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三部)》(二)明宫太后

在封建帝制时代,为什么把皇帝的母亲尊称为太后,把皇帝的祖母尊称为太皇太后?明朝一共有17位太后,能够做到太皇太后的只有四位。而从皇后、皇太后做到太皇太后的只有两位,这也是明清五百多年历史中仅有的两位。其中一位就是宣德帝的母后张氏,那么,这位张氏都有哪些过人之处?

人们常用“多年的媳妇熬成婆”来形容一个女人为人妻的不容易。张氏从皇家的儿媳妇皇后开始,慢慢成长为太后、太皇太后,这中间要面对公婆关系、夫妻关系、母子关系、君臣关系、娘家关系等等,各种盘根错节、纷繁复杂的关系,那么张氏又是如何巧妙处理的呢?在皇宫里,太后、太皇太后,地位最尊贵,说话最有分量。但是,皇帝的妈也不好当。

万历皇帝不满十岁登极,他的母亲李太后会如何培养教育他呢?从为人妻到为人母,太后,这个至尊至贵的角色背后,经历过多少辛酸多少悲怆?

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阎崇年先生,继续为我们讲述系列节目《大故宫》第三部第二集《明宫太后》,敬请关注。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在封建帝制时代,为什么把皇帝的母亲尊称为太后,把皇帝的祖母尊称为太皇太后?明朝一共有17位太后,能够做到太皇太后的只有四位。而从皇后、皇太后做到太皇太后的只有两位,这也是明清五百多年历史中仅有的两位。其中一位就是宣德帝的母后张氏,那么,这位张氏都有哪些过人之处?人们常用“多年的媳妇熬成婆”来形容一个女人为人妻的不容易。张氏从皇家的儿媳妇皇后开始,慢慢成长为太后、太皇太后,这中间要面对公婆关系、夫妻关系、母子关系、君臣关系、娘家关系等等,各种盘根错节、纷繁复杂的关系,那么张氏又是如何巧妙处理的呢?在皇宫里,太后、太皇太后,地位最尊贵,说话最有分量。但是,皇帝的妈也不好当。万历皇帝不满十岁登极,他的母亲李太后会如何培养教育他呢?从为人妻到为人母,太后,这个至尊至贵的角色背后,经历过多少辛酸多少悲怆?

  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阎崇年先生,继续为我们讲述系列节目《大故宫》第三部第二集《明宫太后》。

  【在封建帝制时代,为什么把皇帝的母亲尊称为太后,把皇帝的祖母尊称为太皇太后?明朝一共有17位太后,能够做到太皇太后的只有四位。而从皇后、皇太后做到太皇太后的只有两位,这也是明清五百多年历史中仅有的两位。其中一位就是宣德帝的母后张氏,那么,这位张氏都有哪些过人之处?人们常用“多年的媳妇熬成婆”来形容一个女人为人妻的不容易。张氏从皇家的儿媳妇皇后开始,慢慢成长为太后、太皇太后,这中间要面对公婆关系、夫妻关系、母子关系、君臣关系、娘家关系等等,那么,张氏又是如何巧妙出来的呢?在皇宫中太后,太皇太后地位最尊贵,说话最有分量,但是皇帝的妈也不好当,万历皇帝不满十岁登基,他的母亲李太后,会如何培养教育他呢?从为人妻到为人母,太后这个至尊至贵的角色背后,经历过多少辛酸多少悲怆?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阎崇年先生,继续为我们讲述系列节目《大故宫》第三部第二集《明宫太后》】

  皇帝的母亲就太后,皇帝的祖母叫太皇太后,不一定是亲生母亲。《汉书》记载:“帝母称太后,祖母称太皇太后”,从汉朝就延续下来了。
  
1、宣德母后
  
  明朝16个皇帝,17为太后,这17为太后的命运各不一样,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三位一体,明朝仅有两位,清朝一个没有。一位是明宪宗成化帝夫人王皇后,前面讲过了,今天讲宣德帝的母后张张太后,是明朝永乐皇帝的儿子明仁宗的皇后,明仁宗死了之后,他儿子宣德做皇帝,她就是太后了,宣德死了,他的孙子明英宗做皇帝了,她又做太皇太后,清朝九位太后,没有太皇太后。
  
  张皇后不容易,既有时代特点,又有字的特点,有八点:
  
    一、会处公婆关系。她的公婆是永乐皇帝和徐皇后,她的公公对她丈夫不满意,几次想废掉,但是儿媳妇又贤惠又聪明,非常讨公婆喜欢。为什么没有废掉,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看在儿媳妇的份上,作为王妃,首先要会处同公婆的关系。《明史》说她“后始为太子妃,操妇道至谨,雅得成祖及仁孝皇后欢”。就是说她能严谨遵循妇人操守,颇得公婆永乐帝与徐皇后的喜欢。

    二、会处叔嫂关系。她的两个小叔子是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都“谋夺嫡”,想取代太子的地位,她非常巧妙地善待两位小叔子,太子多次被汉王和赵王所离间,她从中保护、劝慰、解释,帮助丈夫保住了太子的位置,没有被易储。
  
    三、会处夫妻关系。太子太胖不好动,这是永乐想废的原因之一,“体肥硕不能骑射”,永乐帝很不高兴。她就“减太子宫膳”,就是让太子减少饮食,加强运动,减轻体重,颇有成效。永乐皇帝一看,太子减肥了,儿媳妇又孝顺,就没有废除。
  
    四、会处母子关系。儿子宣德帝18岁继位,她做太后了,教导儿子要做个明君,要勤政,宣德几年还是政治比较清明的,宣德也很孝顺,四方进贡的好东西,也都给妈妈,凡军国大政,多禀听裁决。时海内太平,皇帝侍奉起居,陪伴游宴,四方贡献,先奉太后。皇帝与太后,慈孝闻天下。太后游西苑,皇后皇妃伴随,皇帝亲自扶舆登万岁山,奉觞上寿,献诗颂德。去永乐长陵和洪熙献陵,经过河桥时,皇帝下马扶辇。赶上过生日的时候,就亲自来祝贺。
  
    五、会处祖孙关系。子宣德帝死,孙正统帝九岁继位,虽然做了很多荒唐事,但对奶奶是很孝顺的。宫中流言四起。太后急召诸大臣到乾清宫,指着太孙哭泣说:“此新天子也。”群臣呼万岁,流言乃止。有大臣请太后垂帘听政,太后说:“毋坏祖宗法。第悉罢一切不急务。”时时勖勉正统帝,勤奋学习,委任股肱。大太监王振于太皇太后在世时,不敢专权,违法胡为。
    
    六、会处君臣关系。她丈夫、儿子、孙子死的都比较早。跟大臣的关系就很重要了,她在后宫协调和重要大臣的关系,比如明朝宰相杨士奇,太皇太后老了病重,临终之前。就让太监把杨士奇找来,问国家还有什么大事未办,杨士奇就跪奏,第一件事情,永乐皇帝时,方孝孺的案子,规定,凡是收藏方孝孺书的一律斩首,事情过去很多年了,是不是可以放宽点了,太后说可以。第二件事情,建文帝也这么多年了,应该修建文帝的实录,太皇太后说好。第三件事情,刚张口的时候,一口气没喘上来,就故去了,第三件事情没说也没做。   
  
    七、会处娘家关系。她是做了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她娘家人要求土地啊,要求官爵啊,史书记载太后对外戚家要求非常严,不能越制越轨,更不能违法乱纪,对娘家兄弟,按规矩办事,不许他们搞特权。
       
    八、会处百姓关系。她有自知之明,皇帝陪她到到十三陵谒陵,路过的时候,老百姓夹道欢迎。太后回头对皇帝说:“百姓戴君,以能安之耳,皇帝宜重念。”老百姓爱戴国君,因百姓能得到安居乐业,言外之意,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皇帝应当牢记。回程时路过农家,“召老妇问生业,赐钞币”。有献蔬食酒浆者,取以赐帝,说:“此田家味也。”谕诫皇帝,不忘农家。她丈夫是洪熙,儿子是宣德,历史称这个时期为洪宣之治。
  
2、成化母后
  
  成化皇帝的母亲姓周,周太后,是北京昌平人,她儿子做了皇帝,她就做了太后。
  
  【周太后原为明英宗正统皇帝的妃子周氏,明英宗的皇后钱氏无子嗣,所以周氏所生的朱见深继承皇位,也就是明宪宗成化皇帝,母凭子贵,生母周氏被尊为皇太后,但是成化皇帝登基后,专宠万贵妃,而万贵妃因妒生恨,残害皇嗣,对于这一切周太后为什么会不动声色呢?】
  
  成化有个荒唐的故事,专宠万贵妃,他又幸了一个宫女,就是广西的纪氏,怀孕了,万贵妃知道了就要打胎了,有的宫女保护她,说她有病痞,就把她打入冷宫了,生下来之后,就保护起来了。周太后曾经关照过,全方面保护,皇帝都不知道,长到六岁了,皇帝梳头发现白头发了,说朕都有白头发了,连个儿子都没有。梳头的张敏当时就跪下了,说圣上有儿子,就把情况说了。小孩没见过爸爸,别人告诉他穿黄衣服的是,留胡子的是,小孩老远看见他就叫爸爸,他一包儿子很高兴,就把纪氏也接回来了。万贵妃一听,这帮人骗了我六年,有说法,把纪氏毒死了。这个孩子继承了皇位,对奶奶是很感恩的,母亲死了,对祖母很孝顺。
  
  【这个周太后暗中保护的孩子,就是明孝宗弘治皇帝,弘治皇帝即位以后,走太后被尊为太皇太后,成化和弘治父子两代皇帝,都对她非常孝顺。】
  
  明朝十六个皇帝,有的皇帝很勤政,有的很荒唐,不管怎样对太后都至孝,就拿成化帝来说,《明史·后妃传》记载:“宪宗在位,事太后至孝,五日一朝,燕享必亲,太后意所欲,惟恐不欢。”周太后病了,《孝敬》讲:“病则致其优”,孝宗就是昼夜祈祷哭诉,《明史·后妃传》记载:“兹予偶患疡。皇帝夜吁天,为予请命,春郊罢宴,问视惟勤,俾老年疾体,获厎康宁。” 厎,没点,得到,给与的意思。
  
  太后对娘家的事情,严格按照法律,道德规范办事,她又是皇后又是太后。皇上都对她这么恭敬,提出点要求来能不行么?有次清查地,她家事外戚,官员就得让步了,皇帝也让步了,太后不行了,她说:“奈何以我故,违皇帝法。”与官民相同,为什么因为我的缘故,来不执行皇帝的法律呢?
  
3、万历母后
  
  万历的爸爸是明穆宗隆庆皇帝,妈妈是李太后,隆庆死的早,万历虚岁10岁就继位了,尊他妈妈为李太后。
  
  【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万历虽然贵为天子,但他毕竟是个不满10岁的孩子,那么,身为母亲的李太后,又会怎么来教育万历皇帝呢?】
  
  皇帝应该住在乾清宫,他妈妈还不是正宫太后,正宫太后住在坤宁宫,她就提出来她要住在乾清宫,这个时候张居正当权,张居正同意了,所以从万历开始,太后住乾清宫,照顾小皇帝,对万历皇帝实在是太关心了。
  
  一是陪住,所以后来西李选侍,要陪天启帝住根据就在这。二是叫起,皇帝上朝很早,天不亮就要起来,小孩贪睡,天又冷,李太后亲自到乾清宫的东暖阁,叫帝起,一听妈妈喊,万历赶紧就起来了。三是关心学习,检查学习情况,下了经筵以后,太后要求复讲。万历早期是很努。一直到万历大婚,李太后才搬出乾清宫。
  
  一次万历把一个人的官免了,太后问为什么免了,万历说是都人之子,宫里宫女生的孩子,不是后妃正规生,叫都人之子,不是明媒正娶的妻子生的孩子。太后一听大怒,你也是都人之子,万历的妈妈是宫女被隆庆临幸了,才生的万历朱翊钧,万历给妈妈道歉。
  
  李太后在宫里地位不行,有正宫太后,吃饭的时候正宫太后坐着,万历坐着,只有她站着。地位低不好办事,有天很严肃的把宫女们找来说,我昨天晚上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九莲菩萨,菩萨坐在莲花上,我就是九莲菩萨的化身。于是,就把她画下来,下面是莲花,供在宫里烧香,宫里就传开了,李太后是菩萨化身,所有人都另眼看待。
  
  万历四年,在北京海淀西八里庄,修一个庙,叫永安万寿寺,庙里建一个塔叫永安万寿塔,现在叫慈寿寺,在塔修建的时候,实测56.5米。塔里画的观音就是供奉李太后的。北京的地势是西北高,西八里庄这个地方高,这不是一个塔了,全都城人都知道,九莲菩萨是李太后化身,都来供奉李太后。一直到《明史·诸王传》崇祯的儿子,做梦还梦见这事,记载说:“九莲菩萨者,神宗母,孝定李太后也,太后好佛,宫中像作九莲座。”,明朝以前佛教没有九莲菩萨,就是从李太后开始才有的。这样一来政治地位也就稳定了,这件事情体现李太后的聪明和智慧。到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李太后过失了,和隆庆帝的昭陵合葬。
  
  【明朝共有十七位太后,能够做到太皇太后的只有四位,而从皇后皇太后做到太皇太后的只有两位。这也是明清五百多年历史中仅有的两位,那么,在前朝后宫各种纷繁复杂的激烈斗争中,她们是怎样做到独善其身的呢?】
  
  一身为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在明清500年宫廷史上仅有两位,她们即是外在机遇好,也是内在修行好。乾隆在位60年,康熙皇帝在位61年,不可能出太皇太后。明仁宗洪熙帝,在位1年,儿子宣德在位10年,孙子在位24年,三代和起来才35年,有外在的机遇。她们的共同特点是:积德行善,心净身静,胸怀宽广,品节高洁。成为中国古代女性的典范。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