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百家讲坛 千年一笔谈(九)丰碑探秘

我们知道,《梦溪笔谈》它是一部百科全书,我们前面介绍了有关天文、地学、水利、制图、军事、医学等,但是这些内容对于《梦溪笔谈》来说,那还只是沧海一粟。那么《梦溪笔谈》到底有多少内容呢?可能这个对于沈括来说,它也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情,因为他这位作者的兴趣爱好也实在是太广泛了一点,到了晚年,沈括在镇江的梦溪园把他一生的学术进行了总结,然后写下了26卷本的《梦溪笔谈》,后来他还有一些心得,他又把它写成了《续笔谈》三卷,还有《补笔谈》一卷。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梦溪笔谈》是30卷本的,有长长短短的笔记一共是609条。这么多内容,如果你不加系统的整理,你要给读者来看,那只有一个字——晕。

  沈括为了方便读者的阅读,他就按照当时的学术水平把《梦溪笔谈》分成了16个门,实在没有办法分类的,就把它放在一个杂志门里,这样《梦溪笔谈》就有了17门。但是沈括的这种划分方法很简略,很粗疏,也不是很科学。所以,后人就给它继续进行划分。

      英国的学者李约瑟给它划出了25门。中国的学者胡道静给它划出了31个学科门类。我们由此可见《梦溪笔谈》它所涉及的学科领域的广泛。当然,内容很多,你涉及广泛,这并不是《梦溪笔谈》的主要特点。因为那最多只不过是一个奇闻轶事大全而已,《梦溪笔谈》之所以能够超越其它的笔记类著作,说明它是另有绝招的。那么《梦溪笔谈》都有哪些绝招呢?

      生活在九百多年前的沈括和当时的文人士大夫又有何不同呢?

  请继续关注,合肥工业大学钱斌副教授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千年一笔谈》第九集“丰碑探秘”。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我们知道,《梦溪笔谈》它是一部百科全书,我们前面介绍了有关天文、地学、水利、制图、军事、医学等,但是这些内容对于《梦溪笔谈》来说,那还只是沧海一粟。那么《梦溪笔谈》到底有多少内容呢?可能这个对于沈括来说,它也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情,因为他这位作者的兴趣爱好也实在是太广泛了一点,到了晚年,沈括在镇江的梦溪园把他一生的学术进行了总结,然后写下了26卷本的《梦溪笔谈》,后来他还有一些心得,他又把它写成了《续笔谈》三卷,还有《补笔谈》一卷。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梦溪笔谈》是30卷本的,有长长短短的笔记一共是609条。这么多内容,如果你不加系统的整理,你要给读者来看,那只有一个字——晕。

沈括为了方便读者的阅读,他就按照当时的学术水平把《梦溪笔谈》分成了16个门,实在没有办法分类的,就把它放在一个杂志门里,这样《梦溪笔谈》就有了17门。但是沈括的这种划分方法很简略,很粗疏,也不是很科学。所以,后人就给它继续进行划分。英国的学者李约瑟给它划出了25门。中国的学者胡道静给它划出了31个学科门类。我们由此可见《梦溪笔谈》它所涉及的学科领域的广泛。当然,内容很多,你涉及广泛,这并不是《梦溪笔谈》的主要特点。因为那最多只不过是一个奇闻轶事大全而已,《梦溪笔谈》之所以能够超越其它的笔记类著作,说明它是另有绝招的。那么《梦溪笔谈》都有哪些绝招呢?生活在九百多年前的沈括和当时的文人士大夫又有何不同呢?

    我们知道,《梦溪笔谈》它是一部百科全书,我们前面介绍了有关天文、地学、水利、制图、军事、医学等,但是这些内容,这些对于《梦溪笔谈》来说,那还只是沧海一粟。那么《梦溪笔谈》到底有多少内容呢?可能这个对于沈括来说,它也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情,因为他这位作者的兴趣爱好,也实在是太广泛了一点。到了晚年,沈括在镇江的梦溪园,把他一生的学术进行了总结,然后写下了26卷本的《梦溪笔谈》。后来他还有一些心得,他又把它写成了《续笔谈》三卷,还有《补笔谈》一卷。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梦溪笔谈》是30卷本的,有长长短短的笔记一共是609条。这么多内容,如果你不加系统的整理,你要给读者来看,那只有一个字一一晕。怎么办呢?

    沈括为了方便读者的阅读,他就按照当时的学术水平把《梦溪笔谈》分成了1 6个门。实在没有办法分类的,就把它放在一个杂志门里,这样《梦溪笔谈》就有了1 7门。但是沈括的这种划分方法很简略,很粗疏,也不是很科学。所以,后人就给它继续进行划分。英国的学者李约瑟给它划出了25门。中国的学者胡道静给它划出了3 1个学科门类。我们由此可见《梦溪笔谈》它所涉及的学科领域的广泛。当然,内容很多,你涉及广泛,这并不是《梦溪笔谈》的主要特点。因为那最多只不过是一个奇闻轶事大全而已,《梦溪笔谈》之所以能够超越其它的笔记类著作,说明它是另有绝招的。那么《梦溪笔谈》都有哪些绝招呢。

    我们先从沈括说起。沈括学识渊博,《宋史》说“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l、算,无所不能。”这是几百年后的评价。同时代的人怎么评价呢?有李之仪,有一首词,“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与妻子恩爱,后来妻子亡故,写墓志铭来怀念妻子。好好表扬一下妻子,是才女,擅长算学,就连沈括都要向她求教。李之仪说,她与沈括是非同一般的关系。沈括艳羡李之仪,有间题就通过李之仪向她请教。“得为男子,吾益友也。”李之仪是借沈括来表扬妻子,抒发怀念。这样写至少说明沈括够分量;沈括够才情;沈括够谦逊。当时女子没地位,所谓女子无才便是德。沈括不一样,只要有真才实学,是女子也好,也会虚心求教,这是他成就的条件。

    另一位是张耒,是苏门四学士之一,是苏轼的得意门生。他写过“沈括博学多能,对天文历数,钟律、壬遁,皆极其妙,尤善用算,然甚好弈蓁,终不能高。”壬遁是搞预测的,这是对沈括的颂扬。下边却说沈括好下棋,却是臭棋。沈括写过书,想用数学方法来探讨棋局的变化,这与下棋有什么关系呢?嘲笑他迂腐。这不是象棋,是围棋。沈括博学多才,无所不能,就是下不好棋。许多人都笑他,沈括也引为憾事。多年后,写《梦溪笔谈》,写过林逋,这人不仕不娶。沈括写他隐逸的生活。养了两只鹤。林逋看到鹤就回来待客,这让士大夫羡慕。沈括也笔锋一转。“林逋多所学,唯不能棋。”也不会下棋。他说过,世间事只不会做担粪和下棋。指的是不会做农活。沈括写林逋的事是自嘲。沈括我不会下棋有什么奇怪的呀?他却算出了棋局的变化间题,这是数学间题。围棋与象棋不一样,不会出现象棋一样的重局。围棋千变万化,自古以来没有两盘一样的棋。总局间题就难解决。唐僧一行是大天文学家,想算围棋的局数,算不下去。因为这个数目太大。是当时的数字无法表达的。沈括就不服气,用了几种方法,终于算出来了,是3的36 1方局。今天看差不多正确。如果真算出来,长达1 7S位。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用到了指数,这是现代数学的方法。“千变万化,不出此数,棋之局尽矣。”下棋下不好,却算出了这个,这让他骄傲。这说明脑力有限,在这个领域可以做好,不妨做好;如果做不好,不必钻牛角尖,可以绕开,会发现更广阔的空间。这是学术思路创新的间题。《梦溪笔谈》这样的例子很多。

  再说一个,严谨踏实是‘梦溪笔谈,的又—小绝招.《梦溪笔谈》那么多笔记,错误很少。举一个例子。杭卅l湾形成海潮,潮头能达到几十米,欣赏钱塘江潮是常事,可是这也会是灾害。五代时筑坝来阻止。捍海塘大堤就是,能阻挡海潮。常受海水冲击,却安然无恙。有人打这个主意,取出来,可以得到几十万根好木头。当时政府觉得是好主意,就拔木取材,结果发现这样柱子泡一百多年,不能用了。海水就直接冲击大堤,连年溃决,又成了新间题。新任长官杜杞就想解决。有人建议,移退数十里为月堤,修成月牙形,海水冲击力就小。杜杞请来水工商量。这个应该科学,大多赞同,一位老水工不同意,召集人们说,修了月堤,没了水患了,你们就没工作了,你们吃什么呢?这事关自己的福利,于是纷纷反对,长官杜杞没什么经验,看到大家反对,觉得不行,上了当。朝廷每年花大量的钱在原来的大堤上。一直到沈括时才修好月堤。但沈括认为月堤仍然比不上当初的晃柱。这是《梦溪笔谈》的记载。同样是这个,苏轼写过一篇文章,说有张夏来到杭卅l,取石筑堤,成绩好。“修好后,四五十年,隐然不动,虽时有缺坏,随即修完,人不告劳,官无所费。”确实有这事,成绩确实不错,当地感激,立祠来纪念他。但是,张夏离任后,仍取出了这些晃柱。这与《梦溪笔谈》陈述的时间差不多,苏轼曾两次任杭卅l长官,沈括也是杭卅1人,但是二人所记相差太大。到底是谁错呢?应该是苏轼错了。苏轼错在,采石筑堤的不是张夏,二是晃柱被拔出后,大堤年年坏,三是,官府花巨资金,却不是像苏轼所记的“人不告劳官无所费”。苏轼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呢?写此文时,苏轼看海潮之害减轻了,想当然地把治水功劳地记在了张夏笔下,想当然地写了这些。由此可见沈括的严谨。这是科学的精神。

    应当说,我们古人不缺乏科学精神,才会有无数的发明,其中一些成果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但是,古人发明时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实现的。不能通过实验,这是古代的缺陷。经验主义的传统,让古人很少想到实验。可是沈括却不同,‘梦镁笔谈,窜=小雉轺就是科学方法创新。阳燧是古人的发明,是凹面镜,是用来取火的。阳燧是聚集太阳能到一个点,形成高温点燃。这个焦点在哪儿呢?所以取火的官员,晃来晃去地找。找不对,还得找。沈括通过实验发现离镜一二寸,光聚为一点。这个小点像芝麻黄豆一样,放在这J L就可以着火。他取名为碍。他继续实验,“以一指迫而照之则正,渐远则无所见。过此遂倒。”证明了成像的规律。用手指对此进行精审的观察,并记录下来,反映了他的观察能力,与理性的思维。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