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家讲坛 韩昇说《盛唐的背影》(二十二)史思明之死
安庆绪死后,史思明就成了安史叛军的首领。在史思明的带领下,安史叛军一度击溃唐朝的兵马副元帅李光弼,占领了洛阳。无可奈何的李光弼只得据守河阳与史思明对峙,然而,李光弼非常清楚,固守河阳只是缓兵之计,不能长久。必须寻找更大的据点,分散史思明的部队,才是上策。于是李光弼把河阳交给了一个叫李抱玉的将军把守河阳两天,自己想办法分散叛军。那么李抱玉守河阳将是一个什么情况呢?
自从史思明统兵以后,河阳是安史叛军遭遇的最难攻下的据点,双方相持近一年半的时间,史思明的部队毫无进展。这让本来就性格暴躁的史思明变得更加暴躁,他整天像热锅上的蚂蚁,坐卧不宁。整天盘算着如何改变现状,那么史思明会想出什么办法来呢?唐朝又将面临什么考验呢?
李光弼被迫出兵,唐朝好不容易的胜利又被击碎了。而对于史思明来说,唐军的溃败就是他们进攻的最佳时机,如果乘胜追击,拿下长安将指日可待。但是历史不容假设,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从史朝义的内心来讲,拿下他的父亲史思明,他还是犹豫的。无论史思明如何粗暴地对待他,史朝义内心还有一丝亲情。但是,一个靠利益维系起来的组织,最终都会走向分崩离析,那里没有父子亲情,只有你死我活。
复旦大学韩昇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讲述系列节目《盛唐的背影》之《史思明之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