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看辛弃疾因为“刚拙自信”的性格,在庸碌、保守的南宋官场上敢说敢做,不愿迎合别人。为了抗金事业,他不拘小节,也不重视南宋官场的各种“潜规则”,因此,辛弃疾虽然有雄心壮志,但从湖南到福建,他曾经先后四次遭到弹劾,几次被撤销职务,长期闲退在家,仕途上可以说是屡屡受挫。
但是,在宋金对峙、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的情况下,像辛弃疾这样积极主张北伐的英雄人物是不会缺少知己的。在当时,就有两位名满天下的人物和他道义相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一个就是和他个性脾气相投,政治主张相同的陈亮,陈亮和辛弃疾之间都有不被朝廷重用的处境遭遇。所以他们之间惺惺相惜,相处得十分融洽。
在聚会期间,他们还顶风冒雪去了江西和福建交界处一个叫紫溪的地方,约会一位在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可惜的是,朱熹并没有赴约。但是后来,辛弃疾和朱熹由不打不相识,到互相深入了解,最终建立起了亦师亦友的关系。
到公元1194年,信奉道学的宗室大臣赵汝愚担任宰相,身为道学家领袖的朱熹因此被召进京做了皇帝的老师。然而,不久之后,赵汝愚在与外戚韩侂胄的权力之争中失败,朱熹也被赶出了京城,“道学”被称为“伪学”,信奉道学的人被称为“逆党”。那么,在这场反道学的浪潮中,辛弃疾和朱熹的友谊,是否经得起这场严峻的考验呢?辛弃疾和陈亮、朱熹这两个人之间,究竟会发生怎样的传奇故事呢?
湖南师范大学赵晓岚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金戈铁马辛弃疾》第六集《道义情深》。 |
|