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翻开王孟英留下的各种医案,我们在感叹他的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的同时,还会发现两个有趣的现象:一个是,同样一个患者,吃别的医生给开的药,病情会越来越重;但是只要一请王孟英来,马上就药到病除了。第二个是,当他出诊看病的时候,经常会和别的医生发生争执。那么王孟英为什么总和别的医生发生争执呢?为什么他总能治好那些久治不愈的患者呢?他开的药方究竟有什么神奇之处呢?
王孟英被邵秋子赶走,虽然心中气愤,但还是挂念着邵老太太的病情,这是因为患者请大夫看病,最怕的就是医生诊断错误,开错了药方。那么邵老太太的病究竟是痰饮,还是疟疾呢?这位包大夫能治好邵老太太的病吗?
邵秋子的母亲现在已经到了病危的阶段,甚至连脉搏都摸不到了,但是王孟英,却只是开了一些清热化痰的常用药,那么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药方会有着起死回生的神效吗?
王孟英全力以赴地救治邵秋子的母亲,但是邵秋子却一再质疑王孟英的医术。这种事无论是谁遇到,肯定都会非常气愤,不愿再管了。那么面对再次登门请诊的邵秋子,王孟英还会不会出诊呢?
其实在王孟英的医书中,像邵秋子母亲这种明明患的是温病,应该用寒凉的药,却被别的医生误诊成伤寒,错用了温补的药,结果病情加重甚至致死的例子很多,比如在《王孟英医案》中,居然就有191例类似的医案。这主要是因为,当时很多的医生都知道伤寒,却不了解温病。那么到底什么是温病呢?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医生不懂温病呢?
由于当时大多数医生对温病并不了解,导致很多的温病患者都被误诊误治了,所以等到王孟英再接手时,患者常常是病情严重,甚至濒临死亡。但是王孟英往往能够妙手回春,治不能治之病,救不能救之人,那么王孟英究竟有什么独门秘方?他又是如何运用温病理论来治病救人的呢?
中医认为一旦我们生病了,舌头的色泽和形状也会随之变化,而舌头的正常颜色应该是淡红色。但是许子社服用了王孟英开的方子之后,虽然脉搏正常了,舌苔却变成了黑色,这是为什么呢?难道王孟英这次用错药了吗?
王孟英凭借对温病的独到见解,根据许子社的具体病情,一共开出三个不同的方子,使得许子社的病情大为好转,只是还有口渴的症状没有解决,但是王孟英却不再给许子社开药方了,而是让他去吃梨,这是为什么呢?梨难道比药还有效吗?请继续关注中医学博士罗大中先生,特别奉献《大国医》 王孟英第四集:寒温之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