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百家讲坛 名医是这样成名的之徐灵胎(一)这个医生很特别

徐灵胎,字大椿,江苏吴江人,是清代著名的一代中医大师,然而,他精湛的医术却完全是无师自通、自学成才的。

    更为神奇的是,徐灵胎不仅有悬壶济世的神奇医术,而且在天文、地理、数学、水利、文词、音乐、武术等多个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如果从他所擅长的领域发展下去,必定会大有作为。

    但是随后,徐灵胎的人生轨迹,还是朝着行医的方向前进了,并且是一发而不可收拾,最终成为名满天下的一代名医和杰出的中医批评家。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徐灵胎走上了行医之路呢?他又是怎样成长为一位中医大师的呢?

  中医学博士罗大中,为您讲述《名医是这样成名的》徐灵胎第一集《这个医生很特别》。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徐灵胎,字大椿,江苏吴江人,是清代著名的一代中医大师,然而,他精湛的医术却完全是无师自通、自学成才的。更为神奇的是,徐灵胎不仅有悬壶济世的神奇医术,而且在天文、地理、数学、水利、文词、音乐、武术等多个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如果从他所擅长的领域发展下去,必定会大有作为。但是随后,徐灵胎的人生轨迹,还是朝着行医的方向前进了,并且是一发而不可收拾,最终成为名满天下的一代名医和杰出的中医批评家。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徐灵胎走上了行医之路呢?他又是怎样成长为一位中医大师的呢?

  中医学博士罗大中,为您讲述《名医是这样成名的》徐灵胎第一集《这个医生很特别》。

  清朝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腊月初一这一天,北京城下了一场小雪,都沉静在迎接新春的气氛中,谁也没有注意到,一老一少两个人进入了北京城,老人虽然消瘦但是不掩其身材。这两个人在店里住下以后,过了三天老人对儿子说,你把我的朋友都找来吧,我要和他们告别,儿子果然把朋友都找来了,老人说我这次进京,知道命数将近,但是因为忠义二字不可违,但是我冒死进京,我估计我可能没有机会见到皇上了。所以我把大家找来,跟大家告别,大家一听觉得很吃惊,大家看着老人的精神很正常了。接下来老人从容的谈了一些阴阳生死出入的道理,然后写了自己坟前的对联:“满山芳草仙人药,一径清风处士坟。”到了半夜的时候,来人含笑而逝。
  
  第二天额驸把这个事情告诉了乾隆皇帝,乾隆皇帝非常惋惜,拨给老人的儿子100两纹银,赐员外郎,命老人的儿子扶灵柩回到江南老家。这位老人就是清朝著名医学家徐灵胎,他看病的手段非常高超,其用药也,神施鬼设,斩关夺隘,如周亚夫之军从天而下。这是清朝袁枚说的,这个人非常性情,给百姓看病义无反顾,对中医的一些弊病抨击起来毫不留情,他也是中医历史上一个不可多得批评家,评论家。他学中医完全是自学,他不但在医学家造诣很深,他在而且在天文、地理、数学、水利、文词、音乐、武术等多个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他是一个多面手。
  
  徐灵胎在十四岁的时候,开始学八股文,当时叫时文,这个时候显现出有点优势了,这个之前没人觉得他出奇,写八股文的时候有点和别人的思路不一样,老师鼓励了一下徐灵胎,这一夸不要紧,引出一段故事。刚夸完徐灵胎,他就问老师八股文学到什么时候是最高境界,老师说,本朝有名前贤,皆时文尽境。没想到徐灵胎又问,若弟子者,何时可臻此境?老师说,攻苦数年,则庶几矣。徐灵胎又问老师这几年之后我干吗呢?老师说,这时文确实学几年就可以到头了,经学还可以接着学,这东西是没有境界的,可以一直研究下。徐灵胎就是别人思维不一样,他问老师,我们为什么把精力花费在这几年就可以学完的学完,为什么不去学那学不完的学问呢?老师哑口无言了,徐灵胎说,我志决矣。我的志向决定了,学时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经学,如果先学好经学,回头再写时文,一定写的很好。老师一看这学生,没法再跟他说了。
  
  于是,徐灵胎再次问老师,你说经学里边哪个学问最高?老师说在经学里边《易经》是学问最高的,是经中之经,群经之首。徐灵胎从这开始就走上一条与其他学子不同的道路,徐灵胎回到家中,取家藏注《易》者,数种汇参之,有不能通者,尽心推测,久乃得之。每丙夜默坐潜阅,父师固未之知也,老师和老爹都不知道。
  
  这就是徐灵胎自学的开始,当他对《易经》学的差不多的时候,又开始对《道德经》感兴趣了,看了后立刻写了一本注释《道德经》的书,他没有把自己当成学生,而是当成了专家,这本书写了二十年,出版了,被收录到《四库全书》里边了,是这样评价这本书的:“其训诂,推求古义,取其上下贯通者,其诠释,主乎言简意赅在《老子》注中,尚为善本。”
  
  徐灵胎在这二十年里,还学了水利,他的父亲是水利专家,希望徐灵胎学习水利,对徐灵胎说了许多学水利的好处,当时的巡抚要编著《江南水利书》,委托了一位老先生做主编,徐灵胎的父亲做第二主编,那位老先生年龄太大了,就让徐灵胎的父亲来写,徐灵胎的父亲的事很多忙不过来,就想让徐灵胎帮助他写书,他把这个意义和徐灵胎讲完以后,徐灵胎非常感兴趣。于是他就开始把精力放到水利上面,又是从写书开始,写着写着又成专家了。
  
  他二十岁的时候,开始学习武术,他自己说自己身体不好,就每天举石头,他练了两年能举起300斤的石头,二十岁的时候,他还学武术,竞可不受制于人,而能以弱胜强也。徐灵胎的形象是高高个子,很英武一副豪侠的样子。二十岁的时候县庠入泮,补诸生。他还是著名音乐家。
  
  徐灵胎学习的秘诀;
  
  自主学习:传统模式在传授知识的时候,那就是一个'灌'字儿,就是老师狂讲,同学狂记,然后回去狂背,最后狂考,这路讲法儿老师讲十成,学生记住往大了说也就是十成,一般铆足了劲儿记住有个七八成就不错了,而且往往不会举一反三地应用,而美国的学校也讲,但是课后让你写有关这个知识的论文,你自己去查阅资料,然后把资料搁到你的论文中,这与徐同学的学习方式比较类似,这样论文写完以后,估计你翻阅的资料已经大大地超出了老师讲的范围,老师讲的是十成,你翻阅的资料甭说十成了,可能已经是三十成四十成了,就是说,你会举一反三了,有论文做得好的同学,可以说已经就是这个行业的专家了。美国的教育基本以此为蓝本,幼儿园给小朋友留的作业就是回去写关于大鲸鱼什么的论文了,小朋友和家长去图书馆检索,上网检索,最后写完论文后连鲸鱼的叫声、种类、分布规律等等全都了解了,就是说小学前就已经会自主学习了。在澳大利亚文科硕士研究生的作业基本上每周都是两公尺厚的书籍,回去自己翻去。
  
  自主学习模式应用的是构建主义的思路,也就是说要由学生自己来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这样知识是你自个儿的,因为你是在应用中学会的,现在构建主义教育思想占欧美教育的主流;而在灌输式教育体系中,知识是老师的,你在背的过程中并没有应用,所以会忘记得很快,等到真正应用的时候,要再翻一遍书,再走一遍构建主义的道路。徐灵胎就是写书开始,他每次学习的时候,都认为自己是一个专家,按照专家的标准要求自己,当他东西学完以后,书已经写完了,他就成这个领域的专家了,这就是徐灵胎学习的奥秘。
  
  徐灵胎无疑是一个天赋异禀的天才人物,如果从他所擅长的领域发展下去,必定会大有作为,但是最后徐灵胎的生活轨迹还是朝着行医的方向前进了,而且一发不可收拾,最终成为名满天下的一代名医,和杰出的中医批评家。二十几岁的他已经比较有学问了,这个时候,古代医生成长过程中一再出现的悲剧再次上演。 徐灵胎一共哥五个,他是老大,他的二弟叫如桐,三弟叫如彬,四弟叫景松,五弟叫景柏。先是三弟病了,家里一片忙乱。请来了很多著名的医生,给看病开方。徐灵胎好奇地看着这些医生看病,他的眼睛睁得很大。医生们开出的药方,在煎煮的时候,徐灵胎都要亲自动手,这个时候,他对中医有了直观的认识。接下来,他的四弟景松、五弟景柏也都病了。医生们手忙脚乱,水平的不足显示出来了。很快,四弟、五弟病故。然后父亲因为过度悲伤,也病倒了。最后三弟也病故。
  
  生气勃勃的徐家五兄弟,现在只剩下孤单单的徐灵胎和二弟两个人。往日热闹的景象成为了过去,不会再有兄弟间欢笑嬉闹的快乐场面。面对着空空的庭院,徐灵胎的心里满是悲愤。什么是悲剧?就是美好的东西在你的面前瞬间被毁。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家人都先后去世了,只剩下徐灵胎和他母亲两个人了。徐灵胎在诗里写道:“单亲独子形影相依,朝持两浆辞娘出,暮倚柴门望子归。”这种悲痛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料的,所以徐灵胎心里受到了非常重大的打击。
  
  这个时候徐灵胎开始问自己,医术,到底是什么东西?难道这种学问是如此之难吗?治一个死一个,这些医生以这样的医术行医,世界上不知道会有多少兄弟失去手足!难道历代的医术都是这样的吗?还是现在这些医生有问题?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对难题有着执著的探索精神的徐灵胎觉得全身上下都紧张了起来,这个问题不搞清楚,不知道有多少人还会在糊里糊涂中失去生命!
  
  于是,他决定一定要把医学的问题搞清楚!不弄清楚决不罢休。就这样,他这架功能极其强大的学习机器重新开动了起来,目标是:医学。这架机器一旦开动,雷霆万钧。从此,中医历史上多了一位了不起的中医批评家和中医学家。学中医其实是一个很难得过程,有人学完成才了,有人学完成庸医了。
  
  徐灵胎根本没走别人的老路,徐灵胎擅长的自主学习,压根就没想去拜老师,他觉得这些人水平都不高。他把家里的书翻了个底儿朝上,找出了全部的医书,嘿,还真不少,于是拿出《难经》,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传说是扁鹊写的,我们现在研究是托名扁鹊,一般认为是注释《皇帝内经》的著作,现在认为它的内容超出了《皇帝内经》,还是那个路子,找来各个学问家对此书的注释,然后参照这些书籍,开始自己写一本注释《难经》的书。这本《难经经释》在他三十五岁的时候出版了,
  
  他觉得看病要用药,药物的深浅决定治病的好坏,又注释了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又是从写书开始,这本书后来也出版了,叫做《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是在他四十四岁的时候出版的。自己说:“每过几年必悔从前疏漏,盖学以年进也。”他在晚年的时候说:“批阅之书千余卷。泛览之书万余卷。”
  
  在徐灵胎四十岁的那一年,有位著名的医学家叫尤在泾,写了一本叫做《金匮要略心典》就是请徐灵胎来写的序,说明徐灵胎在当时已经非常有学术地位了。他序言都写的很好,一般人称张仲景为医圣,他在序言里说:“其方亦不必尽出仲景,乃历圣相传之经方也,仲景则汇集成书,而以己意出入焉耳”。这种认识较中医界一味尊崇的风气则更加深刻与客观,这种认识是非常深刻的。
  
  当时的大学问家袁枚,他是徐灵胎的好朋友,他是这么形容徐灵胎的,“《记》称德成而先,艺成而后,似乎重德而艺轻,不知艺者也,德之精华也,德之不存,艺于何有?人但见先生艺精伎绝,不知其平素之事亲孝与人忠,葬枯粟乏,造修舆梁,见义必为,是据于德,而游于艺也。”徐灵胎的德行特别好,所以他的技术水平特别高,徐灵胎的自主学习只是技术层面的东西,因为德行好才能达到最高境界。徐灵胎只是一个普通人,只不过他是内心有着强烈信念的人,徐灵胎看病又发生哪些故事呢?下次再讲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