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百家讲坛 名医是这样成名的之吴鞠通(三)嘴上功夫也是药

用心开药方,用嘴治大病,吴鞠通如何练就了自己的独门绝技?四十岁的吴鞠通已经名声大振,但他在当时京城中医界里却又显得非常孤独,这其中又有什么样的隐情呢?朋友的一个请求,让吴鞠通又有了新的追求,也让他的学术水平更上了一层楼。那么,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请求呢?

  在《温病条辨》这部书里,还记载了吴鞠通独创的一些药方,其中一个方子有着传奇般的色彩,对于令人色变的瘟疫具有独特的疗效。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药方呢?

  跟其他医生不太一样的是,另类的吴鞠通在看病的时候喜欢动嘴,他常常会对着病人滔滔不绝地说话。但奇怪的是,病人们听了他的话往往能够很快见效,甚至还能起死回生。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他的话也是一味药?他自己对此又是怎么看的呢?中医学博士罗大中,为您精彩讲述古代名医们的成长故事,敬请关注《名医是这样成名的》之吴鞠通第三集《嘴上功夫也是药》。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用心开药方,用嘴治大病,吴鞠通如何练就了自己的独门绝技?四十岁的吴鞠通已经名声大振,但他在当时京城中医界里却又显得非常孤独,这其中又有什么样的隐情呢?朋友的一个请求,让吴鞠通又有了新的追求,也让他的学术水平更上了一层楼。那么,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请求呢?

  在《温病条辨》这部书里,还记载了吴鞠通独创的一些药方,其中一个方子有着传奇般的色彩,对于令人色变的瘟疫具有独特的疗效。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药方呢?

  跟其他医生不太一样的是,另类的吴鞠通在看病的时候喜欢动嘴,他常常会对着病人滔滔不绝地说话。但奇怪的是,病人们听了他的话往往能够很快见效,甚至还能起死回生。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他的话也是一味药?他自己对此又是怎么看的呢?中医学博士罗大中,为您精彩讲述古代名医们的成长故事,敬请关注《名医是这样成名的》之吴鞠通第三集《嘴上功夫也是药》。

  在朋友的劝说下,吴鞠通答应写一本书,好让世人了解温病的来龙去脉,以便大家能够应对常常流行的疫情,但一向急性子的吴鞠通,这次却磨磨蹭蹭拖拖拉拉,一直写了十五六年才算完工,这让朋友早就失去了耐心。吴鞠通看病有个特殊的地方,就是往往给人说病。
  
  当时有位妇女姓郭62岁了,这位妇女遇到一件特别悲惨的事,他的丈夫回到家里祖坟上坟,因为过度悲伤,死在了祖坟之前,这位妇女听说非常悲伤,她还有两个孩子没有成年,一想未来觉得没法过了,就痛苦不已,整天在丈夫坟前哭,不走就住在那儿了,饿了不想吃东西,冷了不想穿衣服,在那儿住了一百多天,直接奔死去了。亲戚朋友一看这样不行,就把他抬了回来,回来以后已经有病了,出现了腹胀,肚子鼓鼓的青筋暴露,这叫单腹胀,是一种水肿,病的很重了。
  
  大家就把吴鞠通找来了,吴鞠通一看也是倒吸一口凉气,一诊脉一点胃气都没有,中医重视胃气,胃气有的话还有一线生机,如果没有就说明病情很重了,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生化之源,脾胃虚了,后天生化之源就没有了,营养来源也就没有了。吴鞠通想一定要让这个人有了生机,才能够给她下药,他说无情草木,不能治有情之病,吴鞠通就给妇女说病,他说,你丈夫去世了,你一定十分悲痛,你没有随丈夫一起死,是因为还有孩子未成年,你还是想活,否则就不找我看病了,你这么一个折腾方法,对的起你的丈夫吗?你丈夫最后一个愿望一定是希望你好好活下去,把他的孩子养大成人。如果你死了,谁来照顾他们,他们本来已经失去了一个保护伞了,现在你要他们失去另外一个保护伞。孩子将来遭受各种折磨,你觉得你丈夫在九泉之下能瞑目吗?
  
  这个妇女一听这个,眼睛瞪起来了,吴鞠通说你一定要让你的身体健康,你不但不能死,还不能有病,把孩子抚养长大,才能对的起你的丈夫,才能让你的丈夫在九泉之下也瞑目。这番话说完以后,这个妇女呆了,想了半天,她明白了说,我从此以后不但不能悲伤,还要快乐,还要健康,还要放声大笑。吴鞠通说这就对了,你的病情很严重,是个死脉,你心里一定激起强烈的生的欲望,才能冲破这些郁结,我的药下去才能见效。这个妇女听完放声大笑,收干眼泪,当吴鞠通把这个妇女心里的郁结打开以后,只用了十几副药就让她复原了。
  
  因为这个病是因为不良情绪引起的,不良情绪消除以后,药就开始真正起作用了。吴鞠通给很多人看病,都会苦心婆心的去讲,把患者心里的郁结打开。中医认为引起我们情绪失常的有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这都是正常的情绪,每个人都有,但是一旦过激的话,就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伤及内脏。还会让气机在体内乱走,过喜气就涣散,怒则气丧,忧则气聚,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我们很多时候身体的疾病,是因为这种不良情绪引起的,中医叫内伤七情,也就内伤致病,不良情绪是我们健康的大敌,在今天尤其严重。
  
  开解七情是很难得,如果不把七情开解开来,因为七情导致的疾病,用药物去治疗,只能把身体调整过来,但是她致病的基础依然存在。就像今天调理失眠,吃了方子很快睡着,但是过一段时间又失眠了,身体虽然调整过来了,心里没有调整过来,依旧是扭曲,他的致病基础就还在,一旦碰到相似的环境,病就马上开始发作了。所以真正的治病应该是身心双调,一方面拿药物去治疗身体的疾病,另一方面一定把患者的心灵、郁结打开,让他心里有积极的态度,和向上的想法。当心情开朗之后,七情烟消云散了,这个时候,这个人才能真正健康,在古代朱丹溪是一个身心双调的医生。
  
  吴鞠通又是这样的一个医生,他看病的时候,经常给人讲病,讲完以后患者才能真正康复。当时有个49岁的姓杨的妇女,开始时肝气不疏,然后导致胁下疼痛,当时大家给她滋阴了,越滋阴越不好,最后非常虚弱了,饮粥汤止一口,食炒米粉止一酒杯,一听到响动就惊厥昏倒,然后身体抽搐。这样病一犯就是几天,然后恢复,然后再犯,这个病让其他医生头疼坏了。
  
  吴鞠通来了,先开了一些疏肝理气方子梳理经络,患者见了点效,吴鞠通又开了点化痰的方子,也见了些效,慢慢这个人身体开始恢复了。这个时候吴鞠通要出差去其他地方,但是对这位患者不放心,就给她写了封信,痛以大道理开导之,过了很长时间回信来了,吴鞠通一看乐了,这个妇女说你信的道理太好了,我每天把这封信高声朗诵一遍你,朗诵完了心情就开朗,自己的精神大涨,现在身体恢复的特别好,合家欢乐。这样朗诵不光对自己好,对家人也有好处。
  
  吴鞠通看病不仅仅看到患者身体的疾病,甚至看到有很多身体疾病,有可能是不良情绪引起的,吴鞠通就一定要讲,让患者改变心态,这样才能真正治病。吴鞠通特别重视医生要兴趣广泛,才能开解患者心情,治病要祝由,以前说是画符什么的,吴鞠通说不是这样的,祝是告诉的意思,由就是疾病的由来。祝由就是讲清楚疾病的由来,然后把患者的心结打开,这样没有用药,实际病已经好了一半了。在这种情况下,再用了药物以后,身体才能真正恢复健康。吴鞠通看病婉言以开导之,庄言以振惊之,危言以悚惧之,必使其心悦情服。男纸之人,难治之病,须凭三寸不烂之舌以治之,救人之苦心,敢以质之同志。
  
  在当时环境里显得吴鞠通有点格格不入了,当时的北京城人际汇流特别繁华,行医的气氛不好,大家把行医当成买卖,主要是来赚钱,吴鞠通很耿直,他认为行医就是要救命的,所以他特别瞧不起把行医当成赚钱手段的人,他说当时竟有非三百金,一日请不至者。这种拜金主义太糟糕了,玷污了医生的名誉。同时医学界还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门派之争,这些人一到一起怒发冲冠,儿有不顾而唾之势,这种风气不利于行医,吴鞠通对医生的要求特别高,他说盖病者不尽财翁,看病是以救命为主,钱财不应该看的很重。
  
  接着吴鞠通就思考怎么提高医生的修养,他认为医德特别主要,他说,天下万事,莫不成于才,莫不统于德,无才固不足以成德,无德以统才,则才为跋扈之才。实足以败,断无可成。有德者必有不忍人之心,不忍人之心油然而生,必力学诚求,其所谓才者,医也,儒也,德为尚矣。德,是医生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吴鞠通有了这种想法以后,他的成长道路就变得一片光明了。虽然他周围的环境不好,但是他能秉承着自己一颗良心,一直走一条光明的路,所以他才能成为一代大医。
  
  吴鞠通太耿直了,所以和周围有点不合,好多心态不好的医生,好多道德水平不高的医生,就会毁誉他,治病家交口訾君。这样吴鞠通显得有点孤独,但是吴鞠通没有放弃,他是一个孤独的坚持者。吴鞠通到41岁的时候,已经行医6年了,汪廷珍一直和吴鞠通保持非常好的关系,这一年他向吴鞠通提出一个请求,这个请求让吴鞠通的人生开始改变了,汪廷珍自己在家也喜欢看中医书,他喜欢看《皇帝内经》,有一段内容叫五运六气,是中国古代人研究气候变化,与人体疾病的关系。他可以推断,汪廷珍在家推断明年的气候反常,可能会发生瘟疫,这是件大事。
  
  这时想到吴鞠通了,就披上衣服乘上轿子,来到吴鞠通家,请求吴鞠通把行医经验写成一本书,我推算明年要有瘟疫,你有经验,把瘟疫写出来对老百姓有好处,子盍速成是书,或者有益于民生乎。吴鞠谨慎,通觉得自己学问不够,写出的东西有人信吗》写出的理论能对吗?在汪廷珍再三催促下,吴鞠通开始写书,整整写了十年的时间,第二年的瘟疫肯定没赶上,写了又改,改了又写,十年后写完了,还不放心,又改了五年,这本书一共写了十五年。把汪廷珍急坏了,他说,学者之心,固无自信时也。将有阐明其意,裨补其疏,汪廷珍反复催促,吴鞠通才把书拿出出版了。
  
  这本书就是中医里特别著名的经典著作,《温病条辨》,是温病学说里特别重要的著作,把中医温病理论详细整理出来,其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强调三焦辨证,把人分成上中下三焦,详细论述邪气进入人体之后,如何进入三焦,如何将它排除去。他提出了好多见解,开出了好多方子,这些方子我们现在都在用,他把中医的理论进行了充分的补足。
  
  《温病条辨》里边对秋燥论述的非常详细,在《皇帝内经》论述的有点模糊,《皇帝内经》有时候说秋主燥,有时候说主湿,到底是主燥主湿呢,莫衷不一,吴鞠通就确定下来了,他说实际春夏秋冬,湿气应该是长夏,秋天是燥,燥分温燥和凉燥,秋天的时候,鼻子干干的,皮肤干干的是因为,津液开始往里收敛了,人体还觉得很干燥,秋天刚来的时候是温燥,往往感觉燥是热证,这时候要用一些清凉的,石斛、冬麦、沙参等,去滋润它,秋梨膏,冲水喝可以润燥,它所用的药是凉润,对温燥比较适合。到深秋的时候,天气变凉了,气机往里收敛,汗液收回去了,这个时候感受的是凉燥,这个时候不能用凉润的东西去润燥了,这是大家的一个误解。
  
  在《温病条辨》这部书里,吴鞠通对这个燥邪特别关注,他写了好多关于燥邪的论述,还记载了吴鞠通独创的一些药方,其中一个方子有着传奇般的色彩,对于令人色变的瘟疫具有独特的疗效。吴鞠通在晚年重新修订《温病条辨》的时候,在燥邪这栏里加了一个方子,叫霹雳散,他写的症状特别严重,有不终日而死者,吴鞠通在使用霹雳散的时候,正是北京河北一代,爆发大规模瘟疫的时候,是道光初年的事,道光元年,三月任丘大疫,六月冠县大疫,武城大疫,死者无算。列出了三十一个地区,整个华北地区陷入瘟疫的恐慌之中,这场瘟疫就是霍乱,霍乱弧菌作乱以后,会让人上吐下泻,然后抽筋,当时叫霍乱转筋,发起病来很迅速,一旦治疗不及时,就会导致人死亡。
  
  有位50来岁的杨女士,一开始胁下疼痛、心烦,紧接着四肢开始拘急抽搐,身上马上就冷下来了,很烦躁,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大家一看像是霍乱。就把吴鞠通找来了,吴鞠通一看这病不好,就是瘟疫,我刚刚创立霹雳散,看能不能救过来,灌了四两霹雳散,病情开始控制住了,四肢开始舒缓了,最后好了。霹雳散治疗这病是非常有效的。
  
  当时正好赶上科举,外边发生了瘟疫,一旦传播开来,后果不堪设想。清政府是有这意识的,科举取消是大事不能做,不取消如果有瘟疫的话,就不可收拾了。于是就有人提出,集体购买霹雳散,先吃下去预防一下,当时有关部门同意了,购买很多霹雳散,分给考生,在会试的过程中,每有一例患上瘟疫的,当时大家都认为吴鞠通这个方子开的好。
  
  霹雳散里边,主要是附子、干姜、吴茱萸、公丁香等,这些药都是温阳的、化湿的,霍乱弧菌是非常脆弱的,进入人体在正常胃液只能存活四分钟,在夏天、秋天干燥的时候,人们特别容易吃过量的冷饮,会降低胃液的浓度,降低影响脾胃的功能。一旦霍乱弧菌没有被杀死,就会继续下行,引起体内的感染。吴鞠通的方子是温热的药,能振奋脾胃的阳气,让脾胃充分有效的运转起来,能够减少霍乱弧菌的生存环境,所以对霍乱这个病有预防的作用,但是所防御的是霍乱的寒症,对于霍乱引起的热证就治疗不了,热证是后代温病学家王孟英解决的,这事是吴鞠通治病的光彩一页。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