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百家讲坛 名医是这样成名的之徐灵胎(三)愤怒的批评家

徐灵胎不仅是一位妙手回春的名医,同时还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中医批评家,这在清代名医之中称得上是凤毛麟角、屈指可数。

    这是因为要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医批评家,既要有高超的理论基础、广博的专业学识,又要有长期的医疗实践、丰富的临床经验,还要有合适的外部条件和内在动力,而徐灵胎恰恰是同时具备了以上的多种条件。

    而在这其中,促使徐灵胎走上中医批评家的内在动力,就是如何面对社会上那些不学无术的庸医。那么,当自己的亲朋好友被庸医误诊却无可奈何,当一个好端端的大活人被庸医害死却欲告无门,徐灵胎究竟会怎么做?一代名医成长为一位杰出的中医批评家,他将会付出怎样不为人知的辛苦呢?

  在当时的医疗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则,凡谈病必谈人参,凡开方必用人参,人参似乎成为医患双方共同的救命“稻草”。而徐灵胎则认为,这是当时医疗界的一大陋习,必须彻底根除。

    那么,身为中医批评家的徐灵胎到底是怎么做的呢?

  中医学博士罗大中,为您讲述《名医是这样成名的》徐灵胎第三集《愤怒的批评家》。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徐灵胎不仅是一位妙手回春的名医,同时还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中医批评家,这在清代名医之中称得上是凤毛麟角、屈指可数。这是因为要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医批评家,既要有高超的理论基础、广博的专业学识,又要有长期的医疗实践、丰富的临床经验,还要有合适的外部条件和内在动力,而徐灵胎恰恰是同时具备了以上的多种条件。而在这其中,促使徐灵胎走上中医批评家的内在动力,就是如何面对社会上那些不学无术的庸医。那么,当自己的亲朋好友被庸医误诊却无可奈何,当一个好端端的大活人被庸医害死却欲告无门,徐灵胎究竟会怎么做?一代名医成长为一位杰出的中医批评家,他将会付出怎样不为人知的辛苦呢?

  在当时的医疗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则,凡谈病必谈人参,凡开方必用人参,人参似乎成为医患双方共同的救命“稻草”。而徐灵胎则认为,这是当时医疗界的一大陋习,必须彻底根除。那么,身为中医批评家的徐灵胎到底是怎么做的呢?

  中医学博士罗大中,为您讲述《名医是这样成名的》徐灵胎第三集《愤怒的批评家》。

  徐灵胎的心里被愤怒的燃烧过,才走上了中医批评家、评论家,这条道路,许多医生没走这条道路,是因为徐灵胎在行医的过程中,碰到了许多庸医,徐灵胎非常看不惯。有一天徐灵胎在家里有位朋友张雨亭来了,他在嘉定居住,来得很着急,就问什么事,来人说他亲家的儿子患了非常严重的腹泻,泄猛泄的多,肚子痛,泄出的都是脓血便,赶快去救命吧。于是徐灵胎就赶紧跟着张雨亭,坐着小船到了盘门。
  
  到了亲家一看果然很严重,肚子痛,泄了以后,没有泄多少,肚子还痛,中医里叫里急后重,实际上是痢疾,导致的原因是热毒蕴结,徐灵胎开了一个方子,需要用到黄连河阿胶等药,这是张仲景的方子思路,一剂十去七八,第二天徐灵胎来看的时候,患者是神清气爽,面有喜色,徐灵胎一看很乐观,就说明天我就不用来了,后天的时候我再来,再开方子善后,估计就差不多了。大家一听也对,就把徐灵胎送回去了。
  
  就在这个时候出事了,第二天突然来了台风,水路交通中断,徐灵胎也没办法来,只好在家等,第三天的时候,交通才通,徐灵胎就赶快租了小船来到施家,徐灵胎一进门就发现情形不对,患者躺在床上,两眼怒火瞪着徐灵胎,徐灵胎很奇怪的问,病情怎么样了?患者非常愤怒的说,用的好药,病益重矣,然后给徐灵胎脸色看,徐灵胎百思不得其解。就问患者的父亲,这几天没用别的医生的要吧?患者的父亲低着头不说话,面带惭愧之色,徐灵胎看什么也不说,只好告辞。在出门的时候徐灵胎发现,有两个医生从外面往里进,三个人打了个照面,徐灵胎心里咯噔一下,就明白七八分了,是请了别的医生了。
  
  但是有不好回去了,就回去找到张雨亭说,我觉得事情有蹊跷,你去帮着打听一下怎么回事,过几天张雨亭回来了,说施家真的去找别的医生了,就请了当地的名医,去了一看说这不是热证,是寒症,用附子、干姜热药补一补。吃药的时候,患者的父亲说这是徐灵胎开的药,结果患者服下去以后,口里特别渴,肚子痛的不得了,结果病又变重了,这个时候特别想吃西瓜,结果名医说不能吃西瓜,吃西瓜必死。患者想渴凉水,医生说不能渴凉水,最后没办法说我像漱口,仆人打过水来,他抢过碗来,刚喝了半碗就别人抢走了,渴的热的不得了,最后是号呼两日而死。
  
  徐灵胎听完怒火就开始燃烧,这是什么医生寒和热都分不清楚,怎么能给人治病呢。中医看任何病,一定要做到两分法,分出阴和阳,具体落实分出寒和热来,所有的病一定会有寒症和热证,尤其是痢疾,往往在夏秋期间,多发的恶意一种肠道疾病,腹痛、腹泻、然后会里急后重,再后会便脓血,严重的会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大多是热毒引起的,湿热之邪,西医说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
  
  这个病缠绵了好久没好,到后期的时候,人体正气不足了会出现寒症,泄下的清白色,人怕冷,肚子越冷越痛,这个时候往往是寒症了,是后期或者这个人的阳气特别不足,才出现寒症,但是痢疾这个病,绝大多数是湿热为患。如果这个时候滥用补药,不用清热的比如黄连、黄柏、白头翁等药,会导致病情加重,出现严重后果。
  
  事实上,徐灵胎在他的生活和行医经历中,如果仅仅遇到一两例子,庸医误诊病患暴死的事情,还不至于刺激他成长为一位中医批评家,庸医的不学无术,病患的盲目听从,一个个形形色色层出不穷的案例,让这位悬壶济世为己任的中医大师,终于忍无可忍拍案而起。
  
  又一天徐灵胎在家里,有位朋友来找他说朱廷立先生病了,这位曾做过广信的太守,到他家里以后,这位就说徐先生久仰大名,徐灵胎就问你得什么病了,朱廷立是呕吐,经常反胃,有时候好,有时候不好,这个时候是严重的时候,已经三天没有吃进东西了,有个医生来看了,说这是膈证,四大难证指的是风、痨、臌、臌。风就是中风,脑中风类。痨就是结核病的肺结核。臌就是肝硬化、尿毒症引起的腹水有相似之处。臌就是食道癌、胃癌之类的病,就是吃不下东西,下边大小便排不出去,有时候出现呕吐,这个证在古代特别难治。
  
  朱廷立说这些医生看我这样,不开一个方子转身就走,这可把我吓坏了,徐灵胎说我给你看看吧,这就是胃里有点痰火上逆,很好调,就开了张仲景的方子,半夏泻心汤,他开的就是张仲景的原方,专门治疗胸中寒热错杂,然后出现痰火上逆的情形。一服患者的情况就开始止住了,几天的时间就可以吃饭了,病就大有转机了,从此他们就成朋友了,朱廷立就只相信徐灵胎了,他的病并没有完全好,有时候小小犯一下,只要一吃徐灵胎的药,徐灵胎自己说:非余方不服,甚相安也。
  
  这样过了好多年,出了一件事,把这结局彻底改变了,一次徐灵胎偶然路过朱廷立家,顺路进去看看,朱廷立说我遇到一位杭州的名医,说我这是脾胃虚才往上呕吐,你得用人参附子这些热药补一补,补了以后身体强壮了就不呕吐了,于是就开了这些药,这些药一吃果然力气足了,然后能吃很多饭了,我非常高兴。徐灵胎讲了些道理,最后说这些热药进去以后,一定会消耗您的元气,时间长了,会有热毒为害,热会在你体内偏盛,时间长会出问题。朱廷立的反应是,亭立笑而腹非之,似有恨不早遇此医之意。
  
  徐灵胎一看没法劝了,就告辞了,在若干后的一天,徐灵胎正在家里,有朋友叫徐灵胎说你赶快去看看吧,朱先生不行了。徐灵胎很着急,马上披上衣服坐船来朱亭立家里,傍晚的时候到了,一进门吓了一跳,他看到朱亭立躺在床上,床前的地上吐的全是鲜血,血污满地。徐灵胎骇问怎么回事,家人就说不知道怎么了,说热就开始吐血,吐了很多,徐灵胎说到底吐多少?家人说大概有一斗吧,徐灵胎说这事不好办了,盖吐血斗余,无法下药了,然后再过一夜,快到凌晨的时候,这位朱亭立就去世了。
  
  其实,朱亭立和徐灵胎已经处上朋友了,两个人关系非常好,但是朱亭立依然被别人蛊惑,用了错误的药,最后导致失去了生命,这个时候,徐灵胎是非常痛苦的,这些刺激徐灵胎不断的思考,在学医的过程中,到底出了那些问题,然后开始写文章进行评论,甚至进行批评。中国古代学医大部分跟老师学,另外一个途径就是写书,靠书籍学习,但是这样就出现一个问题,我只写我擅长的,这样导致医书出现不同派别之间的争论,在明末的时候,很多医家写了温热药的好处,高明的医生知道阴阳是需要平衡的,,不高明的医生跟着学了,就大量用温热的药,到清代的时候温热的药就用的特别多了。
  
  很多医家就发现这个弊病,就写书去纠偏,写了用清凉药的好处,结果到清末的时候,寒凉的药占了上风,很多医生只会用寒凉药,不会用温热要了,到民国初年用温热的药的医生就很少了。这就是中医在流传过程中,由于派别关系不断变换,导致总是有点偏颇,实际中医不是这样的,从最早的医学起源来看,中医是一个讲究平衡的理论。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里边,即用了寒凉之药,白虎汤等,又用了温热之药,四逆汤等。遇到寒热错杂,还会用泄心汤、乌梅丸等。寒热一起往下下的药。这就是中医的平衡观,寒者热之,亮者温之,我们总在纠正一个人的平衡,任何偏向于一方的,都会导致治病效果降低,都会导致误诊、误治的发生。徐灵胎看到这种情况以后,就不断的写这种文章,去抨击那种用药偏颇的现象,所以徐灵胎就慢慢成长为一个中医批评家。
  
  在当时的中医界,一本名为《医贯》的医书,受到很多行医之人的追捧,这本书为明末医学家赵献可所写,以命门学说为核心,对发掘古方深义,提高临床疗效,均有重要的意义,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然而,徐灵胎对这本中医界的畅销书,却大加鞑伐不留情面。正在徐灵胎满腔怒火的时候,这本书撞入他的眼帘,赵献可觉得命门之火非常重要,觉得补阳特别重要,在这本书里大量写了补阳的方法,及其补阳的理论和重要性。后世很多医生跟着学,喜欢用温热的药。徐灵胎一看这本书,太偏颇了,就大力抨击这本书。
  
  一句一句的抨击,十分精彩,赵献可说:“余所以谆谆必欲明此论者。欲世之养身者治病者。的以命门为君主。而加意于火之一字。”我之所以反复来回讲这个补阳的道理,是想让世上喜欢养生的人和治病的同人女,都要知道肾阳的重要,要随时注意在补火上下工夫。徐灵胎说:“养身补火已属偏见,况治病必视其病之所由生,而一味补火,岂不杀人乎。”用补阳来养生已经是偏见了,看病就更需要看病是怎么得的,您用一个火字就全给盖了,您就不怕害死人吗。
  
  赵献可又说:“人之初生纯阳无阴,赖其母厥阴乳哺而阴始生。”徐灵胎一看这基本是胡说八道,马上就说:“如此说,则小儿止有命门,并无左肾,直待乳哺方生出左肾来。”。赵献可又说:“经曰:下焦虚乏,中焦痞满,欲治其虚,则中满愈甚;欲消其痞,则下焦愈乏。庸医值此,难以措手。疏启其中,峻补于下,少用则邪壅于上,多用则峻补于下。所谓塞因塞用者也。”,徐灵胎说:“下文经语,皆是自造,无忌惮已极,想彼料天下人断无看《内经》者故。”
  
  这样抨击这本书,是对这本书做了很大匡正,这本书不是一点用没有,他的理论学说还是成立,我们的命门之火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完全把注意力放到这个上面就错误了,徐灵胎及时指正不能这么做,一定要平衡地来看,他的评论是非常有价值的。徐灵胎评完了《医贯》,徐灵胎同志并未就此满足,后来又跟帖了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
  
  叶天士和徐灵胎是同一时代的人,是中医大家,他们齐名,他每天特别忙没时间写书,他的弟子就把医案整理出来,出的这本书。天下人都看,风行一时,徐灵胎一看这本书有好有坏,徐灵胎的跟帖非常有趣,好的地方他也极口称赞,不好的地方他毫不留情。有的时候叶天士说了半天,他在后面跟帖里只写两个字:“瞎论”,有的时候是“不切”、“不伦”、“不典”等的,有的时候就长篇大论一番,《临证指南医案》我读过若干次了,后来倒是觉得如果没有了徐灵胎的跟帖好像少了点儿什么似的。
  
  叶天士用药的时候,用一些海产品海参,淡菜什么的,全都加到汤药里,徐灵胎说这要你自己喝过没有,这种药腥膻难闻,他就批评这件事,其中还有炮制复杂的,徐灵胎就直接说,是蒙有钱人,给老百姓就简单了,现在这本书一出版往往是徐评《临证指南医案》,这本书的评论非常得体,非常好,徐灵胎是医疗纠风办主任。
  
  在当时的医疗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则,凡谈病必谈人生,凡开方必有人参,人参似乎成了医患双方,共同的救命稻草,而徐灵胎则认为这是医疗界的一大陋习,必须彻底根除,这医生喜欢开贵的药是有自己的小算盘,和药店勾结回扣多呗,当时情况是如果孩子有病了,家长没给买有人参的药,那就不是慈爱的家长了,街坊四邻该议论了:这家人,真不仁慈,这孩子别不是捡来的吧。父母病了,如果做儿子的没给买人参,那不孝顺的帽子绝对扣您头上了,等着出门被邻居们指指点点吧!夫妻兄弟病了,您没给买有人参的药,那还是要遭到唾骂:伤天害理啊,别不是为了财产想让家人快死吧,要不是因为财产怎么连人参都舍不得买?
  
  徐灵胎一看这风气太糟糕了,他说,您看那些想谋害人的坏蛋,他顶多是给人一刀,他没本事连被害者的家一块给弄破产了;同样,如果一个人做生意破产了,那钱没了人却还活者。这先把被害者的家给弄破产,然后再取人性命,有这本事的,那就是这庸医手里的人参啊。他说人参只是一味中药而已,就是补气的。人参其实只是一个符号。在现代社会里,这个符号代表补药等,所代表的东西就更多了。
  
  徐灵胎《人参论》全文:遂使贫窭之家,病或稍愈,一家终身冻馁。若仍不救,棺殓俱无,卖妻鬻子,全家覆败。医者误治,杀人可恕,而逞己之意,日日害人破家,其恶甚于盗贼,可不慎哉!吾愿天下之人,断不可以人参为起死回生之药,而必服之。医者必审其病,实系纯虚,非参不治,服必万全,然后用之。又必量其家业尚可以支持,不至用参之后,死生无靠。然后节省用之,一以惜物力,一以全人之命,一以保人之家。如此存心,自然天降之福。若如近日之医,杀命破家于人不知之地,恐天之降祸,亦在人不知之地也,可不慎哉。
  
  当时还有一个陋习就是滥用补药,他小时候就看到,医生来得时候说补药如何好,如何用补药,导致患者在叙述病情的时候,一定说自己极虚,别人在叙述病情的时候,一定共指为极虚,这个医生一旦开了补药了,举家是弹冠相庆,病一定能好了。如果不开补药的话,一定要让他开补药不可。于是人人习闻,以为我等不怕病死,只怕虚死,加以服补而死,犹恨补之不早,补之不重,并自恨服,人参无力以致不救。
  
  中医治病有八法,补法只是其中的一法,这就是庸医产生的一个原因,他们希望问题简单化,天下所有的病一补都好了,多简单啊,所有庸医都喜欢用这种方法。大家都学了这个补法,就出现问题了,中医有很多种方法,只会这一个一定会耽误病情,导致误诊误治的发生,所有徐灵胎就大力抨击。
  
  实际上徐灵胎写的文章,在今天我们也有很强的借鉴意义的,现代人更喜欢用补药,这里提醒大家,中药,在大家身体有疾病的时候,帮你度过难关,以后要靠体育锻炼,要靠良好的生活方式,要靠良好的饮食习惯,来保持身体的健康,没有一个人是靠补药来维持健康的。所以滋补的药,一定在身体确实虚,确实有问题的情况下才去使用,千万不能认为补药是伴随我们一生的,这是徐灵胎给我们的启示,后来徐灵胎还和乾隆皇帝发生了一些关系,这是怎么回事呢?下次再讲。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