来给母亲祝寿。
  
  就在乾隆四十二年1771年的时候,太后在圆明园长春仙馆故去了,活了86岁,乾隆就下令做一个金发塔,里面有个金盒,把乾隆妈妈平时掉的头发装在里面,这件事情很奢侈,但是有文物价值,金发塔高147厘米,底座是70*70的方座,做的非常精致,搁在寿康宫东面佛堂里面。后来就挪到珍宝馆了,现在在景阳宫金银器馆陈列。
  
  崇庆太后就生了乾隆一个儿子,享尽了人间富贵,史书说:“诞膺天下之至养、而安享尊荣之多福”,整个天下养一个老太太。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