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大宋的历史上,寇准可以说是最光明磊落,最有骨气的领导干部了。他是真宗时代天书崇拜运动的反对者。正是因为和天书派做斗争,寇准才被真宗皇帝贬出中央,
公元1015年,寇准因为打击天书派被贬出中央,四年之后,寇准竟然自己也献上了一份“天书”,博得了真宗皇帝的欢喜。同一个人在四年之中,竟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我们不禁要问,寇准究竟怎么了?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乾祐天书”成了后人非议寇准的重要说辞。那么,寇准在“乾祐天书”的“发现”中,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寇准不趋炎附势,勇于担当的作风一直以来都为人们崇敬和喜爱。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刚正不阿的“大忠”之臣,竟然也会违心造假,实在令人无法接受,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寇准的“变节”行为?对于发生在寇准身上的“天书疑案”,后人主要有两种解释,那么,这两种解释都是什么?
赵冬梅老师又是怎么看待的呢?这件事备受后人的非议和质疑,有人说寇准的这个行为随波逐流、自甘堕落,是他一生中最大的败笔。也
有人说寇准这样做,是迫不得已的无奈之举。那么,寇准为什么会做出如此不可思议的事情,而“天书事件”的历史真相又是怎样的呢?
北京大学赵冬梅副教授和您一起走进大宋初期的那段曲折多变的历史当中,为您讲述系列节目《千秋是非话寇准》之《天书疑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