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百家讲坛 名医是这样成名的之张锡纯(三)学习西医的中医

1918年,张锡纯等人在沈阳创办了中国第一家中医院。此时的张锡纯,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已经年近六十岁,却还能开办医院、悬壶济世。

    张锡纯一边看病一边教学,但是新的问题又摆在了张锡纯的面前。当时正值清末民初,西医浪潮汹涌而来,各地西医医院、西医学校层出不穷,西医冲击着中医,那么,面对着中西医的之争,张锡纯又是怎么把中西医结合在一起来行医诊病的呢?

    可是正当张锡纯大施拳脚的时候,国内局势动荡,张锡纯被迫离开沈阳,张锡纯离开沈阳后去了哪里?他的从医经历还会遭遇那些坎坷?

  中医学博士罗大中,为您讲述《中医是这样成名的》之张锡纯第三集《学习西医的中医大夫》。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1918年,张锡纯等人在沈阳创办了中国第一家中医院。此时的张锡纯,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已经年近六十岁,却还能开办医院、悬壶济世。

    张锡纯一边看病一边教学,但是新的问题又摆在了张锡纯的面前。当时正值清末民初,西医浪潮汹涌而来,各地西医医院、西医学校层出不穷,西医冲击着中医,那么,面对着中西医的之争,张锡纯又是怎么把中西医结合在一起来行医诊病的呢?

    可是正当张锡纯大施拳脚的时候,国内局势动荡,张锡纯被迫离开沈阳,张锡纯离开沈阳后去了哪里?他的从医经历还会遭遇那些坎坷?

  中医学博士罗大中,为您讲述《中医是这样成名的》之张锡纯第三集《学习西医的中医大夫》。

  张锡纯在30多岁的时候,在学习几何代数的时候,就碰到了西医的思想了,看到西医许多论述是有用的,能补中医的不足,就开始看西医的书,到沈阳之后,对西医的态度可以包容了。当时有两种看法,一是西医无用论,这会害了了中医,从古至今中医是在发展的,要包呐其他的医学体系,吸收其他的知识。在唐宋的时候有许多西域的药,我们中医就吸入到自己的体系里边来了,如果我们总是固步自封的话,《神农本草经》有多少药就多少药,我们今天用药的范围就很窄了。所以中医一直在进步,我们需要借鉴其他知识。一是中医无用论,这个思路也是不对的,中医积累了几千年中国人的智慧,对人体哲理性思考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对人体生理认识,和药物认识是有着深刻含义的。
  
  中医和西医都是为了人类健康服务的,只要互相借鉴互相提高就可以了,这样我们的健康就有保障了。张锡纯就是最早一批,中医界人包容西医的,可以走一条中西汇通的学派,他代表人物之一。张锡纯在论述本草的时候,记录了大量的西药,把西药的功用写的很详细,他对阿司匹林的记载是,其味甚酸,其性最善发汗、散风、除热及热风着于关节作疼痛,其发表之力又善表痧疹。他这样就能把西药和中药配合起来使用。
  
  有位少年人患了外感病,身体发热烦躁不安,大便也不通,张锡纯说这是阳明腑实证,张锡纯用白虎汤加人参汤,这是张锡纯自己的领悟,一般这样不是治疗这个症状的,张锡纯认为可以治疗,孩子服下去以后,热就退掉了,但是这个孩子还是烦躁,张锡纯说这个孩子里边有疹子没有发出来,服完白虎汤加人参汤以后,加上阿司匹林,这个孩子的疹子就透发出来了,热退了,烦躁也退了。在张锡纯治病的医案里,有大量西药和中医配合使用的病例,说明张锡纯心胸开阔,包容西医了,在他的体系里,中医西医是可以共同为我们患者服务的。
  
  中西汇通学派的发展成了,我们现在中西医结合的思路,张锡纯在沈阳开中医院不久,沈阳还有一个叫同善堂的诊所医馆,同善堂就联络张锡纯办一个中西医学校,培养医生。张锡纯认为很好,一个人看病工作量和时间都是有限的,培养更多的人当医生,就可以给更多的人看病。张锡纯第二个目标是培养很多学生,同善堂的想法正中下怀,于是,张锡纯就在学堂出任讲师,主讲本草,学生很幸福,他们能亲眼看到张锡纯看病,学习的知识是扎实的。
  
  当时,奉天高等师范的书记,张纪三偶然感受了时毒之邪,经过治疗没有治好,反而更重,毒气往下走郁结下焦,导致下焦出现了问题,整个肚脐以下都肿了,肿了开始溃烂,整个阴囊都烂掉了,睾丸都露出来了,小腹出现五个洞,小便的时候,这五个孔一起往外流出尿液,他特别痛苦自己也吓坏了。就请了很多大夫,这些人来一看,治不了就走,中西医皆以为不可治。
  
  最后把他抬到张锡纯的中医院住院,张锡纯一看说,这个病我能治,大家一听心里踏实了。张锡纯开了个方子,是生黄芪、天花粉、乳香、没药、金银花、甘草。就这么几味药,其中最主要的生黄芪,这个病人病了很长时间,不能自己恢复,是因为正气不足,生黄芪主治久败疮,生黄芪能够固体表之气,气足之后能够恢复疮面,慢慢把邪气驱赶出去,疮面就能够长好,生黄芪在中医外科里应用比较多。开完口服的药,大家都等着开外用的药,张锡纯停笔不写了,大家要求开点外用药,张锡纯说不用,大家都认为是开玩笑吹牛,病人都这个样子,大家都不相信,这点要能治好。
  
  这个人服了20多天漏道长好了,皮肤慢慢恢复正常了,最后就好了。始终亦未用外敷生肌之药。就从里面补正气,清毒热病就好了。张锡纯非常善于学习,一定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成就自己。张锡纯看了许多古人的书,古人的许多大师都非常善于治疗外科,在治疗外科的时候,有很多大师又特别强调人体正气的作用,明代著名的医家薛立斋,外科大师陈实功,他们都特别重视人体正气的存在,正气不足了,外面的疮面往往很难恢复,他们特别重视补足人的正气,补足正气的时候,张锡纯又特别善于运用生黄芪,他应用的出神入化,治疗了很多疾病。当时学生都看着,这么重的病20多天治好,都很佩服。
  
  有一天,班里有个同学叫李庆霖,的妹妹病的比较重,现在住在沈阳的旅店里。张锡纯就随着学生来到旅店,妹妹患了怪病,可能起初是外感病引起的,现在是周身发热,烦躁不安,不能吃东西呕逆。连药都吃不进去,脉是洪实的脉象,里边有热,舌苔是黄厚的舌苔,体内有人有痰浊,大便也没有了。张锡纯说这是气机上反,现在让他气机往下走,一旦大便通畅了,热就能够泻出去,张锡纯就开了,生赭石粉末、生石膏粉末、瓜蒌仁、玄参、天门冬、甘草,大家一看这药太简单了。张锡纯说把生赭石粉末拿出来,把其他药煎好,先把生赭石粉末用水冲服下去,然后再喝药汤。生赭石粉末是重镇的,降逆的,先冲下去,让她气机往下走,然后再喝药,让她通畅肠腹再清热。生赭石粉末喝了以后就不吐了,然后用了两副药,大便通畅了,身体热就清掉了,病就好了。
  
  这些学生看的是目瞪口呆,在旅店里,很多医生治疗很长时间了,都不包希望了,张锡纯只用两副药就痊愈了。于是,学生就坚定了跟张锡纯学医的信心,打这以后,很多学生就变成了张锡纯的弟子,在医院里跟张锡纯学习,张锡纯就开始了教育生涯,这个时候正是全国中医学校举办的一个高潮,张锡纯是北方的代表人物,在南方还有一个代表人物,叫冉雪峰,是四川的中医大家,他也办中医教育,就来信和张锡纯交流中医教育的经验,张锡纯说,《皇帝内经》和《伤寒论》比较深奥,怕学生看不懂,就融会贯通到自己的书了,《医学衷中参西录》,就用这个来教育自己的学生,这封信回去以后,两个人成为好朋友,当时是南冉被张。
  
  这是民国时候两个著名的中医,后来有一段时间兴起过反中医的浪潮,这两人遥相呼应,组成联盟一起为中医呼吁,当时影响巨大。张锡纯就这样一边看病,一边教育,为东北留下了很多人才,张锡纯的书已经传变全国了,当时的医疗水平是不高的,很多老百姓找不到好的医生,于是大家就按照书里自己治。
  
  当时奉天桓仁县,有个女子师范,校长叫阎兆元特别喜欢中医,因为自己老母亲身体不好,总觉得自己有口气提不出来,像石头压着身体一样,不舒服,请了很多医生看都没有效果,这个时候阎校长有个学生出差,就买回了这部书,阎校长一看这本书太好了,就一直攻读,但是一直没敢开方子,到大年初二的时候,老母亲突然病重,气都上不来了。这个时候阎校长一看,再不出手就没机会了,他一直认为这是张锡纯说的大气下陷,张锡纯认为人胸里有一团气,能固定内脏不至于下垂,如果劳伤了胸中大气,气机下陷,出现很多症状。阎校长就按照书里开了升陷汤,只用了几副药,老母亲身体就恢复健康了。
  
  阎校长特别感谢张锡纯,就写信感谢张锡纯,这样的信就收录在《医学衷中参西录》里,这样的信有很多,全国各地的,甚至包括台湾地区的。张锡纯特别有文人气质,爱写诗,愿意和文人交流,当时沈阳文化交流也很兴盛,沈阳的东南有万泉河,河边石柳树,河中间有好多小亭子,亭子里有唱戏的,有酒楼,有茶楼,很多文人经常在这里边,张锡纯就写过这样诗句,几度万泉河畔立,恍疑仙境是蓬莱。当时沈阳有北市场,有唱戏的。说书的等等,张锡纯经常带着夫人在这里欣赏戏曲艺术,张锡纯的业余生活也是很丰富的,是一个有生活情绪的人。
  
  就在张锡纯生活其乐融融的时候,局势发生了变化,爆发了直奉战争,沈阳要打仗了,局势动荡,在沈阳就呆不下去了,张锡纯迫不得已离开沈阳,离开自己辛苦创建的中医院,张锡纯在沈阳度过了八年,生命最重要的时光,先是回到了河北的盐山,后来来到相对平静的天津,应部队邀请做了军医,当时天津有位中学老师教宋志良,家里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得了猩红热,于是就把张锡纯请来了,张锡纯一看说,这两个男孩好治,这个姑娘不好治,姑娘浑身出红疹,已经遍体通红了,整个身体像虾一样。
  
  张锡纯就开方子,果然两个男孩很快就好了,张锡纯说姑娘的体内蓄热特别大,我要用白虎汤来治,生石膏要用的量大一些,你别害怕。张锡纯用生石膏出神入化,最早是给自己孩子用的,以前大家认为生石膏寒凉,自己小孩发烧,用了怕伤了脾胃阳气,不用又不行,给孩子用了二两,脾胃没事,前后用了六两都没事,烧退了。张锡纯就觉得生石膏不像古人说的大寒,只能是微寒或者凉,能够把热邪透出来。有了这次经验量越用越大。给这个女孩用的量也很大,果然退掉了。
  
  当时看张锡纯用这么大量生石膏,自己也吓坏了,但是果然好了。为了表达对张锡纯的感激,就把看病的事情写下来,翻印了好多,满天津的街上贴,感谢张锡纯。这一下把事情搞大了,患者一听张锡纯来了,蜂拥而至到这个部队,搞的部队工作人员不堪其负,张锡纯一看我自个出去吧,别在这捣乱了,本来是给部队人看病,现在来了这么多老百姓,结果他在1927年春天,在天津成立诊所,叫中西汇通医社。
  
  这是诊所也是研究机构,打这张锡纯就在天津给老百姓看病,这样一边出书,一边看病的过程中,张锡纯慢慢老了,在74岁的时候,他想我给人看了很多病,也总结了很多学术思想,想让全国的患者都受益,就准备为中医做更大贡献,他就想到办函授,当时他写诗鼓励自己,表达心志,八旬已近又何求,意匠经营日不休,但愿同胞皆上寿,敢云身有千秋。
  
  于是他把74岁的生命投入到办函授这个事业里去了,当时是办函授热潮,到今天我们很多中医大家,都是当年学习函授的,今天我们仍然在受益。张锡纯白天给人看病,晚上编写教材特别劳累,最后消耗掉了自己生命中的最后能量,在74岁的时候去世了。张锡纯为中医播下了火种,把自己所有的力量都留给了后人,他所有的希望都留在了中医的春天里。到今天为止张锡纯的影响依然存在,有学者说,在近代中医学者中,再没有出过任何一位人物的影响,能够与张锡纯相匹敌的,我们希望今天的学子和老百姓都能认识张锡纯,多多从张锡纯的学术思想里获得更多收益。要把张锡纯那种但愿同胞皆上寿,的思想传播下去。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